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2022-02-07张绮钰梁美贞范依丁孙乐萌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舆情公共卫生管理者

□张绮钰 梁美贞 范依丁 孙乐萌

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民众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民众积极地通过网络进行消息获取,其中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代表,正是参与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主力军。而面对各类真假混杂的网络消息,学生往往缺乏判断能力,仅凭借情绪的驱使进行转发和扩散,极容易造成恐慌情绪,故本论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高校及时掌握舆情风向,有效维护校园稳定。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是以QQ、微信以及新浪微博等公共社交平台为载体,通过简短精炼的内容,加上图片或者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渲染传播的一种传播形式。这种传播形式,相较于借助传统媒体进行舆情传播的传播形式,又拥有了新的特点。

(一)主题形式多样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我国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在逐年递增,并且学生作为潮流的追赶者,在手机网民中更是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目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就是通过智能手机中的各个平台载体进行传播,智能手机的兴起,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表达空间,并且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较为灵活,对于网络上传播的关于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敏感度比较高,并且积极热情地参与到传播中,故能够创造更多的传播主题形式。

(二)情绪色彩浓烈。高校是一个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并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个背景下,学生们由于尚不够成熟,并且对于这种未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着恐惧心理,所以极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影响,从而丧失理智,进行情绪化的宣泄和传播。并且多样化的传播平台也为扩散提供了便利,使舆情的传播速度变快,从而使得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在高校范围内进行快速的扩散。

(三)传播效果扩大化。在高校中,往往会存在着类似意见领袖的人物,这类人往往在学校内拥有一定的职位,例如学生会主席、秘书长等,或者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获得绝大部分学生的信服和推崇。这部分人往往也活跃在网络平台中,他们擅长用一些具有感染力或者煽动力的语言向其他人传递他们的个人观点,因此他们发表的言论极易引起其他学生的认同和拥护,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在其社交软件上进行传播,使传播效果扩大化。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舆情传播引导面临的困境

我国高校舆情治理与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高校舆情治理仍面对很大挑战。可从高校舆情管理者、高校学生和高校舆情平台运营者三个角度对在引导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境进行研究。

(一)高校舆情管理者对于监测和预警的反应程度不足。高校舆情的管理者往往是学校主管该部分的教师或者工作人员,但是,通过对于一些网络事例的查看可以发现,高校管理者在监测舆情方面敏感度较低,不及时地捕捉关于本校的网络舆情信息或者由本校学生进行传播的网络舆情信息,故时常出现与本校相关的或者由本校学生参与传播的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不实信息进行传播和发酵,并在这些信息引起了公众极大关注度时,高校的舆情管理者才开始进行追踪调查和辟谣。其中耗费时间过多,导致辟谣的言论无法进行有效传播。除此之外,高校的舆情管理者没有很好地将学校的各个传播平台进行联合,这就导致在出现与学校相关的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时,各个校园媒体平台往往各抒己见,使得高校官方辟谣的难度增大。

(二)高校学生对相关信息发表个人言论时缺乏判断力,情绪化太强,极易受到他人传播信息的影响。在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的分析中也提到了,学生们具有十足的热情,但是缺乏社会阅历,并且容易失去理智,这就导致学生们经常作为谣言的发布者或者推动者,并且学生们的发言经常存在着加工和润色,这不仅会使阅读者产生误解,还会为高校舆情管理者对于整件事情的阅读了解产生阻碍。

(三)高校舆情发布平台的运营者个人的政治素养和信息筛查能力不足。每一所学校都存在着众多的意见领袖以及校内运营的信息传播平台。不仅仅包括学校官方建设的传播平台,还有许多由各学院、各学生甚至各社团独立运营的传播平台。各个传播平台是独立运行的,这也就导致了其发展水平和运营水平的参差不齐,且各平台运营者多数为在校的学生,这些运营者们的个人的政治素养也是参差不齐的,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面对信息时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也无法对信息作出有效的筛查,故时常会出现带有非常强烈的情绪色彩的观点来对大学生进行引导。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引导策略

(一)针对高校舆情管理者存在的问题的引导策略。提出高校舆情管理者应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突发舆情及时作出预警和有效的预判,积极联合校内各平台运营方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发掘学生志愿者参与监测。

1.建立健全舆情的监测机制。高校舆情管理者应组织工作人员对过去本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发生过的舆情事件进行整理和复盘,并且还要收集关于其他高校的突发舆情典型事件,对所有收集到的事件进行分析后,可以依据舆情爆发的缘由,或者根据事情的发展态势等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归纳,针对不同的类型拟制定出一个应对策略,以便于事件爆发时,能够做出迅速的回应。并且在存在的困境中也有提到高校舆情管理者对于舆情的处理存在着滞后性,针对这方面,高校管理者应在上述归纳后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事件进行模拟预判,这样可以在每一部分分类的总体上对其可能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判断,之后再结合着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一个预警策略。上述两个方法推动建立健全的监测制度,并且提高对于突发舆情的应对速度。

2.联合学校各传播平台。校园个人或社团运营的传播平台具有学生里的号召力,有传播优势并且能够及时感知舆情,而高校舆情的管理组织相对来说有更强的处理事情的能力,所以在未出现突发舆情时,高校舆情管理者应该积极地与学校各传播平台的运营人员进行接触,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对于各平台进行有效管理,以便于在突发舆情事件出现时,各平台及时地进行联合的回应。

3.发掘学生志愿者参与监测。高校网络舆情的直接参与者和传播者就是高校学生,所以学生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敏感度会比高校舆情管理者及工作人员更高,并且她们能够对于舆情爆发时大学生群体在参与舆情传播时的情绪有更清晰的感知,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舆情爆发的原因和发展状况。故高校舆情管理者应该积极地去组织和培养学生志愿者,运用她们的优势获得更准确的反馈信息,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应对策略。除此之外,还有助于更及时地监测到舆情,从而更有利于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工作。

(二)针对高校学生存在的问题的引导策略。本质上学生会有这样的行为,还是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导致人心惶惶,学校针对各种谣言处理速度不够迅速,双方接收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学生不得不以这种方式宣泄情绪或寻求帮助,故针对这方面提出校方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教育引导,并且及时进行信息的公开。

1.提供大学生同校方的沟通渠道。学生积极地关注校内校外相关的讯息,在网络时代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且学生通过浏览信息发现一些存在疑点的相关消息也是无法避免的,故高校应该为本校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渠道,使学生及时地向校方提出自己的疑问,表达自己的诉求,或者针对一些事情提供自己的意见。并且校方应该开放例如邮箱、电话热线或者线下的咨询室等渠道,与学生进行积极地沟通,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明确的回应,而不是模糊的搪塞。

2.及时进行信息公开。校方还应及时地对各类信息进行公开,例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间,全国各大高校都采取了封校措施以保证学生安全,但是许多大学生对此举表示不解,并且认为自己的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积极地通过校内平台对学校做出的举措进行解释说明,对学生的困惑做出解答,切实有效地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疏导,以确保针对此类事件的舆情能够得到控制。

(三)针对高校舆情平台运营者存在的问题的引导策略。提出提高运营团队的整体素质、加强公信力建设等策略,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引导舆情的作用。

1.加强平台的公信力建设。作为一个传播平台,其公信力是决定其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平台对其发布的内容不进行审核,多次对于谣言进行传播,会使其用户对其信任感下降,导致该平台的关注度下降。所以这些非官方传播平台的运营者,在日常进行信息发布前应该在平台内部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查,对于未能确定的消息不进行随意的发布和传播,避免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引导效果。在本平台传播内容引发了舆情时,应该及时地对内容进行删除,并且主动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公布调查结果,避免学生对平台的信任流失。

2.提高平台运营团队素质。非官方的运营团队多数是由学生组成,而学生对于此类事件的判断能力还十分薄弱,在很多时候无法准确地判断事情的真假,并且在面临突发舆情时也缺乏处理应对能力。所以校方应该积极地针对平台运营团队进行培训,并且安排指导老师对其日常的工作活动进行指导。平台方也应该积极地接受校方安排的培训和指导,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了平台运营团队的整体素质,就能够有效地从平台发布的源头遏制未知信息的发布。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舆情传播中的困境进行研究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舆情引导策略。相信在未来,高校将会不断地对自身的舆情监控机制进行改进,提高预警意识,并且积极地联络各校园媒体,更好地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猜你喜欢

舆情公共卫生管理者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