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2022-02-06邹艳
邹 艳
广州理工学院 广东 广州
物质保障是高校生存和经营的基础,而固定资产在高校物质资源占有较大权重。从高校固定资产使用类型上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经营资产,指高校利用该资产结合人才资源进行生产经营,这类在校办企业中十分常见;二是非经营类资产,即用于科学研究和人才教育的固定资产;三是准经营性资产,即以培育人才和从事科研活动为主,在一定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经营的资产。不论是哪种资产,高校在固定资产上的利用都存在着不足。引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固定资产组成的复杂性,这导致管理层在面对问题时显现出管理准备与管理统筹的不足。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传统高校大多将教育任务、科学研发作为学校的重心,在管理方面侧重于核心业务管理,忽略了资产管理。特别是面对固定资产这样庞大又不确定的事项,大多是管理固化、节奏松散,管理大多采用三种方式。
(1)宏观管理模式,即通过第三方或专业的管理机构介入高校固定资产工作,学校领导只需核收结果、定期询问即可。这种方式普遍适用于规模较大的高校。
(2)集中管理模式,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集中在资产管理部门或是校长等直接管理人。此方式大多适用于规模较小的高校。
(3)分类管理模式,即对固定资产进行划分,将划分好的类目交由指定部门或领导层进行分别管理,此方式灵活性较强,各规模高校均可适用。
二、优化高校固定资产的意义
1.促使管理精细化
不论高校是否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专职工作岗位,高校固定资产都需要进行论证、购置、验收、管理、使用、维修以及财产清算等一系列流程。这些流程合乎高校运作实际情况,但部分高校在流程环节中有所缺失,从而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不全面、不精准。
优化常规管理流程可使高校在各环节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对流程实施优化,同时进行反思。将这一流程作为一个可持续进行的闭环,高校不仅能从中找到提升常规管理的办法,更能举一反三,发现日常管理中的普适性问题,并采用类似方法逐步解决。
2.促使相关部门互相牵制
固定资产管理会涉及高校中不同部门,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等情况不容乐观。为防止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情况发生,应形成各部门互相监督、互相牵制的现象。优化高校固定资产,势必会在行动中促成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论证、购置、验收、管理、使用、维修、报废等各个环节不同部门的介入,可使原本松散的分工模式再度变得紧密起来。通过各部门间的协调形成互为牵制,既可以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持续进行下去,又能减少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意义重大。
3.可反思执行环节落实情况
部分高校管理层只注重高校核心业务(如学业开展、科研开展),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力度不足,导致在实施环节出现各种问题。在执行环节中若出现领导传达不及时、基层人员呼应不积极、执行缺乏章程以及监管等情况,都将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推进。在执行中发现这些问题并引起重视,既是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不论执行环节如何,都能进行反思,及时优化内部问题,成为影响结果本身乃至高校更广运营范围的存在。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界定存在困难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虽然有对固定资产提供界定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法准确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做出延伸,高校在固定资产的界定上存在着意识不明确或难以界定的情况。《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四十二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但各部门、各学校对于此标准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同等物资可能因为界定的不同被划分为固定与非固定的形式,导致在最终确定高校固定资产时,实际资产额度经过不同人员的核算后会出现不同的数值情况。比如,若采购人员购买超过1000元的同类固定资产,按照条件可列入固定资产,但如果采购人员单件或小批量购入相同固定资产,所产生的金额未达到1000元,则不能列入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机制有待完善
从固定资产使用来讲,相关人员缺乏对固定资产的统筹管理意识,导致购置的一些设备未使用几次就被闲置,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由于统筹和协作机制不健全,各部门可能会消耗同一固定资产,但资产的申请与使用往往和独立的部门挂钩,一旦部门拥有一项固定资产,此资产就很容易变成申请部门的“专用”资产,缺乏资产的共享使用。另外,人员对固定资产的保护意识不强烈,许多灵活性较高的固定资产很容易成为部分人员的“私有财产”,形成资源侵占与浪费。
3.固定资产统计滞后、不全面
固定资产在录入和统计时缺乏全面性和整体性,导致部分闲置的设备或资产并未及时计提折旧,以历史成本核算出固定资产价值。再加上个人乃至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占用,导致数据统计不准确,对固定资产的分配也会随之出现偏差。另外,高校固定资产清点与盘查没有形成制度化,使得数据更新不及时,对固定资产的再利用造成障碍。
4.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固定资产种类众多、项目繁杂,管理制度不完善严重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推进。主要体现在管理工作无指导体系也无系统管理体系,这会导致相关人员工作无章可循、毫无头绪。在资产的购置、验收、整理、报废等过程,很容易会出现重复购置、维护不力、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现目前,一些高校因为制度建设的滞后使得资产管理的约束和监督形同虚设。
5.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受传统计划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影响,高校管理层大多将精力和重心集中在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上,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加上管理人员大多并没有接受专业的管理培训,导致资产管理工作难以推进。而资产管理人员自身也不注重提升专业管理知识,缺乏创新意识,管理运作处于滞后和固化的形式中。
四、优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1.构建良好的资产管理环境
固定资产作为高校办学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与有效节约能促使高校资金良性运作,间接影响到部门合理支出、员工福利提升、员工薪资提升等诸多经济事项。让高校管理工作与自身利益挂钩,向高校工作人员讲解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提升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具有重大意义。另外,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中,利用绩效考核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更好地提高固定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并逐步改变人员“重购轻管”“重财轻物”的观念,构建出良好和谐的固定资产环境,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深入推进。
2.优化内部管理模式
改变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一是将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划分。划分需要明确固定资产的主要类目,并将其划定给不同的部门分管。二是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每个固定资产管理部分落实到专门的部门以及人员。三是各部门间实行互相监管的模式。形成部门间的监督与管理,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汇总报告。通过不断优化,使固定资产管理实现数据透明化和共享化。
3.落实资产管理细节问题
日常资产管理应注重合理而全面。资产管理应包含固定资产产权登记、固定资产购置与验收、日常管理与维护、使用登记并回访、合理调拨、维护与处置等全过程。并且,固定资产管理应该着眼于具体类目,优化细节,确保每一步骤、每一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科学完善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应涵盖固定资产产权登记制度、固定资产购置制度、固定资产处置制度和固定资产管理行为的监督评价制度。通过以上制度的健全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使固定资产预算编制、购置的科学性、资产运作、内控制度等方面都能依照制度的约束良性运作。
4.让体制与控制发挥作用
在良好体制下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活动控制,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能得到进一步规范,使资产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要实现体制与控制“双管齐下”,首先要抓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操作流程,切实做好固定资产购置的经费预算、合理配置、规范使用与定期维护。
在实际运用时,首先可以通过对流程的严格掌控来降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因素,进一步避免固定资产的流失或侵占,使资产始终维持在良好的状态下。其次,固定资产管理还要重视制度的履行。认真履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核查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实现相互配合,利用固定资产的宏观调配机制打破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情况。最后,在管理过程中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共享,使资源配置不再像以往一样支离破碎。
5.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让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进一步服务于高校,在高校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架构仅供内部使用的管理系统,帮助管理者进一步理清固定资产管理全流程,并及时保存各流程中的数据,及时同步到系统当中。
以数据化的处理方式减轻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核算问题,并通过信息共享的便利降低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的难度,再通过新系统的规范提升各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成就感和使命感,这一系列动作都有助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为加快构建专业的数字化、信息化系统,高校还需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通过专业人才对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使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始终保持健康、良好的运作状态,减轻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实施的过程应循序渐进,注意每个环节和每个流程的合理性。在实施固定资产管理前,应在意识提升和重要性宣讲上下功夫,让领导层和基层员工意识到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的多面性,要找到问题发生的核心,透过核心去思考可优化的方向和具体操作办法,这样才能保障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下去。而在不断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保持不断优化进取的精神,再结合数字化、信息化,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