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音乐文献学的运用

2022-02-09李铭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7期
关键词:文献学音乐史史学

□李铭/文

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也逐渐走向了规范化。但对于中国音乐史学而言,中国音乐史学中音乐文献学的运用却十分少见。虽然在诸多学者的研究进程中,音乐文献学一直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但音乐文献学所提供的资料却给音乐史学研究带来了极大帮助。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实际出发,分析在中国音乐史学中音乐文献学到底如何运用才能更好地帮助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发展。

音乐史学是研究音乐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事件、音乐特征以及发展规律等内容的学科。音乐史学是以音乐为载体,运用科学方法,以音乐理论为基础,结合音乐考古、音乐美学等研究内容所组成的一个体系的科学体系。音乐史学中对音乐文献学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音乐文献学。这与音乐文献学中所研究音乐在一定时期内的形态变化以及形成、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音乐史研究中音乐文献学在音乐史学中所运用时长最为长久与广泛,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史研究没有丝毫益处[1]。其实,在音乐史学研究中运用音乐文献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音乐,发现音乐更深层影响因素以及发掘更深层次隐藏信息。随着音乐史学界对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日益深入,本文将结合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问题对中国现代音乐史进行细致探讨。

1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中国古代传统音乐文化包含有音乐、戏曲、文学、历史、书法等诸多方面内容,对这些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更好地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推向新高度。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艺术与文化两个方面,对音乐文化也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既包含了不同地域范围的音乐作品(即古代音乐),也包括了不同的创作形式。但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创作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如戏曲就是以歌唱为主形式;而我国传统音乐则是以演唱、演奏为主;而书法则是以书法为主。然而在不同的地域之间有不同风格和特点。在不同地区对传统音乐发展情况有所差异;也有部分地区对中国传统乐曲、乐谱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对中国传统音乐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音乐发展历史

随着我国古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音乐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一时期,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便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开始出现了以乐器为媒介的多种形式。而在这种情况下,音乐也在这一时期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使得传统的音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其新含义的需求。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于古代文学与美术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对于中华文明历史上的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进程都会给予人们不同的启示。而在这一时期之中,由于人类对于艺术作品不断进行学习和总结以及借鉴其他民族等形式,使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想与艺术创作。因此在这一时期也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音乐发展进程中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2 传统音乐著作

从中国古代乐谱到现在的众多音乐著作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已有了非常丰富的资料。除了对传统音乐理论加以详细整理和研究之外,还对中国古代乐谱进行了完善,在历史上被称为中国音乐史。这种研究对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意义,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最早的一部著作。我国古代乐谱发展到清朝时期就达到了顶峰时期。同时这也为我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古代音乐作品中对乐曲的分类和描述。可以将中国古代乐曲分为五种乐制。分别为五声调式、五音五律、五声五调、五声调式以及《琵琶》。《琵琶》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2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

从音乐形成开始,音乐就是文化现象,并不是音乐本身,而是以文学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音乐文化形态。由于人在创造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如诗歌、戏剧、小说等不同类型的作品,所以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会存在不同的形式。音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音乐文化。在我国的古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音乐文化的产生。同时在不同的时期,音乐的产生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我国古代音乐虽然产生方式不同,但却形成了不同性质和文化形式。如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六经”之中有许多是根据现实生活中所产生过的音律资料所整理编辑成书;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对于礼乐制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等.这些不同类型宗教、历史、哲学因素交织在一起造就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和民族文化等艺术形式。

2.1 音乐起源

中国古人对音乐的起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中国古人认为音乐是从动物身上或者是植物身上所学来的,而动物是靠着语言进行交流产生的。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语言也成为了制约音乐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音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都是由这些动物发出的声音。动物与人之间具有交流与沟通的功能,因此音乐也就应运而生。我国在古代先民中有着非常多的神话传说故事,这些故事都与动物们有关。因此它们所产生的声音也就成为了音乐。我国在数千年中不仅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还留下了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形式,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2.2 音乐文献

音乐文献是研究音乐历史最为重要的资料之一。音乐文献是由先秦时期出土的珍贵文献与音乐艺术资料而形成的研究对象。音乐文献主要分为音乐理论与音乐知识两大部分。音乐理论部分主要指的是古代先民们对于音乐历史的认识和探讨。根据《礼记·乐记》记载:“古之人,礼也;六艺之官谓之乐;天子之乐曰仲夏之乐;诸侯之乐曰季冬之乐;卿大夫之娱曰初更之乐;士大夫之乐曰尊师之乐”。孔子说:“礼之初也”即开始在儒家的指导下构建出完整的礼乐制度。我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音乐家们被后世尊为先贤的代表。古代音乐家们留下的音乐作品有《广陵散》《离骚》《阳关三叠》《高山流水》《阳关四更》《广陵散》《满江红》等音乐作品。这些优秀剧目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乐工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现代音乐史研究中的运用

音乐史学研究中,对音乐史学研究中的运用并不局限于传统音乐史研究中,而是在音乐史学界广泛运用到音乐史学研究之中。中国现代音乐史学研究的目的是要在音乐史学研究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对音乐史学研究中运用音乐语言学和音韵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时进行深入分析。如在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研究中结合音韵学理论分析中国音乐发展史所得出的结论。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音乐史学研究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音乐史学界中使用的理论研究方法以及与传统音乐历史中研究方法的对比都将影响到音乐史学研究与音乐文献学相关内容的运用效果,进而成为音乐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例如日本学者铃木启贵在《音乐学》中提出“音乐史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并随着时代环境不断变化而发展起来。”

3.1 音乐语言学与音韵学的结合

通过对传统音乐文献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展现出传统音乐的形成过程,进而对传统音乐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音乐语言领域,通过研究语言现象来发现音乐语言规律是音乐研究的重要环节。研究语言现象以及音乐语言规律不仅能够促进音乐研究中对音乐语言现象进行深入探究,还能促进历史背景下音乐语言规律研究。以中国古代经典音乐研究为例表明,当人们对于音乐语言现象的认知并不深刻时就很难对音乐语言进行深入研究。传统的音乐文学史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音乐语言现象产生过程为依据进行研究结论,这种研究方式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和局限,很难从音乐文学知识领域中得出较为深入结论。而通过对传统中国古代经典文献进行研究,发现其具有比较丰富、准确且系统的文献资料,能够有效为音乐史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支撑。

3.2 音乐语言学与音乐文献学的联系

音乐语言学是对古典音乐中的语言文字进行研究,在音乐史学研究中将其运用到音乐文本中,这是音乐史学研究与音乐语言研究在实际运用中一个重要结合。如在对我国古代音乐文献研究中以文字形式将其进行记录的方式方法主要有手抄、刻录等,而对此进行音乐文献学研究是运用到音乐语言研究当中的一种方法。音乐语言学强调音乐文本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例如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当中所记录的许多中国古代音乐作品都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在对音乐史学研究中运用这一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提升音乐文本研究效果。

3.3 音乐语言与音乐史学研究的紧密联系

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对音乐史学研究要求更高,因此我国的音乐史学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建立,而将研究重心转移到音乐语言层面上,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古今中外音乐史上的各种音律语汇。作为一种研究语言的行为方式——音乐语言是指一种文化符号现象。其中“音乐语言”是指一种由某种特殊音调或音高构成的具有韵律性或节奏性特征的符号系统。通过运用音乐语言,可以对整个音乐语言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在对“古诗八股”的研究中利用“八股六字十音节”概念来分析古诗八股产生的原因。由于“八股六字十音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偶然性特性,因此需要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分析古诗八股形成原因时需要注意在古诗文八股形成过程中的音乐语言特点以及相关音乐史研究内容中运用其他相关领域知识所得出的结论。

3.4 进行简谱和谱牒的研究

我国的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音乐文化已经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多样性。虽然不同地区有不同类型的音乐,但有很多基本内容都是相通的,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我国的音乐文献学研究人员就应该在对中国传统简谱进行研究的同时,对简谱的特点和内涵进行深入研究。

3.5 进行古代器乐理论的研究

在古代,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想要对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也就必须对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而在进行古代器乐理论研究时,既要注重器乐理论对古代音乐文化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概括。例如,在研究古琴时就可以根据古琴的历史背景、所用乐器等来对古琴进行分析与研究;还可以对古乐器的使用方式、所用材料等进行探讨。而且还可以通过研究这些古代古曲的使用习惯来对中国音乐进行深入研究。而且也可以从古乐谱中寻找相关线索来进行音乐研究。同时还可以通过古乐谱的整理以及对古曲中相关乐器的分析等方法来了解中国古代乐器本身的历史背景以及发展情况。

4 结语

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我国音乐事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音乐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但对音乐文献学内容的研究却很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了音乐文献学的指导,相信随着现代对音乐学术理论的不断完善与推广,今后对我国体育、音乐、文学等各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也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成果。■

引用

[1] 潘诚妍.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音乐文献学的运用[J].当代音乐,2022(7):178-180.

猜你喜欢

文献学音乐史史学
东方朔散文赋《答客难》的文献学解读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对跨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夏译汉籍”的文献学价值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
高校民乐专业西方音乐史教学研究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伤科汇纂》文献学研究
文献学视野下的《畲族小说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