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总造价预决算的控制与管理
2022-02-07朱亮ZHULiang
朱亮ZHU Liang
(湖北五环宏达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武汉430000)
0 引言
施工前的经济预结算是否可以与现实相结合,特别是预结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果的质量。现代建筑管理的重点是建筑公司能否达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一定要配备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结合实际不断研究、不断检查。针对当前工作中的差距和遗漏,力争将经济预结算的前期科学合理化与企业资金相结合,抓好建筑公司的基础工作。建筑工程在建设中总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十分重要,科学合理的控制并对预决算进行管理,有效提升预决算质量水平,从而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管控。
1 建筑工程预决算含义及分类
①工程投资估算。在施工开始时,难以详细准确地评估施工数据,为了获得施工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必须要在施工前根据施工的信息和数据来评估施工总成本。所以,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投资估算,做到不浪费施工资源,同时获得利益最大化。
②工程设计概算。在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设计预算需要依靠初步设计图,概算设计单位计价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计算确定建设过程中项目的建设成本。向承包商提供有关工程成本的文件,正确估算技术设计投资非常重要,这是建设项目投资的主要依据,也是实施施工的基本前提。
③工程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取决于施工计划,施工合同,预算定额等,是预算的主要依据。技术施工图的预算是在施工图的设计阶段确定的。工程成本的计算决定了银行贷款数额,同时为建设单位进行投资预估和经济计算提供依据。
④工程竣工结算。在工程完工并验收完工程后,编制工程竣工结算,由工程承包商向工程建设方提供工程总造价的详细资料,并由工程建设方审查和确定。评估有关项目总成本的文件,形成完成项目的规定。
2 建筑工程预决算发展现状
通过对近年我国建筑工程在预决算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可知,在我国建筑工程预决算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①建筑工程预决算的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严格化。首先来说,建设项目的预算和决算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缺乏对整个建设过程的整体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工程建设相关单位之间缺乏交流机制,部门间的沟通很少,这也表明建设项目的预决算的内部控制系统处于失控状态。施工管理以及预决算管理不紧密相关,项目的预算和决算的成本很容易被高估,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管理因素引起的。
②预决算的方法还有待提高。在进行编制预决算过程中预算定额还有待进一步合理化完善,没有与其相适应的预算定额会导致工程建设预决算管理的难以控制。
③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预算管理意识较差。由于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以及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不足,在预算管理中,人际关系和社会意识通常起到支配作用,这导致项目经理、预算经理和客户经理的法律和经济观念薄弱,管理水平低下,在实际项目管理中,管理者遇到模棱两可甚至是违法的事情时,常常盲目与建设单位签订“面子”合同,管理不严格同时导致偷工减料,最终,经济损失大于收益。
④预算和决算管理服务效率低下,建设项目预算和决算经常在多个级别管理预算和决算的部门、机构间重叠,并且在预决算中发布了许多政策。预算和帐目导致管理混乱。此外,建设项目预算和决算帐目扩展到整个项目审批过程,包括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如果一个环节受到影响,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预决算建设项目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3 解决建筑工程项目预结算问题的对策
建设项目的预算和决算是确定项目成本和投资资金的重要依据。如果预算和决算中出现的问题影响了投资方获利,或者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建设单位必须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3.1 建立完善的洽商变更双签制度
施工相关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会议纪要,设计变更等等档案资料都可以作为工程预决算的依据,为此,应根据国家和省的具体政策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汇总。依据工程造价管理政策和法规立足于现实,将施工图、施工方法等合理整合,这些都要充分体现在工程结算报告中。
3.2 完善工程预决算工作的监督机制
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是建筑公司为项目预结算做好准备的保证。监督机制是企业的骨干框架,只有监督机制才能确保从业人员真正发挥价值。就具体执行情况而言,预结算人员的工资或奖金设置成与同期项目的预决算效果有关,效果好的是给予奖金,反之给予相应处罚。建立工作监督机制,直接将员工的日常情况与劳动收入联系起来,避免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项目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结算从业人员的工作高效,并保证项目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3.3 建立健全建筑项目预结算的审核制度
作为项目控制中的最后环节,预结算的审核具有覆盖面大、数量多的特点,要求审核者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强烈的责任心,实践能力突出,同时还要有完整的审核体系。由于审核涵盖项目规模、施工进度、价格等方面,因此审核员应访问工作现场收集详细的项目信息,并了解有关该项目的更多信息。确保尽可能高的审计工作质量,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审计工作的差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审核者的业务能力素质并加强他们的培训,不仅提高科学和文化素质,还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整体发展,扎实开展审计工作。
3.4 工程预决算实现电算化管理
通过利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项目预算和决算的计算机化管理可以为预算和决算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计算机网络中涵盖了极为丰富的资源,适当合理搜集并利用上面的资源,有利于预结算的发展,提高结算效率和水平,避免发生差错。
3.5 建筑工程各阶段的造价管理
3.5.1 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应对拟建项目进行调查、分析、比较,进行科学论证,作出经济评价,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利地依据。另外,还要编制高质量的投资估算,要求准确性要高,不能留有缺口,如果误差太大,会严重导致项目的决策出现问题,造成项目其他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隐患加大[1]。
3.5.2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进行设计阶段过程中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即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将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作为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2]。这是工程建设领域控制投资支出、有效使用建设资金的有力措施。施工单位在开展各项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之前,需要组织人员,着眼于实际,结合设计方案,制定全面、系统的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方案中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要素,确定起项目的预算。例如在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为保证造价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应当进入到施工现场,获取施工的基础数据,以数据为支撑,设立相应的成本造价管理方案,强化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3.5.3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实行引入竞争机制,其在经济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市场竞争的形成对建筑产品价格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经过投标的形式,来竞争进行择优选定承包商,极大的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对整体工期的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是进行造价控制有效的重要手段[3]。
3.5.4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时间一般较长、其占用场面较大、工序繁多,而且其技术相对复杂,各总包、分包单位交叉施工,因此,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最为艰巨复杂。除招投标确定的工程造价外,还将发生图纸会审、设计修改与变更、现场签证等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4]。在这个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严格控制上述情况的发生,实行动态管理,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要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首先要高度重视,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全过程负责,尤其是管理项目资金、项目进度和质量,要充分考虑到项目的复杂性,不完全依靠监理人员;第二,建立强大的现场管理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三是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执行质量保证体系,适当行使检查监督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理。建设单位严格核查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能力和资质;监督单位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培训监理人员,避免监理人员数量不足,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监管单位始终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监理工作。监理工作失职可以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吊销其资格证书。施工材料作为本工程成本支出的主要构成,约占整个费用的70%。为实现工程造价的精准化控制,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开展材料价格的管控工作,通过对入场处材料价格的持续关注以及针对性的应对,将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本工程造价的影响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体系的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常规性的管理过程中,着眼于实际,将工程造价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持续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例如施工企业采取标准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等造价管理方式,建立起造价成本管理模型,对工程造价的市场数据信息进行持续性监测,并开展相应的造价管理预测工作,以保证成本造价管控的合理性,减少工程造价管理盲区,以增强工程造价管理举措的有效性。从过往经验来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不健全,管理手段单一,管理体系的缺失,无疑对于本工程后续造价管理的水平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建筑工程设计环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建筑工程设计存在一定的漏洞,对施工技术的选用、施工材料的确立存在较大误区,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造成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出现偏差,为保证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施工企业往往需要针对性做好设计方案的变更。设计变更的出现,尽管可以解决施工问题,但是也会导致资金、人员的重复性使用,造成项目成本的增加。
3.5.5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控制
实施两步审查制度,建设部门初审、审计部门终审,加强审查,主要审查内容是项目账目的真实性,合理性,以防止将不应包括在基础设施支出中的额外支出计入项目成本。应特别注意审查决算编制依据,包括合同和施工协议,价差的计算方法,项目价格的调整方法,确保所有资料和计算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检查工程量时,检查计算的规则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数量是否正确[5]。施工企业在组织人员开展本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经验,在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的引导下,通过设计方案的设置、管理体系的优化等系列举措,稳步提升本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是所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在项目施工环节,设计方案对于施工活动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例如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依序做好施工技术应用、设备使用等相关工作,因此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设计方案临时变更的情况,势必会打乱已有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造成成本管理举措的缺失、管理思路的混乱,无形之中,影响了本工程成本造价管理的水平。基于这种内在联系,工作人员在开展成本管理环节,需要开展建筑项目设计方案的管控,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实现设计资源的全面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建筑项目成本支出的科学性控制,确保本工程设计合理。以项目为例,为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的整体成效,施工人员对环境要素进行评估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环境要素的基本特征,开展相应的管理活动。健全完善招投标体系,为逐步提升引江济淮工程中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能力,形成完备的造价管理体系,施工企业需要从实际出发,针对现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采取相应举措,对本工程项目招投标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制定针对性的工程招投标模式。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施工企业设立工作部门,建立内部联动机制,组织人员,根据招投标要求,通过招标文件的全面评估。考虑到引江济淮工程中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对于成本造价的影响,施工企业需要建立起全过程成本管理机制,将成本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融入到施工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在进入施工区域后,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以及施工任务要求,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做出合理化选择。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BIM 技术手段,建立起工程模型,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入到设计方案之中,对混凝土、沥青等新材料、新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更好地兼顾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1]。
3.5.6 提升全面预决算造价数值准确性
传统的全面预决算计算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现阶段全面预决算和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计算需求,加上传统计算方式下存在严重的计算量大、数据重复运算、计算漏洞难以察觉等问题,对全面预算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提升全面预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应当对相关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工程预概算计算工作,例如高速公路运营工程施工专项预算软件的应用,对高速公路运营工程的材料、设备、费用、成本等模块计算,按照软件应用要求,输入相应的数据,对软件分析的结果和数据进行读取、分析,在这种计算方式下,工程预概算计算的人工计算耗时会大大降低,计算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同时通过信息计算手段和途径还能够避免盲目依靠经验进行数据分析导致的计算结果偏差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计算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要注重软件的升级管理,确保最新的计算方式和方法能够应用到全面预算当中,确保预算结果更加地科学、准确,从而更好地降低高速公路运营工程的施工风险,促使高速公路运营工程施工顺利进展。全面预决算管理的建立与执行,需要相关监督体系的配合、参与,才能够提升各类预算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强化财务管理的整体质效。基于这种认知,在财务预算监督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需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着重进行审计制度的完善。
4 结束语
综上,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益,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加强预算和决算的控制至关关键,工程造假涉及很多因素,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控制项目。在实际控制预算和项目决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虚拟增加工程数量等问题。施工竣工决算高于施工图预算,施工现场的混乱管理等。施工前的经济预结算是否可以与现实相结合,特别是预结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果的质量。现代建筑管理的重点是建筑公司能否达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一定要配备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结合实际不断研究、不断检查[6]。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预决算,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加强工程管理,合理控制人工价格和材料价格,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控制项目的预算和决算,有效提高施工经济效益。科学管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提高其质量水平,有效降低控制工程造价成本,达到提升建筑工程的最大经济化。不仅确保建筑施工工程质量,还要尽量控制好建筑成本,将其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