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织补五彩人生

2022-02-07韩今

莫愁·时代人物 2022年1期
关键词:羽绒服大衣毛衣

韩今

南京山西路百货大楼北侧,工商银行门口屋檐下,放着一张红色沙发,一把带扶手的座椅,几个装着衣服的编织包篮,这就是织补夫妻老何和小胖的阵地。算一下,他们已织补了整整三十年。

1

老何1963年出生在安庆,因为家庭困难,小学没毕业就回家务农了。他喜欢看武侠小说,放牛的时候,把那本借来的《三侠五义》翻了好多遍,锦毛鼠白玉堂就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后来还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五鼠闹东京”。

老何十来岁就跟着父亲贩卖水果、鱼虾。结婚后,由于老丈人意外过世,他和妻子小胖承担起两家人的生计,先后做过生意,开过预制板厂、皮鞋厂,一番折腾也没有大的成就。

20世纪90年代初,小胖听亲戚说在哈尔滨从事织补每年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不觉动了心。她对老何说:“我去学学,回来咱们去南京闯闯看。”小胖一去数月,老何在火车站接回妻子后,两人来到南京,开始了织补生涯。

经过考察,老何和小胖选中当时南京的第二商圈山西路,就在山西路百货商场的门口举着用纸板做的招牌开始接活。他们最早在三汊河租房,每天往返要两三个小时,既辛苦又耽误时间。得知水佐岗一位孤寡老人需要照顾的信息后,老何和小胖主动上门联系,承诺照顾老人生活,这才解决了住宿难题。媒体曾报道他们精心照顾老人的故事。

老何和小胖在织补

织补工具

2

毛衣蛀了一个洞,大衣破了一小块,西装撕了一个划子……当时提供修补服务的店很少,价格也贵,在街头织补一下,花不了多少钱,因此大有市场。开工半年,生意兴隆,小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马路织女”。他们渐渐在南京站稳了脚跟。

一天,修补点来了一个日籍华人。她的红色羊绒大衣被车门夹住,划开了一个口子,之前一直找不到修补的地方。小胖对她说:“我在哈尔滨补过这种大衣,没有大问题。”女士听了很高兴,对小胖说:“你补好了,我给你双倍的工钱。”补好后,那位女士不仅给了小胖双倍工钱,第二天还和老公专程送来一盒巧克力表示感谢。

老何见生意不错,很快处理了手头的生意,加入织补行列。老何善动脑筋,在修补毛衣的基础上研究毛料西装的纹理,不断提高织补的水平。为了让修补的衣服和原来的一样,他尽量在原衣服上取线,比如把毛衣肩窝之处拆开,抽出几根线来补在有洞的地方,补好洞,再把肩窝缝合,这样颜色就看不出差别了。

羽绒服开始流行后,因为放鞭炮、跌跤损坏衣服的人很多,老何和小胖的修补业务也随之增多。老何会在较大的洞上给女士羽绒服绣一花朵,为男士羽绒服织上英文字母,既补上破洞,还增加了美感。他说:“我们把织补当作一门艺术。”

很多顾客来织补衣服,还因为对旧衣服有拳拳之情。一名女子曾经在二十余年间为母亲织补同一件毛衣十余次,织补的钱远远超过毛衣本身的价值。女子说:“毛衣是父亲以前买的,母亲坚决不肯丢弃,经常穿,织补费不是问题,她高兴就行。”

3

在街上织补不容易,冬天寒风凛冽,吹得人浑身冰凉,拿不住针。白天做不完,老何和小胖晚上坐在被子里继续织补,缝着缝着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手里还拿着针和绷子。后来,老何和小胖的业务扩展到去宾馆修补沙发椅、地毯。

2000年左右业务高峰时,门口修补的人要排队,他们每天的收入有小几千元,最多时一天超过5000元。后来报社记者为他们呼吁,经多方协调,办了一个街头织补的营业执照。

三十年来,老何和小胖靠着手上的一针一线,置买了几套房产,养育了两个儿子。他们带出的徒弟逾千,一些人还把手艺带到美国、法国。很多南京人都知道山西路有一对织补夫妻,不少老客户会在端午、中秋给他们送去粽子、月饼。如今,老何还以“五鼠闹东京”的网名开设了抖音号,三天两头发个小视频。他喜欢唱歌,坐在那个红色的沙发上,一边缝補,一边开心地唱歌,歌唱着他和小胖的五彩人生。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猜你喜欢

羽绒服大衣毛衣
羽绒服越厚越保暖?
藏在毛衣里的爱
羽绒服究竟怎么选
知了的大衣
不要,不要穿这件毛衣
不怕冷的大衣
穿大衣
不怕冷的大衣
温情暴击躲不过的“毛衣杀”
又美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