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冰雪奇缘
2022-02-08
最开始讨论这个封面选题,并不是因为第24届冬季奥运会,而是因为身在南方的同事们说,他们周围很多人,这两年添了个新习惯:周末和假期专程赶赴东北或者张家口,滑雪。
听到这个描述,我脑子里闪现的第一个画面是大学第一年,来北方上学的南方同学第一次看到下雪,很多人激动地打雪仗,并写就滚烫的日记。来自东北的同学对此深表震惊。
当时,我们将这种行为解释为:对陌生而新鲜的事物所产生的热情,但注定是短暂的。现在看来,这判断错了。
短短几年间,冰雪运动已经进驻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内部。截至2020年,中国已有36座室内滑雪场,超过全球的1/3,也是这一年,冰雪旅游客源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8座在南方。南方同学对冰雪的热情,已经催生出庞大的冰雪生意。尤其是,全球气候异常也是2000年以来的事,如今“南方雪,北方涝”的情形远非1990年代所能想象。
当然,推动力绝对不只是南方的同学,东北的同学们在小学阶段就接受了课内冰雪训练。但在更宽泛的社会角度,这场如火如荼的冰雪運动热潮也堪称一桩典型的国家叙事: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主办权,中国政府公开承诺让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并在2016年为冰雪运动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规划,要把行业规模推向1万亿元。
不过,这项融合了国际赛事和政策利好的小众运动,真正的爆发点的确来自于大众的体验和消费需求。
2016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业内共识是,超过这条线,滑雪等消费门槛较高的运动才会开始发展。而刚刚发布的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的GDP总量超过110万亿元,而人均GDP首破1.2万美元。
我们这期应景的封面报道,希望把这种宏观经济数据及政府意志,与商业现象、个人需求的关系从不同维度详细阐述—一家地产公司如何把冰雪世界变成南方城市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一个创业公司怎样将滑雪变成日常健身一样的生活方式;一个极具消费力的群体如何带火冰球这样一个小众运动;以及,在一个成熟市场,冰雪运动的长期发展需要怎样的商业模式创新。
这个成熟市场指的是日本。1960年代初,随着奥地利滑雪运动员托尼·塞勒(Toni Sailer)参演的电影在日本火爆,点燃了日本公众对冰雪运动的热忱,加之北海道Niseko、新苗场两个大型滑雪场开业,1961年日本滑雪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
并不意外,1972年的札幌冬奥会及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同样成为大众滑雪热潮的重要推动要素。冰雪运动在日本迎来长达近30年的黄金时代。
然而,泡沫经济崩盘可以说直接浇灭了公众对冰雪的热忱。根据日本公益财团法人“日本生产性总部”每年发布的《休闲白皮书》,日本的滑雪总人数在1998年达到1800万峰值之后持续下滑,2020年只有430万人,仅为最盛期的1/4。人数减少直接影响了经济收益:2020年日本各滑雪场总收入不到1998年的4成,滑雪装备的市场规模也下滑至3成。而相比之下,滑雪场基础设施大约三四十年后就需要更新,需要投入的成本极高。
日本冰雪业的盛衰轨迹极有参照性。新一代消费者生活在日本经济低迷期,可支配收入没有父辈那么多,而且除了滑雪,他们也有了更多休闲娱乐选择。从根本上,冰雪运动能让人体验超出日常的速度、自由和濒临失控的刺激,足以让人沉迷其中,而人们只有真的爱上这项运动,才会让它释放持久的魅力。在今年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中,中国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首要目的是“娱乐休闲”,占比达70. 35%。但想想看,之前的日本年轻人何尝不是如此呢?等人们有了更多选择,或是跨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冰雪奇缘是否可以持续,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