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丰富基层图书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2022-02-07黄春花
□黄春花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为了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党中央下发一系列指导文件,并提出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党中央号召,对相关文件进行解读和宣讲,指出农村发展中需要因地制宜,从物质以及精神两个方面加强乡村振兴,通过知识文化下乡的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科学知识以及文化的普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助力大美乡村的建设。
一、基层图书馆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为农民传播农业知识。振兴乡村战略的提出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巨大的挑战,党中央强调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使农民能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利用先进的农业专业知识丰富自身头脑,科学种植和管理农作物。基层图书馆的开展可以为农民提供与农业相关的藏书,提供农业产品生产和加工方面的知识内容,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水平。
(二)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振兴项目建设中不仅要建设青山绿水的环境和农村小院的田园氛围,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精神美的关注。而图书是精神熏陶的重要载体和手段,通过基层图书馆的构建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和道德品质,通过对农民文化内涵的提升,实现对农村地区整体文化素质的培养。
(三)促进本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基层图书馆中都会藏有关于本地的区域文化以及县志、地志等内容,这些文献中记录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过程。图书馆可以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查证与相关部门结合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挖掘文化资源,丰富当地农村文化内涵,对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产品品牌的打造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带动农民的创业就业,提升农民经济收入。
二、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现状
(一)基层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不足。从当前基层图书馆的建设情况来看,资金投入方面明显不足,造成图书馆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过于强调GDP的建设,忽视精神文化载体的构建,导致政府资金更多的投入到硬件设施建设以及面子工程建设中,通过这些方面的投入获得政绩和经济效益。而图书馆属于公益类项目,投入再多的资金也无法获得经济收益,不利于地方政府政绩的提升[1]。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守旧,完全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缺乏从民间吸取资金的意识。由于基层图书馆资金不足,导致设备、书籍等方面的更新不及时,部分比较偏远的图书馆仅有几十本陈旧的图书,并没有联通网络。过于落后的图书馆设施、环境和图书资源必然会影响图书馆作用的发挥。
(二)图书馆管理人才匮乏。基层图书馆的福利待遇以及工作环境相对于大型公共图书馆来说差距比较大,因此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基层图书馆的工作意愿不强。导致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学历偏低,很多图书馆管理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而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老龄化严重,部分人员无法完成网络信息操作,不熟悉现代化管理手段,导致图书馆服务受到限制,不利于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三)基层图书馆书籍闲置严重。基层图书馆的书籍限制情况比较严重,由于图书馆的建设资金不足,导致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落后、陈旧,书籍的更新速度比较慢,无法满足农民的知识需求。同时当前图书馆已经开始逐渐实现互联网的普及和覆盖,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途径更多元化,图书馆不再是唯一的资料和信息传输渠道,而且手机以及电脑等网络渠道查询信息更便捷,可以达到足不出户获取信息的目的[2]。因此基层图书馆的人流量不断减少,甚至很多图书馆已经处于半关门的状态,使图书馆中的场地和书籍大量闲置。
(四)基层图书馆覆盖率不足。随着振兴乡村政策的落实,基层图书馆建设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途径,对人民群众基础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公共图书馆在设施建设方面仍然不完善,不健全,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覆盖率非常有限,通过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仍然有10%左右的地区没有实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覆盖,特别是乡镇和社区级的公共图书馆覆盖率严重不足。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基层图书馆建设情况来看,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三、基层图书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
(一)丰富基层图书馆服务,加强图书馆服务转型。基层图书馆主要服务于乡镇以及社区和村部等范围的人群,这些图书馆的利用率低,服务的群众人数有限,农民的阅读兴趣不高。为了提升基层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得到农民的认可和关注,需要保证图书馆服务的与时俱进性,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从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中包括覆盖面窄,辐射能力弱,基层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与城区各大图书馆间的共享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有限,不利于图书馆功能和作用的发挥[3]。为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丰富图书馆功能,可以构建完善的培训网络,落实省市县乡的多级联动培训机制,通过中心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带动作用,促进图书馆资源共享,提升图书馆的利用率,为农民提供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并通过多层次的培训和实习提供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同时结合群众真实需求,提供精准的图书馆服务。图书资源是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图书馆服务中不仅需要为群众提供阅读服务,更需要通过丰富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悦读”的体验,加强对图书馆资源的改革,有效解决图书馆图书供应问题。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可以构建惠民阅读活动,群众将想要阅读的书目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图书馆申报等方式传达到图书馆采购部门,然后图书馆结合群众阅读的书目需求集中采购,在图书入馆存档后通知群众到图书馆借阅。同时为了保证群众的读书时效性要求,图书馆也可以与当地的新华书店建立合作关系,群众可以凭借图书馆的借书卡到新华书店借阅部分图书,然后到年底图书馆负责与新华书店结算,通过这种便捷的图书服务方式,提升群众的读书热情,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二)结合乡村建设要求,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振兴乡村战略的服务中必须要立足于基层结构,以服务于人民为己任,加强农村实地调研,了解农民的知识和信息需求,然后购进相应的书籍,保证馆藏资源与群众需求和当地发展相符。比如,如果农村当地的历史文化气息比较浓厚,图书馆馆藏资源中可以选择一些当地历史名人的字画、书籍等打造文化长廊,为群众免费展出;如果当地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可以在图书馆中配备一些关于当地名胜风景、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图书,为群众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文献支持,拓展当地农民的眼界;如果当地以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为主,可以在基层图书馆中多配置一些关于农作物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书籍,帮助农民丰富种植和加工知识,同时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提升农产品的销路。
(三)结合文化融合发展现状,拓展基层图书馆功能。通过对基层图书馆的纸质图书阅读情况来看,农民群体中阅读率为20%左右,人均阅读量不到1本书,而且从阅读的需求方面分析,农村的阅读需求也远远低于城市。基层图书馆是为群众提供文化休闲,农业知识的重要平台,承载着乡土文化传播和现代农业知识弘扬的重任,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基层图书馆的构建中需要将图书馆图书资源与传统道德文化结合,培养农民群众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4]。同时结合乡村文化发展要求,加强对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文化载体。基层图书馆受众的针对性比较强,主要立足于地方的阅读服务。在图书资源中主要围绕地方历史、文化等进行构建,因此在地方特色的宣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发挥地方文化作用,图书馆可以向社会征集家谱,在图书馆中设置专栏,弥补县志,同时开设公益讲堂活动,带领群众共同阅读经典,学习国学,加强道德实践。
同时,结合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展特色的图书馆阅读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第二课堂服务,节假日以及寒暑假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在图书馆中学习和快乐阅读。同时与高校大学生开展志愿者联合服务,举办关爱留守儿童的文娱活动。
此外,基层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发挥乡村扶贫作用,开展演讲、征文、绘画等比赛,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为了提升农民的种植水平,还可以通过科学种地、产量大比拼等活动激发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活动内容简单,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高,牢牢占领农民的业务文化阵地,有效消除农村不良的赌博习气,帮助农民群众树立积极的生活意识。还可以构建精准扶贫平台,在平台上加强对科技知识和科学种田等内容的发布和宣传,提升农民在农业发展中的创新能力,提升农民的财富。
(四)提供农民智力支持,强调媒体作用。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号召下,各级政府都纷纷开展宣讲团和培训班,加强对农民农业知识以及经济发展能力的培养。图书馆也需要充分利用这个发展机会,做好与政府部门间的对接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最新的种植、生产等方面的报刊和书籍,实现送知识下乡的目的,为农村的智能发展做好后勤工作。同时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内容以及农村发展新风尚,发挥多媒体作用。可以通过乡村集市、文化放映等方式,对基层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进行转变,或者利用文化大篷车的宣传作用,加强道德以及知识等方面的宣传,向农民群众发放一些关于基层图书馆知识的宣传手册,并在手册上印发关于农业知识以及道德观念的建设内容。通过微信、短信以及QQ等媒体手段为农民群众推送一些团结互助以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民族小故事或者农业生产小知识等内容。通过多渠道并举的方式加强对教育工作全面宣传,促进农民专业知识以及道德风气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中不仅需要提升农民群众的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精神文明和文化的建设,通过文化水平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作用,为农村振兴工作开展注入灵魂。同时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扶贫扶智的口号,要想彻底贯彻和落实扶贫工作,需要先加强对贫困人们文化和思想的教育,从内在提升农民脱贫的意愿,进而实现彻底消灭贫困的目的。基层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需要充分挖掘地区文化优势,丰富乡村经济建设,促进乡村文化复兴,加强对农民知识头脑的武装和道德品质建设,为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