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教学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双线”策略探究
2022-02-06侯庆来胡燕红
秦 洁,侯庆来,胡燕红
现阶段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正确的价值引导,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很难适应思政工作的现实需要,不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因此发挥“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作用,充分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推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1]。在新时代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也都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因此专业课教师要勇担立德树人的使命,充分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育人资源,强化育人理念,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促成学生专业成长和精神成人。
一、专业课教学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意义
(一)专业课程回归与强化“育人功能”的大势所趋
专业课教学贯彻课程思政理念,表面上看是对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新要求,其本质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一个根本的教育价值的回归。在传统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的培养和传授,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行为,呈现碎片化和不稳定性。而课程思政就是要将老师们的这种自发的朴素的育人行为变成一种更有组织的,更有系统性的行为,育人的要求会更加明确,育人的意识也会更加主动、强烈,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课程育人理念的创新与升华,有助于专业课育人功能的更好发挥与呈现,是新时代高校形成“三全育人”主体合力、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大势所趋。
(二)课程思政全面深化与创新的现实需要
专业课教学贯彻课程思政理念,要求授课教师把育人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到专业课的讲授中。每一门专业课就是一段渠,就是一份责任田,而整个高校课程思政乃至立德树人成效的保证,就是需要专业课程的授课者都能做到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叠加起来就能形成育人的主渠道,就会推动整个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专业课作为高校最核心的课程体系,是课程思政开展必不可缺的载体和对象,必须要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开展最深入的核心区域。
(三)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必然之举
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精心地去挖掘、提炼专业课中本身蕴含的育人元素,然后把这些育人元素有机地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去。这个过程要求教师对专业课有精深的把握和理解;同时也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更科学的设计与组织;还要进行相应的评价反馈等方面的优化升级,所以这个过程就是在不断夯实和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因为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而得到强大的助力,师生双方的教与学的热情、效率乃至成效都会有显著提升。因此课程思政其实是为解决一段时期以来高校专业课教学质量提升缓慢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精准有力且长效的抓手。
二、课程思政实施原则
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原本隐藏在“热闹”表象下的教师干预过多、授课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充分、学生的有效参与不强等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2];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造成学生游离于课程思政的边缘,无法真正在课程思政中实现思想观念的提升,使课程思政陷入低效的困境。因此以立德树人理念重构课程思政的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4个原则,具体见图1。
图1 课程思政实施原则
(一)课程思政要以“学生中心”为定位
开展课程思政时,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当前课程思政中教师干预过多、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充分、学生的有效参与不强等困境,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明晰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但课程思政教学本身是建立在学生对教育教学的亲身参与、自主感受基础上的,因此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课程思政目标的确立、思政内容的选择、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成为课程思政学习和实践的主体,确保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与目标达成[3]。
(二)课程思政要以“有机共融”为基础
目前课程思政的实施,往往是将与教学内容直接关联的思政元素进行重点宣导,缺乏对其他隐性思政元素的系统梳理与深度发掘。究其原因在于,在实施课程思政前,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系统的教学设计,就必然会导致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的相互脱节。因此,应遵循课程思政与专业有机共融的原则,明确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理清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设计,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促成二者同生共长的内在契合关系,筑牢课程思政开展与实施的基础。
(三)课程思政要以“教问互动”为助力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合理的提问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热情及学生思维观念的调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若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核心问题,做好关键思政问题的设计、互动频次和深度的把控,对于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养成和提高学生思政水平都会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教问互动”要求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走下知识权威的“神坛”,以问题去激活学生思维,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搭建平台。课程思政中的“教问互动”绝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它更加注重的是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思维过程以及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而不是仅关注结果和答案。因此教学实践中,通过抛出一个思政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去不断发现更多的思政问题,挖掘更多的思政元素。也就是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再提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地去探究、去解决;让课程思政这条主线在“教与问”的互动中始终伴随着课程的进展而向下延伸。
(四)课程思政要以“躬身践行”为保障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以“躬身践行”的方式来组织课程思政教学,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进行引领示范作用,为学生创建标杆性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锻炼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为深化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保障[4]。
于课程思政而言,“躬身践行”对教师有具体的要求和规范,即“教师言行”要课上课下一致。课上宣讲的思政观点要与课下各种场合中教师自身的价值传达一致;课上要求学生践行的行为标准,课下教师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进行行为示范。课程思政首先要在教师身上“走脑入心彰于行”,才能真正让学生认同和接受。围绕课程思政,教师不但要“谨言慎行”,更要“躬身垂范”,在实际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中,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推动课程思政的全面深入开展。
三、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策略
作为一线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对课程思政进行系统、深入、长效地优化与完善。首先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修订课程大纲,凝练课程思政的目标,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课程思政体系。其次是规划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案与步骤,涉及到如何去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创新课堂的引导方式、引导类型,如何去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等等。在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氛围营造、内容拓展、问题导向、评价引导、实践强化5个环节,实现线上线下双线对接、师与生的双线互动以及理论实践的双线贯穿,建构“双线渗透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此以山东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实施为例,阐述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的教学策略[5]。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认知热情
环境因素对人们的行为、思想、情感和言行举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环境氛围更是发挥着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良好的环境氛围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继而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6]。在学科教学的组织实施中,学习环境的营造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此关注课堂教学中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
例如《药物化学》授课过程中,针对理工科学生逻辑思维比较强的特点,教师会在教学中刻意营造一种“思辨求真”的氛围,以辩论赛、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们根据团队任务的需要,以多种方式收集整理资料、表达观点,这种参与式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格局。
教学氛围的优化升级必须依托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为课程思政注入活力。比如依托“互联网+”资源平台,以混合式教学体系为载体,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如问题引导的对话式教学、PBL教学、翻转课堂、学习共同体、对分课堂、五星教学等)相互融合衔接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教师提炼思政观点,为学生设置自主思政的主题和任务,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观点,合作探究思政元素。将传统的课堂思政转变为“课上导思—课下自思—师生共思”的模式,增强线上线下结合的师生互动,从课堂主阵地和“第二课堂”两个维度拓展课程思政的广度与深度。
(二)依据专业特点,拓展深化课程思政内容
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聚焦专业思政培养目标,从伟人巨匠(“人”)、经典事件(“事”)、代表研究成果(“物”)、新闻热点(“新”)四个维度来进行思政素材挖掘,整合“学教并重”的多元化思政教学资源。同时将学生团队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及结果作为课程思政的经典案例进行推广,以学科竞赛助力课程思政。首先,参赛过程是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是多领域知识融合应用的过程,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检验的过程。通过学科竞赛,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应用实践的能力,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学科竞赛是系统性工程,竞赛过程中,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学习,不仅其个人意志品质与素质能力会得到历练,而且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再次,与其他高校的参赛队伍进行交流切磋,现场观摩、专家点评,均能够帮助学生开阔专业视野,激发学习动力,激励引导学生养成勤学善思、锐意创新的品质,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取向。
(三)巧设线索问题,深化学生理解感知
问题是人们一切思维和认识发展的“起点”。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线索问题,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提高自身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与认同,从而有效地增强他们的思想深度和理论水平[8]。
1.以问题串联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提炼出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核心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将学科内容中隐而未现的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重难点内容加以串联,确保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政治熏陶。借助问题式教学,教师不但可以精准掌握学生的学情,还可以在深入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更好地将知识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实现“精准滴灌”的思政效果。
例如《有机化学》中学习手性化合物时,从“人”的角度挖掘费舍尔投影式的提出者德国化学家埃米尔·费舍尔的事迹。费舍尔22岁完成论文《有色物质的荧光和苔黑素》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2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能获得学士学位,那费舍尔缘何可以在22岁获得博士学位呢[9]?以此问题揭秘费舍尔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及药物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激发学生探索钻研的创新精神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费舍尔在葡萄糖及嘌呤衍生物方面的研究获得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而他的导师化学家拜耳在1905年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不正是韩愈《师说》中所说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吗?以此引出“学生是坐着的老师,老师是站着的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没有绝对的权威,鼓励学生勇敢地在课堂上质疑老师,分享自己的观点。从“事”的角度挖掘思政素材,以手性药物沙利度胺如何引起史上最大药害事件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以史为鉴,认识到作为药学研究及从业者,自己的每一项操作,每一个判断都关乎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代人的幸福,要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极度谨慎,对人民的生命极度负责。
2.就关键问题组织教学,深化学生理解感知
问题是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原动力,特别是当学生发现自身经验和认知不足以达到解决问题的预期程度时,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对问题进行持续探索,从而深化其对问题的理解和感知。因此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从关注问题的角度出发,加深学生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和感知。
例如在学习《抗肿瘤药物》这部分内容时,线上组织学生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展开讨论,从药物化学的角度解析神药格列宁(即靶向抗肿瘤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结合前面章节所学的非靶向抗肿瘤药物,学生可以对靶向药物的高疗效和低副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引导学生撰写心得,从医药伦理和社会法制方面进行思考,培养其辩证思维。结合影片热映后李克强总理对电影的批示,以及2021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视频“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向学生展示国家为癌症患者所做的巨大努力!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保障14亿人民的健康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程,而我们的国家却毅然决然地坚持惠民政策,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国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同时同学们也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表示要夯实专业知识,加快我国本土原创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降低抗肿瘤药物的价格,让患者都能买得起药,具体学生评论见图2。
图2 线上讨论区学生部分留言
(四)强化正向引导,升华思想政治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成熟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观念意识可塑性较强,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我们应当通过有意识的正向引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1.学科教学导向,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意识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随着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培育和文化价值观的形成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进而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高校课程思政的时代任务。作为专业课教师,应当发挥好学科教学的导向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丰富的思政素材不断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家国历史等与学科内容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深化与升华。
例如在《药物化学》绪论部分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微视频载体引导学生回顾中药从辉煌到衰退,再到复兴的发展过程,借助这种集视听于一体的方式,把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影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其背后的民族精神,提升自身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自信。
2.以教学评价内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高效的教学评价活动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评定,运用得当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评价机制不完善、反馈不及时的问题,采用“只放不收”“效果随缘”的粗略性评价反馈模式,缺乏围绕课程思政进行专门的互动性评价反馈。课程思政评价反馈机制的系统建构,需要将评价主体由教师为主向教师、学生双主体转变,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小组互评都纳入评价体系中,提升师生互动反馈的流畅性、双向性、精准性。
在课程思政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集体教学评价、个体教学反思、师生线上线下互评、学生反思报告自评、思想汇、调查访谈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建构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结果评价与成长评价、单向评价与互动评价、激励评价与反思评价、节点评价与动态评价相融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充分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反映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五)组织综合实践,强化思想政治观念
1.开展多元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底蕴
在真实性、情境性强的专业课教学中,厚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之余,运用好第二课堂,积极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自身认知体系、提升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并从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强烈的体验、生成更加浓厚的思想政治意识[10-11]。
例如组织开展“建党百年”主题展示活动,通过与实习企业联谊,让学生深入工厂各个岗位,来到老工人、老共产党员中间,让学生去聆听、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医疗、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历程,启发学生专业课程中的价值观。提供与老一辈产业工人亲切互动的机会,通过老一辈产业工人的经历,帮助学生从中升华出职业价值观;对相关行业在改革中取得的成绩产生自豪感;对产业实践中失败的教训、警示性的问题,多维度分析原因,对学生心理和情感进行疏导和培养,让学生产生使命感与责任感;让学生在岗位实践和参观走访的过程中形成对国家工业产业发展更加深化、具体的认识,进而达成深化学生家国情怀和思想政治底蕴的目的。
2.利用综合性专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
学生在综合性专业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对思想政治内涵的探究会更加深入,为此教师们可以将目光转移到各类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项目中。引导学生自主发掘在实践竞赛中具有价值的思政资源,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从实践中了解和感知思政元素,并建构起更加浓厚的思想政治意识,进而生成更加深厚的价值观内涵,形成更加稳固的思想观念。
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先后参加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通过备赛、参赛和赛后复盘,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了团队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国内其他高校学子的风采,同时强化了自信心和荣誉感,树立了科学攻坚,不畏艰难的精神,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产生了深刻且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需要从教学模式层面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改革,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给课程思政带来了改革优化的契机和方向。通过师生双向互动反馈的方式,精准对接学生课程思政的意识与水平,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相长式的良性运转。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发地思政,并力争能够与老师的思政教学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利用教师与学生的高黏性互动来持续地收集并研究学生整体和个体的思政水平,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深度研究提供及时而详实的参考依据,从而保证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实现课程思政的精准滴灌。
总之,在全球化的大势下,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担当者,理应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树立好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而高校一线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通过推进线上线下双线对接和教师与学生的双线互动的“双线渗透式”课程思政建设,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并付诸实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