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跨学科融合” 促“以体育人”

2022-02-06吴健江苏省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213300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跨学科学科

吴健 (江苏省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213300)

跨学科教学指向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其目的是学生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解决问题,其是一种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核心的深度学习方式[1]。跨学科融合学习倡导理解本位的知识论和创造取向的学科观念与跨学科观念,解决真实问题,不断发展每一名学生自己的学科理解力与生活理解力,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融合跨学科主题学习部分主要立足与核心素养,结合课程的目标体系,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2]。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2]。因此,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最终应指向体育的育人目的,其在实施过程中是通过融合运用其他学科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一、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原因

跨学科融合是多门学科的参与和介入,其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利,也对教师的成长和学科建设发展有利。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跨学科融合教育教学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感等都有着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师在运用跨学科融合时,需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并知道如何运用,才能更有效地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

1.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没有哪一项认知活动是靠单一学科知识就能成功的[1],只有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于实践的问题解决,才是真正的学习掌握。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认知能力和技能能力提高,不是仅仅靠体育学科知识解决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问题,而是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参与与介入,是多学科知识积极参与的过程,也是学习者主动运用多学科知识理解和探究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因此,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提升,有利于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2.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不能仅局限于本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指导,更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并能引导学生解决本学科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探究和思考所学习的体育知识技能。因此,对体育教师而言,突破学科界限,掌握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思维和探究,更有利于体育教师的成长。

3.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

当前的课堂教学都是采用分科教学,即学科的教学都是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有步骤进行的,知识的分科明显、教学中知识的学科归类区分度大多不足。每一门学科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都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并在自身学科体系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他学科知识的合理介入,突破学科界限进行多角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这是学科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品质[3]。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涉及的学科

在跨学科融合教学过程中,本学科(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是学生认知的对象与目标,融合的其他的学科是方法和手段,是为学生学习和解决本学科的重点和难点服务的,是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知识技能上的资源供给和智力支撑,其起着启发思维和桥梁架构的作用[3]。因此,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本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通过融合其他学科知识,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认知视野[3],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启发思维、帮助探究,更好地运用所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所以,体育学习其不是独立的一个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是要融会贯通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

1.体育融合多学科知识

体育与健康学科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体育学科融合自然科学知识,即理解自然,其涉及的学科有物理、生物、地理等;体育学科融合人文科学知识,即理解人,其涉及的学科有艺术、语文、历史等;体育学科融合社会科学知识,即理解社会,其涉及的学科有道德与法治(小学、初中)、政治(高中)、劳动等。融合的学科知识作为学习体育的方法和手段,巧妙地融合在体育的学习中,如,艺术可以创设美好学习情境,也可以调控学生的练习节奏等,培养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体育的相关问题。

2.体育融合的学科分析

体育与健康学科跨学科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注意力,有利于学生更快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材内容,扣紧学科所学的核心内容,找到体育与健康与其他学科融合的交汇点,有效解决学生体育学习的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掌握相对较少和生活经验不足,更喜欢,也更适合直观式的学习(看得见的情境),所以体育的跨学科融合更多的是以教学情境进行教育教学。场景的布置和情境中的角色,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诸如与艺术学科融合;解决问题和调动思维,诸如与科学、数学学科的融合;练习中的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诸如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

中学生随着其他学科的知识增加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体育的跨学科融合不仅要延续原来体育中情境教学(相对抽象的情境),其更注重解决体育学习具体的问题,如,解决投掷实心球教学中要解决的投掷角度和用力方法的问题,融合物理学科等。如,水平四(八年级)《排球:正面上手发球》一课中,创设“女排精神”情境。教学中学生观看“女排夺冠比赛”的视频,并通过视频学习正面上手发球的用力、击球部位等,物理学科的力学知识解决用力和合理的击球部位(击球的用力方法等)、信息学科提高学生运用信息化技术(使用平板自主学习,拍摄同学的练习等)、艺术学科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挑战自我的斗志(女排激情的比赛画面,激昂的音乐)、政治学科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排球运动的规则,排球队员的角色意识)等。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方法

跨学科主题学习充分给学生创设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的机会,“取他科之石,功本科之玉”,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进步,进一步提高课堂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用其他学科知识作为点缀,而是要发挥其他学科的作用,充分发挥其他学科知识和资源的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融合生活和学科知识

如,水平一(二年级)《投掷:侧向投掷轻物》一课(彩虹球作为器材)中,教师创设“走进彩虹乐园”的情境,并制作了4副较大的彩虹摆放在场地两边。课堂中教师利用彩虹创设多个问题,如“彩虹是如何产生的?”“怎样划出漂亮的彩虹?”“比比谁划的彩虹更漂亮!”等进行跨学科融合(表1)。

表1 水平一(二年级)《投掷:侧向投掷轻物》一课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

2.探寻知识交汇点,运用融合学科知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其内容要围绕体育的主要内容及核心素养实施。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学生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找到合适的体育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汇点,打通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连接和融合,设计相关问题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如,水平四(七年级)《体操技巧:见肘倒立》一课中,教师创设《体操之美》的学习情境,课前通过展示体操图片展示体操之美,让学生认识到体操之美及体操之美“美在哪儿”。教师根据学情围绕肩肘倒立设计几个问题,鼓励学生利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诸如“如何形成平稳的支撑面?”“举腿时间如何确定和把握?”“肩肘倒立的美在哪儿?”等(表2)。

表2 水平四(七年级)《体操技巧:见肘倒立》一课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

3.探究知识点,设计方法与手段

体育不仅包括体育能力的体现,诸如体能的锻炼、技战术能力的提高和心理能力的增强等,还包括体育品德与健康行为的教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融合知识的可用点,探究运用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提高体育学习知识技能的效果,同时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形成。

如,水平四(八年级)《投掷: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一课中,教师设计“保家卫国”的教学情境,准备活动中运用“我是一个兵”音乐,营造氛围;利用“飞机”“军舰”模拟声音营造敌机和敌舰来临,战士们利用手中的武器(实心球)打败敌人,即打下悬挂一定高度的“敌机”和摆放在不同远度的“敌舰”(表3)。

4.研究单元体系,创设融合主题

《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课程的育人特点设计各水平教学单元。在一、二年级,重点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在三至六年级,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六类专项运动技能中各选择至少1个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在七、八年级,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六类专项运动技能的四类中各选择1个运动项目进行学习[2]。

在设计单元教学计划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巧妙地把跨学科融合学习设计到单元计划中,使之衔接紧密,不断深化,提高学习效果,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如,水平二(三年级)《田径:障碍跑》的教学单元有3个课时,分别为:第1课时设计“绕、跨、跳”、第2课时设计“爬、钻、翻”、第3课时设计“多种形式的障碍跑”(表4)。这个单元设计可以创设“勇敢的小战士”的情境,完善并完整跨学科融合教学,巧用其他学科知识点和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点,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表4 水平二(三年级)《田径:障碍跑》“小战士成长记”主题小单元设计

四、实施建议

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学习,不是简简单单地把其他学科糅合在一起,而是在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巧妙地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激活学生的思考,以此解决体育学习的问题。

1.更新观念,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随着不断深入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体育教师站在“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面前,以“以体育人”的目标实施教学。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教法学法的学习和运用,明确“以体育人”的内涵,创设“育人”情境。

2.紧扣核心,探寻跨学科主题学习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技术融合,其目的为解决学生体育学习上的问题。所以,教师应加强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学习,确定课堂学习的重难点,探寻跨学科融合的交汇点。

3.开阔视野,提高知识理解

体育课堂中的跨学科融合运用,拓展学生的视野,知识结构更加丰富灵活,学生会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应该丰富个人的知识,挖掘知识可用点,提高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的能力。

4.解决问题,鼓励实践运用

体育课堂中运用跨学科融合的关键,是学生能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启发性、探索性和应用性的问题,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和鼓励,体育的学习中能学以致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跨学科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