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情境下大学生创业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

2022-02-07鞠箫倩盛晓娟

江苏商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文献对策

鞠箫倩,盛晓娟,郭 辉,杨 平

(北京联合大学 管理学院,北京 100101)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以及社会人才资源充分利用问题的有效途径,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战略,2015年教育部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日益剧增,然而相关研究中依然存在实践指导意义较低,研究主题分散等问题。因此,本文对大学生创业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旨在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大学生创业研究框架,为未来学者开展大学生创业研究厘清思路。

本文通过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选取了近十年来中国发表的CSSCI期刊为主要参考依据,对2009—2020年刊发的1735篇文献从研究机构、文献分布、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等几个角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勾勒出大学生创业研究的现状,为未来学者在大学生创业的研究趋势与研究方法上提供了建议。

二、文献统计分析

(一)文献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年代的纵向比较发现,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9—2011年,学者们关注的是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创业环境的优化与改进。第二阶段是2012—2014年,学者们聚焦于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研究。第三阶段是2015—2020年,学者们着眼于创业教育中专业教育向实践教育的转型和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

根据对上述文献进行分析与整理,并应用Cite 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中国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主要归于三个方面: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创业现状及对策。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排名前200位的“高被引”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发现,200篇“高被引”文献中创业教育方面的文献有135篇;创业环境方面的相关文献有15篇;创业现状及对策方面的相关文献有50篇。

(二)文献研究主体分析

1.“高被引”文献研究主体分布。本文通过使用中国知网中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200篇“高被引”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整理了在大学生创业领域文献发文量排名前六的CSSCI期刊: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和思想教育研究。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机构,它们分别是温州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苏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2.“高被引”学者的学术贡献分析。本文分别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可视化分析”发现,双创体系建设、教育的发展策略和创业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的探讨是学术贡献的主体。在创业环境方面,主要学术贡献为对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模型的构建。在创业现状及对策方面,主要学术研究没有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创业制度的创新以及针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提出对策。

三、研究方法分析

本文根据以往学者的经验,选取被引次数排名前200位的具有代表性的“高被引”文献进行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分析。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摘要以及全文的大致略读发现,多数大学生创业研究仍然停留在概念介绍上,仅有少数文献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在这200篇文献中,仅有81篇文献使用了实证研究方法,这些文献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验和文本的方法获取数据。调查问卷法是目前实证研究中获取数据的主要方法,有关大学生创业实证研究的文献中绝大多数获取数据的方式都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经常和调查问卷法结合使用;研究中使用到实验法和文本数据的文献较少。

(二)实证分析方法

所有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献中有52篇用到了实证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回归分析、案例研究、结构方程模型、方差分析、t检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内容分析、聚类分析、多层线性模型①。回归分析法是目前实证分析的主流方法,占比超过总数的一半;案例研究主要是以某个高校为例对创业教育进行研究;结构方程模型主要应用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研究中,用来构建影响因素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模型②;方差分析和t检验所占比例也不少。

四、大学生创业研究主题

根据对上述文献进行分析与整理,目前中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研究主要归于以下三个方面:创业教育研究、创业环境研究、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创业教育研究包括体系、现状和对策研究等方面;对创业环境的研究主要是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的研究;创业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主要涉及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和大学生创业困境及对策研究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上述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135篇研究文献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和对策三个方面。

1.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该研究以高校从事教育学、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学者为主,如河海大学学生就业中心的黄林楠、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胡桃、山东科技大学教务处科长李长熙等。首先,转变创业教育理念。黄林楠(2010)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分为萌芽、培育和孵化三个阶段,提出了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其次,完善创业教学体系。胡桃(2013)认为,要注重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完善课程内容体系以及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屈文谦(2018)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校企合作,打造高层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邀请社会上创业方面的专家来学校授课可以推动“双创”教育。最后,打造创业实践平台。王新俊(2018)通过对芬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进行分析后指出,在进行创业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项目中去,做到理论结合实践,这为中国应用型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

2.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形式大多是开展创业教育讲座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知不到位;二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匮乏;三是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四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中国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创业教育意识;二是打造创业教育师资;三是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最后,落实创业教育扶持政策。赵颖(2018)从理念转型和策略调整两个方面提出了创业教育政策体系的改进建议③。

(二)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

创业环境的研究主要是对创业支持系统的研究,涉及政府、高校、商业环境以及社会网络等支持系统。上述15篇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文献中有6篇是对大学生创业整体支持系统的研究,主要从以上四个维度展开论述。其余9篇文献主要聚焦于对政府支持系统中的创业政策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从创业整体支持系统和创业政策两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文献进行总结与梳理。

1.对创业支持系统的探析。中国学者们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支持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在政府支持系统方面,张帆(2010)对比了中美大学生创业环境,提出了政府应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在高校支持系统方面,朱永跃(2012)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并指出高校要大力发展创业教育,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在商业环境支持系统方面,张留禄(2013)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为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对中国大学生创业商业环境服务体系提出了指导意见。在社会网络支持系统方面,刘广(2015)针对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建议。

2.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研究。中国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政策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府层面,陈成文(2009)通过对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进行评价,提出了优化创业促进政策、完善创业融资政策以及改善创业环境等方面的对策④。夏人青(2012)通过对1999—2011的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回顾,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未来政策发展的展望。高校层面,刘军(2015)研究了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政策,在发现创业政策创新性的同时也发现了高校在实施政策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三)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上述所选文献中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共有50篇,主要涉及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大学生创业困境及对策研究两个方面。

1.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在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中,部分学者选择了单一变量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如段利民(2012)提出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9个环境要素。王心焕(2016)通过对比本科生与高职生,指出了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吉林大学商学院的张晓红(2018)继方卓之后研究了竞争情报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⑤。以上文章或从个体层面、或从社会环境层面探究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但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会相互影响,共同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作用。因此,中国的一些研究者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开展了多维度的研究。彭正霞(2012)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2.大学生创业困境及对策研究。目前中国学者在大学生创业困境方面得出的结论有以下几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高、大学生创业融资难、大学生创业成本高、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主要涉及政府、高校、社会和个人四个层面。徐小洲(2015)从创业成功率、创业融资、校企合作、创业支持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困境。张旺峰(2017)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⑥。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2009—2020年中国有关大学生创业方面的顶级期刊中的文献进行回顾,主要从有关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研究现状。在研究内容方面,目前中国研究已涉及的主题包括: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教育现状和对策;创业支持系统;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和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对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学者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创业教育的研究,对于创业环境和创业现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这方面中国学者可以多加关注。这一发现无疑对中国的学者今后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在研究方法方面,从早期对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的使用,到如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大学生创业研究的方法不断增加与完善,然而在研究方法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首先,文章中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献数量较少;其次,研究理论较少,研究方法仍较为简单,缺少跨层次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可以使读者清晰地看到大学生创业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学者们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可以多多借鉴这方面的经验。

(二)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本文认为未来学者在进行大学生创业研究时应该做到研究范式的严谨性、研究内容的前沿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供未来学者参考:在研究范式方面,要做到理论的严谨性、方法的严谨性和数据分析结果的严谨性。在研究内容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以及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对策中个人层面的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要增加研究方法的使用,避免纯文字的概念介绍;使用新的方法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研究,避免研究方法的重叠性;扩展研究中所运用的数据来源。

注释:

①刘志阳,庄欣荷.社会创业定量研究: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30(02):123-135.

②刘淑芳,张丹丹,李琳.基于“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高校在校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山西省部分高校的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06):47-53.

③赵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理念转变与策略调整[J].中国高校科技,2018(11):94-96.

④陈成文,孙淇庭.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07):24-30.

⑤张晓红,张秀娥,乐媛.大学生创业前竞争情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8(21):86-90.

⑥张旺峰.大学生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7(04):58-63.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文献对策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诊错因 知对策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对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