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红色文化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体系构建

2022-02-06□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红色

□程 芳

党的十九大强调了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远且拥有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当前社会的繁荣兴盛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而在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中,极具中国特色的是红色文化。高校一直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我国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第二课堂”的内涵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度发展转变为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职业院校,更应该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侧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第二课堂”的概念逐渐被重视。

“第二课堂”的内涵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阐释。从广义角度而言,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参与、从事或组织的一系列课堂之外的活动,包含课下活动、课堂外的校园内活动、校园外的志愿或实践活动,也包含校园外的专业实习和认知实践,形式比较多样,实施场地也不受局限。但是从狭义角度而言,第二课堂主要是与第一课堂(即课堂讲授)的理论教学搭配进行的,因此一般在教学组织的规划下进行,特指的是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

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的延伸,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其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开展尤为重要。

课程是教学育人的基础。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结合时代背景,高职院校应该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体系构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遵循“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的原则下,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注重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与自身素养的培育,同时注重向学生强调自律教育与责任教育内容,通过结合大学生的职业特点需要与社会需求,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形式

(一)校园文化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校园氛围营造尤为重要。在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鼓励开放、包容、平等、友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制度、生活习惯、学生风气、制度观念等几个方面,与企业文化类似,高校校园的文化氛围对环境影响也较为重要。除上课之外,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仍是校园,因此,校园文化能够从生活的角度直接或间接地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观念变化。对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通过开展艺术节、文化节、社团等文化艺术活动来展现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则通过院校职业性的特点,结合企业品牌,依托校企合作企业来开展品牌活动项目,丰富校园文化。通过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形式,扩充校园文化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园生活之中。

(二)主题活动教育。除了规定的思想政治基础教育之外,高职院校一般会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结合时事热点的基础上,开设相关的主题讲座、座谈会或者辩论等思想政治活动,比如:“扶贫专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等。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思潮,时刻跟随党的领导。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来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对高职院校的归属感,增强学生对于民族的自豪感,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时代使命。

(三)实习实践教育。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般比较明确,因而对其实习实践的开展主要是在其专业基础上进行拓展。一是行业背景。从学生所处行业概况开始讲述,主要着重强调近些年行业背景的变化,可以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行业介绍与分析,让学生对整体的行业大背景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二是就业方向。结合高职院校专业方向,从对口企业或部门内部机构设置以及岗位晋升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使学生能够树立更清晰的行业方向以及就业目标,提前树立职业观念。三是专业知识实习。通过校企合作渠道分配学生到企业内部进行实习,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性,通过规范学生的职业道德,进一步丰富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四)志愿服务教育。志愿服务的开展对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起到助推作用。通过参与交通协管、环保、看望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等志愿活动或服务开展,使大学生能够切身加入到公益活动中,切身为社会服务,在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体会到被需要和奉献的快乐。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五)心理教育。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处于青少年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就更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除了要在各院部都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之外,还应当定期开展座谈会、交流会、互助组等方式,来加大对学生心理建设的掌握。另外,这些心理组织和机构应当区分层级,院部、专业、班级、宿舍等各个层级最好都应设立心理委员和专属负责人,便于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一旦有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应当及时针对其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学生排忧解难,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

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脱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但部分高职院校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脱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举办形式过于局限,不同院校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对应了不同的红色文化与资源,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形式有照抄、照搬的嫌疑,未结合自身院校定位和专业设置开设第二课堂,缺少对红色资源的挖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二)对第二课堂认识不足,活动的开展缺乏支持。由于第二课堂开展的形式较为多样,因此常常涉及不同的支撑需求,比如资金、场地、人员、器材等。

(三)第二课堂开展缺乏核心指导。部分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开展缺乏核心指导,因此常常开设过程不够规范,开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较为缺失。

(四)第二课堂开展形式较为随意。部分第二课堂的开展形式不够规范,重量而不重质,缺乏相应的约束和检查机制,导致第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五、基于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体系构建

随着经济形势的演变和政策倾斜,在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双循环”之后,国内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将逐渐形成,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稳定性也与日俱增。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体系构建的难点,将红色文化深刻融入其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中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一)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地域特色,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例如:号召学生学习当地的优秀历史故事、有特色地开展开展党史教育等,增强与第一课堂的连接性,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增强高职院校对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包括加大资金、场地、人员、器材等的投入力度。高职院校应该设置专项负责人与对接部门,分拨专项资金并制定针对制度,做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专项辅助工作,以此强化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三)加强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核心指导。高职院校应该配备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实验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为第二课堂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确保红色文化能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

(四)要规范第二课堂的开设流程与考核机制。高职院校应该在严控流程,监督过程的基础下,将红色文化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考核纳入学生成绩考核范围,注重学习过程控制与学习效果量化衡量相结合。比如,可以通过比例设置的方式,第一课堂成绩占比60%,第二课堂成绩占比40%,其中第二课堂成绩由学生课外校园文化参与次数、主题活动互动频次、志愿服务完成效果等多方面组成,采用课上课下的过程性动态考核方式,更为客观、全面地观测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红色
红色是什么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红色在哪里?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追忆红色浪漫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