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公立医院“双培养”机制策略研究

2022-02-09葛海燕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2年6期
关键词:骨干公立医院机制

葛海燕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大责任。2021年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坚持党管人才,着力抓好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卫生经济研究》2021年第7期。《意见》对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公立医院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打造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医疗人才队伍,切实发挥公立医院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完善“双培养”机制能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队伍素质,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促进医疗卫生人才专业水平持续提升,是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基层党建、推动党建工作水平与业务水平相融合的重要抓手。

一、公立医院“双培养”工作现状分析

近年来,公立医院在推进“双培养”机制落地过程中,在积极推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学科人才培养,着力增强党员、人才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业务骨干引领示范作用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做法,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凸显了公立医院党组织“双培养”工作机制落实的积极成效。部分公立医院党支部通过搭建“党建+青年人才培养”平台,不断强化年轻党员理想信念,提高宗旨意识和履职能力,使青年党员迅速成长为党性坚定、业务精进的骨干力量;还有部分公立医院党支部结合专业特点,通过党建联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将支部共建打造成思想教育、为民服务的高效平台,形成凝聚党员、群众的重要阵地,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然而,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公立医院的“双培养”工作还存在需改进和提高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培养”机制缺乏系统性。“双培养”工作缺乏目标机制、选拔机制和融合机制,未能作为基础性工作事项列入党政议事日程,纳入医院发展规划。在培养目标方面缺乏明确要求,有些即便有目标,也仅是原则性的表述,或者仅有短期目标,缺乏中长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1]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党支部:《推动新时代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机关党建研究》2022第8期。然而,现实情况是医院人事部门、科研部门和业务科室更多关注人才计划、骨干成长计划,组织部门、党支部更多关注党员、重点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间缺少统筹协调的沟通交流和共同拟定的方案计划,使得组织发展工作与人才项目建设存在脱节,融合不足。此外,在职能处室建设、党支部、科室共同参与的跟踪、评估、考评机制中培养责任不明确,造成跟踪培养不连续等情况,使“双培养”工作的成效大打折扣。

(二)“双培养”措施缺乏多样性。在“双培养”工作推进落实中,由于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工作台账、督查落实等方面要求不能落细落实,使得“双培养”工作缺乏针对性、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结果缺乏评估,造成无法对“双培养”对象实施精准有效的动态储备和滚动管理。此外,“双培养”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在于党支部积极参与,但由于党支部参与科研、业务发展、人才项目的机制不健全、跟踪考评力度欠缺、培养内容不完善、方式方法不灵活,使得党支部发挥促进人才成长的作用难以有效体现。

(三)党务干部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公立医院党务、组织人事部门在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等方面存在能力欠缺,在搭建发展平台、激发创新创造、关心关爱职工等方面与目标要求存在差距。党支部和支委成员与党员、人才的深度交流不足,不能及时了解其在思想认识、医疗业务、科研项目、行政管理、发展困惑等方面的疑问和难题,造成“双培养”工作质效欠佳。党支部“双带头人”建设对加强党建工作有重要意义,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医疗卫生行业压力大、业务工作繁忙、应急任务重等现实情况,党支部书记(科室负责人)经常忙于日常事务,难以合理有效安排教育管理、民主评议、民主生活、组织活动等工作,党务工作能力提升存在现实难题。

二、创新公立医院“双培养”机制策略方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创新“双培养”机制的策略在于,通过思想引领把握政治方向,党政合力加强融合,精准选育提升培养效果,建立一个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立体、持续、动态的全过程体系,是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重要途径。

(一)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增强内生动力。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才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激励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做好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研修等工作,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的有机统一。”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2]温金海、李向光、孟德玖:《如何增强政治引领的针对性有效性》,《中国人才》2019年第6期。引导人才增进对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认识了解,加深对党的全面认知,加强对党的精神认同。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是人才工作的重要课题,应当成为公立医院党组织开展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由此,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应始终作为培养教育的首要任务,要强化骨干人才队伍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引导高知群体、青年骨干人才中的先进分子向党组织靠拢。把党史教育、卫生职业精神与医院发展历程相结合、“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入医院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医院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双培养”教育内容的重点。引导党员践行医者初心、勇担职责使命、增强实践信心,使党员身份更显著,积极调动骨干人才入党的积极性。发挥党组织在宣传、组织等方面的工作优势,培育、选树宣传身边典型,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学习先进、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党支部可结合医疗卫生专业实际,打造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党建品牌项目,发挥独特的辐射引领作用。

(二)促进深度融合,打造协同机制。《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才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1]《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人民日报》2021年6月3日。“双培养”工作须建立完善党政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列入医院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建立“双培养”工作与其他党建及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评价、同总结的工作机制。坚持学科拓展到哪里,基层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强化党建与业务协调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责任融合“党管人才”工作团队,持续加强党在医院人才工作中的领导作用。[2]顾斌、唐国瑶、陆彩凤:《市级医院“紧密型搭档”式“党管人才”机制》,《现代医院管理》2021年第4期。实施“双培养”工作机制,是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机结合,应完善涵盖“干部选拔任用、党员培养教育、党支部参与科室核心小组管理、人才选拔培养、激励评价”等的配套制度方案,从机制上建设党员、骨干人才培养的融合平台,确保从议事决策层面实现党政融合,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营造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良好事业氛围。同时,要构建全面良好有效的考评体系,推进“双培养”工作向纵深发展。从医院管理运行视角研究“双培养”工作,推动医院绩效管理从单一的绩效技术管理向绩效综合管理转变;在职称评聘机制中,加入对骨干人才的政治性认定;建立完善以德、能、绩、廉为重点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培养效果的评估。设立“专家委员会”融入决策咨询,发挥智囊团作用,使个人才华得以充分施展,让优秀人才有认可、有归属、有地位,以鼓励激发其成长成才的动力。

(三)精准选育目标,探索培养全链条。做好“双培养”工作,不仅要选准对象,更要开展针对性培育。按照“需要什么补什么,缺少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因人而异”设置培养内容,才能让培养更精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3]李智:《实施“双培养”人才工程 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中外企业家》2017年第24期。根据培养对象的学历专业、业务水平、职业规划、思想状况等实际情况,在对医院党员、人才队伍全面梳理摸排的基础上,建立“明确标准确定培养对象—设置个性化成长路径—实施精准培养项目—完善有效激励评价—强化考核实施动态调整管理”完整培养链条,确定每一阶段要达到的培养数量与质量目标,实现组织培养与个人目标的合拍性、一致性,形成党员带头学业务、岗位争先锋、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培养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调整的,既要立足当前,培养好急需的人才队伍,又要着眼长远,超前谋划,有步骤、有计划地抓好人才队伍素质培养,及时开展培养跟踪评估,使“双培养”人才库变成事业发展的“蓄水池”。从“政治上有激励+工作上有支持+待遇上有保障+心理上有关怀”4个维度完善党组织服务保障功能,开展全方位的人文关怀,解决培养对象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让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1]魏传光:《破解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难题——基于<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的探讨》,《人民论坛》2020年第8期。

(四)创新培养举措,提升培养效果。“双培养”渠道不仅包括理论教育,还涵盖实践锻炼、重大项目历练等。医疗卫生行业是发展迅速、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对医务人员职业发展要求较高,高端引智计划和培养工作都需打造更加主动、更加开放、充满活力的制度环境,围绕重大平台、一流学科和医院战略需求方向,开拓“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岗位磨砺”“岗位压担”等培养途径。坚持教育管理与实践相结合,在开展服务群众志愿公益事业中,以具体行动激发广大党员、骨干人才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建设好教育管理线上线下“双平台”。

(五)优化党务工作力量,提升党建管理水平。在党员骨干“双培养”机制落地过程中,仅靠搭建平台、制定计划还远远不够,仍需要党支部进行有效管理。将支部建在临床科室、科研团队、职能部门上,围绕医疗业务、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中心任务,提升学科团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员队伍业务水平。制定工作清单、阶段目标、考评项目、效果评价等,把“双培养”工作列入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提升目标管理,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凝聚人才的家园。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和推动者,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双培养工作的效果和水平。因此,提升“双带头人”党务工作能力素质、组织党务人员专题学习班,开设涵盖政治理论、党建业务、文化素养、组织管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将党支部书记、委员一同列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等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以切实提高基层党建队伍工作水平。

三、结语

公立医院在推进“双培养”机制实施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公立医院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和落实好党管人才原则,创新用人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双培养”机制的有效落实,还需要医院党政班子形成共识,职能部门共同推进,党支部精准发力,将“双培养”工作与医院发展规划相融合、与医务人员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相融合,将党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相融合,并且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点,紧紧围绕党员、骨干人才需求,构建目标清晰、系统配合、各司其职的协同工作机制。此外,实施“双培养”还必须做好发展党员和教育管理党员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积极吸收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医德医风好的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务人员入党,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赋予新的任务使命,对新发展阶段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新要求。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实现卫生健康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是贯彻落实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力量,落实好“双培养”工作,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不断提升党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可以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坚强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骨干公立医院机制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