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来陕留学生学习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活动的研究
2022-02-07侯志琨
□崔 营 侯志琨
一、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与养生
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式而影响至今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活动,是一门涉及身心相互作用的复杂生命现象和规律的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与养生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武术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运动。传统体育养生学通过身体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意念的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各部分的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的潜力,预防疾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学讲究跳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通过身体练习、呼吸调节、意念控制,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状态。长此以往,能够使身体保持在一种积极的状态,达到中医认为的“治未病”的效果。
二、留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与养生的认识
自从国家实行“一带一路”建设以来,大批的国外留学生涌入我国来学习交流,是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留学生大多都是年轻人,对待武术与养生这个新奇的事物都会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中文语言水平相对来说也较高,有着很好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强,有着很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可以充分地理解和吸收中国传统体育的精髓,也能将我国这一传统文化更好更全面地带向世界,实现中华武术和养生功法的国际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髓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中国学生讲究的是领悟,而留学生他们的思维比较直观,讲究精确与实证。因此,在他们眼里,武术与养生如同现今西方世界推崇的冥想一般,不仅能锻炼身体,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他们愿意去接受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更愿意去学习中国传统体育武术与养生功法。
三、留学生习武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留学生习武活动的现状。客观因素(地理位置环境)的存在对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体育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周边国家如越南、韩国等国家由于都属于亚洲,又和我国毗邻,所以这些国家的学生来我国留学的人数较多,而相对于一些欧美国家,如美国等因为相距我国较远,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交流不便等等因素,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当地的开展也相对落后,所以这些国家的学生来我国留学的也相对较少。同时也由于亚洲人和欧洲人的体质不同,所处的环境气候也不同,造成了他们学习中国武术与养生功法有一定的困难。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学习过程中,由于个人爱好、经历、理解能力的不同,导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经过调查发现,当下的外国留学生在所有的武术种类中最喜欢的还是太极拳,它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太极拳更能代表中国武术与养生文化的精神,以和为贵,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思想内涵,渗透着“自然而然”“尾闾中正”“阴阳互用”的文化底蕴,同时由于太极拳的动作慢而柔,又具有了很强的观赏性,符合较多青年留学生的审美标准,所以留学生更是喜欢太极拳。
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等民族传统体育养生项目随着国家进一步重视,以及大众对于养生健身的喜爱,越来越活跃在大众视野中。也慢慢引起外国留学生尤其是中医药院校或者相关专业的学生的注意。
(二)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有教材的留学生在所有学生中仅仅只有三分之一,并且他们所持有的教材字多图片少,这让对中国语言本就不是很精通的外国人来说,就很难理解,更不用说依此进行学习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0%的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教材内容,只有40%的同学对教材持满意态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对留学生的教材问题不是非常的重视。同时没有因材施教,有的留学生想学习太极拳,却让他学习别的拳种,导致学生不感兴趣,学起来不伦不类,也不愿意去学,背离了教授武术的初衷。
2.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师配备数量严重不足,武术和养生方向的教师更是明显短缺,这对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很是不利。
3.留学生学习武术和养生功法的过程存在一定困难。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及生活习惯的不同,作为没有接触过武术的留学生来说,初次的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往往不能理解书上说的和老师讲的知识,不能掌握其特点,会感到很难,很复杂。由于文化差异、交流不便等因素,他们不理解时,课下也很少去和老师请教,与同学的交流也很少,自抱一团,建立自己的圈子,这导致问题会越来越多,以后更不能理解中华武术精髓所在,也就不能更好地去进行学习了。
四、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与养生功法国际化推广的建议
(一)提倡全面发展。我国传统体育的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了解外国留学生的想法,即最想学习哪种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后,应该首先对他们进行该项目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领悟到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与文化的精髓,同时在学习好该项目的基础上,让他们也学习别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博大精深,每一种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样他们才能全面发展,锻炼身体,领悟内涵,更好地充当中华文化火种,去传播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精简内容,建立适合留学生学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与文化同样丰富多样,这就会存在一个问题,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理解不深,学习交流有一定障碍,面对纷繁杂乱的武术、功法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手忙脚乱,找不到重点,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这就需要组织相关专家,针对外国留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易学易练同时又有一定深度内容的项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并且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保证留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利于外国留学生学习与传播,同时也有利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造福世界。
(三)了解文化内涵。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中华武术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要让留学生深刻地了解其内涵,领悟到其精神。以武术为例,要习武首先要有武德,“习武先修德”这是中国的精神,更是习武之人应有的精神,是武术的灵魂。一个武者要是没有武德,那他的武术就没有灵魂,只有掌握武德,才能深入了解武术文化,让他们掌握内涵,将来带向世界的武术才能有灵魂,才更能体现出中国的精神,让世界了解中华武术。而在学习养生功法的过程中,就要首先了解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境界。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的历史渊源、健身机理,知道五禽戏是中医药学家华佗所创编,就能够理解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与传统中医养生异曲而同工。
(四)重视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学校要重视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与养生的学习,增加相关师资力量,通过招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或者在学校选择有条件、有兴趣、有特长、有天赋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掌握武术和养生项目运动和教学技能,增大武术和养生课程在体育课中的比重,配备相关教材,因材施教、保证人手一册的同时,更要注重课本的内容,需要通俗易懂,同时要配备上大量的插图以帮助留学生理解学习。同时,增加课程的多样性,让每位留学生都尽量去多学几个武术种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武术的对外传播。此外,老师和同学要多与他们交流,帮他们解决困难,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一些场景设置来让他们身临其境,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推动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五)增加中国传统体育相关课外活动内容。外国留学生和本土学生有一定差异性,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不尽相同,但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尤其是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普遍都会受到留学生的热烈欢迎。针对受众群体的这一特点,可以在组织课外活动时针对外国留学生,安排更多有关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养生功法展演、加入兴趣小组等。
五、结语
武术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宝库中最为耀眼的瑰宝之一,不仅吸引着受此熏陶成长的中国年轻人,也吸引着大量国外留学生的兴趣。对留学生进行武术文化、体育养生文化、中医药文化等领域的教授和渗透,既提高了留学生对于中国的认识,又激发了他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能更好地为中国武术与养生的国际化传播开辟新的路径,以点及面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