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课课程思政隐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2022-02-09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3期
关键词:公共课隐性思政

牛 铁 秦 雯

(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室 山西太原 030000)

引言

新时期,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之下,课程思政理念逐渐融入中职学校教育体系当中。结合当前中职学生实际特点和综合教育情况,公共课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应从隐性角度入手,避免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融合过于生硬,引发学生逆反心理。但在实际展开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执行效果。因此,加强对于公共课课程思政隐性化教学实践策略的研究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课程思政隐性化教育

1.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课程思政隐性化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中职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迫切程度较高,中职学校学生自身学习意识不强,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对于传统硬性教学方法存在一定抵触心理。因此,为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确保课程思政执行效果,就需要从隐性教育角度入手,展开思政教育。通过思政教育与公共课程的有机融合,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展开渗透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于学生的引导,相较于刻板教育而言,能够起到更好的德育效果。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改革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以及社会人才培养要求,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对中职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方法、理念的适用性有所下降,而且教育成效较差,为落实现代教育改革要求,实现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促使中职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需要加强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而通过课程思政隐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品格,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2.隐性教育的切入点

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切入点需要根据公共课的内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在此过程中,施教方应将自身思政、德育教育目的隐藏起来,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而受教方在此过程中并未产生直接认知心理,但是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在实际展开隐性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融入历史、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相关要素,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时事政治等联系在一起,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就使得课程教学内容、显性知识,成为课程思政隐性化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从中挖掘、探索包含思政教育的元素和内容,顺理成章地展开探讨。在此过程中,实现课程思政隐性教育。

二、公共课课程思政隐性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待提升

在将课程思政融入公共课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隐性化程度不足,教学融合过程过于生硬的情况。究其根本,在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深,尚未从根本上建立正确的立德树人观念,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不到位,使得实际进行公共课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过度说教、强行展开思政教育的情况,学生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凸显和体现。这不仅会增加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压力,而且还会使得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降低对于课程思政内容的接受度。课程思政理念不仅没有得到良好落实,而且甚至起到了反作用。

2.思政与专业教育脱节

课程思政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隐性化方式,将德育教育、思政教育融入公共课程当中,以此在展开课程教学的同时,实现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格、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但在实际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发现中职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情况,二者之间融合深度较浅。造成此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公共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在功能和内容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应各司其职,由公共课程负责智育,思政课程负责德育,导致实际展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往往浮于表面,在课程当中的融入也较为生硬,难以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3.缺乏专业内涵的挖掘

课程思政与公共课的融合,需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挖掘专业课程内涵,为思政教育的融合奠定良好基础。但就当前中职学校实际公共课课程思政隐性化教学情况来看,缺乏对于专业内涵的挖掘和探索,无法明确公共课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契合点,公共课的思政教育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且,部分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研究深度不足,导致隐性教育无法实施,极大地影响了课程思政的落实效果[2]。

4.教学方法较陈旧刻板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公共课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仅转变了教育侧重点,而且相应教学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由传统技能教育,逐渐转向综合素质培养,因此,以往陈旧刻板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此外,隐性教育强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和模式之间有着较大的出入,难以实现课程思政的隐性化教育。因此,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学方法的更新探索有着较高的迫切性。

5.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对中职学校公共课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公共课教学评价体系相对单一,多采用口头评价、考试等方式进行,仅能够针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术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缺乏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分析,导致整个公共课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无法形成闭环,教学评价作用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6.教学环境协同不到位

在实际开展育人工作的过程中,中职学校教学环境协同不到位,对于课内环境而言,缺乏教学管理制度、公共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不足;对于课外环境而言,校园环境建设不足,并未实现对于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补充,隐性教学效果难以得到良好保障[3]。

三、公共课课程思政隐性化教学实践对策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隐性化教育与传统教育在理念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为确保隐性化教学质量效果,在实际展开公共课课程思政教学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更新教学理念:一方面,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角度入手,展开课程组织设计,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想要保障教育效果,就需要确保教学模式、方法以及内容等与学生特点、学情之间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因此,突出学生主体是落实隐性化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另一方面,摒弃传统强迫式的教育理念,中职学生在多年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在实际展开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柔性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途径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此保障隐性化教学质量和效果。

2.实现思政深度融合

公共课课程思政隐性化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保障思政育人效果,就需要实现二者的深入融合,避免各自为政,教学过程过于生硬。对此,可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展开隐性教学:第一,课程思政可与学科专业历史文化进行有机连接,将专业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培养,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学科背景,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以此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深度融合,温和地推进隐性化教育。第二,从民族、政治、文化角度展开课程思政教育,以公共课为媒介,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强化对于学生精神文化价值方面的培养。公共课种类较多,在实际展开课程思政隐性化教育的过程中,应结合公共课自身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作为思政教育素材,切实地将课程思政与公共课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此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深挖专业思政资源

虽然公共课种类、内容五花八门,涉及的专业知识类型不同,但无论是什么公共课程,其背后都会具备独特的发展历史、知识内涵,涉及工匠精神的传承。因此,在实际展开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思政育人目标,深挖公共课程当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对此,中职公共课教师应加强对于公共课程的研究和分析,明确专业理论知识、发展背景历程,并通过对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明确其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从自身专业角度入手,进行思政资源开发。例如,对于文化艺术类的公共课程,教师就可以从传统文化精髓、区域民族传承方面,挖掘思政资源,并结合课程教育目标和内容,将智育与德育进行有机融合,构建完善课程思政体系,落实隐性教育[4]。

4.创新优化教学方法

公共课当中的课程思政隐性教学方法种类较多。在实际展开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创新应用不同教学方法。第一,人格示范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教师个人行为、语言以及工作态度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表现出坚定的政治人格、道德品格和职业素养,通过个人行为表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第二,文化内隐法。该方法在文化相关的公共课程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借助对爱国主义文化、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的授课,展开课程思政隐性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实现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科学引导。第三,多媒体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效率极高,而且相较于教师的单纯讲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播放具有思政教育元素的影片、视频等,以此实现对于课堂内容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第四,实践教学法。借助公共课当中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是实现隐性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相较于理论基础教学而言,实践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灵活,也更能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因此,教学质量效果通常较好。

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与当前课程教学模式。育人目标之间有着极高的契合度,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背景、育人方向进行有机调整。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公共课教育,其教学侧重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尤其是隐性教育模式的应用,难以直观地了解到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对此,就需要借助教学评价,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参考。教学评价体系当中,应着重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其一,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开展情况,评价主体为校领导小组、思政专业评价小组,针对公共课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落实情况,以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其二,评价课程思政隐性教育效果,评价教师对于课程思政以及公共课关系的认知,对于学生思想情况的掌握能力等;其三,评价学生在参与公共课课程思政隐性教育之后的转变情况,以及思想觉悟提升情况,为后续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6.教育环境协同配合

教学环境主要包括课内环境和课外环境两个方面。尤其对于隐性化教学而言,教学环境的有机协同能够促使教育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体现。教育环境的协同配合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完善课内教学育人环境,加强对于育人资源的整合应用,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积极建设课外育人环境,在校园当中组织思政教育相关活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在耳濡目染中,实现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逐步影响[5]。

结语

公共课课程思政隐性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坚持学生为本、兴趣培养教学理念,从融合深度、资源挖掘、教学评价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展开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深挖思政教育与公共课之间的契合点,从多个角度实现课程思政隐性教育。

猜你喜欢

公共课隐性思政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