APP下载

生产工艺对挤出型米粉品质的影响

2022-02-09李培刚王世光宋燕燕吕黄珍

农业工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半干法米线直链

张 克, 李培刚, 王世光, 宋燕燕, 王 冰, 吕黄珍

(1.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2. 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3. 中粮国际(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0 引言

米粉又称米面条、米粉丝,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粉碎、调质、熟化、成型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爽滑劲道,在居民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内米粉加工业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急需先进生产技术及设备实现规模化、连续化生产,保障供给质量安全,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消费需求。

螺杆挤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质构重组核心技术,被广泛用于挤出型米粉的工业化生产。挤出设备主要由预调质、进料、挤压、成型、切割等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在挤压过程中高分子聚合物被增塑、交联,发生淀粉糊化、蛋白质的变性与交联、焦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等物理化学反应,具有连续加工、短时低损、高效反应等特性。

本文主要针对挤出型米粉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制备、辅料添加、挤出工艺等加工过程,总结分析试验结果,阐明生产工艺对产品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分析关键控制因素,研究工艺优化的原理和方法,为米粉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稳定推动传统米粉产业升级。

1 破碎方式对原料品质的影响

大米进入挤出机前需要进行粉碎、调质等预处理,根据粉碎前大米浸泡条件和研磨方式,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粉碎。

1.1 干法粉碎

干法粉碎主要采用锤片式、石磨式和辊式等粉碎机,直接通过机械力粉碎大米,工艺和设备简单,工业化应用较早。经粉质特性分析,该方法破损淀粉含量、吸水率、平均粒径较大,糊化温度较低,感官品质较差,限制其应用推广[1-3]。刘也嘉等[4]研究大米品种、完整度、水分对干法破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破损程度、溶胶和凝胶等特性受品种、水分和颗粒完整度等因素的影响。当大米中水分含量控制在20%以下时,经干法粉碎更容易获得粒径微小的大米粉。

1.2 半干法粉碎

半干法粉碎先经过浸泡等方式润米,增加内部水分含量,然后通过锤磨、针磨、滚磨和圆盘磨等设备进行粉碎。该方法破损淀粉含量和平均粒径显著降低,有效改善大米粉品质[3,5]。卫萍等[6]用干法和半干法(10 °C 低温水浸润法)破碎大米,研究其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干法相比,半干法破碎后水分含量约为26%(干法为13%),蛋白质损失小,破损淀粉含量较低,降落值、回生值较低,凝胶硬度较大。说明半干法粉碎使物料受损程度降低,糊化后热糊稳定性高,冷却后凝胶强度较小,易老化。

1.3 湿法粉碎

湿法粉碎先经过多次浸泡、加水磨浆等工艺进一步增加粉碎过程中水分含量,降低米粒硬度,结构稳定性降低,采用胶体磨、高剪切均质机、球磨机、砂磨等设备进行破碎,粉碎难度小,产品细腻、柔软、嫩滑,粉质特性较好[7-8]。该方法减少了机械力和热量等对大米粉的不良影响,出粉温度和破损淀粉含量较低,但工艺烦琐、能耗高、利润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吴娜娜等[9]对比了湿法、干法和半干法3 种方式破碎大米,经调质后制备糙米米线,研究表明,干法粉碎后制备的米线品质最差,其他两种方法制备的米线在蒸煮、质构和感官等品质接近。丁岚[10]在传统破碎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气流、超微等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湿法、半干法破碎后物料的理化性质接近,米线黏、弹等质构特性和拉伸特性差异不显著,超微粉碎对米线品质提升作用有限。

2 原料对挤出型米制品的影响

2.1 直链淀粉含量

淀粉是大米主要组分之一,含量在70%以上,主要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者比例对挤出米制品品质有重要影响。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品种有关,直接或间接影响物料糊化、粉质等理化特性,使加工适应性呈现差异化[11]。史韬琦等[12]以不同品种籼米为原料制备米线时发现,挤出成型导致淀粉结晶度的增加;籼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在10%~25%时,大米结晶度、米线蒸煮损失率和断条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大米热力学特性、米线复水时间、咀嚼性和硬度则呈现出相反趋势。

童一江等[13]研究了不同直链淀粉含量对干制米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直链淀粉有助于增强凝胶强度,使米线硬度增加。张喻等[14]研究发现,淀粉性质与干制米线品质显著相关,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干制米线蒸熟损失显著减小、复水时间和断条率显著增加。李红斌等[15]研究指出,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在24%~26%时,干制方便米线的蒸煮品质较好,加工适应性较好。孙庆杰等[16]进一步研究原料糊化性质、直链淀粉含量等对干制方便米线的影响时发现,当原料大米糊化黏度处于较高水平、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7%时,加工适宜性好。

2.2 外源添加物

学者和企业多通过添加外源物质改善米粉品质,强化营养,挖掘更多食用价值,丰富产品种类,优化完善工艺设备,为产业化奠定基础。

刘璐[17]通过添加不同种类杂豆、蛋白质等开发新型糙米鲜湿米粉时发现,添加红小扁豆、花芸豆、红小豆制备的米粉感官、质构品质较好,蒸煮损失低,加工适应性好。王晓彬[18]通过添加海藻糖和食盐改善鲜湿米线品质时发现,海藻糖和食盐使产品内部分子间孔洞减小,网络结构均匀性和致密性增加,可有效改善米线的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李燕等[19]研究豌豆淀粉添加量对米线品质的影响时发现,添加25%豌豆淀粉可以显著改善产品的蒸煮品质,米线质地坚硬,蒸煮损失小。郭静璇等[20]采用复配改良剂改善马铃薯全粉米线的质构品质,得到黄原胶、蔗糖酯和玉米淀粉的最优配比,可提升弹性,增加硬度和咀嚼性。

朱艳等[21]通过添加玉米淀粉、红薯淀粉、黄原胶和天冬粉等制备天冬米线,增加了米线营养价值,使蒸煮损失率和断条率有效减小。黄维安等[22]通过添加食材提取浓缩物等制备龟苓强化米线,优化配方和制备工艺,丰富和强化了营养,对传统米线食品品质进行了有效提升。

2.3 原料预处理

湿热处理从根本上改变原料性质,提升加工米线适应性,操作简单、控制难度低、安全环保,具有广阔研究前景。王晓培等[23]研究高压灭菌锅中处理1.5 h 对淀粉及米线性质的影响时发现,湿热处理可显著改变淀粉热学特性、膨胀特性和质构特性,改善米线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降低断条率和蒸煮损失率。陈正行等[24]将湿热处理与二次老化相结合,以改善米线品质。冷铁垒[25]将米粉与蛋白质进行湿热处理制备共接枝物,经工艺优化显著延长鲜米线保质期,改善产品品质。

3 挤出工艺对挤出型米制品的影响规律

3.1 水分

水分含量与淀粉糊化度和挤出效果显著相关。水分含量较低时,塑化作用降低,反应程度弱,分子间作用力弱,淀粉糊化度低,挤出成型困难,导致产品均一性、表面皲裂、断条率高等问题[26]。当喂料水分含量小于20%时,淀粉降解明显,挤出物颗粒结构疏松且具有较强的水溶性和低温吸水性[27]。丁岚[10]在低水分下制备米线,结果显示内部结构松散、口感差,水分含量对消化特性影响较小。水分含量过高时,反应活跃,挤出压力减小,淀粉糊化时间短,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导致产品粘连并条、韧性差,不利于品质提升。丁岚[10]在米线制备中发现,高水分含量会导致米粉团粘连严重,影响挤出成型。战鑫[28]研究指出,水分含量在38% ~ 42%时加工的粳米米线品质较好。水分含量过高,挤压出丝米线较软,易断条,蒸煮损失较大。郭静璇等[29]对影响米线品质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水分含量对马铃薯米线品质的影响最大。随着原料水质量分数的增加,马铃薯米线的蒸煮损失率持续下降,断条率、硬度在38%时分别达到最小值、最大值。BOUASLA A 等[30]研究指出,加工效率与水分含量呈正相关,加工能耗与之呈负相关。

3.2 温度

糊化温度主要影响淀粉糊化及蛋白质的变性。温度过低,糊化不均匀,导致结构松散、蒸煮损失增大;温度过高导致原料过度糊化,膨胀性增强、产品色泽变暗、均匀性差。DALBHAGAT C G 等[31]指出,米粉挤出过程中的热机械作用促进淀粉发生凝胶化、降解和美拉德反应等生化反应,影响产品颜色。丁岚[10]研究指出,温度升高使物料黏度、摩擦力、剪切力降低,扭矩和单位机械能耗(SME)显著下降,米线的a*、b*值增加。HU Z 等[32]研究指出,在90~100 °C 时,压力随温度增加有所下降,120 °C 以后下降幅度增大。郭静璇等[29]研究指出,挤压温度在105 °C 时,马铃薯米线的蒸煮损失、断条率达到最小值,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最大。张一鸣等[33]研究指出,当挤出温度低于95 °C 时,蒸煮损失率逐渐降低至最小,感官评分、硬度和咀嚼性逐渐增加至最大。温度过高后,物料在挤出机中发生膨化,内部网络结构被严重破坏,导致凝胶特性变差[34]。

3.3 螺杆转速

螺杆转速的高低,直接影响剪切程度、停留时间和成型压力。转速较低时,剪切、摩擦等作用力较小,分子键断裂重组作用减弱,反应不充分、糊化均匀性差,难以形成稳定致密结构。转速过高,物料加热时间短,分子结构破坏严重、分子间作用力减弱,产品品质变差。AKDOGAN H[35]研究指出,螺杆转速增加使物 料 黏 度、 扭 矩和 SME 减 小。 KANTRONG H等[36]研究指出,剪切力、摩擦力、SME 与螺杆转速呈正相关。郭静璇等[29]研究指出,随螺杆转速增加,米线硬度和咀嚼性先增加后下降,在90 r/min 后下降趋势明显;弹性先增加后降低,在90 r/min 达到最大值。张一鸣等[33]研究指出,随着螺杆转速增加,紫甘薯米粉的蒸煮损失率先减小后增加,与感官品质、咀嚼性变化趋势相反,转折点为170 r/min。螺杆转速增加会加剧物料之间、物料与设备之间的摩擦,螺杆元件的剪切力增加,淀粉充分糊化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螺杆转速过高时,停留时间短,网络结构遭到破坏,凝胶品质变差[37-38]。

4 结束语

我国米粉产品种类繁多,具有口感丰富、价格低廉、营养丰富、不易致敏等优势,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目前国内米粉工业化生产工艺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配套研制标准化、自动化生产设备,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弱,市场仍然在低层次竞争,导致企业扩张程度困难,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领军品牌。因此,加快挤出型米粉中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完善生产、检验、检测标准,提高产业层次,挖掘市场机会,培育壮大品牌效应,促进行业集约化发展,仍是整个行业的巨大挑战。

猜你喜欢

半干法米线直链
小伙重现福州非遗“高楼米线”
米粉稻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
人间有味是清欢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米线里的温柔乡
半干法烟气脱硫在镔鑫特钢材料有限公司球团竖炉的应用
半干法全脂速溶豆粉的加工
浅谈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
均相催化六氢苯酐与C10直链醇制备环保增塑剂及其性能
用改性SNCR低温脱硝与半干法脱硫除尘综合技术治理陶瓷窑炉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