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向培养士官军政素质不过硬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2-07邓成刚孔盼盼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军政士官队列

□邓成刚 孔盼盼

定向培养士官自2012年试点以来,为加快培养军队现代化建设高素质士官人才,贯彻落实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生成提供了新的渠道。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自2012年起,先后与海军、空军、武警部队联合开展定向培养士官工作。9年来累计招收培养近3,000名定向培养士官生,已有6届定向培养士官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受到部队一致好评。经过对入伍士官生的跟踪调查和部队回访发现,定向培养士官到达部队服役后,存在军政素质不过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体能成绩、内务养成、队列素养等方面。为提高其军政素质,部分带训骨干在新兵训练期间会增大训练强度,使得初入军营的定向培养士官很难适应部队生活,出现情绪低落和抵触心理,甚至萌发退兵思想。而一旦退兵,给学校、地方兵役机关都带来工作上的被动,如果按《兵役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给学生家庭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定向培养士官军政素质不过硬的原因

(一)定向培养士官的身份定位不明确。关于定向培养士官到底是“生”还是“兵”的问题一直是备受争论和关注的问题,认同“生”的说法基本占了大多数。由于军地双方在培养理念上存在差异,地方高校要求培养实用、管用的应用型人才,势必会忽略对军政素质的要求,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会把重心放在专业素养的培育上,有些高校甚至和普通学生培养方案相差无几,只是简单的加上了日常管理和体能、队列的练习,容易造成课程设计目标定位的不够准确,使定向培养士官军政素质离部队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

(二)定向培养士官军政训练的校园环境的局限性。在试点院校,定向培养士官生毕竟只占招生人数的少数,与普通学生在吃、住、学习等方面无法实现物理隔绝,这一点与各军校相对独立的培养环境有很大差异。原本高职院校生源相比本科就有诸多不好的习惯,所以更加容易养成很多与部队制度相违背的“坏习惯”。比如一日生活制度的坚持不好,习惯晚睡晚起;整理内务标准不高,宿舍卫生习惯较差;追求自我个性张扬,组织服从意识较差等等,这些问题到了部队会严重阻碍士官生进入部队后的发展,也会给新训单位的管理者带来麻烦。

(三)军政课程师资配备和能力有待加强。不少高校从2012年第一批开始的摸索阶段到现在,都经过形成了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管理及训练方法。多数高校甚至都成立了专门的士官学院,聘请专业体育教师、部队退转人员对定向培养士官进行管理、训练,但随着部队这些年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军事训练标准和要求跟新换代频繁,加上自身原因,军政教师的相关教学能力难以与日新月异的新情况相匹配。

(四)军政训练的后勤保障能力难以达到。高校一般设有校医院、医务室,配备相应的专业医生对全校师生进行保障,可以满足一般的疾病要求。军政训练是日积月累的经常性练习从而到达相应能力的提高,如体能训练中3,000米跑、引体向上、100米跑,队列训练中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组训能力,军事技能中的战术基础练习等等,都是持续性的训练而提高成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像3,000米跑、100米跑这种非常激烈的运动,特殊情况可以找专业医生进行保障,但不可能每天训练都守在操场旁边进行保障,更何况急救的相关设备是否齐全、救援能否及时,都难以确定。

(五)定向培养士官生军政训练的内在动力不足。

1.高校缺乏军政训练的激励机制。各高校士官生管理还是立足于普通学生的思维惯性,对士官生的评先评优、推荐入党等等,更多评价的还是个人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考虑其军政素质的因素较少。在“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思想下,军政在队列、内务等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量化标准,加上带班辅导员、分团委教师可能也并不懂军政训练的标准,评选时对于在军政训练中表现突出者并没有倾斜,造成了练好练坏一个样,士官生自然缺乏训练的热情。

2.高校难以实行末位淘汰机制。各高校士官生的招生都是通过省招办,部队下达多少计划就录取多少士官,“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在培养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身体发生变化的、心理有问题的、入伍动机不坚定家中逼迫的、不适应军事化管理等等主动退出的士官生。学校考虑到毕业时还有入伍体检、政审的淘汰,更不敢轻易主动地淘汰不合格的士官生。因缺乏主动淘汰这一压力因素,更加导致培养质量难以满足部队的要求。

3.定向培养士官在校期间训练强度不足。目前各高校士官班基本都实行一日生活制度的管理模式,每天早晚按时出操,参加不少于1小时的体能训练。日常没课时间再增加其他军政训练课程,由军政课程专业教官组织训练,各士官班模拟连长带领士官生参加训练。虽然教官严格考勤、严格要求,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品质。由于近几年来士官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报考人数增加相对平缓,导致不少高考低分考生进入了士官生队伍,其学习、生活、饮食等习惯本来就存在问题,贪图安逸享乐居多,体型要么偏瘦、要么偏胖,缺乏运动的习惯,甚至报考士官生本就是家中父母逼迫来的,所以根本没有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锻炼决心。同时学校因为不敢淘汰,针对在训练中弄虚作假、缺斤少两的行为惩罚力度不够,致使培养氛围和训练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4.士官生对军政训练的期待与现实不符。随着好莱坞等欧美电影和各种枪战游戏的充斥,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在现在青少年中影响非常大。现在士官生对于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作战技巧还是非常向往,更加热衷于各种军事技能、战术动作的学习。对于体能、队列、内务等等军事基础训练,由于训练内容固定,训练过程艰苦,训练效果的呈现不明显,跟实战有很大差距,导致了定向培养士官对军政训练的期待丧失,慢慢变得消极,甚至出现推诿称病等现象。

二、提高定向培养士官军政素质的对策

(一)科学合理设置军政训练课程。以课程的形式,分5个学期把军政训练内容与要求固化下来,分类分段设置军政训练评价标准,每个学期有所提高,循序渐进地达到新兵入伍的训练标准,让士官生感受到课程的压力而不能混日子。

(二)完善军政训练激励机制。不要日常管理与训练“两张皮”,要把定向培养士官军政素质纳入到评优评先中来,让士官生产生更大的动力。健全奖励制度,物质奖励和非物质奖励相结合,最大限度调动士官生军政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将士官生所获得的荣誉凭证的效力实在化,如可将立功受奖与评优评先相挂钩,以此使得激励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三)加强士官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入伍动机坚定,身体才能融入部队。要在士官生中大力开展党史教育,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党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形成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浓厚氛围,坚定他们参军入伍献身国防的信念。

(四)利用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定期开展红色文化活动。通过革命历史教育和日常实践教育激发士官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通过地方兵役机关指导机构联系学校附近驻军,定期或特定节假日开展类似进军营、军营开放日的活动,让士官生接触真正的军队生活,感受丰富多彩的军队活动,正确认识个人所存在的不足,才能更有目的性地增强训练的热情,并从心底增强对国防事业的认同感。

(五)利用暑假加强士官生的军政能力。在平时因为课程相对集中和各种专业实训的干扰,士官生难以有针对性进行提升队列的组训能力和兵种军事技能。可以利用暑假提前两周来学校进行队列“四会教学法”集训,专门提升士官生的队列组训能力,并在随后的新生军训中充当军训小教官,达到学以致用、即学即用有强烈指向性的目的。

(六)加强军政训练师资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培训。通过联系驻地对应军兵种,把现役士官请到学校来现场教学、让学校军政训练专业教官定期去部队培训交流或者兵役机关定期召开士官生培养军地交流会,来达到“军队要什么人,我们就培养什么人”的效果。

(七)建立入伍前综合考核制度,保证入伍质量。分阶段按每个学期制学校定向培养士官军政训练考评标准,每个月各专业班级都对条令学习、体能成绩、内务养成、队列素养、作风纪律及平时表现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评分,对不达标的科目个人进行预警,学期末学校对相应科目统一进行测试,成绩计入学期考试成绩,待第五学期入伍前作为军政素质和平时表现排序的主要依据。对多次不能达标的个人给予坚决淘汰的处理,来增加士官生的危机意识。打破在“学校混一阵子,在部队混一辈子”的思想误区,确保入伍录用的兵源质量。

(八)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组织各专业班级开展篮球友谊赛、拔河比赛、拳术比赛、体能竞赛等等,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奋力拼搏的精神,让士官生在你追我赶中培养“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优良革命传统。

猜你喜欢

军政士官队列
队列里的小秘密
基于多队列切换的SDN拥塞控制*
开创辉煌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在队列里
士官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丰田加速驶入自动驾驶队列
咱是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