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图景建构研究

2022-02-08张海涛张春龙张鑫蕊

情报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图景情报突发事件

张海涛,张春龙,栾 宇,张鑫蕊

(1.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长春 130012;2. 吉林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3. 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长春 130012)

1 引 言

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各类突发事件时刻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特别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因此,统筹发展与安全,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实现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系统认知与宏观把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安全屏障,已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两大永恒的主题。这一过程概括来讲,就是“从感知具体到理知抽象,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体”。所谓“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慧”或“哲学”,是一种用来解释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演化与统一的认知过程。在人类的认知实践中,哲学以其超越性[1],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思路、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并逐渐形成关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体系——世界观。世界观并非一些独立、分离的观点集合,而是不同观点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的体系,就如同拼图的板块一样相互连结、相互作用[2]。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身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些画面就是世界图景,是关于世界存在与演化交织构成的主观理解与框架[3]。哲学视角下的图景是重大突发事件研究之眼[4],以图景为眼能够洞察重大突发事件的本质规律并描绘其演变问题。

近年来,关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研究已成为情报学领域的热点,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研究也正契合了“从感知具体到理知抽象,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体”这一过程。然而,当前学界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研究较为繁杂,缺乏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尚未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的成果体系,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系统科学理论相结合,阐释重大突发事件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与逻辑,建构起重大突发事件的宏观认知框架——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为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系统认知与研究提供思路,以情报决策推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全流程,以情报智慧助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认知基础与建构逻辑

2.1 认知基础

2.1.1 重大突发事件

“重大突发事件”这一概念在国内并非源于学术研究,而是在国家社会治理工作中逐渐形成的。“重大突发事件”曾被用来特指军事、外交等领域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此后作为治安概念,又与“群体性事件”“国际关系事件”等概念存在交叉[5]。随着国家社会治理工作及相关研究的开展,“突发事件”的概念逐渐明确。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释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6]。

本研究中的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国家发展进程中,突然发生、危害程度高、影响范围大、可能会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级别事件。当前学界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研究多集中于应急决策及应急响应、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协同与协同治理、重大突发事件知识库[7]、本体库[8]构建等方面。重大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衍生性、次生性等特性,一旦发生就可能会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9]。在大数据时代,随着突发事件增多、复杂性加强,我国现有的公共治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必须尽快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新一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10]。

2.1.2 哲学认知

世间万物皆有联系,并按一定的规律发展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11],并形成了其哲学体系中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为人类认知与探索事物发展和演变规律提供了独特视角。其中,本体论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寻求的客观存在之“本”,是对概念或对象本源的探寻,本体论的“存在样式”是概念体或者思想体,是抽象的客观存在;认识论是在本体论的基础上,以人类的主观去认识客观存在,存在是客观的,人类对存在的认识是主观的;方法论,则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存在、改造客观存在的方法体系。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一个“道”字便将世界“是什么”与人应当“做什么”,世界“怎么样”与人应当“怎么做”等问题关联在一起[12]。基于对“道”的思考,老子创造了最早的系统哲学,其“道、法、术、器、势”的思想既包含对宇宙本体的探讨,又包含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既涉及系统的认识论学说,又涉及丰富的辩证法思想[13]。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暗合,所谓“形而上者”,是人类社会基于实践对世间万物本源的思考与认知,而“形而下者”则是人类实践中具体的、有形的物质、方法或技术。其中,“道”,是形而上的存在,是认知之始,为其他要素提供了根本的理念、思想和方向;“法”是介于“道”与“术”之间的存在,是对“道”的诠释和总结,实现“道”并指导“术”的普适性认知与规律;“术”是实现目标的具体行为或方法;“器”,则是“道、法、术”的表现载体;“势”,是“道、法、术、器”所体现的发展趋势[14]。由此可见,“道、法、术、器、势”反映了人类实践中对客观存在由“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认知过程,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系统论的集中体现[15]。

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汲取智慧,持之以恒地探索实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之道,不断提出和发展具有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治理理念自古有之[16]。从历代追求的“天下太平”“和天下”,到如今的“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以及“平安中国战略”,无不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意蕴[17]。立足哲学视角解读重大突发事件[4],以图景呈现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认知全景,以“道、法、术、器、势”阐述重大突发事件研究的理念、要素、方法等,深入研究重大突发事件的本质规律并描绘其演变问题,对于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2.1.3 系统认知

任何事物内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结构、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以现代信息技术等具体方法解构复杂系统并探究其发展与演变的普遍规律,进而提出优化和调控系统的方法[18]。系统论指出,一个研究对象如果至少涉及一个系统或具备系统的某些特性,那么它就是一个系统问题[19]。整个重大突发事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无论其内部还是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其发生和演变是一种复杂的动态过程,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从哲学视角出发,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总体感知并解构重大突发事件,从系统的角度解释重大突发事件内外部要素的相互关系,并从本质上阐释其结构、状态和规律等,实现重大突发事件的系统认知和科学应对。

2.2 建构逻辑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要实现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宏观把控,就必须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角,建构起关于重大突发事件的认知框架。建构一词源于建筑学,原指建筑起一种构造,现主要应用在社会科学、文化传播和文学批评的研究中,是一种逐渐形成某种认知框架的逻辑。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出现“顶层设计”的理念,指统筹考虑对象的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以寻求对问题的宏观把控和合理应对。本研究将建构的思路与顶层设计的理念相融合,形成“顶层建构”,指统筹把握研究对象的各层次和各要素,形成研究对象的宏观认知框架,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本研究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秉承系统科学寻求复杂事物本质规律的理念,力求解构与建构并行,将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法、术、器、势”的核心思想,落地于重大突发事件的认知与研究实践中,并将其具化为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认知与研究的“宗旨理念、感知遵循、解构方法、呈现载体、愿景展望”,形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独特认知逻辑(图1)。在此基础上,统筹国家发展与安全,将顺势而为、因势而变的顶层认知与情报学洞悉世界本质规律的底层逻辑相结合,阐述重大突发事件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与逻辑,形成重大突发事件的宏观认知框架,即重大突发事件图景。所谓重大突发事件图景,是人类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感性认知,呈现了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认知全景,为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系统认知与研究提供思路。

图1 重大突发事件认知逻辑

3 重大突发事件图景建构

3.1 道以明向,统筹发展安全

道以明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时代大情报观为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道,形成建构重大突发事件图景的顶层认知与底层逻辑,明确建构重大突发事件图景的宗旨、理念和方向。感悟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道,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领域的关键问题,统筹国家发展与安全,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情报学智慧。

3.1.1 领会战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20]。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发展环境面临着深刻复杂的变化,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为重大突发事件。在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使各种利益诉求增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对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坚强保障。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从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进行审视和谋划,并将其摆在三大攻坚战的首位作出强调和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应急管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3.1.2 明确使命,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在危机中孕育新生机,于变局中开辟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情报学作为一门基础型的应用学科,其功能定位始终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情报工作一直承担“耳目、尖兵、参谋”的角色,发挥着决策支持和战略规划的功能。时易世变,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给情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大情报观的重申也为情报学突破发展困境指明了方向[21]。在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战略大局下,情报工作者理应革故鼎新,立足新时代大情报观,秉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发展理念,在发挥决策支持和战略规划功能的同时,不断强化情报学在应用实践中的主导与引领作用[22],承担起以情报决策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的时代使命。

如今,随着“大、智、移、云、物”数智化技术的应用,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慧等要素已然成为大情报观下情报学研究与情报工作的基本对象[23]。情报、情报技术与情报策略的介入,能够大幅度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决策效率[24],分布广泛的情报资源、日益成熟的情报技术和不断提高的情报决策能力[25]为构建集知识转化、态势感知与协同决策功能为一体的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创造了可能。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大情报观的双重指导下,挖掘、整合海量、多源、异构且动态变化的情报资源[26],总体感知重大突发事件并通过情景推演、态势感知等情报方法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内在规律与演变逻辑[4],统筹建立完善的重大突发事件决策体系[27]、保障体系[28]、指挥体系[28]、组织体系[28]、协同体系[28],进而以情报决策推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全流程,助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2 法以立本,感知事件本质

法以立本,以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论思想和哲学思想中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为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法,总体感知重大突发事件,形成重大突发事件研究与相关工作的基本遵循(图2)。以法固道,遵循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法,总体感知重大突发事件本质规律,梳理重大突发事件内部结构、外在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明确重大突发事件研究和相关工作的基本对象和主要抓手。

图2 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法

3.2.1 总体感知,梳理事件构成要素

重大突发事件这一复杂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有机结合而的,各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相应的结构,决定着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关系。其中某个子系统的发展演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子系统以及整个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与演变,从而使重大突发事件在时间与空间上呈现不同的状态。学界常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对这一状态进行描述。Fink[29]提出突发事件四阶段划分方法,即潜伏期、爆发期、延续期和痊愈期;安璐等[30]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恢复期、稳定期五个阶段。虽然学界对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的划分有所区别,但普遍反映了重大突发事件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发展与演变是一个持续、动态、衍生的过程。

为进一步探究重大突发事件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关系,范维澄等[31]构建了公共安全三角形,并指出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与灾害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推动重大突发事件发展与演变的关键因素。突发事件是指可能对承灾载体造成破坏性的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承灾载体是重大突发事件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对象,一般包括客观存在的人、物以及人和物共同构成的社会系统;应急管理是应急管理主体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对承灾载体或突发事件采取的预防性、保护性措施,应急管理主体一般包括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医疗保障部门、科研机构、社会公众、智库、企业、媒体等。重大突发事件作为客观存在的系统,还必须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重大突发事件的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信息环境。

3.2.2 系统分析,把握事件应对主体

在系统科学与哲学思想的双重指导下,系统分析重大突发事件,把握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主体。从哲学认知出发,将重大突发事件视为研究本体,研究重大突发事件的时空状态、演变规律与发展态势[32],理解、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机制,并将情报智慧[33]与具体的情报分析方法、智能决策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决策情报体系[34]。从系统科学出发,将重大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与事件环境视为重大突发事件的子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灾害要素在子系统之间流动,使整个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中。重大突发事件一旦爆发,系统内部表现出子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对外表现出物质、能量或信息的外溢,如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等。应急管理作为调节重大突发事件系统平衡的关键,在重大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35],调整应急管理与承灾载体、重大突发事件之间的结构关系,提高系统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调控能力。以重大突发事件子系统结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多主体信息机制[36],通过信息协同促进应急管理多主体协同[37],实现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手段和治理目标的全面变革,全方位提高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能力。

3.3 术以立策,融合事件情报

术以立策,以三元世界理论为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术,形成解构重大突发事件并呈现其全貌的方法策略(图3)。以术顺道,依照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术,在三元世界理论的指导下解构重大突发事件,汇聚融合情报资源,为呈现重大突发事件全貌,进而深入分析和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奠定基础。

图3 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术

3.3.1 三元世界,消除系统控制边界

万事万物皆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空间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客观存在,既涉及物理范畴,又涉及非物理范畴。信息的本质是为了消除不确定性。基于对信息及其应用的研究,当前情报学领域一般将客观世界划分为物理空间(physical space)、社会空间(social space)、信息空间(cyber space)三个子空间,各子空间具有其逻辑范围,互有差异并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万事万物存在的“三元世界”[38]。三元世界的三个子空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物理空间为社会空间与信息空间的存在提供物质载体,社会空间为信息空间提供构建的动力与规则制定,信息空间则反映、存储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各类活动的基本信息。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各类通信传感设备的应用与发展,物理空间、信息空间与社会空间的边界日益淡化,已然形成了无缝链接的统一整体。人类作为三元世界中最活跃的主体,通过信息空间中的信息感知物理空间的事物,并通过在社会空间的特定活动影响或引导物理空间事物的发展演变。在传统工业生产管理领域中,人类基于三元世界的思想实现了复杂系统安全、高效的管理控制目标。人类是复杂系统的设计者、建造者、运营管理者和最终使用者[39],人类要素在复杂系统各个阶段都起到不可忽视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发挥人类情报智慧,开发、整合分布广泛的物理资源,采集、分析多源异构的情报资源,实现复杂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控制目标,使智能控制、情报决策、智慧城市等设想成为可能。

3.3.2 数智驱动,汇聚融合情报资源

重大突发事件发展与演变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亦存在于三元世界中。重大突发事件存在的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信息空间既是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延伸,又是沟通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中介。物理空间为重大突发事件产生与演变提供了物质基础,一切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子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存在于物理空间。同时,存在于物理空间中的各类通信传感设备监测记录能够反映重大突发事件时空状态的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等资源, 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析这些情报资源, 使其汇聚融合形成重大突发事件的本体模型[40]、知识图谱、事理图谱等并存储在数据库、案例库和知识库中,共同构成信息空间的主要内容。汇聚融合后存在于信息空间的反映重大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决策以及事件环境的情报资源,是分析重大突发事件演变逻辑与发展态势的依据。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以系统科学与哲学思想作为感知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遵循,以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所构成的三元世界为基础,采集、汇聚、融合重大突发事件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情报资源,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数据库、案例库与知识库,为实现重大突发事件现实映射,进而深入分析和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奠定基础。

3.4 器以成事,呈现事件全貌

器以成事,以图谱为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器,从具象与抽象两个角度呈现重大突发事件全貌(图4)。以器载道,依托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器,在三元世界的框架下,以情报资源为依据,以重大突发事件对象、对象属性、对象关系为内容,形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实映射;在此基础上对重大突发事件高度抽象凝练,进一步梳理重大突发事件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中各要素的复杂关系,并形成相应的重大突发事件物理、人理和事理图谱,重构重大突发事件情景进而支撑情报决策。

图4 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器

3.4.1 具象描述,现实映射突发事件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事物的内在矛盾是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因和根源,而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则是一切发展的外部推动力,某一事物的出现会有一定的概率影响另一事物的出现与发展,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的作用与联系中才能存在。哲学思想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是认知研究重大突发事件的起点,重大突发事件作为本体,与其他重大突发事件普遍存在相互关联;系统科学理论是解构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遵循,重大突发事件作为复杂系统,重大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与事件环境等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重大突发事件或其中子系统的发展演变,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子系统以及整个重大突发事件,从而使重大突发事件在时间与空间上呈现不同的状态。

为把握重大突发事件的状态及演变逻辑,实现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感知预测,张海涛等[9]构建了“构成要素—要素关系—要素状态”的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模型,李纲等[26]构建了“事件—实体—属性—关系”的国家安全事件图谱表示模型。以情报资源为依据,以重大突发事件对象、对象属性、对象关系为内容,具象描述重大突发事件,形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实映射。重大突发事件对象是构成重大突发事件的子系统,是重大突发事件存在于物理空间的基本单元,包括重大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与事件环境;对象属性是对重大突发事件子系统关键属性的描述,既包括对事件对象性质、类别、范畴等特征的静态描述,又包括对事件对象在时间与空间上所呈现的程度、规模、态势[41]等状态的动态描述;对象关系反映了重大突发事件相互联系与作用的内在逻辑,是重大突发事件发展与演变的重要基础,既涉及重大突发事件对象的作用关系,又涉及多个重大突发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

3.4.2 虚拟抽象,实现事件情报表示

在重大突发事件现实映射的基础上,通过情报分析进一步梳理重大突发事件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中的要素及其复杂关系,将其归纳、凝练为重大突发事件的物理、人理和事理,并通过相应的图谱将其呈现出来。重大突发事件的物理图谱,是对存在于物理空间中的事件对象、对象属性与对象关系的客观描述;重大突发事件的人理图谱,是人类在重大突发事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管理决策活动和协同关系的系统说明;重大突发事件的事理图谱是事件的抽象化表达,是事件对象、对象属性与对象关系的泛化表示。

基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所构成的三元世界,汇聚、融合重大突发事件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情报资源,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的物理图谱、人理图谱和事理图谱。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内,融合重大突发事件的物理图谱、人理图谱以及事理图谱,形成对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时景和场景的情报表示。在此基础上,利用态势感知、情景推演等具体方法,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实现对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宏观把控与科学应对:从微观层面出发,实时捕捉重大突发事件发展演变过程中异常的事件对象及其属性,预测事件的发展演变方向;从宏观层面出发,发现重大突发事件的驱动脉络,剖析重大突发事件的动因,对事件态势进行感知、理解与预测[42]。

3.5 势以立人,彰显情报智慧

势以立人,所谓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势,是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研究与工作的愿景展望。以势映道,顺应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势,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大情报观的双重指导下,统筹发展与安全,秉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发展理念,从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入手持续深化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系统认知与研究。

一方面,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融通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利用情报技术探究重大突发事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与逻辑,不断丰富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研究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形成重大突发事件的认知与研究体系,为实现重大突发事件宏观把控与科学应对提供有规律性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的支撑下,基于情报智慧开发、整合分布广泛的物理资源,汇聚、融合多源异构的情报资源,着力解决重大突发事件在态势感知、情景推演、风险预测、协同决策等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运行机制、预警机制、引导机制、保障机制和协同联动机制等,制定完善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的标准和原则,推动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决策情报体系的落地实施,以情报决策推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全流程,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情报智慧。

4 重大突发事件图景呈现

本研究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秉承系统科学寻求复杂事物本质规律的理念,力求解构与建构并行,将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法、术、器、势”的核心思想,落地于重大突发事件的认知与研究实践中,并将其具化为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研究的“宗旨理念、感知遵循、解构方法、呈现载体、愿景展望”。在此基础上,将顺势而为、因势而变的顶层认知与情报学洞悉世界本质规律的底层逻辑相结合,阐释重大突发事件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与逻辑,形成重大突发事件的宏观认知框架,即重大突发事件图景(图5)。所谓重大突发事件图景,是人类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感性认知,呈现了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认知全景,为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系统认知与研究提供思路。

5 结 语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重大突发事件图景,是人类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感性认知,呈现了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认知全景,为重大突发事件的系统认知与研究提供思路。道以明向,感悟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道,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领域的关键问题;法以立本,遵循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法,总体感知重大突发事件本质规律,明确重大突发事件研究和工作的基本对象和主要抓手;术以立策,依照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术,利用三元世界的思想解构重大突发事件,明确汇聚融合情报资源的依据与思路;器以成事,依托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器,呈现重大突发事件全貌;势以立人,顺应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之势,持续深化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系统认知与研究。

国之大者,为国为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交汇期,情报工作者需依据重大突发事件图景,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继续深化大情报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认知与研究,以情报决策推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全流程,以情报智慧助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图景情报突发事件
情报
情报
情报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青岛新图景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交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