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手指的延伸
2022-02-08王冠
王冠
我们中国人每天吃饭都少不了用一种工具,那就是箸,也就是筷子。世界上至今还有一些国家或民族的人习惯直接用手吃饭,我们见了不免会皱眉头。其实我们的祖先在发明筷子之前,也是吃“手抓饭”的。
筷子的出现
筷子在我国的历史肯定超过3000年。《史记·宋微子世家》里有记载:“纣始为象箸。”纣王是商代末期的君主。由此证明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用象牙制造的筷子了。考古学家在安阳侯家庄1005号殷墓发掘出的铜箸,比殷商的象牙筷子还要早,但它仍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筷子。那什么是世界上最早的筷子呢?应该非树枝、细竹或草茎莫属了,当然我们可以称它们为筷子的雏形。东北地区有大禹用树枝在滚烫的锅里捞取食物的传说,把这项“发明”归功于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其实,筷子的诞生应该是先民群众集体智慧的体现,并非某一人的功劳。上古时代,金属还未出现,兽骨太脆,不易制作,于是先民就随手折一根树枝或细竹来捞取熟食,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另一个促成筷子诞生的契机是火与锅碗的发明。火的出现,先民改吃熟食,滚烫的食物不宜用手直接拿取。有了筷子就可以了,筷子是手指的延伸。与手指比起来,筷子显然长了许多,不但可以夹,还可以就着碗往嘴里划。如果直接用手去抓食物,手被食物弄得油腻黏糊,衣服也免不了被弄脏。由此可见,干净卫生也是筷子的一项作用。
名称的演化
古时候,人们把筷子称为“筋”或“挟”,到了秦汉叫“箸”,这是为什么呢?“箸”原指吃饭,就是倾侧饭菜的意思,筷子所起的作用,正是把饭菜往嘴里“倾侧”,因此而得名。后来,古人忌讳字音,认为“箸”同“住”字谐音,有停止之意,不太吉利,便反其意而称呼它为“快”。又因为箸大都是用竹子制成的,所以,又在“快”字上面加了竹字头,便成了“筷子”。
筷子的模样
围着大圆桌吃饭,筷子短了,够不到远处的菜肴;筷子长了,手臂弯过来,又送不到嘴里。这说明筷子的长度要有一定的标准。这个长度必须有利于手腕在食器与嘴之间做半圆运动,而手臂的活动半径也受制于腕骨到肘骨这两个支点的牵制,于是小臂的长度大体成为筷子的长度标准。这些因素也使得筷子成为原始尺寸的长度单位,一市尺约等于小臂加拳头的长度。后来,人们进食逐渐从野外移至室内,有了餐桌与食器,筷子渐渐变得短小精致。
筷子的外形大多一头方一头圆,这大概同先民崇尚的“天圆地方”说相关,将方圆把握于掌股之间。有趣的是,氏族部落之间的许多理念和原始等级,也由筷子反映出来。牙、骨、竹、木等品质与制作难度,筷子长短粗细与刻意制作的不同纹饰等,都体现了执筷人的等级尊卑与长幼身份。
筷子也有衍生品
筷子是中国人生活的必需品,为了储存、摆放、携带、防止丢失、保持清洁、便于孩子学会使用等需要,又衍生出许多“附件”来。虽然我们进食时必须同时使用两根筷子,但筷子多是一根一根单独存在的。一个家庭有很多根筷子,必须有地方存放,因此便有了筷筒、筷笼;外出要带餐具,为防止丢失,也为了清洁,筷盒就出现了;还有用细链条将两根筷子连在一起的。人们用餐时要换用汤匙舀汤,或端酒杯喝酒,这时就要放下筷子,为了不让筷头与桌面接触,筷架就派上了用场。更有趣的是,为了让儿童学会使用筷子,竟然在筷子上加上套扣,套在孩子的手指上,这样筷子就能拿得比较稳当些。还有为了便于携带,把不锈钢筷子制成两截的,使用时,把上下两截套接在一起,不用时,分开来放在盒子里。这样盒子短了,就可以放在衣袋里,让那些在外就餐又不想用公共筷子的人有了解决的办法。设计者想得实在是太周到了。
讲究的筷子礼仪
筷子是一种进食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礼仪。日常生活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地摆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要整齐地竖向摆放在饭碗的正中。使用筷子時有许多禁忌,列举如下。
“三长两短”指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子上。这种摆法被认为不吉利。
“仙人指路”指吃饭时把筷子伸出,不停地指向别人,看起来像是在指责别人。
“品箸留声”指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发出咝咝声响,令人生厌。
“击盏敲盅”指用筷子敲击盘碗。这被认为是乞讨的行为。
“执箸巡城”指拿着筷子来回在菜盘间寻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显得不礼貌。
“泪箸遗珠”指夹菜时让汤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很是失礼。
“颠倒乾坤”指将筷子颠倒使用,有一种等不及的样子。
“定海神针”指用餐时用一根筷子插在盘子里,很像供品,不吉利。
“当众上香”指帮别人盛饭时,为了省事把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
此外,还有用筷子抄、捞、吮、啄、点等,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对同餐人的不尊重。
中国是礼仪之邦,十分讲究用餐礼仪,这是文明人应该具有的习惯,也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我们应该自觉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