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2022-02-06张晓辉
□张晓辉
学校学风建设,其目的为令全体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学习态度,具有一定的学习风气,提升学生的学习目的及学习纪律,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1]。学校的学风建设主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发挥其显著功能,通过其所涉及的学风建设要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并对学风建设做好协调,进行推动,为提升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效果提供有效作用。
一、高校学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联系
(一)高校学风内涵。高校学风就是大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品质,这种品质是作用在学生人格之上的外部反映,可以说为学生学习及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品质表现,展现出学生一定的精神风貌;高校学风建设,需通过教师与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实践逐渐积累,形成具有积极精神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因此,高校学风建设,体现出了全校师生的心理疏导作用与外部活动治学作用。
(二)思想政治内涵。思想政治是党政、社会等阶级用一定的观念与规范对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或行动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做一个具有高品德素质的社会人才[2]。具有一定目的,并促进人形成具有高品质特征,主要将社会的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转化在受教育者身上,以此受教育者可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进步。因此,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应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并促进学风,学校及教师应通过各方面对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令学生拥有一定学习风气,具有我国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培养其学习风气的进步。
(三)高校学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高校学风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可分开来说,是相互作用的。高校学风建设,是目前职业学院重要的教育发展工作,学风建设的完善,可提升高校整体实力,增加学生自信,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可增加社会贡献。而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引导部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学生建设应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对学校学风的形成起到重要意义,同时学校学风的形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现:第一,两者都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思想理念、学习态度,实现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为目的,故其本质相同;第二,两者都为了让在校学生得到一定发展,提升自身及社会发展能力,通过系统、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德育教育全面提升,可增加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正确人生观,为国家培养出具有高道德、高技能的社会有用人才,而高校的学风建设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技能能力,实现具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故目标一致[3]。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意义
(一)引导学风建设。随着社会发展,人才之间存在着一定竞争关系,面对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很多大学生虽富有时代气息,却对就业存在一定彷徨与迷茫,需一定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行引导,因此,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风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风的导向作用可通过内容、形式、目的、效果体现:内容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思想,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体系的价值观,对学校的学风从多方面建设入手,引导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正确的立场与导向;形式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人为中心,围绕学生来提高其思政、认知等能力,通过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目的上引导学生自动行动并实现党的路线方针,学生在行动中可受到深刻影响;效果上无论是学生的整体还是个体,思想政治教育都会对其起到深远、稳定的意义,从学生自身看,可提升学生的气质与精神风貌,从学校整体看,对学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效果。
思想政治在对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可对各种教育影响因素做出选择与调节,进行一定引导作用,学风建设可按其价值选取有利因素,一旦学生因不良因素出现消极行为,学风建设可转移这些不良因素,使学生进入正常轨道发展,并通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对学风建设中的活动特点进行加强探究,达到积极创新目的,以新角度、新途径开拓学风建设,并引领好学风方向。
在学风建设的培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可明确发展理念,引导学风建设积极向上,使学生拥有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特性,实际工作中可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将思想政治与教学活动结合,引导学生具有竞争意识,通过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并通过教师在特色教学的指导过程中做好表率作用与榜样作用,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二是将思想政治与学生各阶段学习的目标结合,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在对学生的专业考试、外语考试等阶段目标进行督促指导时,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途径入手,进行说理教育,使学生以真正的热情与积极态度投入到学习中,令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激励,树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及人生志向,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是将思想政治与学生个人理想结合,如:在学生专升本、考研、国考等考试筹备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念,提高学生个人素质,营造集体发展风貌,令学生在学风建设中规划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4]。
(二)协调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可协调学风建设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我国学校部门较多,如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等,虽是一个整体,但工作中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拥有一定的整体协调力量,才能使各个部门的工作具有意义,获得“1加1大于2”的工作效果,而如今现象为:学校中多个部门都注重自身利益,出现一定认知与心理偏差,使部门之间关系紧张,不注重学风建设的配合与落实,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有的组织性落实到学风建设中,可通过宣传、解读等多种方式改善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障碍,具有一定的协调作用,确保学风建设的顺利实施,实现学校部门间工作效率最大化。
2.可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地域、信仰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看待同一件问题时,所持观点也具有差别,往往存在一定矛盾,影响学生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可促进学生之间缔造和谐氛围,武装学生头脑,为其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为人处世能力,减少内部矛盾;此外,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可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在看待问题时虽具有一定差异,但学生之间方向一致,产生一定思想共鸣,促进团结;并使大学生对学风建设存在潜在意识,学风建设可慢慢渗透学生内心,协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3.可化解各级矛盾。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因其政策、措施的改变,会引起学校成员对其产生误解[5],尤其当物资分配不合理时,会产生成员之间的矛盾,难以推动学风建设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学风建设基础上,可针对学校特点展开宣传,利用科学分析对学风建设的思想信息进行分析,为学校可正确把握学风建设,并进行一定指导;还可增进学生与学校工作人员的沟通,使师生矛盾事件大大减少;可消除学校部门、学生成员之间的沟通界限与隔阂,使学风建设受到全校人员的支持,并具有一定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对学校的学风建设具有一定推动性。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加强师德师风推动学风建设,在树立研究的学风同时,需教师具有一定师德师风,因此,在开展学风建设之前,学校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6];第二,学校党员应发挥出榜样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带动学风建设,教师党员应严谨治学,传播党员知识,学生党员以身作则,做好党员应尽的义务;第三,打造优质校园文化环境,提供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激励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作用主要为激发与调动学生对校园学风建设的参与性,是学生具有自主建设行为,拥有一定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可运用精神手段与物质手段,引发学生思想动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积极性,令学生自觉统一学习目标与学风发展,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双向提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明确自身发展,达到自己的目标理想具有重要意义。如:物质方面设立不同等级奖学金,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学习、针对家庭贫困学生设立助学金,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精神方面通过学校及教师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同时做好同伴之间的激励。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学生发展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可促进学风建设的实施与完善[7]。高校对校风建设的实施方法除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还需全社会、党政领导、学生家庭家长等多方面共同配合,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并获得社会各界支持。本文浅析了高校学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联系,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在大学学风建设过程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具有一定发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