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长城论坛: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2-02-09贾欣潮郭子君
贾欣潮,郭子君
(1,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长城历史悠久、建筑宏伟,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其研究内涵丰富,领域广阔,现实意义重大。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嘉峪关关城考察时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长城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方向。
近年来,随着学术视野的不断扩展,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研究方法的融合创新,以及实践层面一系列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目标的提出,“长城与边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成为长城研究乃至中国边疆史研究的热点话题,这是学术研究与时代命题的呼应共振。基于此,由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大学长城文化生态研究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地方文化研究》编辑部、山西省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 “首届长城论坛: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国内3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提交论文56篇,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艾冲教授、山西大学副校长郝平教授、太原师范学院王杰瑜教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尚珩作大会主题报告。与会学者们围绕长城研究的理论建设与学术总结、历代长城的营造规制与建制沿革、长城地带的军事防务与关堡聚落、长城地带的区域社会与文化交融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大会发言和论文观点加以整理归纳,扼要介绍如下。
一、长城研究的理论建设与学术史
基础理论建设与学术史回顾可以保证长城研究的健康发展,此次论坛有多位专家学者就这一方面开展研讨。“长城”的定义问题是长城学术研究的最基本内容,长期以来,学界对“长城”的概念界定并不一致,由此导致了一些列相关问题。陕西师范大学艾冲在澄清“长城”概念与定义原则的基础上,判定中国最早构建的长城出现于春秋中期的齐国西疆。长城文化的内涵也是此次会议学者理论阐释的重点内容。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康建国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内蒙古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山西大学郝平从历史变迁、空间分布、民族交融、文化象征四个维度对长城文化作出了全面的阐释,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翟禹分析了“长城区域社会”的形成过程,并就长城文化的具体内涵作出解释,他强调“长城区域社会”是一块迥异于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的地带。大同市文物安全监测中心王春红阐释了长城视野下的大同文化,主要包括古都文化、军事文化、边贸文化与融合文化。
长城研究的学术史方面,山西大学赵杰、卜佳慧将2019至2020年学界的长城研究分为行政管理保护与技术保护、长城历史地理和建筑研究、长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三个方面,对其主要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甘肃省文物局的梁建宏对近代以来围绕甘肃长城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介绍,这些成果以2000年为限,前后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特点。吕梁学院李宁、成璐着重探讨了拉铁摩尔所著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及其本人主要成就,认为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研究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历代长城的营造规制与建制沿革
长城的营造规制与建制沿革是长城研究的基础内容,不少与会学者立足于这一议题提出新看法。太原师范学院王杰瑜对山西长城的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山西长城构筑的驱动因素主要有:“表里山河”的地理形势、近畿临边的地理区位、边疆与内陆文明的交界地带。宁夏社会科学院保宏彪在综合唐代灵州怀远县北部边界、“榆谷”得名来历、地名的汉语—蒙语转化、狼山地貌等因素的基础上,推定大业四年(608)长城西端起点“榆谷”的地望在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部的海拉孙呼热附近。渤海大学张涵钰将明代辽东镇长城的修建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应对寒冷气候所带来的影响、特殊的历史地理位置和明初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在军事防卫、商业发展和建筑技术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山西省阳泉市三晋文化研究会陶之义对阳泉市历代长城的修筑情况和现存遗址进行了梳理和考证。山西省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杨年生对北楼口的历史变迁与地位进行了阐述,认为与北楼口有关的应县南山段长城应始建于战国,继建于东汉、北魏,而后完成于北齐,增修于明清。辽宁省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魏新河论述了戚继光对辽宁地区明长城建设的主要贡献,并介绍辽宁长城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有关长城规制的研究,考古发掘是重要手段之一,学者们不再单纯囿于文献史料,而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开展研究。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徐冉、李大伟以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为基础,对明代赤木口关的修建过程进行了考辨,认为赤木口关的营建形制是基于地势特点、建造成本、防御需求三者的综合考量而形成的最优选择。北京大学高勇介绍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京市延庆区文物管理所组成的工作队对延庆67~69号敌台段长城的考古调查工作,明确了该段长城的建造年代,厘清了长城墙体、登城口、空心敌台的结构、形制和保存状况,为修缮工程的实施和完善提供了依据,也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资料。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尚珩对城墙防御的关键设施“垛口墙”的称谓来源、形制的发展演变,以及背后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认为根据垛口墙的建筑形制特点可将其演变过程分为四期:新石器—夏商周三代为肇建期;春秋—东汉为初创期;魏晋—明中期为滥觞期;明中期—清为最终定型期。
三、长城地带的军事防务与关堡聚落
政治、军事与战争是长城地带的历史主题与构筑底色,也是长城研究的重心所在。山东大学王元禄对明万历年间的“松山之战”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考察,认为松山之战是明朝边臣建构起来的军事胜利。南京大学马瑞通过对长城抗战前时势的分析,认为长城抗战期间阎锡山积极出兵抗日主要是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山西大学贾登红从图像史出发,聚焦于抗战时期报刊漫画资料中的“长城图像”,具体研究了“长城图像”背后蕴含的有关抗战文化的视觉表达与传播。
长城沿线的防御体系及其作用是众多学者探讨的焦点之一,学者们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长城防御体系的构筑与实践开展研究。山西大学贾发义、田静通过考察北朝长城防御体系的构筑,认为这一体系是由多项防御工事组合在一起的综合体,从形态上可分为山险防御、线状防御和点状防御。山西大学马巍考察了宋、辽对峙时期河东路北部缘边堡寨防御体系的建立过程、时空分布以及防御力量,其研究显示,河东地区北部防御体系对控扼辽人南下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大同市文物安全监测中心李东杰对大同府城的防御体系的修建、结构,以及重要地位进行了论述。王泽民介绍了宣府镇、大同镇防务体系的构建过程,重点强调了隆庆和议之于北部长城沿边各族人民的重要意义。忻州师范学院刘燕芳阐述了雁门关的设防体系,认为雁门关在历史上起到了护国镇边、南北通衢、民族融合的重要作用。山西大学王豪凯对嘉靖时期雁门防御体系的完善与建构进行了论述,认为这一体系在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其并未能够成功抵御游牧部落的入侵,其防御实践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翟禹对明代长城防御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指出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为城堡,其次为烽燧体系,最后是长城墙体及其附属设施。
有关长城地带的堡寨研究,很多学者将其置于历史地理的视角之下进行探讨。山西大学刘伟国对历史时期山西北部明长城沿线城堡的时空特征、来源、演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进而考察了其聚落现状、域界现状和遗产现状。山西大学齐慧君、太原学院岳娜选取山西偏关县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区域内堡寨聚落各类空间的研究表明,偏关一带堡寨社会的突出特征是“军民交融”和“区域交往”。河北工业大学解丹、汪萌以金代长城屯兵堡为研究对象,从选址和空间逻辑两方面对东北路、临潢路、西北路和西南路四路屯兵堡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除此以外,长城地带各重镇及其机构的建置布防也是会议探讨的热点议题,学者们利用新资料、新方法对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云南师范大学张永帅廓清了有关统万城建成史的相关问题,认为统万城是在汉朔方县所在地基础上兴建的,其建造的起讫时间为413年至424年。山西大学贾亿宝探讨了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山西镇”的演变过程,指出由“关戍”演变形成的“三关镇”是正式创建“山西镇”的关键阶段。陕西师范大学翟飞对金代西北路招讨司这一北部边疆地区重要军政管理机构的驻地进行了考辨。
四、长城地带的区域社会与文化交融
长城研究并不局限于对长城建筑体系及其军事功能的探讨,还涉及到这一地带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交往、交流、交融的方方面面。山西大同大学孙瑜对山西长城地带沙陀人的兴起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一历史演进导致了桑干河北岸的黄花堆及周边形成了以“昭武九姓”为主的胡人聚居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壮壮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游牧民族对农耕的利用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并论证了“农牧分治”概念从萌芽到实践的过程,认为此后辽代的“蕃汉分治”是根源于“农牧分治”思想基础上的一种制度设计。山西财经大学贾建飞探讨了内地律例在回疆的传播及应用,其研究表明,嘉庆以后回例与清律在回疆刑案司法中并存的二元法律局面开始发生转变,并最终过渡至清律。内蒙古兴安盟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马玉春将兴安盟满族屯满族乡的历史变迁置于“民族互嵌”的视野下,阐释了这一理论对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多民族社会结构的重要意义。杭州师范大学邱心怡、林航通过对宣化辽代火葬墓墓志铭、壁画、陀罗尼棺的考古学分析,认为辽代长城外汉人火葬墓的盛行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偏关县水泉镇文化站高政清分析并论述了明末长城地区蒙汉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山西师范大学周晓丽立足于田野调查,对阳泉辛庄村五龙圣母传说及其文本形态进行了阐释,认为“传说”对村际关系的建构具有两面性、双向性和持久性。
民众生计与商业发展是和平时期长城地带边疆和内地互动交融的主要表现,与会学者或开展综合研究,或进行个案探讨,对边疆地带商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实施了考证和复原。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王仁芳结合威鲁堡的创筑及设市沿革,对明长城威鲁堡段月华池的名称来源及其功用进行了考证,认为月华池应是明代长城沿线设置的具有民市性质的互市场所。山西大学多位学者围绕长城沿线居民的生计生活和商业状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李嘎以镇羌、得胜二堡为个案,通过考察《阶级成份登记表》所记录的信息,探讨了晚清民国长城边堡人群的生计生活问题。周亚探讨了清代民国时期流行于长城内外的标期制度及其实践,认为标期制度在过标时间、过标形式、利率执行等方面不拘一格,具有一定的伸缩度,但并没有脱离它的基本范围。杨波通过对清中叶雁门关关帝庙碑刻的分析,认为雁门关关帝庙的兴修虽由驻扎的把总来发起、组织和管理,但实际的修缮经费主要依靠军官和商人的捐施。杨建庭以丰镇市隆盛庄碑刻资料为中心,考察了隆盛庄的商业发展,认为山西商人在隆盛庄基层治理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孟南、赵丽霞对民国时期绥西垦业银号的创办过程、运营业务以及主要特色进行了考述,进而指出实证归纳的“历史叙事”是金融遗产保护与利用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韩欣荣对《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二年平遥某票号掌柜日记》进行了归户和考证,指出这本日记是光绪三十三年七月至宣统二年六月蔚丰厚票号分号掌柜在肃州、凉州两地任职时所写,并探讨了这两座分号的经营活动、业务范围以及掌柜的日常生活。勾曼乔的研究发现,清末丰镇山西商人的移民为蒙地戏曲文化的变迁提供了土壤。
五、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与开发利用
历经岁月长河的洗礼,长城早已由浩大宏伟的军事防御工事转化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学者们普遍意识到,长城研究面临的迫切问题是长城文化遗产遗迹的保护与利用。山西大学闫爱萍通过对山西长城沿线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在旅游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三种应对之策。山西大同大学李海林强调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为契机,多角度探索长城文旅融合发展途径。大同市长城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刘媛、刘安琪以大同长城地带的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同长城古村落在晋冀蒙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发展路径问题。山西大学王勇鹏立足于忻州市长城文化遗存现状,分析了其价值特征,提出了实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忻州段)文旅融合的具体发展路径。山西大学闫怡基于对明长城沿线偏关县、河曲县文献资源的考察,分析其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与利用的原则以及具体办法。
利用新技术与新方法开展长城旅游发展研究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山西大学杨锋梅等利用空间分析手段和GIS技术,对山西长城文化旅游带的空间布局及公路可达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在进行旅游交通空间的布局时,还需注意交通节点和交通线路的优化。山西大学刘菽和山西工程科技大学杨宏伟通过对长城旅游产品供需协同模型的分析,认为山西的长城旅游要跳出传统观光旅游的发展模式,发展有针对性的旅游重点项目,实现山西长城文化旅游产品的高质量创新。
长城遗产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以教育学视角对其教学应用开展探讨是推动长城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渤海大学的朱曼云和刘凡对此作出了示范,朱曼云对“长城专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通过让学生理解长城身份在古今的转变,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和思维认知能力;刘凡同样探讨了长城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总体而言,此次研讨会学者云集,议题集中,内容丰富,反映了学界对“长城与边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反思。具体而言,呈现出如下特点:(1)研究队伍年轻化。参会学者以中青年教授等科研人员为主力,包括多所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多层次、年轻化的队伍为长城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体现了长城研究的传承性。(2)研究内涵丰富。与会学者就长城理论、长城建筑、沿线关堡、边疆文化、民族融合等多方面内容展开研讨,研究的时空跨度也从先秦延伸至当代,从长城沿线拓展到内地和边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3)研究资料、方法创新。相关研究有不少是对新史料、新方法的发掘与应用,学者们以此为基础,深化了长城研究的若干具体问题。(4)多学科共同参与。长城研究涉及领域广,需要学科之间进行对话和互动,会议涵盖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民族学、旅游学、遗产学等多个学科,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此外,会议决定,“长城论坛”将作为山西大学长城文化生态研究院的学术品牌每年举办一次。相信本次长城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有力促进学界对长城研究的关注与探讨,推动新时代的长城研究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