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目注释问题探讨*

2022-02-08李清侯荣理张馨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图法标引分类法

李清 侯荣理 张馨

(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西安 710065)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最权威的分类法体系。在《中图法》中,类目是构成分类法最基本的要素,每个类目代表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文献集合。《中图法》的微观结构,就是类目的构成要素及其组织。类目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1]。其中,类目注释是对类名的补充说明文字,有助于明确类目的含义和类目之间的关系,因而是类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图法》大量的类目注释,不仅反映分类法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程度,而且有助于文献分类标引人员对《中图法》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在实践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类目注释是否规范、准确、科学、实用,都直接影响其功能作用的发挥。笔者在长期从事分类编目实践和《中图法》的理论学习与使用中注意到,《中图法》经过4次修订不断完善的同时,在类目注释方面还存在个别问题,有必要给予探讨。本文选取类目注释方面的3个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与同行交流,促进《中图法》再次修订,使类目注释进一步完善。

1 类目注释简论

在《中图法》的类目体系中,类目注释是对类名的补充说明,可归为以下6种类型。①类目内容范围注释:指明类目的含义,对类目的内容范围加以划分,说明某类包含与不包含的内容以及某事物的定义、同义词和近义词等。②类目关系注释:指明单纯参照、相互参照以及交替类目对应的正式类目。③列类依据与类目编列方法注释:指明类目设置与划分的根据。④类目沿革(类目修订)注释:说明类目内容范围、类目体系、类名、类号等变化情况。⑤分类方法注释:指示类目复分方法与组配方法、文献集中与分散方法、特殊分类规则等。⑥同类书区分方法注释:对属于某些特定类目的文献指明其按事物名称、会议届次、写作时期或出版年代取书次号码[1]。

以上6种类型共同构成了《中图法》的类目注释系统,它与类目等级结构、术语系统、标记系统共同形成系统联系,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对分类表的词义、词性、类目之间的关系以及先组度、专指度的控制,使分类法具有揭示文献知识内容及其相关性,对文献知识进行系统化整序,将标引用语与检索用语相符性比较的功能[1]。

类目注释的功能意义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类目注释是为用户提供帮助。类目注释,不仅有助于用户明确类目的含义和类目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用户掌握分类表的使用方法,以及类目在修订版本前后的变化等,避免或减少用户使用中出现盲目性、歧义性、混乱性、错误性等问题,保障用户对文献知识分类结果的准确性、恰当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文献知识的分类标引质量。②类目注释能够增强《中图法》的使用效果。类目注释作为用户对文献知识分类的重要依据,能够促进用户准确把握、理解并贯彻《中图法》的分类思想、原则、标准和方法,以及《中图法》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脉络与规律,促进对《中图法》形成系统把握与深入理解,从而提高分类表使用效果。由此可说,它是提高《中图法》使用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③类目注释是《中图法》编制质量与水平的反映。类目注释虽然只是《中图法》的一部分,但作为类目构成要素中的一个功能系统,它的合理性、恰当性、科学性、实用性,都体现和反映了《中图法》编制质量与水平。

2 类目注释的问题分析

基于前文论述,类目注释的类型及其功能作用表现在多方面、多层次。由于篇幅所限,以下仅对3D打印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同类书排列方法3个类目注释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促进《中图法》及时修订完善。

2.1 3D打印知识归类注释问题

在分类实践中,3D打印知识的分类标引结果存在混乱与错误,原因是人们对3D打印知识所属的学科类别模糊不清,而《中图法》既没有为3D打印知识明确设置类目,也没有关于3D打印知识归类的注释说明,以致出现不良的分类结果。

2.1.1 3D打印知识的分类标引现状

关于3D打印知识的分类标引现状,笔者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和CALIS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的书目数据为依据(检索时间2020年4月)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书目数据的中文文献中,关于3D打印的文献大多数归入“TS853立体印刷”类目,少数归入“TB4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类目和“TB472产品设计”类目。这说明在实际中,3D打印知识文献本应归入同一类目,却未能集中一致,而被分散归类,表现为归类和标引错误、归类粗细不统一、标引深度不一致,特别是大部分归类错误。这有悖于同类书集中在一起的分类原则,也不符合前后分类一致的标引原则。这种不良的分类标引结果,在入藏中自然导致同一知识主题的图书文献资源排架错误、混乱,必然影响用户对知识文献索取利用的便捷性。

2.1.2 3D打印的学科知识归属不清

3D打印知识分类标引的散乱现象说明3D打印知识归类模糊不清。尽管3D打印技术引入我国已多年,如今已被专业人士所了解,但相当一部分分类人员对它的学科属性并不清楚,不知道应该归入哪个类目,在对3D打印知识文献进行分类标引时,难免出现主观性、随意性、歧义性的结果。在此,有必要对3D打印知识作一介绍,以便正确理解它的学科归属,做出恰当的归类。

3D打印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快速加工技术,其核心是基于数字化新型成型技术。它是借助平面打印(2D打印)原理,逐层堆积成具有三维结构的物件,实质上是进行三维实物成型的制造技术,属于制造业。从3D打印类知识趋势看,目前在迅速发展,相关知识文献各年出版数量、引文数量都呈增长态势[2]。

从学科知识属性分析,3D打印已经成为一种一般工业技术,并且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核心,所以它应该属于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大类。然而,它的学科知识归属并未引起分类标引人员足够的思考和理解,少数人员理解准确,大部分人员理解偏差,甚至望文生义,仅凭字面相似而做出错误归类,即分类号为TS853,主题为“立体印刷-印刷术”。

2.1.3 3D打印知识归类注释问题解决

以《中图法》编制原则为依据,发挥类目注释功能,增加3D打印知识的归类注释。上述3D打印知识分类标引的不良现状,源于人们对3D打印的学科知识归属模糊不清,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分析《中图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3D打印在《中图法》中没有明确的立类,又缺少相关类目下的归类注释给予指引帮助,以致分类标引结果出现歧义、错误、混乱的现象。

根据分类法的一般理论,与知识发展同步是分类法的编制原则之一,它要求分类法在修订中要充分反映新学科、新技术、新主题。新知识一旦出现在文献之中,分类法中就应当有它的位置。由于许多新学科的研究处在发展或探索阶段,不但学科名称不确定,其研究的范围和学科属性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有些构词形式相同的学科,其含义可能迥然不同。这些问题给新学科、新主题的文献标引带来一定难度[3],这就需要《中图法》通过类目注释,及时给予说明,避免发生分类标引的错误和分歧。同时,根据类目注释的类型及功能,其一就是类目内容范围注释,即指明类目的含义,对类目的内容范围加以划分,说明某类包含与不包含的内容以及某事物的定义、同义词和近义词等[1]。

《中图法》修订技术之一就是扩充类目体系、补充主题,主要方式包括通过类目注释,增加新的主题内容和不断完善注释系统,使类目本身及类目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1],由此达到帮助分类人员快速准确分类的效果。据此建议,将3D打印一般知识文献归入“TB4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大类,并注释“总论3D打印技术入此,专论入有关各类”或者在“TS853特种印刷”类目下增加注释“3D打印入TB4”。

2.2 项目管理知识归类注释问题

从知识产生到发展演化的过程和当前状况看,项目管理知识近年来已得到快速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状态,而《中图法》关于项目管理知识的归类注释还是基于其早期的状态和相应的认知,反映在《中图法》第四版和第五版中,就是归类注释均未给予调整或修订,以致在分类实践中出现不一致的分类结果。

2.2.1 项目管理知识分类标引现状

项目管理知识在《中图法》中的归类注释情况:《中图法》第四版、第五版在“C931.2管理的方式方法”类目下注释“项目管理入F062.4”,即将项目管理归入“F062.4技术经济学”。目前,在实践中,从CALIS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关于项目管理知识文献的相关检索结果看,项目管理知识主要被归入类目:C931.2管理的方式方法、F062.4技术经济学、F224.5费用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F282基本建设研究与决策。其中,以归入“F062.4技术经济学”和“F224.5费用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占多数。实质上,这样的分类结果是不恰当的。其原因就是在分类工作中,有的人客观地从目前项目管理知识的学科属性理解进行归类,而相当一部分人依据《中图法》的上述相关类目注释进行归类。

2.2.2 项目管理知识归类注释问题分析

(1)项目管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生的一项系统方法和管理技术,作为传统项目管理,在这个阶段强调项目的管理技术,以实现项目的时间、成本和质量三大目标。而现代项目管理,已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4]。项目管理已成为一门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项目管理的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化等新特点与趋势,可谓“一切都是项目”。这种泛项目化的发展趋势使项目管理成为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一种管理方法体系,具有一般管理学方法的属性。

(2)项目管理知识归类问题分析。通过以上对项目管理知识的介绍可以发现,《中图法》之所以将项目管理归入“F062.4技术经济学”以及“F224.5费用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F282基本建设研究与决策”类目,是基于项目管理在被引入我国之初,主要是运用经济数学分析方法,对经济建设项目进行分析论证,存在认识上的时代局限性。类目“F062.4技术经济学”和类目“F224.5费用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都属于成本管理中的成本预算、分析内容部分,是项目管理中十大管理方面的一部分内容;类目“F282基本建设研究与决策”仅限于基本建设这一特定领域的项目评价和可行性研究,属于专论性类目。如今,项目管理已经发展成为总论性知识学科,即一般性管理方式方法,所以不能作为专论归入该类。所以,上述类目的内涵都小于项目管理知识,不能涵盖项目管理的全部知识内容。从理论上说,在知识分类的基本功能上,它没有恰当反映项目管理知识在当代知识学科中的位置,也违背了分类法“应以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作为类目划分的主要标准”[5-6]的编制原则,因而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探讨[2,7-8]。

2.2.3 项目管理知识归类注释问题解决

首先,文献知识分类的主要根据是知识的学科内容属性,它是建立在对知识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其次,《中图法》修订的指导思想强调“与知识发展保持同步,及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9]。最后,《中图法》修订的主要技术也包括订正错误,即对在使用中发现的类名、类号、隶属关系、参照关系、注释方面的错误以及排版、校对、印刷中的错误予以订正[1]。所以建议:将项目管理的一般知识文献归入社会科学总论中“C931管理技术与方法”类目下的“C931.2管理的方式方法”类目[10],同时,将注释语“项目管理入F062.4”修改为“项目管理入此”。

2.3 同类书排列方法注释问题

《中图法》关于同类书区分方法,即同类书排列方法的注释,在《中图法》第五版的类目表中共有64处,某些注释还有举例说明。然而,这种注释的功能效果并非如其所愿,它在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2.3.1 同类书排列方法注释问题分析

(1)同类书排列方法注释规定超越了分类法的功能范围。从本质功能讲,分类法就是按图书内容的学科(知识)属性来系统揭示和组织文献,将性质相同的聚集在一起,性质相近的联系在一起,性质不同的予以分开,以方便人们对图书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依据《中图法》给同类书确定相同的分类号,就已经实现了其对图书知识分类进行指导的功能。从其功能原则上讲,如果需要对某些类目知识进行分类的延续和深化,应通过分类法的其他措施辅助实现[11],如新增子类目、复分、仿分或增加组配编号法注释等方式,而不应通过统一规定排列方法来实现,因为,这超出了《中图法》的“分类”的功能范围,进入“排架”方法范围。这种规定实质是解决同类书排架的方法,即书次号编号问题,它属于各个图书馆自主选择的功能范围。

(2)同类书排列注释缺乏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首先,从分类法与同类书排列方法的性质区分来说,《中图法》作为一种分类方法,是类分文献、组织文献、编制分类检索系统的工具,是面向全国的共同标准,具有统一性、唯一性和权威性。而且,分类法要体现其普遍适用性、标准性与合理性。相比之下,同类图书排列方法是解决同类图书的排架方法和同类书在分类目录中的组织方法,使每一款目个别化、次第化,方便排检利用。各种同类图书排列方法都是在图书馆长期工作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选择使用某种方法都有自己的根据和考虑,从而体现自己馆藏图书组织编排的序化个性特点,而且所形成的编号即书次号,一旦确定将具有一贯继承性、连续性、系统性,不可轻易变更。所以,从整体上看,各个单位所形成的同类书排列结果(索书号)各式各样,各不相同。其次,书次号具有较明显的适应性、灵活性和个别性。就全国而言,书次号无法统一,也根本无须统一[12]。再次,如果对某些类目依据注释达到同类书统一书次号,在实际中不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它打破了各个图书馆固有的排架号系统和秩序。具体来说,无论哪种排列方法所取得的书次号,其编码都是一套抽象的符号系统,编码有规律性、规范性和统一性,不可随意更改或打破,否则,将会导致书次号混乱,违背图书索书号的专指性和唯一性,以及连续性和次第性,影响图书排检、统计和利用。所以说,同类书排列注释规定缺乏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同类书排列方法注释的实用性不强。为了了解《中图法》同类书排列注释规定在实际中的采用执行情况,笔者进行了抽样调查。①从《中图法》第五版分类表中关于同类书排列注释的各种类型的类目中选取14个代表性类目,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为检索源,对这些类目下的图书进行检索,并跟踪查询索书号,结果未见采用执行。②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样各种类型图书馆50多家,通过网页访问和直接咨询了解,结果均未发现执行《中图法》关于同类书排列注释规定。其中,只有一个图书馆的个别类目曾经执行《中图法》第二版、第三版的规定,但从第四版以后就停止了。以上两项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图法》同类书排列注释规定并未在全国得到普遍采纳和执行,即使起初执行了,后期也难以继续而终止。由此可见,《中图法》同类书排列注释规定缺乏实用性。

2.3.2 同类书排列注释方法问题解决

综上所述,《中图法》关于同类书排列的注释规定,将各个图书馆能够自主、灵活解决的问题纳入其中,超出了其分类法的本质功能范围,反而使其缺乏可操作性和普遍适用性,因而得不到普遍执行。而且,《中图法》关于同类书排列法注释规定对图书馆在第二版、第四版、第五版的要求从“均应按其规定编号”[13]到“一般应遵循执行”[14]再到“供分类法用户参考使用”[15],其态度从要求执行转变到参考使用,也反映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对这一注释规定存在的问题有所认识,这是进一步修订的基础。所以,建议《中图法》再次修订时,取消同类书排列注释规定,同时达到精简《中图法》篇幅、剔除冗余的效果,使类目注释的其他功能作用得以集中和加强,也使《中图法》的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工具性、权威性更强。

3 结语

《中图法》作为文献知识标引、组织、检索的工具,其各个方面都必须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分类法的修订与编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中图法》就是在不断修订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类目注释是《中图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修订也应如此。本文通过3个类目注释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中图法》类目注释修订的必要性、及时性和迫切性,希望促进《中图法》类目注释功能加强,与科学技术或学科体系发展同步,更具指导性与实用性,进而使《中图法》编制水平提高,更大发挥《中图法》的工具作用。

猜你喜欢

中图法标引分类法
中医古籍医案知识元标引方法的思考及对策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档案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比较分析
关于关键词标引的要求
关于关键词标引的要求
基于贝叶斯分类法的股票选择模型的研究
ABC分类法在介入耗材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