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民角色转变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培育

2022-02-06唐旻敏

生产力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息烽县立碑农户

陈 长,唐旻敏

(贵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2020 年全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长江经济带上游的许多农村地区将面临长期应对相对贫困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同步前行的新历史时期,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在乡村振兴中的特殊作用日益凸显。将电子商务发生的场域重合于这部分农村地区,迎来时代与科技发展共同给予的全新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农户潜力,培育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地位,这样的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长江经济带上游贵州省息烽县立碑村,连续3 年成为“贵州淘宝第一村”,走出了一条将农民由农业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网络经营者即电商的成功之路,以独特的创新实践激发了农民从事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培育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抓住乡村振兴的农民主体作用,让乡村价值得到了极大提升,形成了电子商务助力富民强村、助推乡村振兴的“立碑实践”。立碑村农民角色转变就如破蛹化蝶,总结其经验,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相关文献及理论基础分析

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有关农民角色转变的问题缘于农业生产。李尚蒲和胡凝(2017)[2]、曹峥林等(2017)[3]、江雪萍(2017)[4]及刘家成等(2019)[5]认为农业生产分工不仅受到交易成本和要素禀赋的影响,也受农户行为能力的影响。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具有不同环节比较优势的农户会根据成本收益的原则选择参与到农业生产的横向或纵向分工中去。胡新艳(2013)[6]、刘一明等(2013)[7]、朱文珏和罗必良(2016)[8]、李尚蒲等(2017)[9]、江雪萍(2017)[10]等指出行为能力用排他能力、处置能力和交易能力衡量①排他能力越强,排他成本越低,农户参与农业生产分工的概率就越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环节。处置能力越强,资源得以重新配置的空间就越大,农户的资源配置就越高效,越会促进农户选择农业分工。。乡村振兴不是要另起炉灶,激发内生动能,培育农民主体地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信息数据资料统计,中国的大多数农户只是直接出售自己生产的初级产品和原材料,收益比率很低,其中生产环节的收益只占10%左右。经过加工、包装和品牌化后的大米却能卖到原价格的数倍或数十倍。把部分农户从生产者转型为经营者,让农民参与农产品价值实现的后续过程,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很好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能,这样的乡村振兴才是可持续的。针对农民主体地位转变,现阶段的方式主要聚焦于分析技术发展增强农民主体作用,如董瑜(2018)[11]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角度,阐释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叶秀敏(2019)[12]对成功发展网上乡村、直播产业的经验进行梳理,对农村电商发展产生的扶贫优势价值如何增强农民主体地位进行分析。李晓夏和赵秀凤认为(2020)[13]通过互联网方式,打破城乡空间阻隔,乡村空间进入整个社交场域。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扶贫的场域融合,让广大的乡村日常生活与欠发达地区现状的“可见性”被激活,农村地貌、农民生活、乡村空间进入一种社会化、关系化、结构化的生产状态中。农户从中挖掘带有乡村场域风格的元素为电商助农贴上专有“标签”。

内生动能培育的关键是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个源头性的聚焦点。从目前中国城乡的现状来看,首先,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差依然存在,农产品的价值并没有在价格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其次,由于农业的无利可图使得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怎么把务工农户引回来并留住;最后,归结为通过一种组织形式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让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初始生产的产业链能够延长,把部分农业生产者转型为经营者。

三、息烽县立碑村的电商定位与特点

立碑村位于息烽县永靖镇,总面积6.7 公里,辖5 个村民组402 户1542 人,其中低收入户13 户26人,党员29 名,人均耕地0.62 亩。该村距县城不到3公里,背靠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毗邻团圆山省级森林公园,距川黔铁路2 公里,210 国道穿村而过,有着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2015 年以前,绝大多数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2015 年8 月,息烽县明确该村以电子商务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富民强村。自2017 年以来,该村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淘宝村,2019 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 万余元[14],较以往大幅度提高,网上销售成为大多数村民的新农活,村民完成了从传统农民向现代电商的华丽转身。

(一)电商定位

定好位才能找准着力点和发力点。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立碑村处于贵州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带重要节点上,绿色是其永续发展的底色,电商是其对接城市大市场、打开消费新市场的金色翅膀。立足贵州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及产业特点,立碑村将电商明确定位为:以助力黔货出山为己任、以电子商务为主渠道、以山区农特品对接国际国内大市场,积极创造“双循环”新格局,将电商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二)主要特色

围绕农村电商发展的共性问题,立碑电商抓住产品、平台、渠道与市场关键环节,探索出了以下特色。

1.产品商品化。通过质量检测,开辟绿色便捷通道,让更多农特品成为商品。比如面对“家庭式”小作坊生产的米豆腐、泡萝卜、灰豆腐等产品,县里特派专人驻村指导办理生产许可证,做好每批次产品留样送检工作,严守质量关。又如在养殖业上,县里把养殖产品纳入标准化追溯系统平台管理,建设追溯系统点27 个,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15]。

2.商品网货化。商品只有走进顾客的心里、赢得顾客的青睐,才能成为消费者购买的对象。息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生产历史造就了上等的山货和土货,这山货和土货只有成为网货,才能卖出好价钱。因此,让商品成为更懂客户的网货成为必需。息烽县引入贵州老腊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立碑村建立网货开发中心、产品包装中心等12 个职能中心,筛选县内外产品体系50 种,培育网货单品1 800余个,产品种类超过400 种,由专业设计师进行农特品形象设计和包装,加入人文情怀,把原先的大包装换成了更适合家庭消费的小包装,让商品更懂客户,成为有区分度的网货,产品附加值提高了,经营模式成熟了[16]。

3.网货品牌化。品牌是一个企业和商品存在与发展的灵魂,好的品牌意味着市场环境的影响和利润。立碑村电商不仅使商品网货化,更注重网货品牌化,他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创响了一批“土字号”“乡字号”品牌,比如“西山贡米”“红岩葡萄”等地理标志产品;又如黄南武辣子鸡、叶老大辣子鸡、阳菲葡萄酒等特色传统商品,这些品牌商品借助电子商务实现了集聚发展[14]。此外,他们还打造“息烽美味源”“网上供销息烽馆”,使其跻身贵州省“百佳特色网店”,助推了网货品牌化。

4.物流价格洼地。网络致富若想展现出更好的增富效益,需要短时间内补上物流的薄弱环节。立碑村电商创建物流价格洼地,让更多黔货向立碑村汇集。息烽县利用立碑村地处全省中心、运输成本最低的区位优势,大力支持邮政、贵电商等传统物流企业发展智慧物流,完善产、供、销全服务链条;发挥“通村村”平台,整合农村客货运服务功能,实现统一分拣,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打通山区农村物流“双向流通”渠道,逐步形成市场化下的物流价格洼地。目前,立碑村农村末端物流快递“上行”费用较过去平均下降40%,切实解决了农特品出山“肠梗阻”问题[14]。

四、三方合力为农民角色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一)党建引领

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送钱修路不如建个好支部”。因此,把优秀干部派出到乡村振兴主战场,增强村支两委的组织动员能力,调动激发乡村干部的积极性,加强基层党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2015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吕志强成为立碑村驻村干部,他在工作中敏锐捕捉到该村发展电商的有利时机,与村支两委研究制定了《立碑村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先买后卖”的工作思路。此后村支两委不断完善规划,引导村民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学会通过网络把农产品销出去,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村支两委数年的引导,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现在的发展成就。立碑村电商从无到有并一步一步做出巨大成绩表明:党建引领对村民角色的转变发挥了积极的基础性作用。

(二)政府搭台

电子商务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相关平台。2015 年以来,在息烽县有关部门政策帮扶和财政支持下,立碑村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加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企业,以及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给予政策全力支持。同时,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和引进工程、电子商务农业园区应用工程和电子商务农村应用工程等,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在解决了硬件之后,立碑村还加快软件建设,建成“淘宝大学培训学院息烽县培训基地”、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运营中心、菜鸟物流县级物流仓储服务中心、村级电商服务站、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等,形成覆盖全县电商服务运营支撑体系,孵化了闪电跑、掌上息烽、派菜网等本土综合交易平台[16]。政府搭建的平台让立碑村电子商务插上了奋飞的翅膀,2019 年5月,息烽县再次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三)企业唱戏

人才和企业是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核心和关键。2016 年1 月,息烽县与阿里巴巴合作,全面启动阿里农村淘宝项目,以立碑村为中心,开展“3 天基础班+7 天提升班+180 天孵化班”的递进式“立碑育才”培训。培训班自设立以来,培育电商创业者1 600余人[14]。黄琪、何娇夫妇是被世界银行原行长金墉点赞的首批培训者,如今已成为立碑电商从业指导人员,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立碑村百姓不仅懂得了生鲜农特品必须抱团出货才有市场竞争力的道理,而且认识到只有保证生产农特品农户的利益,才能源源不断地将高品质的山货买进来,让山货成为网货,才能卖出好价钱。立碑村引进的贵州老腊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对黄南武辣子鸡、叶老大辣子鸡、阳菲葡萄酒等传统商品的网络销售实现了集聚发展,夯实了全县电商创业者的货源渠道。同时,息烽县相关企业又通过SC 食品生产许可证等系列措施,完成“辣子鸡”“蜂蜜”“腊肉”“香肠”“辣椒”“吊瓜”等16 个农特产品的认证,培育了幸福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岩葡萄专业合作社等企业。正是有了人才基础和企业唱戏,立碑村电子商务之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五、破蛹化蝶:农民角色的华丽转换

电子商务是激活山区农户内生动力的有效载体。立碑村农户由传统农民到现代电商的角色转换,是国家主推电子商务进农村背景下农户转型的成功案例,具有“破蛹化蝶”的良好效果。究其原因,正是得益于党建引领、政府搭台和企业唱戏。此外,政府还通过提高服务效率,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充分发挥息烽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的统筹作用,推进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创业创新、便民富民、农业农村等深度融合,引导农村有能力的农民发展电子商务,把农村实体店与网络销售平台融合互动,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力推动了农户转型、农民增收。尤其是阿里淘宝学院的培训,使越来越多的村民掌握了数字经济的基本技能,从拿锄头刨地变为用智能终端打理,从简单的自产自销到掌握店铺运营,立碑村民具备了腿上有泥、心中有“数”的能力。一批批懂网络、会直播、能线上销售的“网红农民”,将农特品卖向全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新生力量。

黄琪夫妇是立碑村农户身份转换的代表。2015年之前,夫妇俩以干农活为主,农闲时外出打工维持生活。他们在《立碑村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规划》中看到希望,同时也发现省内很多独具特色的“土产品”,因为缺乏必要的宣传举措和有效的销售渠道,既卖不出去更卖不出好价钱,于是夫妇俩决定在家乡开“淘宝店”销售贵州农特产品。2016 年夫妇俩创立贵州聚湘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是销售贵州农特产品,助推“黔货出山”。刚开始创业时,公司生意并不好,对产品宣传、网页设计知之甚少。以息烽县获批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夫妻俩通过参加淘宝大学立碑村基地的培训,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电商知识,加上两人不断摸索,很快就实现了盈利。时下,黄琪家的特色土货有爆浆小豆腐、柴火辣椒面、阳郎辣子鸡、酸菜、豆米、豆沙粑、土蜂蜜等50 余种农特产品,这些产品有的自产自销,有的来自周边的村民。每天清晨,立碑村村民舒清云会准时把豆沙粑送到他家,可别小看了,这些产品在网上可是俏货。目前,公司平均每天发货快件300 余件,年订单总量20 万件,年销售额300 万元。黄琪夫妇成功的原因很多,但如果没有他们当初角色的转换,也许就没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黄琪夫妇影响下,2016 年以来,立碑村民纷纷返乡创业,据统计,全村共目前注册电商企业6 家,个体工商户27 家[16],开设网店114 个,不仅成为贵州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点,而且成为贵阳市首批“村淘创富”示范村。立碑村农民角色的转换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成功的经验。

六、立碑实践:以村带县引领乡村振兴

立碑村农户由传统农民到现代电商,正如破蛹化蝶,实现了角色转换。正是角色的转换让“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农特品进入了城市人的餐桌,让“三农”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绿色经济,创造了本地特色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新竞争力的“立碑实践”。“立碑实践”是充分利用脱贫攻坚形成的资源优势,利用政策资源、组织建设、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等优势,顺势而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典型和缩影,它实现了“以村带县”的产业发展引导,提高了信息服务水平,促进了山区农特品对接大市场,推动了县域生态产业化,因地制宜发展了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通过电子商务打开了农特品销路,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立碑实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2018 年11 月,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说:“贵州立碑的案例有着巨大的启发性,我从未在其他地方见过。”[17]“立碑实践”具有两点明显意义:

(一)带动县域产业转型

生态产业化的贵州,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山地高效农业,有机茶叶、中药材、辣椒、食用菌、猕猴桃等各种山货通过立碑村电子商务出山。立碑村电子商务的成熟带动了息烽县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2019 年全县种植猕猴桃12 000 亩、贡米3 300 亩、葡萄6 000 亩、椪柑1 000 亩、吊瓜3 200亩,养鸡年出栏达到1 200 万羽。全县形成以“葡萄、刺梨、猕猴桃和李子”为优势产业的规模化生产。无公害种植业认证面积达18.07 万亩,无公害产地认证92 个,产品认证82 个,有机认证5 个[16],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 个。不仅如此,立碑村电商还吸引了周边网商、网货及物流公司等要素集聚,带动了该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更可喜的是,立碑电子商务直接或间接带动全县农户2.84 万户、7.2 万余人增收,覆盖贫困人口4 730 人,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2019 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18]。2019 年6 月贵阳国际大数据博览会期间,息烽县电子商务带动产业发展成为参观者关注的焦点。

(二)提高县域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立碑村农民角色的转换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息烽县必须加快形成创新发展、自我优化、自我净化的民生服务新业态,为此,息烽县一方面建成大数据应用管理中心,运用大数据对本县农特品的销售情况、各村级电商淘宝服务站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情况,指导县域农特品种植加工、改进电商淘宝服务站运营管理;另一方面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全民共享共用,实现数据资源对全社会开放,促进数据流通,开设“云上息烽·富美乡村”云平台电子商务栏目,构建民生服务数据价值链,整合、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民政、社区服务等民生服务事项,通过民生全领域、全过程海量的记录、共享、挖掘,聚焦民生服务需求,促进民生服务精准化、公平化、共享化。目前,息烽县积极推进政府门户网络互联互通、数据资源目录整理、应用系统迁云等工作,打破数据孤岛和壁垒,实现政务数据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特别要明确的是,立碑村农民角色的转换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七、息烽县立碑村发展启示

当前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困境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能力与自下而上的社会动员能力发展的不均衡,从而使得行政执行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一方面造成政府压力过大,责任过重;另一方面行政执行效果不被村民认可和理解。“立碑实践”体现了行政命令与社会动员、组织协同的有效结合,改变了农户在推进农村电商公共事务中等靠要的思想,激发了农户的参与热情和活力,成功地把传统农民的角色转换为现代电商,从而给乡村振兴注入持续源动力,其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一)基层治理创新统筹促进三方合力、四方联动形成

农村电商在统筹过程中,基于多层治理视角,宏观层面由中央提供基层治理创新的方向指引和顶层设计;中观层面由贵州省和贵阳市推动执行,旨在加快基层治理创新的扩散并为基层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微观层面由息烽县直接实施,在县域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形成创新共同体,互相学习,资源共享。自2012 年农村电子商务基层治理统筹工作开始以来,中央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行政决策权,贵州省级层面加强了省、市两级对县域基层治理创新扩散的介入力度,促进创新统筹,并选择有推广价值的治理经验,积极向省内各个地区推广。贵阳市充分意识到自身承上启下的核心主体地位,向上理顺、建构和贵州省乃至中央之间的治理关系,向下加强统筹设计和制度输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基层治理创新统筹,确保党建引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三方合力形成,为立碑村农户角色转换的最终完成提供了四方联动。

(二)项目制的社会动员促进新公共空间形成

社会动员是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持久影响的过程,有助于促使社会成员的态度观念和具体行动逐渐发生变化,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依赖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社会动员可以重塑人们的偏好,进而显著改变社会的整体风貌。社会动员在立碑实践中关注农户个人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让立碑村农户获得新的社会模式和行为模式。同时立碑实践是项目制进行社会动员的一种尝试,通过农村电子商务进村项目进行农村社区的社会动员,实现基层政府与农村社区有效衔接。项目动员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行政部门,也包括企业和村支两委。项目制社会动员整合农户诉求,将分散个体纳入组织体系,促进新公共空间的形成。这是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双向互动形成的公共场域,是基层政府通过项目进行动员带来的客观结果。

(三)大部制改革与管理者下沉

息烽县实施“大部制”改革,将以往复杂的条条部门归口统一成大部管理,由县电商商务运营中心执行,避免了农户多窗口办事的不便。通过“大部制”改革,实现一小时的一站式服务,大大节约了农户的时间成本,间接提高了电商的经济效益。同时,从驻村干部解决村里便民快递网点到县电商商务运营中心管理人员入村并运用信息化网格化管理,让管理者沉入基层,解决村民和电商的实际问题。管理者下沉是一种主动摸底农户真实情况,倾听农户诉求和心声的解决农户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大部制改革与管理者下沉,强化四方联动,实现有效沟通,更好地联系农户和服务农户,管理者下层成为立碑村基础的管理手段。

八、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补齐发展短板、激发致富潜能,农民角色的转换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农户带来了更多的致富希望。立碑电商在“买全省、卖全国”的发展态势中引领着县域经济发展,是新时代农民“破蛹化蝶”的典型,他们创造的“立碑实践”不只是带货,更是带“路”[14]:它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农民从绿水青山中淘出了金山银山,看到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富村强县有序衔接、动态循环的缩影,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农民的甜蜜生活和幸福未来。

猜你喜欢

息烽县立碑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海绵“成仙”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为山水立碑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无名烈士墓
曹魏时期禁碑缘由考略
北京市通州区被明确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五河交汇处立碑
息烽县委离退局召开民主生活情况通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