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保障学的课程思政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2-02-07赖志杰李春根
赖志杰 李春根 方 群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教育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2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教育部等八部门于2020年5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作用,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3]。同时,学术界近年来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井喷”态势,从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论文来看,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从宏观层面论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以及开展课程思政的一般路径等[4-7];当前阶段的研究则从宏观层面转入微观视角,探讨在具体的专业课程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8-11]。
社会保障学(1)该课程在有的高校被称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通论等,本文将它们统称为社会保障学。主要讲授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制度体系构成(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及其基本内容,是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等课程的前置课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常也是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有关于课程思政的丰富成果为探索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提供了研究基础,但当前专门探讨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却极为稀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课程思政”理念尚未有效延伸至社会保障学的教学中,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实践总结尚不够充分。社会保障学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天然条件和优势,本文主要就社会保障学的课程思政价值进行讨论,并探索开展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二、社会保障学的课程思政价值
社会保障学的课程思政价值是指该课程在学生思政教育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即在教授社会保障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产生价值共鸣,达到寓思政教育于专业知识学习的效果,助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本文认为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思政价值可以分为基本价值和独特价值。
(一)社会保障学课程的基本思政价值
社会保障学课程的基本思政价值指该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承担的基本任务,即该课程应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等一列文件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社会保障学客观上具备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同的基本思政价值。从学科的视角看,社会保障学主要介绍人类社会保障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为该课程奠定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社会保障通过解决人们基本生存,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大生产要素结合得更加紧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有责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稳定,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评》中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影响深远“六项扣除”,明确社会保障制度所需基金是对社会总产品的一种必要扣除[1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建立社会保障后备基金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他提出“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的剩余,以及社会生产基金与后备基金靠这种剩余而形成和积累,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政治和智力发展的基础”[14];列宁认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工人的国家保险”,并提出了建立原则[15],直接且深远地影响了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社会保障学课程的独特思政价值
社会保障学的基本思政价值是该课程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规定动作”的体现,事实上该课程蕴含着比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专业课程更为生动、丰富的思政资源,具有独特的思政价值。社会保障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社会保障政策实践,与我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紧密相连,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凸显“四个自信”,反映国家治理优势。
1.教学内容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6]。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旋即建立了以劳动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将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保证劳动者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享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写入了“五四宪法”。随后建立起延续至今的针对鳏寡孤独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并施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及时澄清了经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以后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定位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17],从侧重经济性功能转向促进社会公平与民生幸福的社会性功能;十八大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18];十九大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19]。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中央将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视为紧迫任务,我国建立起了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兜住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使人民群众更加公平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成为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社会保障学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脉络并加以深刻阐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2.教学内容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再到体系日益完善,得到了快速发展,是党和国家强大战略规划能力的体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构建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齐抓扶贫、全党动员共促攻坚的工作格局,以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格局。2021年,习近平同志宣布“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0]。这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广泛动员、有效参与、齐心合力的结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该目标的坚强政治保障。
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方面,一方面,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于2014年被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由国家财政承担基础养老金的全部支出。另一方面,为解决各省之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实现在全国范围调剂地区间基金的当期余缺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目标,我国于2022年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人口老龄化、就业多样化和地区经济发展非均衡化的客观需要,其中的关键一步是建立中央调剂制度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余缺的省际调剂。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已于2018年建立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克服重大阻力执行战略规划的结果。
社会保障学介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标志性成就,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事业的法宝,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3.教学内容凸显“四个自信”
近代中国已有一些社会保障的探索和实践,民国政府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指导下确立了一些社会保险项目,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这些项目无法被切实广泛地实施。而在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先后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条例》,在有限的条件下对社会保险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分别在不同时期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使之实现中国化[21]。社会保障学介绍我国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保障方面辉煌建设成就,清晰地呈现出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
同时,作为正式制度安排,虽然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但在我国传统思想中也有丰富的且自成体系的社会保障思想,如儒家学说中的“仁政”思想及其催生的仓储后备思想和赈灾赈济思想、墨家兼爱互利互助思想、佛教行善为善思想、大同社会思想,它们也直接影响到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22]。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既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自信。
4.教学内容反映国家治理优势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基于全民医保和“两个确保”(2)“两个确保”指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政策,医保基金报销和财政资金兜底及时消除了患者和疑似患者在医疗费用方面的担忧,使其获得及时的诊断治疗,有效地阻击了疫情的蔓延,维护了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明确将因履行疫情防控职责而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等认定为工伤[23],多地开通绿色通道快速认定工伤,有效保障了这部分群体的合法权益。此外,为了降低新冠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各级政府加大社会救助支出,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对企业实施阶段性减免、缓缴与延缴社会保险费的措施,继续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落实稳岗返还等政策,合理分担了企业在特殊时期的运行成本,助推稳工稳产。
社会保障学通过这些富有时代感和感染力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不仅是风险管理手段,而且已经融入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释放出强大的治理效能。
综上,社会保障学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思想进行阐释,对中国社会保障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介绍已有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及完善创新的举措,是社会保障学独特思政价值的载体与具体体现。
三、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
社会保障学课程蕴涵丰富的思政价值,但如前文所述,当前“课程思政”理念在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中的延伸不够有效。结合笔者教改团队的探索、现有文献的研究以及兄弟院校的实践,本文认为当前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尚有以下需要克服的突出问题。
(一)对课程思政的理念有认识偏差
在教育部的重视和各高校的积极响应下,近年来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武汉大学邓大松教授主编,并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社会保障概论》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同时,部分高校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并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如江西财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将该课程列入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但当前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面临较大的职称晋升压力和科研压力,部分教师日常工作中重科研轻教学,在教学方面重授业、解惑轻传道,忽略了自身在课程教学中应承担的育人任务。部分社会保障学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仍有一定的不足。一是一定程度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无关”的错误认识,未将社会保障学主动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未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写入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未将立德树人作课程教学目标之一。二是一定程度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授课教师无关”的片面观点,授课教师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意识不强,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价值引导有所忽视。
(二)课程思政的实践手段仍显生硬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媒体的成熟和发展,部分高校陆续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如江西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均制作了社会保障学慕课(MOOC),并在主要线上平台运行,同时学习通、腾讯会议等网络教学平台和软件也被广泛应用于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授课教师植入思政元素的相关视频、音频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升课程的育人效果。
但仍有一些高校对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价值的挖掘及运用还不够娴熟。常见的情形之一是“应付式”“迎合式”的“假”课程思政,即授课教师虽有具备一些课程思政的意识,但并不愿意钻研教学教法,仅将价值性知识呈现在教学比赛、督导听课和教学检查等环节。常见的情形之二是课堂教学“思政化”,即授课教师未处理好教授专业知识和开展课程思政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生硬地切入思政映射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直白灌输,思政内容没有被很好地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之中。
(三)课程思政的效果考核仍待完善
社会保障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一些高校依据该课程的特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如四川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高校在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中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社会调查等活动。
但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对绝大部分课程采取的仍然是基于工具理性的传统考核方式,即将那些更容易测量的维度作为课程目标和进行课程评价,对于课程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责任感方面的发展,很多大学都不公开提及[24]。课程思政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价值的传递和接纳,相关教学效果通常由于具有主观性和内隐性的特点,难以被客观量化,无法进入终结性评价范围[25]。因此,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效果难以在期末课程考核中得以体现,学生由此忽略或不愿意接受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或环节,以致“不考不记”“不考不习”现象比较普遍[26]。
四、推进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该课程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与价值塑造。对此,本文认为,强化课程思政理念、提高课程思政能力、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和完善系列配套措施是推进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课程思政”理念
探索实践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首先应强化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授课教师应系统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重要讲话和文件的精神,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7]。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扭转“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无关”的错误认识。社会保障学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授课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承担起价值引领的使命,深刻领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意涵,捍卫“两个确立”、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同时,“课程思政”理念应体现在社会保障学的教学大纲中,建议重新修订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思政育人列入教学目标,合理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恰当分配思想政治教育学时,使课程思政的开展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二)提高课程思政能力
本文讨论的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指授课教师在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政能力应如多管齐下、多头并举。其一,建议社会保障学授课教师在强化“课程思政”理念的基础上,阅读经典思想政治理论著作,丰富思政教育的知识储备,努力做到信仰者讲信仰。此外,关注和收集社会保障领域的时事新闻,丰富思政教育的案例素材储备,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其二,通过集体备课、集中研讨的方式,促进授课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启发,共同挖掘社会保障学蕴涵的思政教育资源,共同探讨如何将其与课程相关知识点无缝对接。还可以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及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能力突出的教师对社会保障学授课教师团队进行指导、示范,提高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的生动性。其三,充分结合社会保障学的教学内容、学校的学科特色、校外的教学资源等,通过申报课题、撰写论文的形式对课程思政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三)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社会保障学课堂教学理应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及公共管理类其他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社会保障学的“专业课”“必修课”性质能使该课程得到学生的高度重视。因此,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是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可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或是从丰富的社会保障案例教学库选取针对性强的思政教育资源,或是结合时效性强的民生事业建设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概言之,就是要以教授的专业知识点为载体,灵活自然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使其了解国家政治生活、民生建设成果,激发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
(四)积极开展课外实践
社会保障学的课程思政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还有必要开展相应的课外实践。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政府部门(如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业务经办部门)、企业(如商业保险公司)、社会组织(如养老服务机构)可以为社会保障学的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志愿者服务、调查研究等[28]。通过开展参观活动,聆听一线工作人员对社会保障业务的讲解介绍,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民生领域建设成果,进一步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及其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视。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福利院、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及城乡低保家庭等开展志愿者服务,近距离接触各类困难人员,使学生理解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对于促进“六稳六保”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保障专业使命感。布置难易程度恰当的调查研究,鼓励学生将课堂教学中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现实问题的研究分析,在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关心民生的高尚情操及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使其做到知信行合一。
(五)完善系列配套措施
探讨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的实践问题,不能脱离所在的宏观制度背景,需要教学主管部门、学校通过完善系列配套措施加以引导和推动。从教育主管部门层面来看,在开展教学水平评估、专业认证、“双一流”建设和验收中,应把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作为重要的评估内容来进行考察;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教学成果奖评选中,适当向课程思政倾斜,或直接增加专项项目、专项奖项。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将工作重点集中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引进[29],导致专业授课教师对本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课程思政重视不够。学校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增加课程思政方面的考核指标,并赋予一定权重;另一方面,改进课堂教学督导,增加对课程思政的专项督查。还可以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在教师职称晋升中增加对课程思政能力的考察,在全体教师中营造重视课程思政的氛围。从社会保障学课程组层面或授课教师层面来看,还应该完善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即将思政育人效果纳入评价范围,增加必要的主观效度检验和过程性评价,多维度测量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从而强化社会保障学的课程思政功能,把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五、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如何开展好课程思政是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诞生、发展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密相连。作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的社会保障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天然条件和独特优势,具有深厚的课程思政价值。本文对推进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资源有所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来推进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但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是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基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