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2022-02-09张鹤潆
张鹤潆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
0 引言
自我国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方案后,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及经济运营发展,国有企业纷纷加入到此行列中。自此,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始不断发展起来。但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显现出一些问题与弊端。因此,应辩证地看待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面地掌握其发展规律和发展动态,让此次改革真正达到优化企业业绩、增强企业经济灵活度、提升企业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的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将进一步健全现代化企业制度,继而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提升改革效果,帮助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1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并取得成效,国家也出台了配套政策同步支持此项改革。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结合此前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与经验,提出了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提案,这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抓住了其中的关键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混”不是核心目的,重点在于“改”。但是现阶段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企业发展运行却遇到了更深刻的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绩效考核有助于其不断寻找差距,对工作加以改进,也有利于企业更加明确地制定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和方向[1]。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业绩评价则是国有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一环,根据定性定量经营方法对比分析,从长远发展考虑,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经营期间效益的增长和业绩的考核作出评价;要求企业绩效评定做到客观性与公正性、准确性与具体性、透明性与公开性。在选择业绩指标时,要求考虑以下内容。
1.1 评判标准
业绩的衡量依赖于指标,业绩评价指标通常分为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两类。选择指标时要尽力避免互相涵盖与相互作用,在不影响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将指标简便化。迄今为止,针对不同企业性质,出现了与之对应的评价方法,譬如功效系数法、综合分析判断法、因子分析法等。以上几种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企业利润的业绩评价系统,如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以及基于EVA基本模型的业绩评价系统和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业绩评价系统。以上几种业绩评价系统都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应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与实际情况来客观选择。
1.2 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员工绩效考核、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激励效应等都是影响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要对上述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评定,以此来预测对其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但要注意以下几点:考核目标要与企业目标相一致;考核指标不可偏离企业的目标;绩效目标要在可实现的范围内;管理层要注重绩效过程的沟通;不能完全将绩效管理交给人力资源的部门完成,要注重反映管理层的作业;一切工作不可唯考核是从;能否平衡企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尽量避免二者冲突。
1.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关于混合所有制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大部分研究结论证实混合所有制改革或民营化改革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尤其是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2]。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绩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分时期观察,能更好地理解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企业中的地位水平。在改革的初期阶段,国有企业是由国家和政府完成实际控制,但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国家和政府的资本有一部分被迫收回,进而使资源效应产生一定程度的降低,混合所有制的绩效出现下滑。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与调整后,国家和政府的控制力度逐步削弱,民营企业逐渐注入新的资本活力,结合国有资源已有优势,使得国有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此时的企业绩效有了明显上升。
2 面临的问题
2.1 改革浮于表面
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因政策繁多、战略需求点多、涉及利益主体多、平衡各方利益难、周期长、监管要求高,在实践落实中仍存在许多难点。虽然大部分国有企业已全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但纵观现状,这些企业的改革层面较浅,对企业绩效的有效影响也流于表面。
2.2 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权利划分不明确
伴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资产流失的风险度越来越高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遏制资产流失成为了首要问题,不同的所有制资本进行重新组合后,往往依旧会对原所有制的特点有所保留,从而可能导致市场失灵等问题,使改革受到负面影响。民营企业加入后仍旧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这都是由于二者存在权利划分不明确,权责难以保证,致使各自的职能体系难以有效发挥,无法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保障。
2.3 绩效考核体系不完整
即使有些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绩效有所提升,但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完整,绩效考核流程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考核流程不能灵活变通、缺少有效的评价与监督环节等。评价和监督环节的缺失,造成了核心管理层不能充分了解绩效考核的全面情况,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大打折扣;企业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问题长期堆积,绩效考核的过程更加艰难,正面影响被不断削弱。
2.4 企业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激励机制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激励机制会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国有企业绩效[3]。许多企业虽然实施了激励机制,却没有对企业员工的需求进行分析,对待所有员工采用完全相同的激励方式,这种无差别化的激励方式会导致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企业不了解员工需求的原因之一便是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管理者对员工的了解少之又少,只重视任务的传达与按时完成的效果,却疏忽了员工反馈的过程,使得员工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2.5 员工持股缺少规范性
员工持股存在短期化问题,以至于许多员工不会着眼于未来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不能切身考虑企业利益,只在乎自身短期收益,不能做到将企业收益与个人利益二者结合起来。除此之外,我国已经出台的对于员工持股方面的政策执行还不够到位,相应法律还不够规范和完整,标准没有完全统一,缺乏一致性。
3 优化建议
3.1 进一步落实和深化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上市公司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董事会、管理层和党组织的权责关系,依规运行、按章行权[4]。目前国家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2020—2022年是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完成落实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在更大的效能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3.2 产业细分,权责分明
政府应将产业领域进行细分,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权利划分明确,使得二者之间相互信任;加强政策体系框架的制定,帮助企业职责转变,并将混合所有制改革具体化、精确化,以达到促进产业领域细分的目的。针对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等问题,采取定性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经营决策,从而作出相应判断。
3.3 健全评价与监督环节
企业绩效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需要对内部情况不断深入,要健全考核体系,确立评价与监督环节。在绩效评价和监督控制下,能够明显提升企业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际有效性。企业选择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联系起来,能够促进绩效考核更好地融入内部体系。
3.4 优化企业激励机制
企业要注意对员工的激励给予差别化的对待,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激励机制也应该有所区别。企业尤其要注重对核心员工的激励,他们的能力高于一般员工,对企业的绩效影响也高于一般员工。如果核心员工工作的出发点都是立足于企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这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此同时,企业要注重与员工的沟通,许多激励机制的目的与效果大相径庭的原因都是缺乏沟通,管理者要进行透明化管理,让员工了解企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方向是很有必要的。采取透明化管理,并及时对员工给予正面的反馈,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好的企业环境。
3.5 完善员工控股持股制度
政府应该颁布有针对性的对应政策,加强对企业员工控股持股的监督和控制。企业应该在政策完善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持股对象,调整企业的员工持股制度,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员工持股不公平的情况发生。
4 结语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要落实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相制衡,让国企与民营都能拥有自主的话语权与相对的决定权;要将企业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联系起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打消员工对于持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顾虑,使其真正参与到企业的治理发展中。总之,要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作用,推动企业绩效的进步,令国有企业既有规范性的治理机制,又能拥有内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