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2022-02-09祝天智常思迪

三晋基层治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成果攻坚群众

王 玮 ,祝天智 ,常思迪

(1.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2.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到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1〕,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位置,强调了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指出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标志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2〕。自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三农”工作,就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表了一系列讲话。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时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3〕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4〕。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走向共同富裕,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我国贫困县的摘帽大多集中在“十三五”的中后期,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部分农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短板”,发展步伐跟不上,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守成亦有挑战。在不同脱贫地区,是否存在共性因素影响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这些共性因素是什么?如何可持续性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赋能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新时代新征程,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起点,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补上短板,夯实基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本文将围绕影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共性因素,提出巩固脱贫成果的具体优化路径,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影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若干因素

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因素,可以将其归结为脱贫人口自身原因及政策制定执行、社会保障、自然环境等若干外部因素。

(一)来自脱贫群众的影响因素

脱贫群众的观念问题是影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部分脱贫群众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依赖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能和技术缺乏了解和掌握,缺乏自力更生、自我造血的意识及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刚刚脱贫的农村地区受老旧观念影响,遇到红白喜事不顾实际情况大操大办,消费支出远超出自身经济能力,好面子、讲攀比的陋习成为脱贫群众守住脱贫成果的另一阻力。

(二)来自地方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因素

部分地方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设计缺陷。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过程中,有的地区由于生活环境过于恶劣导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因此采取了异地搬迁的政策帮助群众改善居住环境。但部分地方政府的搬迁政策未充分考量迁入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接纳力,脱贫群众虽然搬进了新的社区,但不能较快适应当地环境。

(三)来自地方特色产业结构缺陷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产业同质化严重,缺乏地方特色。特色产业是依托地区特色资源、技术和乡风文化而发展形成的有一定规模的能带动地区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但是如果只是一味模仿,而未因地制宜,很难走通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之路。另一方面,产业链条较短,缺乏融合性。较短的产业生产链条无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降低了政府投入资金的转化率,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度不足。

(四)来自社会保障缺失的影响因素

首先,一些地区尚未完全做到对脱贫人口精准识别与管理,开展分类救治的基础数据还不够准确。其次,脱贫地区的农村家庭也迫切希望子女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改变现状,虽然义务教育之外的各级学校设有相应的奖学金与助学金,但随着总体教育支出的增加,对于一些脱贫不久的家庭而言造成一定压力。再次,刚脱贫地区存在一定数量的“空巢”老人,这些老人虽然有基础养老保险金,但缺乏子女照顾,自身经济基础不够牢固。

(五)来自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

脱贫地区较高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地理和气候两方面。一方面,一些脱贫地区受地理位置影响,土地资源较为贫瘠,生态环境较为恶劣,例如我国北方某市8.7万平方公里面积中96%属于沙漠砂岩、丘陵沟壑地貌。另一方面,极端自然气候衍生出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住房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往往造成极大破坏,刚脱贫的村民自救能力及恢复重建能力较弱,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为了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通过持续推进乡村良好精神风貌的建设,增强地方政策制定科学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处理好巩固与拓展的关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增强脱贫地区群众内驱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道,“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首先要加强脱贫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保障。首先,加强脱贫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优良村风民风。当地干部在移风易俗方面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以身作则,通过文件宣讲、设立文化长廊、开展入户宣传等形式,引导村民摆脱陋习。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可以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选举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支书等担任理事会成员,从破除陈规开始,逐渐树立新风,既弘扬传统美德,又摒弃攀比享乐的歪风邪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育村民勤俭节约、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减少铺张浪费,达到省心省钱又寄托情感的目的。其次,丰富脱贫地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一方面通过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完善乡村博物馆、乡村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建设,提升村民综合素质,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通过送文化下乡活动,将脱贫先进典型创作成戏曲、戏剧、小说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提升村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最后,加强农村“新乡贤”的建设,发扬乡贤文化。“新乡贤”作为领头人,要通过乡镇与地方高校合作的方式打造新乡贤队伍,吸引优秀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与家乡建设,有效发挥他们引领教化、维护秩序、反哺家乡的作用,向村民传授先进技能的同时传播先进文化。

(二)提升政策制定能力,以保障脱贫群众基本利益

首先,完善政策的制定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一项持久工作,政策的空白、滞后、偏差都会对巩固脱贫成果造成一定阻碍。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反复论证该项政策是否符合当地脱贫群众的实际需求,能为脱贫群众带来多少实际收益,是否能实质性解决住房、医保、就业、教育等基础性问题。其次,要强化对政策的评估。政策进入执行环节,并不意味着该项政策就完美无缺,无需调整。通过走入基层倾听村民的声音,收集民情民意,发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具体细微的问题,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和完善,有利于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落实到位,也有利于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与跟进。最后,要着重完善返贫信息的收集、监测及预警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要未雨绸缪,做好预防,将贫困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守住不返贫的底线。各级组织和负责人要根据脱贫群众的实际情况进行研判分析,评估他们的返贫风险指数并划分等级,利用大数据对不同类型的脱贫家庭采取不同的跟踪方式,实时监测各家庭的状况变化,进行及时的排查、干预、帮扶,形成一套以预防为主、监测帮扶为辅的监测预警机制。

(三)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以确保脱贫地区经济持久发展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意味着脱贫村落从较为依赖政府的政策帮扶走向主动出击谋求可持续性致富和发展的转变,通过寻找本地区在自然环境、人力状况、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宝贵资源,确立优势,寻找差异化发展。首先,挖掘地区特有第一、第二产业资源,打造地方品牌并加强品牌建设。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将标准化引入特色产业,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提升产品品种、品质;建立线上线下营销服务网络,引入现代化物流管理,打造、维护特色品牌。其次,依托地方乡风习俗,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集农家乐、民俗于一体的具有乡土风情的生态旅游新业态。依托地区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不仅可以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赋予乡村新的内涵,也可以为当地经济注入新鲜血液。发展特色旅游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完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为根本,优化服务质量,使乡村旅游不仅特色鲜明,而且便捷舒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最后,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要培育特色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链全链条发展,以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形成集群的产业园区,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增强特色产业对脱贫地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美化乡村生态环境,以提升资源利用率

首先,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地方政府要持续优化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精确到户、精准到人,摸清底数,把可能最需要国家救助的病人列入监测系统。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完善疾病救助和医疗保障制度,增加大病救助的类型,鼓励社会力量对脱贫群体的资助。扩大慢性疾病、重大疾病的药品报销范围,对于脱贫家庭给予一定的药物优惠,加大脱贫户医保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以解决脱贫家庭看病问题。其次,加强教育保障,从根本上提升脱贫群体自我造血能力。一方面,要继续巩固义务教育,保证脱贫家庭子女进入中小学的入学率;另一方面,要关注脱贫子女非义务阶段教育情况,增加对脱贫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补贴,增加奖学金的名额与金额,完善助学贷款的申请发放机制,形成帮扶脱贫户子女教育的全过程体系。最后,探索多元化养老模式,完善脱贫地区的养老体系。通过政策引导,摸清行动不便且无人照料的“空巢”老人底数,在一个或几个脱贫村落之间建立养老院。对于能进行自我护理但身边缺乏年轻人照料的老年人,探索建立老人搭伴互助的养老模式。各村设立帮扶老人志愿服务中心,招募志愿者,通过定期走访聊天,给予老人们精神慰藉。

(五)美化乡村生态环境,提升资源利用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更是打造美丽乡村的基本前提。打造绿色生态环境,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一方面,要提高脱贫群众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当地干部应通过宣传教育,使脱贫群众摒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分开采、捕捞的落后观念,认识到保护环境对自身及后世子孙的重要性,避免破坏环境、污染水源行为的发生,防止环境恶化。要秉持“两山”理念,协调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大程度防范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通过增加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构建多主体治理生态环境的体系,健全有关法律法规等,走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提升脱贫地区的环境韧性。应从脱贫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做好对脱贫群众防灾抗灾的知识教育工作,动员脱贫群众进行适量防灾物资储备,组织脱贫群众进行防灾救灾演练,提高脱贫群众防灾救灾能力。根据脱贫地区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加固已有基础设施及房屋结构,新建基础设施及房屋要充分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及极端天气的影响,减小脱贫群众因灾受困的风险。对遭遇灾害的脱贫地区,要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救助,尤其是要加强灾后治理力度,尽快帮助脱贫群众恢复稳定状态。

猜你喜欢

成果攻坚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验收成果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工大成果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