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高等实践研究学院道教与中国宗教史讲席发展历程

2022-02-09张琬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道教法国研究

张琬容

(法国高等实践研究学院 宗教与思想体系系,法国 巴黎 75006)

法国是西方汉学研究的重镇,在道教领域成果尤为丰硕。关于法国的道教研究,索安(Anna Seidel)、林富士、程乐松、胡锐等学者都做过非常详实且具有反思性的综述(1)Anna Seidel. Chronicle of Taoist Studies in the West 1950-1990 [J]. Cahiers d′Extrême-Asie, 1989(5), P.223-347.林富士.法国对中国道教的研究[M]. 戴仁(Jean-Pierre Drege)主编,法国当代中国学.耿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P269-310.程乐松.借镜与对话:汉语视野中的法国道教研究[J].国际汉学.2012(22),P247-278.胡锐.当前法国的道教研究:学者、源流、观点及方法[J].宗教学研究,2004(2),P.79-89.。本文希望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支撑法国道教研究一百多年来代代相传持续发展的教学与研究机构,也就是法国高等实践研究学院的道教与中国宗教史讲席。

法国高等实践研究学院(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缩写为EPHE)是法国汉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在道教研究领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道教研究作为一门汉学学科,正是诞生在EPHE,并由此传播到欧洲各地以及美国。在八十年代,部分得益于与EPHE的合作,关于道教的研究在中国本土获得认可,也带来了该学科的真正的繁荣(2)Kristofer Schipper, Vincent Goossaert. Les études taoïstes [M]. Henriet Patrick. 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tudes. Invention, érudition, innovation de 1868 nos jours. Paris: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Somogy éditions d’art, 2018,P.458.。EPHE施行讲席(chaire)制。开设讲席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一个学科的发展,并给予该学科及其研究者一个重要的学术认可。EPHE设立的道教与中国宗教史讲席是法国甚至西方社会唯一的道教讲席。这一讲席的名称发生过多次变化,但是对于中国宗教的研究一脉相承了下来。沙畹、葛兰言、马伯乐、石泰安、康德谟、施舟人、劳格文、高万桑等人都曾执掌这一讲席,并且利用此平台邀请了世界各地著名学者讲座。讲座(séminaire)是法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讲席教授每年不会讲授重复的内容,反映了他们最关注的问题。

编撰年鉴(annuaire)是EPHE的重要传统。从1872学年开始,EPHE每年编撰报告(rapport),记录每年教学与研究的基本情况。1889学年之后,宗教学系出版独立成册的年鉴(3)1872-1889年EPHE的报告(Rapport sur 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和1889-2006年宗教系的年鉴(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Section des sciences religieuses. Rapport sommaire sur les conférences de l′exercice和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Section des sciences religieuses. Annuaire),https://www.persee.fr/collection/ephe; 2006年至今的宗教系年鉴(Annuaire de l′EPHE, section des Sciences religieuses),https://journals.openedition.org/asr/。年鉴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课程总结(résumés des conférences),讲席教授记录每年授课的主要内容与成果,2006年之前还附有学生与听课者的名单。年鉴中一般还会包含系所的重要事件、悼念文章、研究中心的工作、答辩通过的博士论文、出版物、下一年的课程计划等内容。

本文将先描述EPHE及其宗教学系的创立,之后通过年鉴这一珍贵的文献资料,梳理道教与中国宗教史讲席的发展历程。

一、高等实践研究学院及其宗教学系

法国高等实践研究学院,也译作法国高等研究院、高等实验研究学院、高等研究应用学院等,属于大型国立研究与高等教育机构(grand établissement public),由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曾任教育部部长的著名历史学家、法国女子教育与盲人教育的开创者维克多·迪吕伊(Victor Duruy,1811-1894)创立于1868年。旨在打破传统法国高等教育重视教学轻视研究的局面,推进大学同时开展教学与研究,培养青年学者从事科研工作,因而它只有研究生部,指导已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教授被称为研究导师(directeur de recherche),其职责是推动研究工作,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启发和指导博士论文。EPHE从德国引入了讲座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教师不再只讲授理论课程,而是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以研讨的形式来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学习研究方法,开展学术研究。所以说EPHE的建立对于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EPHE在创立之初设有四个系,也称学部(section):数学(Mathématiques, Ire)、物理与化学(Physique et chimie,IIe)、自然历史与生物(Histoire naturelle et physiologie, IIIe)、历史与语文学(Sciences historiques et philologiques,IVe)。1886年设立宗教学系(Sciences religieuses,Ve),1947年又增设经济学与社会学系(Sciences économiques et sociales,Ⅵe)。二战之后,第六系因其新学科的迅猛发展而过于臃肿,1975年独立成为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学院(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简称为EHESS)。1986年,第一系与第二系被废除。因此目前EPHE共有三个系,即第三系,现名为生命与地球科学(Sciences de la vie et de la terre);第四系历史与语言学;第五系,现名为宗教与思想体系系(Religions et systèmes de pensée)。

经过数年关于宗教学与神学的讨论,在众议院与参议院的投票通过之后,1886年1月30日,一个以人文科学的方法研究宗教的学部在EPHE成立,命名为宗教科学研究系,为第五学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五系。这一学部的建立是法国乃至欧洲宗教学学科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在莱顿或者阿姆斯特丹,神职人员和教授在神学院中改变课程的名称开展宗教学的教学实践,但是在法国,人们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机构用于教学与研究。法兰西学院教授、自由主义新教神学家、宗教史学者阿尔伯·黑斐尔(Albert Réville,1826-1906)担任系主任(président de section),其子让·黑斐尔(Jean Réville,1854-1906)为秘书(secrétaire),共十一位教师在此任教(4)Section des sciences religieuses [C]. Rapport sur 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1885-1886. 1885. P.211-213.。宗教学系遵循EPHE办学的宗旨,不是传递已有的知识,而是以最具体的方式展示知识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讲席教授言传身教,向学生展示他的研究成果,带领学生阅读文本,观察文物,并从宗教的角度提出与回应问题。第五系以宗教为研究对象,涵盖世界各地的宗教,比如第一学年除了基督教之外,还讲授印度、伊斯兰、远东、埃及、希腊与罗马宗教。由于研究对象的多样性,第五系的研究方法也是多元的,诸如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5)Problèmes et méthodes d′histoire des religions, mélanges publiés par la Section des sciences religieuses l′occasion du centenaire de 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M]. Paris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68, P.Ⅰ-Ⅻ.。

EPHE第五系的成立带来了第一个关于中国宗教的讲席。在此之前,法国的汉学研究只有两个讲席,分别是法兰西学院的汉族和鞑靼—满族语言与文学讲座(Langues et littératures Chinoises et Tartares-Mandchoues,始于1814)和东方语言学院(École des langues orientales)的汉语讲席(Chinois,始于1843),前者注重学术研究,后者更侧重于实用。

作为EPHE的另一个文科系所,第四系也重视中国文化。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就开设了佛教汉语的启蒙课。1927年,设立了专门的佛教语文学(Philologie bouddhique)讲席,由普祖鲁斯基(Jean Przyluski,1885-1944)授课。1945-1957年,著名佛教学者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1894-1979)执掌该讲席,在授课中进行梵文、巴利文、藏文、汉文佛典的比较阅读。1967-1989年,讲席由他的学生苏远鸣(Michel Soymié,1924-2002)接任,继续讲授汉传佛教,并研究佛道关系、敦煌文献等(6)[法]粲溺(Jean-Pierre Diény).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第4系(史学与语文系)的汉学研究[M].法国当代中国学.第518-525页。。由此形成了第四系主讲佛教,第五系主讲道教的局面。

二、1907-1950年,创立与发展

1886年,EPHE宗教系在建立之时便设立了远东宗教(Religions de l′Extrême-Orient)讲席,讲席教授为东方文化学家莱昂·德·罗斯尼(Léon de Rosny,1837-1914)。罗斯尼的研究非常广博,涉及中国、日本、美洲等地。1889年,罗斯尼出版了《道教》(LeTaoïsme),是西方语言中第一部专门介绍道教的作品,但是并没有推进对于道教的认知(7)Fabre-Muller, T. Leboulleux and Ph. Rothstein, Léon de Rosny: 1837-1914: De l’Orient à l’Amérique [M], Lille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u Spetentrion, 2014; Marc Lebranchu, Les fabriques du taoïsme en Occident : Quatre siècles de représentation et de réception du taoïsme en France et en Europe [D], 2017, Paris: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P.213-215.。他还曾翻译过文昌帝君阴骘文(Yin-tchi-wenlelivredelarecompensedesbiengaitssecrets,1856)等文本。罗斯尼在EPHE设立了两门课程,第一门是讲解道教与佛教的历史与教义,第二门是阅读经典文本。巴黎的日本—中国研究协会印制了《远东宗教经典著作选》(Chrestomathiereligieusedel′Extrême-Orient,1887),阅读文本涉及儒释道三教,在汉语之外也有日文和满文文本(8)《易经》、《书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日本版的《孝经》、《中庸》、汉文与满文对照版的《孟子》、《道德经》、《列子》、《庄子》、《正法华经》。La société des études Japonaises, Chinoises, Tartares, et Indo-Chinoises, Chrestomathie religieuse de l′Extrême-Orient [M], Paris: Maisonneuve frères et Charles lectlerc, 1886.。1888年春季之后,罗斯尼将部分课时用于讲解美洲印第安人的宗教,该讲席由此更名为远东与印第安美洲宗教(Religions de l′Extrême-Orient et de l′Amérique indienne)讲席,关于远东的教学内容也从佛教道教扩展至西藏、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的宗教。

1907-1908学年,远东和印第安美洲宗教讲席一分为二,新的远东宗教讲席由此诞生,讲座教授是著名汉学家沙畹(douard Chavannes,1865-1918),沙畹在EPHE的任教时间只有四年半,但是他被后人认为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关于中国宗教的学术研究,并且奠定了EPHE道教与中国宗教研究的基础,深刻影响了此后百年EPHE乃至法国道教学研究的学术风格。因而他也认为是EPHE的第一代学人(9)本文所使用的中国宗教研究者的世代,Kristofer Schipper, Vincent Goossaert. Les études taoïstes [M]. Henriet Patrick. L’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tudes. Invention, érudition, innovation de 1868 nos jours, 2018, P.458.。1908年春季,在结束了对中国华北地区的考察之后,沙畹回到法国在EPHE开始专门讲授中国宗教。授课内容主要集中在先秦汉魏六朝时期的中国宗教,涉及儒释道三教。其中第一学期主要讨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佛教与道教的关系。1908学年,主要研究社神和圣山的历史发展与神格变迁,展现自然崇拜在中国宗教中的地位。并在之后出版了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之一《泰山:关于一种中国崇拜的专题论文》(LeT’aiChan-Essaidemonographied’uncultechinois, 1910)。1909学年关注孔子的生平与学说,以及对于孔子的祭祀,特别是以曲阜的孔庙为例。1910学年集中讨论《礼记》,涉及葬礼、婚礼、祭祀等重要问题。1911学年开设两门课,分别为佛教和道教的历史与经典。沙畹与前人的汉学研究是不同的,传统的汉学家大多是语言学出身,他们的贡献主要在于文献的译介,沙畹则使用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史料中反映的社会事实。

第二代学人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与马伯乐(Henri Maspero 1882-1945)传承了沙畹的研究。1913年,葛兰言接任远东宗教讲席。葛兰言师承沙畹与法国著名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Émile Durkheim,1858-1917),通过历史社会学讨论中国古典文献,为汉学研究打开新的路径。葛兰言在就职演讲中提出了一个《中国古代宗教研究计划》(Programmed′étudessurl′anciennereligionchinoise),包括说文解字、仪礼、水的仪式三个主题(10)Marcel Granet, Programme d′études sur l′ancienne religion chinoise [M], Annales du Musée Guimet: Revue de l’histoire des religions, Paris, Ernest Leroux éditeur, 1914.。在第一年讲授水的仪式以及《仪礼》中的婚礼之后,课程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迫中断,直到1919学年,葛兰言从远东回到法国才重新开始授课,继续关注宗教与礼法。葛兰言一般会开设两个课程,第一门以讲授为主,第二门以阅读为主,两者搭配开展,但并不完全对应。1919-1925年,葛兰言一直关注《礼记》中的丧礼仪式及其反映出来的家庭观念。1923年开始,葛兰言开始带领学生阅读《列子》、《庄子》等道家道教经典,以及《荆楚岁时记》。1930-1937年,他都在关注早期道教中的长生观念与实践,他不仅使用了《抱朴子》和《淮南子》等道教文本,还翻译了《后汉书》中的方士传记,并且也讨论了王充在《论衡》中的反对观点。1939年葛兰言开始讲授《山海经》中的昆仑山与西王母,并且开始在课堂上讲授唐代的传说,特别是元宵节,并计划明年继续这个内容,但是葛兰言不幸于1940年11月去世,此时他刚刚接任宗教学部主任(11)卢梦雅翻译了部分年鉴中沙畹与葛兰言授课的纪要,卢梦雅.葛兰言的汉学发生研究[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P.123-129.。葛兰言重视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并在年鉴中记录活跃的学生,其中很多人都成为法国学术界的翘楚,比如研究东南亚的墨司它(douard Mestre 1883-1950)、Éveline Porée-Maspero(1906-1992),以及石泰安(Rolf Alfred Stein,1911-1999)、康德谟(Max Kaltenmark,1910-2002)等人。葛兰言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EPHE任教期间完成的,并且与课程内容息息相关,比如《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FêtesetchansonsanciennesdelaChine,1919)、《中国人的思想》(Lapenséechinoise, 1934)等在汉学研究史上极为重要的著作。

1943年,法兰西学院教授马伯乐在此开设了中国宗教(Religions de la Chine)讲席,讲授汉代的儒家学说,以及《楚辞·九歌》的宗教意涵。马伯乐原本计划在下一年讲授当代江苏省乡村的民间宗教以及楚辞《天问》。但是他不幸被德国纳粹监禁,1945年3月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Buchenwald)去世。马伯乐是第一个对《道藏》进行学术研究的西方汉学家,EPHE的后代学人承担起了继续探索他刚刚开拓的领域的使命(12)Problèmes et méthodes d′histoire des religions, mélanges publiés par la section des sciences religieuses l′occasion du centenaire de 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M]. Paris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68,P.53.。

四十年代,中国宗教的课程大部分时间是空席的,EPHE恢复了原本的远东宗教讲席,由夏尔·阿葛诺埃(Charles Haguenauer,1896-1976)主持,题名为远东宗教:中国与日本(Religions de l′Extrême-Orient: Chine et Japon),偶尔涉及中国仪式和信仰,但以日本、韩国宗教为主。

三、1950-2000年,鼎盛时期

五十年代,第三代学人石泰安与康德谟进入EPHE,将中国宗教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50年,石泰安开设中国和亚洲高地宗教课程(Religion de la Chine et de la haute Asie)。1957 年,康德谟又开设中国宗教课程(Religions de la Chine),石泰安的讲席更名为远东与高地亚洲宗教比较(Religions comparées de l′Extrême-Orient et de la Haute-Asie),更侧重于比较研究。

石泰安的研究范围涉及了几乎整个亚洲地区,他擅长以比较的方法研究亚洲各地区同一主题的宗教信仰。他每学年一般也会开设两门课程,第一门以汉地宗教为主,第二门则一般专注于西藏宗教。1974年,他的讲席改为西藏宗教(Religions du Tibet)。他在课程中谈到了很多重要的主题,比如建筑与神圣空间、关帝信仰、秘密宗教、紫姑神与扶乩等,这些依然是当下中国宗教研究的关注的重点。石泰安曾在EPHE建立了一个宗教历史文献中心(Centre documentaire d′histoire des religions),搜集了从中国、日本、尼泊尔、印度、日本获得的丰富的影像资料。遗憾的是,当他离开EPHE之后,这些资料被分散。正是基于整体的视野和比较的方法,他启发了后人关于道教与密教关系的研究。他的美国学生司马虚(Michel Strickmann,1942- 1994)编撰了三卷本的《密教与道教》(TantricandTaoiststudiesinhonourofR.A.Stein,1981)向他致敬。

康德谟则更多地延续了马伯乐关于道教经典的治学传统。他的课程集中于汉与六朝的道教,从《老子》《庄子》《抱朴子》开始,讲至六朝灵宝经典的形成过程,以及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各种主题,比如司命、招魂、内丹、符文以及洞天信仰,领读道教中的各种经典,以及《汉书》中的《郊祀志》《礼乐志》。1968年讲解《太平经》的时候,注册了这门课程的学生和听众人数达到了69人之多,往常只有十几、二十几人。

康德谟与石泰安培养了整整一代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学者: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1934-2021,荷兰)、福井文雅(1934-2017,日本)、索安(Anna Seidel,1938-1991,德国)、Ngo Van Xuyet(1913-2005,越南)、戴思博(Catherine Despeux,法国)、贺碧来(Isabelle Robinet,1932-2000,法国)、侯锦郎(1937-2008,中国台湾)、Farzeen Hussein(1945-2009,巴基斯坦)等等。以他们为代表的第四代学人将法国的道教研究带入一个鼎盛时期。

1968年,北美学者在意大利贝拉焦举办了一次国际道教大会,EPHE的代表是康德谟、索安与施舟人。这次会议被认为是道教研究的学科进入国际学术界的肇始(13)Kristofer Schipper, Vincent Goossaert. Les études taoïstes [M]. Henriet Patrick. L’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tudes. Invention, érudition, innovation de 1868 nos jours, p.461; Holmes H. Welch, The Bellagio Conference on Taoist Studies, History of Religions[J], Nov.1969 - Feb. 1970, Vol. 9, No. 2/3,P107-136; Marc Lebranchu, Les fabriques du taoïsme en Occident : Quatre siècles de représentation et de réception du taoïsme en France et en Europe [D], 2017, Paris: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P.264-265.。正在台湾进行田野调查的施舟人展示了道教研究的新方向,开启了对于道教的人类学研究。

施舟人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对道教研究贡献最大的学者。施舟人在台湾进行了长达七年的田野调查,拜台南正一派道士陈聬为师学习道教科仪,并于1967年受箓成为正式的道士,道名为鼎清。他将经典文本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这一研究方法对于法国乃至世界道教研究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也使得道教超过其他宗教成为法国汉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1970年,回到巴黎的施舟人开始在石泰安、康德谟的讲席下开设讲座。1979年康德谟退休之后,施舟人接任了中国宗教讲席,直到2000年。施舟人在EPHE的教学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七十年代,他主要讲解在台湾田野所看到的道教科仪,而且邀请他在台南的师兄陈荣盛(1927-2015)道长在1977年和1991年两度来到EPHE,用闽南语讲解道教的丧葬科仪与经韵,研究者们不仅根据科仪文本进行了阐释,而且拍摄记录一些重要的手势和念唱。他描述了鲜活的道教科仪与地方社会,也找到了道藏中对应的文本,并且指出在未来有必要结合文人笔记等资料研究仪式的历史与社会背景。接下来,他通过《庄子》等文本去理解道教之“体”,讨论道教中身体与宇宙,并在1982年出版了他的著作《道体论》(LeCorpstaoïste, 1982)。

随着“道藏工程(Tao-tsang Project)”的展开,施舟人开始讲授道藏的目录与各种文本。1974年,第五系成立了道教文献研究中心(Centre de documentation et d′étude du Taoisme , CDET),五年之后,在欧洲科学基金会(Fondation Européenne de la Science)的资助下,马伯乐所期望的项目终于在施舟人的主持下得以实施。这是一个长达三十多年的对于明代《正统道藏》的大规模的整理工程,对《道藏》中的所有1483部作品进行研究。汇集了欧洲几乎所有汉学家,以及美国和中国的研究者,并且培养了下一代的青年学者。他们考订了这些道经的年代与作者,撰写提要,并按照历史顺序分类。2004年这项工程的成果在芝加哥大学正式出版,也就是三卷本的《道藏通考》(TheTaoistCanon:AHistoricalCompaniontotheDaozang,2004),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道教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当下道教研究的最重要的参考书。

八十年代末,施舟人的研究兴趣转向了碑刻,当时陈智超正在整理祖父陈垣(1880-1971)编撰的《道家金石录》,施舟人便邀请他来EPHE讲座。之后连续多年施舟人都带领学生研读其中的重要碑刻。

九十年代,施舟人的大部分课程都是关于北京庙宇的历史。随着大陆的逐渐开放,法国学者对于当代中国宗教的研究兴趣越来越大,施舟人选择北京作为调查地,提出“圣城北京(Pékin ville Sainte)”的研究计划,开始关于北京寺庙的调查研究,这一项目目前还在继续,已经出版《北京内城寺庙碑刻志》五卷。

1970年,施舟人将活着的道教仪式带到了法国的课堂,之后三十年间,他向学生们展示了极为丰富的道教研究主题,从先秦的道家经典《庄子》到明代的《正统道藏》,从《列仙传》中的神仙崇拜到《黄庭经》中的养生思想,从身体与宇宙的道教哲学到到汉末的天师道教团组织(14)除了年鉴,高万桑也对施舟人的教学与研究的总结,Vincent Goossaert, In Memoriam Kristofer M. Schipper (1934-2021) [J]. Toung Pao, 2021(107), P.221-231.。而在1999年,他授课的最后一年,施舟人再一次回到了道教仪式,为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宗教实践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施舟人执掌讲席期间,很多学者都在此开设讲座。1979年,汪德迈(Léon Vandermeersch,1928-2021)在中国宗教讲席中讲授儒家思想,直到1993年(15)[法]郭丽英.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第4系(史学与语文系)的汉学研究[M].法国当代中国学.第526-529页。。司马虚、傅飞岚(Franciscus Verellen)、 郭丽英等学者在此讲席名下短暂开设讲座。1993-2003年,第五系又设立了汉文化圈的信仰与思想体系讲席(Systèmes de croyance et de pensée du monde sinisé),由马克(Marc Kalinowski)主持,讲授中国早期哲学。

四、2000年以后,新世纪的进展

施舟人所培养的第五代学者是当前中国宗教研究的中流砥柱:劳格文(John Lagerwey)、傅飞岚、马克、贾珞琳(Caroline Gyss)、穆瑞明(Christine Mollier)、吕敏(Marianne Bujard)、洪怡莎(Isabelle Ang)、马颂仁(Pierre Marsone)、方玲、高万桑(Vincent Goossaert)等等(16)关于第五代道教学者的研究,参见胡锐.当前法国的道教研究:学者、源流、观点及方法[J].宗教学研究,2004(2), 第79-89页。。

2000年,劳格文(John Lagerwey)接任施舟人,将讲席名称改为道教史与中国宗教(Histoire du taoïsme et des religions chinoises),主要讲授六朝时期的天师道的各种文本,也包括他在长汀等地的田野调查研究。2012年,劳格文退休,高万桑(Vincent Goossaert)接任。高万桑关注启示文本的发展,他的很多课程是关于善书、天律与末劫,他也讲授了张天师世家、宋代法师传记等内容。2015年,宗教系设立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与思想史讲席(Histoire de la religion et de la pensée dans la Chine ancienne),由吕敏主持至今,主要通过墓葬、考古等资料讲授汉代宗教文化。高万桑与吕敏都积极开展中法之间的学术合作,欢迎中国学者与学生来法国交流学习。

2018年,高万桑提出了“宗教书籍规范索引(CRTA- The Chinese Religious Text Authority)”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开放的、合作的数据库索引,来描述华人社会的宗教文献。数据库包含各种不同的宗教传统(佛教、道教、儒教、民间教派等),以及不同类型的文献(善书、宝卷、科仪本、志书等)。与七十年代的道藏工程一样,CRTA不仅是为了研究文本,也是为了训练新一代的青年学者,因此定期在线下和线上举行工作坊,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者,指导他们进行文本录入,提高参与者阅读不同类型明清宗教文献的能力。截止到2022年,CRTA数据库已经包含了3000多个词条(17)CRTA数据库网站:https://crta.info/wiki/Main_Page;高万桑,王华艳(译).《宗教书籍规范索引》(CRTA)计划介绍[J]. 善书、经卷与文献, 2019(1), 第95-102页。。

虽然EPHE拥有法国唯一的道教与中国宗教讲席,但是它并不是孤立的进行教学与科研,而是与各种相关教学科研机构合作,特别是法国远东学院(École franaise d′Extrême Orient)、巴黎第七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iderot)、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stitut National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 Orientales)等。而且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简称CNRS)施行的“混合研究单位”(Unité mixte de recherche) 更加便利了资源共享和学术流动(18)关于法国学界与中国宗教研究有关的科研机构,详见,巫能昌.法国的中国宗教研究综述[M]. 曹中建,郑筱筠,中国宗教研究年鉴(2011-201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第356-397页。。2017年,EPHE成为巴黎文理研究大学(Université de recherche Paris-Sciences-et-Lettres,PSL)的一员。2019年,EPHE加入人文与社会科学城(Cité des Humanités et des Sciences Sociales,Le Campus Condorcet Paris - Aubervilliers),EPHE与其他10所人文学科高校一起,正在建设一个国际校园,以应对21世纪教育与科研的挑战。

正是借由高等实践研究学院这一教学与研究平台,法国学术界涌现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道教研究人才。讲席的演变反映了法国的中国宗教研究的发展与进步。从远东宗教到道教与中国宗教史,法国学者对于道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与细致。回顾一百多年来该讲席的教学实践,我们能够感受一种学统的传承,从沙畹与葛兰言对于《礼记》的研读,马伯乐提出的道藏研究,到施舟人开展的道藏工程,再到高万桑的CRTA计划,他们不仅开拓了新的文本,也在推进对新的历史时期的研究。这些讲席教授展现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对于多种类型文本的精细阅读,多元学科理论的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田野与文本的结合。也正是因为EPHE鼓励研究的办学宗旨,青年学者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术研究,在大师们的指导之下迅速地成长。法国汉学家们的研究为中国学者提供了来自旁观者的视角和理解。而EPHE道教与中国宗教历史讲席的教学实践也为中国高校培养道教研究人才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道教法国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法国(三)
法国(一)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