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语言导论》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
——基于“后方法”策略视角

2022-02-06黄智广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导论语言学理念

□黄智广

《语言导论》是本科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很强,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侧重于介绍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以及概念,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而容易忽略其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指导功能。本文透过“后方法”外语教学理念视角对《语言导论》课程进行分析和反思,探讨《语言导论》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应有的作用和角色。

一、《语言导论》课程现状

《语言导论》课程是以科学、系统的角度认识语言的入门课程。一些高校设有《语言学导论》或《语言学概论》课程,其内容和目标与“语言导论”基本是一致的。课程涉及对语言以及语言研究的基本概念、知识以及理论的学习,以人类语言总体作为学习对象,探讨其结构的特征以及演变规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语言理论方面的专业素养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考查和研究语言现象的能力。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涉及大量抽象的理论、概念、术语,常常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学生往往认为课程枯燥、难学、无用,学习效果普遍不太理想[1]。

相比而言,学生更关注自身英语技能的提高。英语能力的充分发展是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学习目标。《语言导论》课程作为英语专业核心以及理论基础课程,不应仅仅着眼于使学生了解语言学理论和概念,它还应该针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其在课程体系中的支架作用,既能够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提供实践平台,又能够促进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实际上,《语言导论》往往变成课程体系中的象牙塔尖,既无实用性又无实践性,显得与其它课程格格不入。强调《语言导论》课程基础性、实用性并适当淡化其学术性,使学生认识《语言导论》课程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指导意义,能够有效促进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二、“后方法”教学策略

外语教学的“后方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对“方法”观念的批判和颠覆,它否定了任一外语教学法的普适性,强调教学法的多元性、开放性、相对性和特殊性。因此,“后方法”不是一种特定的教学法,不对教学方式和程序作严格的规定,而是集中体现在遵循十条宏观策略,分别是学习机会最大化、教学理念透明化、促进协商互动、促进自主学习、培养语言意识、语言技能综合化、语言输入语境化、激活直觉探索、保证社会关联、提高文化意识[2]。可以说,“后方法”广泛吸收了现有种种教学法的优点,尊重学习者个体差异并且重视学习者综合素质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以及和谐民主的思想态度,是一种先进的语言教学理念。

三、“后方法”视角下《语言导论》课程的功能

应用“后方法”策略对《语言导论》课程进行反思,能够更加清晰认识其对于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全面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深刻把握《语言导论》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关键性以及充分挖掘课程的实用性,使其与别的专业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充分发挥课程的核心功能。

(一)促进学习机会最大化。“后方法”理念主张学习机会最大化,而《语言导论》课程能够扩大学生学习外语的机会。通过使用英文教材以及中英双语授课,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目标语输入;通过安排课堂提问、讨论、展示等活动,还能为学生提供创造输出的机会。此外,掌握越多语言知识,对语言结构和功能理解越深刻,学习英语就能具备更高的策略性、学习更有效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充实了语言知识,意味着提高了英语能力发展的潜能,培养了学习策略能力,是英语能力发展的重要构成环节。

(二)促进教学理念透明化。“后方法理念”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教学理念应该透明化。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而且应该把教学思想和意图传达给学生。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往往蕴含着教师对语言结构、功能、语言学习规律以及语言文化的深刻认识。学生通过《语言导论》课程学习关于内部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以及语言习得等方面的内容,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各门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手段以及教学任务安排的目的和理由,从而减少师生理念错位,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促进协商互动。互动既是语言学习的前提又是其目的。《语言导论》课程内容有利于引发师生参与互动并认识到其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一方面,学习“语言导论”涉及认识、分析以及总结不同语言的特征,而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资源有着相当程度的差异,他们不但掌握不一样的汉语方言,还选修不一样的第二外语,因此,课程很容易激发学生分享交流各自掌握的语言知识和经验,促进对语言现象的理解。另一方面,利用课程内容蕴含的争议性的话题,例如“动物是否有语言?”“你觉得哪门语言最好听?”等等,能够引发师生们使用英语进行热烈讨论,不但引导了学生对语言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而且为学生通过互动提升英语应用能力提供良好的机会。

(四)促进自主学习。英语学习是长期过程,自主学习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语言导论”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拓宽了对语言类型的了解,因此对陌生或者奇怪的语言形式不那么容易产生抗拒心理,而是会尝试去理解和接受。课程还培养了利用自身语言资源的正迁移作用去理解新的语言项目的意识、能力和信心,为培养学习策略意识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培养语言意识。“后方法”理念强调应通过语言学习培养学习者认识语言的社会政治性,关注语言和权力的关系,提升批判性意识。《语言导论》课程涵盖了一系列相关问题。例如,围绕“语言与性别”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语言使用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培养性别平等意识,提高英语语言修养;围绕“语言规划”概念,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认同我国的语言政策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及我国英语教育政策对于贯彻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升英语学习的动机;围绕“官方语言”“通用语言”“语言与权力”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语言地位与使用群体的社会身份以及政治权利的关系,提升应用英语维护社会公正与和谐的意识。

(六)促进语言技能综合化。“后方法”理念主张打破语言知识和技能范畴之间的壁垒,并强调听、说、读、写技能的关联性,培养整体语言能力。过度强调发展单一技能,不但会造成语言能力发展失衡,甚至还会对其它方面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学生通过《语言导论》课程中关于语言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语音、音系、形态、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内容的学习,能够认识到语言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形式-意义-功能结合体;通过对语言习得以及心理语言学的了解,能够认识到语言学习以及使用是生理、心理、神经等多个维度的多感官体验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了整体语言学习观念。

(七)促进语言输入语境化。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强调死记硬背单词、语法以及大量做题,过度注重学习孤立、分离的语言项目,忽略了语境因素,不但造成学习枯燥乏味、效率低下,还容易对语言形式的意义把握上形成偏误。学生通过《语言导论》课程中的“语用学”“语篇分析”等内容,能够体会到语言使用涉及的微观语境和宏观语境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升在语言学习中关注语境的意识。

(八)激活直觉探索。由于语言是一个有机综合体,对语言结构、意义或功能的理解往往无法通过理解规则来实现,而必须依靠直觉探索以及借助语境和实例。学生通过《语言导论》课程能够从人类语言的总高度上认识一门具体语言其结构上的特殊性以及不规则性。例如,通过对语义学以及语用学能够认识到语言意义与语言形式错位现象;通过对历史语言学以及文化语言学方面的内容能够认识到语言变化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此,认识到语言学习往往无法依赖规则和逻辑推导。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语言类型学以及比较语言学相关内容的学习,能够进一步认识语言形式的多样性,并提升应用不同语言资源来帮助理解和接受语言不规则性的意识。

(九)保证社会关联。语言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语言导论》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联,促进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一方面,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社会语言学的“语域”“禁忌语”“委婉语”等内容,能够引导学生不仅仅关注提升英语的准确度和流利度,还应该关注适当与得体。另一方面,通过对地域方言、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多语社会等概念的学习,更好理解了世界英语的多样性以及差异特征,提升了对不同英语变体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对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文化自信;而通过对语码转换和超语行为的认识和应用,能够提升使用英语作为通用语的交际策略能力。

(十)提升文化意识。“后方法”理念强调语言学习应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语言导论》课程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关注和学习意识。例如,通过了解世界上丰富多彩的文字类型、使用范围、演变历史以及传播过程,增加世界知识、陶冶审美情趣、深化对人类历史以及文明变迁的理解并提升对人类璀璨文明的崇敬之心;通过不同语义类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语言意义蕴含的文化属性;通过认识语系的概念及其与民族的关系,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英语文化根源以及英语民族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导论》课程能够为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提供全面、有力的支撑。教师应充分发挥“后方法”教学策略的指导作用,并深入发掘其课程内涵,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应用所学语言知识指导英语学习,促进英语能力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导论语言学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