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B模型的学术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2022-02-07茅路洒方文丽
茅路洒, 方文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0 引言
知识已经成为当今知识型社会重要的生产与发展因素。大学作为生产、传播、应用知识的组织,在社会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创新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在此背景下,大学经历了两次学术革命,即从承担知识的保护与传承的教学型大学(教学使命),转变为进行新知识的发现与生产的研究型大学(研究使命),最后转变为肩负知识应用与推广的“第三使命”的创业型大学[1],与行业和政府之间的互动也日益密切。当前,我国的学术创业还相对滞后,虽然有一些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创建大型企业的成功案例,但整体而言,我国学术创业的总体规模尚小,对人才利用、高校变革与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仍不显著,学术创业研究还刚刚起步。
与此同时,TPB模型在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与创业管理学等研究领域广泛关注与应用,提供了关于个体行为主要决定因素的简单模型。为了增强TPB模型在学术创业领域的预测能力,进一步研究来挖掘近端变量以外的其他重要潜在变量尤为重要,学术创业意向研究需要包含其他新的预测因子。当前,国外学术创业文献中已经提及了一些基于TPB模型的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然而其分析结论不尽相同,对国内研究的适用性不足。对于现阶段的国内学术创业者而言,创业意向的培养对前期的初创与中后期的企业成长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理解学术创业意向的本质与影响因素,不仅丰富创业领域文献,弥补个体层面与过程研究仍存在的不足,还指导了未来学术创业实践。
1 学术创业意向研究现状
1.1 学术创业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创业的定义由狭义的知识商业化活动,发展到包含非正式的商业性服务活动与非商业性活动,并新增了创建新研究领域活动的一系列概念。Doutriaux将学术创业定义为由高校教授、技术人员或学生创造新企业,包括利用拥有的技术与知识产权,将定义局限在了创建公司的概念上。Klofsten和Jones-Evans[2]将发明商业化也包含在定义中,将定义扩大为所有在高校基础研究与教学的职责范围以外的商业化活动,包括研究成果的专利许可。Jacob等人[3]将定制教学课程、咨询服务、推广活动等商业性服务作为非正式商业性活动纳入定义之中;商业性服务通常通过提供隐性的、难以进行专利保护的知识转移服务来获得经济收入,是进行正式商业性活动的基础。Abreu和Grinevich[4]将间接带来未来财务报酬的非商业性活动纳入定义之中,通常具有提高声誉、声望、影响力或社会效益等非经济目标,强调对学术创业的无形价值进行更多研究。学术创业的影响已经从企业发展的制度层面扩展到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陈明哲[5]提出了不同于科研成果商业化的传统视角的新定义,将学术创业的含义扩展为从已有学术领域中利用差异化、资源调动与合法性构建的方式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研究领域并从中培育出独特的研究议题、范围与意义的过程。
而学术创新(Academic Innovation)的定义在近年来并没有进一步展开研究,文献定义其为高校变革、高校在创新项目中的参与、创造新的教学技术或新课程的活动。创新与创业在Schumpeter的理论上有着相同的根源,后来逐渐形成了涉及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的不同研究方向,研究重点从新奇创造到价值创造,两者内涵重叠,因此,本文在总结学术创业模型时也涵盖了学术创新。此外,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作为组织层面学术创业的重要载体与驱动力,是指生产和应用知识,与产业保持合作关系,进行知识商业化或创建新企业的大学[6]。创业型大学被看作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作为知识外溢的渠道,通过创造与利用知识来发现或创造创业机会[17。
借助于对组织层面的创业型大学与个体层面的学术创业者的具体分析,学术创业研究对“如何开展学术创业”展开讨论。Etzkowitz-Leydesdorff模型[8]首次将三重螺旋演化理论引入了研究“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学术创业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从制度分析和演化分析角度出发,研究了在宏观环境下的大学、政府、产业和知识型社会之间的关系与创新动能。Rasmussen模型[9]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目的论、辩证理论和演化理论这四个过程理论,认为学术创业过程是由四种层次地驱动变革过程,弥补了模型研究中过程方法与多层次研究的缺失。Guerrero-Urbano模型[10]综合运用了资源基础观、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方法,采用了内外因素分析的策略来研究影响创业型大学创建与发展的因素及其经济与社会影响;该模型涉及资源基础观中的资源与能力要素,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正式与非正式环境因素,以及内生增长理论函数中的人力、知识、社会与创业资本因素,为增加区域竞争力与衡量地区经济影响提供新见解。Tijssen模型[11]基于创业导向理论,将学术创业的大学—产业早期知识形成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应用导向、产品导向和商业导向,特别强调了内在驱动、创业机会与产学互动等因素的重要性,对个体层面研究产学互动特征具有工具性意义。G-O-S-C模型[12]借助于对计划行为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的有关因素,建立了从学者到创业者身份转变因素模型,认为学术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EI)是学术创业行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该模型首次结合心理与经济因素,把经济因素视为远端影响因素,把心理因素视为近端影响因素,揭示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对学者转型的重要性。
但迄今为止,学术创业研究对理论层面的探索依然不充分,概念定义碎片化,参考文献分散化。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围绕商业化过程的某一特定部分进行探讨,稀缺从整体上涵盖组成学术创业的不同部分(如技术转让、孵化器、大学衍生企业、TTO等)的文献。现有的学术创业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知识技术市场化的情景,其他许多非市场活动缺乏考虑。目前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专利为基础的商业活动,极少扩大到创业本质上的其他非正式商业活动(如咨询业务与校企合作研发等)和非商业活动(如公开演讲与非正式建议等)。其次,创新与创业的概念与范畴界定在文献中没有受到关注,在现有文献中没有进一步探讨。此外,已有的大多数学术创业相关文献中对学术创业的主体划分并不明确,其中,将大学作为研究主体的大学衍生创业、高新产业集群等领域的研究较多,而以学者个人角度的研究比较缺乏。大部分研究没有关注学者在学术创业中的主体地位,没有重视学者主导或直接参与创业活动的重要性。
1.2 学术创业意向研究现状
虽然学术创业的研究文献持续增长,但个体层面上具体决定因素与过程的研究存在差距。针对学术创业者个体层面的大多数研究分析了学术创业者创业意向的主要前因,这些前因影响了学术衍生公司的创立。
Fishbein和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对创业意向的计划行为进行预测。意向基于可取性(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可行性(知觉行为控制);态度与主观规范越积极有利,知觉行为控制越大,一个人实施该行为的意愿就越强[13]。在创业背景下,创业意向被定义为个人或团队计划建立新的创业项目,同时,有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将要开展项目的意愿,并有意识地进行规划。在研究个体为什么选择成为创业者时,Krueger等人最先认识到创业是一种意向行为,意向是创业行为的最佳预测指标,对创业意向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4]。Schlaegel和Koenig[15]采用基于实证的方法扩展了Krueger等人的开创性研究,比较与整合现有的意向理论,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两个应用最广泛的解释意向性的理论模型——TPB模型和EEM模型,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TPB模型更能在总体上解释创业意向差异。Heuer和Kolvereid的研究表示,TPB模型被用来预测潜在创业者的创业意向,证实并强调了TPB模型对创业领域未来研究的重要性[16]。
1.3 学术创业意向研究的构建与设计
EI的首要前因是个人态度(personal attitude,PA)。态度产生于个体对行为所产生的预期结果中的个人期望与信念(即行为信念,behavioural beliefs),并将其与积极或消极的结果联系起来。一些研究表明PA是TPB中三个预测因子中最重要的[17,18]。在学术创业研究领域,一些研究探索了决定学术创业意向与态度的因素,如专利行为、职业经与教育背景[19,20]。
其次,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SN)是指个体的亲密社会关系,如家庭、朋友与同事等,是否支持某种行为,以及他们的评价对个体影响程度的感知;个体感知到对其有影响的关系人对创建新企业的期望与观念,以及个体遵守这些规范信念(normative beliefs)的意愿。SN对EI的影响在不同的实证研究中有很大的差异[21],一些研究发现SN是EI较弱的预测因子[22],使用单项目量表研究认为主观规范的影响不大;而其他使用多项目量表的研究显示SN对EI有很强的影响[23~25]。此外,在职业选择时,大多数人都会从父母、配偶以及朋友处获取建议,可能会影响潜在创业者对创业的态度以及对自身创业难易度的感知[25]。
最后,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PBC)是基于个体对执行特定行为所需的能力与资源情况的感知。创业意向联结了PA、SN、PBC与创业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而PBC也直接影响着随后的创业行为[26]。
除了以上三个TPB模型因素之外,现有文献中还普遍包含了两个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即拥有能力感知(the perception of the possession of competencies,Comp)和外部环境感知(the perception of external environment,EEP)。这两个因素都被认为是创业意向的强预测因子,并对其产生积极影响。
一些研究强调,创业能力是与发现与利用机会高度相关的能力[27]。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创业能力通过对知觉吸引力和创业选择可行性对创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28]。Krueger和Carsrud的最早创业意向模型文献中指出,听取现实创业情境可能会提高他们的知觉行为控制(PBC),但同时也会降低创业行为的意愿(降低PA)。此外,文献中尚未研究Comp对SN的影响,笔者考虑到学术创业者的特殊性,假设具有创业能力的学者能够引导与鼓励周围其他学者追求创业理想,增强创业意向。
虽然TPB模型三因素已经可以预测创业意向,但相对重要性可能受环境的影响。特定的社会、经济、人口与政策带来的激励,以及市场化经济的正常运作,有助于创造合适的创业环境,吸引潜在创业者。此外,由于学术创业企业普遍接受来自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的投入,通常具有探索性与脆弱性,对外部环境影响比较敏感[29]。因此,区域经济制度会直接影响主观创业意向;而且这些感知可能会通过TPB模型三因素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创业意向[30]。一些研究认为,对外部环境的正向主观感知会影响主观规范,并能促进知觉行为控制;尤其对于一些有稳定工作的学者而言,他们将创业看作提升研究领域权威性的一种方式[30];有研究甚至认为认知和信念会影响个体对特定行为的态度[31]。生活在有利环境中的个体更有可能成为创业者,因为他们更容易对外部环境产生积极看法[32]。此外,正面的外部环境感知也能促进对创业能力产生正面感知;有利的外部环境可能会促进与鼓励潜在学术创业者提高创业技能与能力,并运用于创业中。
此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外部环境感知和拥有能力感知对个体的创业意向有间接影响[31]。考虑到学术创业者背景下的模型可能与以往文献中的TPB模型有不同的特征,间接影响的研究是必要的,有利于探索支持创业的政策导向。
综合考虑所有假设的可能性,本研究建立的概念模型包含六个潜在变量,还包括了潜在变量之间的直接(直线箭头)与间接效果(虚线箭头),详见图1。
2 学术创业意向的影响路径设计及分析
2.1 变量设定与数据来源
笔者以中国高校的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博后等学术研究者为样本。在调查期间,依据创业竞争力高校排名,对国内七所高校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学和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500多名研究学者开展调查。为了确保足够的区域代表性,数据取自不同五个省份的高校。以高校院系为研究单位,避免创业文化可能受到由于高校院系数量与类型的影响。随后,发送电子邮件,收取在线填写的调查问卷,未收到回复的调查问卷在不同的学校与学院之间大致平均分布,总共回收完整调查问卷107份,有效问卷105份。
使用Smart PLS 3.0,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理论结果,将37个观察变量分为6个潜在变量(AEI、PA、PBC、SN、EEP和Comp)。其中,AEI、PA、PBC和EEP的研究量表基于传统的创业意向问卷(EIQ)[33];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EIQ显示较高信度。
在控制变量方面,在已有研究中个体层面的因素已被证明能够影响创业意向,包括性别、年龄[34]、研究领域[35,36]。根据获取的研究数据,笔者通过t检验确定调查者在年龄、性别和研究领域没有显著差异。
2.2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内外两个子模型的分析来对路径模型进行评价,分析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采用Cronbach’s alpha和因素负荷量对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估;其次,通过计算R2系数、组合信度与平均抽取变异量对结构模型因果关系的假设检定;最后,通过重新抽样进行模型验证,如Blindfolding、Jack-knifing和Bootstrapping等方法,获取有关参数估计的变异性信息。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图2的显著路径模型及其路径系数。
3 结论
综上研究结论,可以判断PA和PBC是有效的创业意向预测因子,而SN与创业意向预测没有显著关系,通过PA与PBC产生间接影响。此结论与以往的学术创业者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可能因为SN在不同文化间和相同文化内部都处于不断变化中。
Comp显著影响PA和PBC,EEP显著影响SN和Comp,对AEI都没有构成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关系,EEP的路径系数比Comp略高。结论证实,对于学术界来说,有利的环境和创业能力都起关键作用,这与很多文献结论一致。个体在创业后期,外部环境的支持作用可能会更加显著。此外,学者对拥有创业必要技能的能力感知对PA有积极影响;知识和能力有减少主观进入壁垒的作用,对PBC产生正面影响。EEP可能会激发学者提高自身能力,也会影响获取的创业知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主观社会规范。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研究局限性。首先,由于研究可获取的样本数有限,限制了对多个群体的分组分析;未来可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并将其运用于多组分析(MGA)和有限混合偏最小二乘法(FIMIX-PLS)分析中,以获取更可靠的研究结果。其次,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本研究采用横向数据;未来可尝试采用时间跨度为三到六年的纵向数据,进一步验证因果关系,检验创业意向的持久性。与此同时,传统EIQ量表只涉及一般层面的创业定义,随着学术创业研究文献的日益增多,其定义还应包括多种非商业化或非正式性的学术创业形式,而本研究使用的传统量表工具中并没有考虑其多样性,需继续进行量表开发工作。
尽管存在局限性,本研究还是为中国环境下学术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新见解。首先,研究结果为更好地理解个体创业行为提供了新论证。在现有的学术创业文献中,创业过程和个体层面视角的实证研究并不丰富,创业理论缺乏实证数据支撑;与此同时,由于学术创业意向的产生成为促进学术衍生企业建立的关键因素,所以本研究总结了探讨理论模型结合本土数据的实证检验,深入探索学术创业意向的决定因素和影响路径。在学术创业视角下,本研究再次验证了TBP模型的有效性,适用于有效地预测创业意向。
其次,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研究扩展了TPB模型在学术创业背景下的应用。在引入两个新变量的影响后,本研究从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到使用PLS-SEM方法进行回归与验证,遵循严格的实证分析流程,做出了研究方法上的贡献。由于学术创业研究领域仍处于初始阶段, 创新与验证还需继续探索。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新常态经济发展而言,自主创业风险加剧,寻找最有潜力从事创新与创业活动的人群愈发重要。然而现有政策还没有找到适合的着力点,来激发具有较高潜力创办创新型企业的人群选择从事创业活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成为创业者的决定往往可能是由于个人对创业的态度所导致的,很难确定合适的客观因素并加以利用。政策制定者可以重点关注一些已经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或是期望通过自身科学研究来创造价值的学者。这些学者大部分已考虑过走创业之路的设想,尤其是从事前沿与蓝海领域研究的学者,善于提出更具有高度发展潜力与创新性的商业创意,引领商业需求的质变。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励学术创业,政策应该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的杠杆作用,并提供特定的知识与能力。制定新的政策工具,加强与业界人员的互动,召开学者、企业管理人员与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会议、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分享商业经验。鼓励将具有创造性与革命性的创业想法落地,帮助扶持有意向成为创业者的学者面对理论到实践的成果转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