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境深邃 妙趣天成

2022-02-07刘坚

收藏与投资 2022年1期
关键词:瓷画景德镇陶瓷

刘坚

中国陶瓷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中华民族内在的本质,包括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领会,完美地体现在博大精深的陶瓷艺术之中。随着中国陶瓷艺术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富有艺术理想和探索精神的学者型艺术家相继崛起,他们或在工艺领域吐故纳新,或在瓷绘技法上独辟蹊径,或在创作题材上标新立异,或在人文情怀上寄意深远,是推动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景德镇学院教授、陶瓷美术教育家、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冯绍华先生即是其中一位成果丰硕、出类拔萃、声誉卓然的领军人物。

景德镇千年窑火的熏陶,昌江河水的滋养,使生于斯、长于斯的冯绍华先生自幼便受到陶瓷艺术的浸染。1981年,他有幸进入名家云集的艺术瓷厂学艺。寒毡坐破,铁砚磨穿,几年的历练为他打下了传统陶瓷工艺的扎实基础。为了进一步提升艺术素养,他凭借不凡的艺术天赋考入大学,系统地学习了绘画与艺术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他具备了比一般陶艺家更加丰厚的专业素养。1987年,他如愿以偿地进入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钟爱的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工作,创作出一批个性鲜明、广受好评的陶艺作品。其中,现代陶艺《惠风》以简洁宁静、立意高远的艺术特色获得中国陶瓷艺术评比最高奖,并在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评比中夺得唯一一项金杯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先生至今仍对此作品赞誉有加。1992年,为了寻求更多的创作时间和更大的创作空间,冯绍华执教于景德镇学院,从事陶瓷艺术的教学和研究。学院浓厚的艺术氛围使他如鱼得水。岁月不居,时节如流,40余载窑火丹青的苦苦探索,使冯绍华成为一位蜚声中外的知名教授,桃李满天下。冯绍华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景德镇学院陶瓷研究所所长、中国古陶瓷专委会副主任,并获得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人选、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高等院校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教育厅冯绍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等诸多殊荣。

如果说多年埋首的艰辛历练夯实了他此生的工艺之基,那么高等学府的学术熏陶则赋予其向善向美的人文情怀。这种学术精神体现在其对陶瓷艺术创作的不懈探索上,也体现在其标高品逸的作品风格中。冯绍华教授在陶艺研究和创作上的成功首先源于其对陶瓷艺术的当代发展抱有坚定的理想和炽热的情怀。他将瓷上绘画作为与当代美术的学术发展密切关联的课题,进行研究式的思考与构建。在光怪陆离的当下瓷苑,其瓷画作品尽显卓立独行的大家风范,以博大雄浑为美学基调透溢出的唯美神韵和精神品格,为当代中国陶瓷绘画创造了又一崭新的艺术范本与美学意境。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冯绍华教授深知,只有根植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沃土,才能使当代瓷画家的人文情怀与美学追求开出绚丽的时代花朵。在这传承与创新的临界点上,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式,那就是走出书斋,寄情造化,以独立的价值判断统摄大自然的万千气象,然后化自然之象为心灵之象,走进大自然。他不仅注重绘形绘色的求变出新,更注重撷取眼中景观的气势与生机,使之成为瓷上绘画形神兼备的依托。平日里,冯绍华常放怀山水,采风写生,对自然风物谙熟于心。尽管日常教学十分繁忙,他仍经常远足,走遍大江南北,在中华大地上探寻大山大水、草木生灵的奇妙神韵。唯其如此,无论西双版纳,还是青藏高原;无论湘西山寨,还是徽州老屋,在其生花妙笔之下,既有自然与人文的独到发现,更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提炼与升华,体现了其“艺通天地有形外,技入风云变幻中”的艺术气象。冯绍华教授的乡情题材系列作品,无论从创作题材上还是从工艺和绘画手法上,都有显著的突破,体现出作者锐意创新的自觉意识和炉火纯青的非凡技艺。首先,作者跳出传统题材的窠臼,将目光投向社会和自然。他走遍江南塞北,高原荒漠,深入穷乡僻壤,远村古寨,由体验而思考,由感悟而升华,进而创作出一系列充满人文情怀的乡情佳作。其次,在陶瓷工艺和绘画手法上,冯绍华先生的系列题材作品同样具有独到之处。作品或采用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的技法,或采用粉彩综合装饰,或采用青花、青花釉里红等手法,融写实性与装饰性于一体,既满足了传统的审美需求,又突破樊篱,扭转思维定式,实现了求新求异的美学理想。其作品的画面既有一定的装饰性,又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时空交错感,似乎是想以此暗示:这些定格于画面之中的美丽山川风物将成为历史的记忆,那些散落于华夏大地的传统历史文化遗存、古朴乡土风情以及原生态自然风貌,被作者用陶瓷绘画艺术定格在釉彩之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冯绍华教授的乡情题材作品,不光具有艺术创新的价值,还具有用画笔记录历史、珍藏历史的意义。

冯绍华教授善于因材施艺,将天人合一的唯美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细腻地营造出浓郁的地域风情,传达着艺术家对这片多情土地的由衷赞美和无限眷恋。其作品宁静祥和,匠心独运地表现出苍天厚土的悠远与质朴,妙趣天成。画面意境唯美而富有诗意,多元技法的巧妙融合,营造出赏心悦目的明快色调,展现出一派诗意浓郁的景致,仿佛能感受到阵阵扑面而来的乡野清风,可谓将陶瓷装饰兼收并蓄的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千年窑火映照下的景德镇陶瓷史,其实就是一部工艺上不断求变、工具上不断改进、题材上不断突破的创新史,而最具时代意义的则是绘画语言的创新。从冯绍华教授的瓷画作品中,除了独具慧眼的题材取舍,还有个性鲜明的色彩语言。品读冯绍华教授的瓷上绘画,能深刻地感受到其运用色彩已臻化境,其色调大多简约优雅,营造出令人悠然神往的艺术梦境。唐人王昌龄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近代诗哲王国维也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涉笔成趣的冯绍华教授自然深谙此理。冯绍华先生创意丰富,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工艺技巧,在陶瓷艺术的发展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其作品体现了对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的思考和感悟。作品在构图上蕴藉灵气,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广采博纳,兼收并蓄,题材丰富,讲究立意,审美取向上突出“自然之美”的主题。注重装饰,用笔繁简有度,设色清雅丰润,构图巧妙自然。在创作上,冯绍华先生充分发挥材料内在的本质美,巧用匠心,别出心裁,综合运用景德镇传统工艺和现代处理手法,善于以意求形,意形生幻,将美的物象转化为人格、气质和心性。其陶瓷艺术创作格调高雅,布局简洁大方,线条流畅遒劲,色彩明快协调,作品既发于传统又不囿于传统,以宁静恬淡的襟怀捕捉并解构对象,使作品显得安适、飘逸、古朴而纯真。纵观冯绍华教授的乡情题材系列作品,每一幅都是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无论是表现高原大漠豪放壮美的《丝路万里行》《高原牧歌》和《天籁圣境》,表现江南山水婉约清丽的《春居》《江畔春晓》,表现大海秀美壯阔的《海之韵》《波澜壮阔》,还是展现北国风情的《瑞雪丰年》《长白人家》,撷取的都是作者亲历亲见的人物和场景,其视角之独到,观察之细微,描画之精致,令人叹为观止,无不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律动,在匠心独运的取景构图中,透露出的不仅有其高超的设计技巧,还有鲜明的情感指向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冯绍华教授的陶瓷绘画艺术在当代瓷坛占据重要的位置,其匠心独运的瓷画风格与人文内涵颇具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风范。作为学者型陶瓷艺术家,他以研究性的方式不断解读瓷画艺术的当代课题,工笔或写意,釉上或釉下,皆能实现由自然到精神,从造化到心源的理想表达。他以宏阔的视野审视瓷画艺术的历史演变,从规律到个性,真正使瓷上绘画成为抒情达意的无字诗篇。他孜孜矻矻,笔耕不辍,推动瓷艺的变革创新。从此种意义来说,冯绍华教授陶瓷艺术中蕴藉的人文内涵与创新精神,通过一件件心血之作传达出的艺术大美,堪称中国当代文人瓷画的经典。正是:

水自向东山自西,逆风泼墨见高低。

心间收尽人间爱,笔下画成天下奇。

馮绍华,景德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景德镇学院陶瓷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古陶瓷专委会副主任,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人选。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西省高等院校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教育厅冯绍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景德镇市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人大常委。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担任中国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务院津贴评审专家。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考评专家。

艺术成就斐然,技艺全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陶瓷语言和艺术风格,实现了由自然到精神、从造化到心源的理念表达。作品意境开阔而深沉,感情浓烈而凝重,画面温馨考究,造型生动别致,色彩层次鲜明,极富个性特色。艺术作品《秋韵》等获国家珍品奖等80余项国家、省部级奖。《水乡》等30余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等重要机构收藏。出版有《冯绍华陶瓷艺术作品集》《陶瓷综合装饰教程》等多部专著。《出窑万彩—高温颜色釉及其综合装饰》《冯绍华·综合之美》等艺术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本人也多次应邀前往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开办学术讲座,进行艺术交流。

猜你喜欢

瓷画景德镇陶瓷
基于意象思维的瓷画龙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趣图
我的家乡景德镇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王清丽瓷画
用景德镇话与世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