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编导的意识培养

2022-02-08王丹妮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4期
关键词:编导电视新闻策划

王丹妮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环境下,每一位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在制作新闻专题节目时,都应该认识到自身在新闻专题节目制作中的影响力与重要性,而后提高自身工作素质,确保自身具有较好的职业责任意识、策划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并实现融会贯通、有机结合。

1 新媒体视角下新闻编导应具备的主要意识

1.1 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也称自觉意识,既是每一位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编导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也是其实际编导能力的具体体现形式。对于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编导而言,培养责任意识就是要具备正确的舆论引导意识,客观、冷静地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将抽象责任转化为实际策划行动。因此,电视编导责任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电视编导所应具备的最核心品质[1],即电视编导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制作、传播过程中,应以正能量为主题,严谨、客观地向社会大众传播正确新闻信息。特别是不能刻意使用夸张字眼,也不能恶意扭曲新闻事实,甚至是向节目受众宣扬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必须清醒、从容地坚定新闻从业者“初心”,让“真实”成为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最大优势[2],确保每一期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都做到“讲真话、做实事、说实情”,让每一名社会大众都能从客观、理性的角度了解新闻真实情况,关注新闻事件的进展。

1.2 策划意识

策划意识主要是要求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编导具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因为优秀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不仅新闻内容要真实、可信,还要具有足够的新闻话题性与新闻新鲜度,有效激发社会大众对于新闻事情的深入关注与讨论热情[3]。所以,在进行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制作时,电视编导必须具备策划意识和扎实的创新能力与创意能力,“独当一面”,策划出极具特色的新闻专题节目。此外,电视编导在进行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制作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在接触真实新闻材料时,能够将普通的新闻材料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加以呈现。除了对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选材、形式、风格等进行创新,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后期制作、剪辑过程中,电视编导也同样要通过较强的整体策划意识,精准贴合社会大众新闻喜好,制作出容易吸引新闻受众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

1.3 新闻意识

新闻意识是每一位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编导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对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来说,电视编导具有较好新闻意识,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最科学、完整的深层报道。所以电视编导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做到在接触新闻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分辨出新闻内容的真假,并判断新闻信息传播的轻重缓急。同时能够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找到真正契合社会大众需求的新闻话题[4]。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指的电视编导“新闻意识”,并不是指电视编导为了博取关注而一味搞新闻噱头,做出一些有违新闻传媒行业道德底线的具体行为;而是要在真正意义上强化新闻传播“本质”,坚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地把好新闻媒体从业者底线,为社会大众传播真正有益的新闻信息。

1.4 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指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编导应进一步强化的主要岗位意识[5]。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信息激增,但是在信息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传播速度加快并不能保证新闻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一定程度来说,新闻信息量的增加与新闻传播速度的加快,会折损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使社会大众接收到有误的新闻信息[6]。因此,电视编导在制作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过程中,必须要对新闻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准确性等进行专业判断,而要达到这一效果,电视编导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与职业操守,切忌为了追求短时间内的节目收视率与节目播放效果使用低劣手段“博出位”,必须坚定己心,不随意捏造新闻,也不刻意编造新闻,深刻认识捏造新闻的负面影响。

1.5 服务意识

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编导,不仅要具备上述基础意识,在策划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各个阶段都参与其中,还要在选题、采访、后期剪辑等程序落实过程做好相应服务工作,如做好前期采访、联系被采访人时,同步做好对撰稿人、摄影记者、录音师以及采访者等全员协调工作。部分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组人手不足,编导经常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在协调、调度工作上。在工作条件较为严苛的情况下,这些协调性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可能比正式进入采访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多。从这一角度而言,服务意识是每一位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编导都必须具备的基本且关键的意识。

2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发展的实际现状

目前,传统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冲击下,主要面临以下挑战。首先,结合以往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制作风格可以知道,大部分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都是根据一定的节目风格类型设计不同的新闻表达形式。在新闻传播前会先行采集大量相关信息,并对所采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梳理制作,整个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制作出来的新闻内容也容易“过时”。究其原因,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新闻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移动电子设备、专业新闻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与社交App等获得一手新闻材料[7]。所以,传统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此环境下容易出现“时效性差”的问题。其次,传统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新闻传播方式相对单一,节目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更多处于“被动”状态,无法与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进行互动[8]。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自然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多元化的新闻需求。再次,传统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节目内容相对而言缺乏趣味性与创意,且新闻节目经常受到节目风格定位的影响,与其他新闻专题节目大同小异,缺少特色。所以,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按照既定标准流程所制作出来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对新闻受众而言实际吸引度不高。相对来说,新媒体则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传播新闻可以更好地吸引新闻受众的注意力[9]。为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导必须寻求突破,契合新媒体发展特征,对自身主要意识进行提升,成长为具有扎实制作功底的优秀电视新闻编导。

3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编导意识培养策略

电视编导在整个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制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与辅助作用,电视编导的意识、水平会对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最终呈现质量产生影响。而要想在新媒体视角下为电视新闻行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远见与扎实创作功底的电视编导,必须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3.1 培养节目编导的责任意识与道德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制作电视专题新闻节目的电视编导自身所具备的责任感,及其对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制作所具有的想法、观念等会对最终制作出来的电视专题舆论导向产生影响。因此,在新媒体视角下,培养电视编导的责任意识与道德意识十分必要。换言之,在电视专题节目制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培训人员需要引导电视节目编导形成正确、健康、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树立向社会大众传播健康、向上新闻信息的责任意识与道德意识,为我国传统媒体建设事业实现更好发展作出贡献[10],并且,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在保障民众知情权的基础上,对电视新闻编导的职业素质进行优化。究其原因,新媒体视角下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编导只有具备责任感与使命感,才可以在制作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过程中端正自身工作态度,为社会大众制作并提供优秀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才可以借助电视新闻专题报道正确引导社会大众。在此基础上,电视新闻编导在具体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采编、剪辑、制作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在电视专题节目制作流程的“核心”位置,将系统、烦琐、庞杂的新闻信息清晰梳理出来,并进行结构编排。

3.2 培养节目编导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意识

新媒体视角下,新闻媒体人需要具备节目创新意识并构建有效的实践标准,这是新时代创新型任务落实的基础。首先,在节目编导创新意识与实践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节目编导自身要进行相应的意识体系的构建,同时还要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自我意识的转变,从创新意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效培养开始,对自身进行全面的意识渗透。其次,广播电视媒体要加强对编导工作人员创新意识与实践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课程、实践锻炼等,强化编导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并完善节目编导意识创新与实践体系的构建。具体来说,对于节目编导自身的意识培养,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在理解新闻节目类型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类型设计相对应的节目目标。与此同时,基于目标规划,节目编导自身也应该推陈出新,不断进行意识创新的探索,积极探寻更加适合自身创新体系构建的方式,有效强化自身的创新观念。再次,广播电视媒体的领导层应达成一致的创新实践共识,明确实践方向,以此从根本上优化节目编导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相关部门进行意识加强的时候,要先构建完善的工作管理体系,为编导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局限编导人员的工作思维,促使编导人员在竞争中交流看法,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在合作中研究创新效果,有效促进新闻节目的新颖化、具体化,使节目更加吸引人。最后,广播电视媒体要结合对应的职位特征进行岗位人才的培养。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老员工创新素养方面的提升,增强其实践技能,还应该给新进编导工作者一定的实践机会,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提升新人对于新闻媒体节目制作的敏感度,为编导岗位培养更多的高素养技术人才。

3.3 培养节目编导的新闻意识与法律意识

新媒体视角下,节目编导不仅要拥有新闻意识,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媒体发展标准,呈现具有准确性、时效性的新闻,这是作为电视节目制作人的基本素养,也是新闻事件精确性传播的关键。因此,节目编导在进行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报道之前,需要基于节目编导新闻意识的体系构建,提升科学性新闻意识和法律意识,明辨新闻内容的轻重缓急,明确自身的职责,坚定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制作初衷。首先,节目编导需要强化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对新闻事实进行有效的分析、理解,从而结合自身的新闻素养,对真实的新闻内容进行展示。其次,在新闻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节目编导需要根据新闻线索和具体的价值目标,从新闻新鲜性、趣味性等方面出发,判断新闻的类型,并基于目标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再次,节目编导需要深入生活实际,应从自身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新鲜事物,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留心生活中的变化。同时,节目编导应将自身的新闻意识培养转换为生活、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断进行新闻知识的积累,收集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并根据相关的新闻类型,对新闻进行归类,具体可以从人物塑造、社会责任体现等方面去感知新闻内容,找准新闻着力点。最后,节目编导要注重自身的新闻知识积累和知识功底,要朝着既定的新闻意识培养方向出发,形成健全的新闻体系。对于法律意识的培养,节目编导应结合具体的法律规定,定期进行法律学习,厘清自身的法律责任[11]。

3.4 培养节目编导的节奏意识与策划意识

对于节奏意识的培养,节目编导需要从自身的意识体系构建出发,结合具体的节目内容,有效提升自身能力。首先,节目编导应依据不同的节目类型,全面考虑节目制作流程,这是节目编导有效把握节目节奏的关键。节目编导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时,应依照具体的主旨特征恰当把握整体的节目节奏,并在这一基础上强化自身的节奏意识。其次,节目编导应贯彻节奏意识的培养理念,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加强对新闻事件的有效观察,了解整个事件的变化过程,掌握新闻变化的节奏特点,不断提升自身对新闻节奏变化的把握能力。再次,节目编导策划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节目编导自身积极努力,电视节目部门也应设置具体化的策划标准,以促进节目编导策划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部门相关培训管理者可以根据人员培训目标,有效建构培训方案,从而通过培训训练,优化节目编导的策划意识[12]。同时,管理者可以依据设定主题,引导节目编导进行策划思考,加强编导的思维意识构建,从根本上强化节目编导的策划能力。在培训过程中,编导人员应结合新闻素养的提升标准不断进行学习,并且要明确自身任务职责所具有的工作效益,从而在促进自身工作素养、自身技能不断完善的同时,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4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节目编导需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大众传播正确的新闻信息,避免大众受错误的、消极的不良舆论影响,对新闻节目产生不信任感、不认可感。而要具体达成这一效果,电视新闻编导必须培养自身责任意识、新闻意识、法治意识与策划意识等,通过不断创新新闻节目呈现形式,明确新闻主题思想,不博眼球,就事论事,让节目受众基于对新闻节目的认同感与信任感进行延展思考,实现新闻信息的合理传递。

猜你喜欢

编导电视新闻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本期策划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