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书法教学探索
——以泰国初级阶段学生为例
2022-02-06桑鑫烁
□桑鑫烁
一、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表达,关于书法在文化中的地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1]在文化推广过程中,书法无疑是一张不可替代的中国名片。从古至今,书法融入到了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扎根到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春节时,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手写春联、福字的习俗;几乎所有的大学牌匾都是毛笔字书写而成,不仅表明着学校的名称,更能看出这个学校所反映出的历史或风格等;在历史博物馆中也可以看到从古代保留下来的各种各具特色的书法作品。
近年来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更多的人关注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书法教学的关注也有所增加。崔维艳(2012)[2]通过对书法教学概念的界定,清晰地阐述了书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曾昭聪、朱华(2009)[3]提出在教留学生书法的时候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书法教学启示。鲁馨遥(2015)[4]在展现对外汉语教学中书法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对课程设计进行研究,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等,为汉字书法教学的整体设计做出参考。在国别化书法教学方面,研究成果丰富,焦小玲(2013)[5]提出了针对海外汉字书法教学的模式与策略,并以菲律宾怡郎中山中学为例设计了一堂汉字书法课;刘念(2021)[6]分析了在美国大学中开设书法课程的意义和可能性以及所面临的的挑战。
二、对外汉语书法课程教学法的应用
(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上课最广泛用到的方法,即教师使用再加工过的语言向学生讲述课本上的内容。对外汉语中的书法课程需要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们介绍关于书法的基础知识,如:书法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书法的发展历程等。书法教学需要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对所演示的教学对象有清楚的认知。同时,在演示的过程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要做的是要在知识和学生之间加一座桥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如在书法教学中以象形字入手,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到汉字的来源,降低学生们书写汉字的焦虑感,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汉字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方面等。
(二)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在书法教学中对于写汉字时的坐姿和持笔方式,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纠正;在对汉字的书写时,教师可以实际展示或者采用音像演示法,可以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汉字书写的过程,感受书法的特点,以便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三)操练法。操练法也叫练习法,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尤为重要,联系了理论与实际,是指通过练习将学生已经学到的内容放在实际中应用,以达到巩固知识和形成技巧的教学方法。在词汇、语法方面体现在具体应用方面,特别是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对外汉语书法教学中的操练体现在学生对于持笔、坐姿的练习,以及对于汉字的书写方面,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和认识,以达到记忆的目的。使用操练法的时候应当要注意进行的顺序,先讲后练,精讲多练,同时要注意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必要时融合支架式教学法,如此才能达到想要的学习效果。
(四)游戏法。游戏教学法是一种由语言教师引导,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交互性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教法意在让学生更加主动、热情地进行语言学习,以达到提升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目的。基于汉语难懂难学的特点,应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来提升汉语学习的趣味性,降低学习者的畏难情绪。曾健(2006)[7]对游戏进行了广义和狭义上的区分,狭义上的游戏指在二语或外语课堂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巩固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趣味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内容穿插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这部分语言活动。这些游戏一般具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清晰明了的规则,一定的竞争机制,用语限制,时间、备品、场所的设定以及游戏进行者认知水平和年龄限定等的特性。
基于游戏之上的教学法就是游戏教学法。对外汉语书法教学在游戏法方面的应用体现在:一是基于汉字的特点采用的游戏法,如:猜字谜游戏、汉字部件组合的找朋友游戏;二是基于书法的特点采用的展示竞争法,如: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进行评比,获得学习后的满足感等。
三、书法教学需要遵循的的原则
邓云峰(2002)[8]在《试论书法艺术的教学原则》中提出了书法教学的三条基本原则,一是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循序渐进原则;三是因材施教原则。这些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对对外汉语书法教学,但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根据教学对象进行书体选择。汉字意义和形体经过多次的变换。追溯到造字之始,汉字的形和义相辅相成,经过这几千年的传承,汉字的形体有着一系列变化,特别是简化字的出现,有些已经很难看出汉字原本的意义了,汉字形体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相比于其它几种书写字体,楷书的实用性更强。目前对于教授留学生书法需选取的汉字有两种看法:一是以主要使用的楷书为佳。从外形上来看,篆书、隶书书写相对简单,不适用于日常使用以及辨别学习。虽说汉字是可以画出来的,但如果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思,那就只剩画了,与开设一节图画课没什么本质区别。行书、草书更具有欣赏价值,并不适用于初学毛笔书法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楷书与日常生活中的汉字书写字体最为相似,而且字形规范,方正得体、结构清晰,兼具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另一种观点如王冬龄教授(1995)[9],他指出“留学生书法教学不单是教会其书写方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领悟中国书法的精神,不一定要从楷书入手,也可以从篆隶入手,几种书体同时学习。”因为无论哪种书都是中国书法文化的典型代表。故在选择书体时,还是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选择。
(二)汉字教学需要有层次感。“字之初,始为画”,据调查,从画到写的过程是对外汉语书法教学中非常适用的,在此基础上在学习楷书或其它书写形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画或写的内容选择上,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字词,这样不仅达到了教新知识的目的,还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容易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授顺序上,可以按照“笔画-偏旁部首-汉字-篇章”的过程。不仅符合汉字的构字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样契合了以书法辅助汉字教学的思想。确定了教学顺序,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侧重。面对不同文化圈的教学对象,王孟瑾(2014)[10]指出“对于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应说明把握汉字的重心和结构比例是写好汉字的关键。而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应将重点放在基本笔画的运笔、行笔方式上来。”
(三)精讲多练,注重示范。对外汉语书法教学的教学对象是外国学习者,且重点在于对书法和汉字的新认识,故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并不适用,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身处其中,去感受汉字之美、书法之美。另外,关于书法示范的方式,教师可以借用相关视频,可以展示的方式和内容更加丰富;也可以选择在课堂上现场书写,这种方式最为直观,还可以边示范边讲解,方便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四、案例展现及分析
(一)案例展现(以泰国圣克鲁斯教会学校的五年级学生为例)。教学对象:10~12岁初级阶段学生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具准备:水写布(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容器盛水)、毛笔、米字格宣纸、墨、PPT
1.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书法及其体现的文化、降低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畏难情绪(固定教材为《快乐学中文》,教材内容主要分课文、生词、练习、生字部分,生字以笔顺的方式展现。之前的汉字课主要以教师演示书写顺序,学生抄写生词为主,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成效较差,为了避免学生对汉字产生畏难情绪,故将汉字课与书法结合,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对于汉字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了解一些关于中国书法的文化)。
2.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操练法、展示法。
3.教学过程。
(1)导入。对于之前课程进行复习并介绍本节汉字课开展的方式。书法知识介绍:介绍书法历史及书体、介绍笔墨纸砚、演示坐姿以及拿笔方式(书写相关视频,包括坐姿、持笔方式、书写示范等)。
(2)试写。此部分在水写布上操作。从笔画入手,先写“永”字,让学生下感受下各笔画的写法,以及下笔方式。需要注意中泰相比方式的差异。由于受到到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学生的书写偏误较多。因为泰语很多是从下到上写的,所以有时学生们在写汉字的时候会按照书写泰语的方式从下到上、从右到左的顺序写,所以要注意学生们的下笔顺序。用多媒体演示以及教师示范来强调下笔顺序,让学生了解中泰文字书写方面的不同。之后选取象形字,如山、水、鸟等,因为象形字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字演变。将这些文字从最早的图画到小篆到现在的简化字等用PPT展现出来,让学生知道汉字不是随便写出的简单的横横竖竖的叠加,而是有渊源的。最后对课本上的生字词进行书写,同样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进行。
(3)作品欣赏。PPT或图片展示著名的书法作品,因教学时使用的楷书,故展示以楷书作品为主,其他字体作品为辅。展示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简单介绍王羲之用馒头蘸墨水吃的小故事。
(4)书法竞赛。此部分选择米字格书写,可以先在水写布上练习,然后再正式写。引导学生注意笔画的规范、优美以及整体的和谐。学生投票选出优秀作品,放在班级的中文展板上进行展示。关于书写的内容,学生可自行选择。展示的作品可以是四个字或八个字不等。
(二)教学总结和反思。对外汉语中的书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对汉字的畏难情绪,对于笔顺、笔画长短等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问题一:课程开始对于书法相关知识的介绍偏难,虽然借助了中介语,但是真正能理解的部分还是很少。解决方法:要求教师将这部分语言尽量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此外,文化教学的方法除了讲解和展示,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即体验法。减少单纯讲解的时间,让学生切身去体验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用象形字作为课程开始,引起学生兴趣,但是关于对象形字的教学,需要注意:象形字确实可以让学生很快了解汉字的来源,会让学生误认为汉字都是可以画出来的,事实上汉语中的象形字比重不大,需要跟学生们强调其他的造字方法,特别是形声字。
问题二:课本上生字词的书写部分过于单调,学生年纪偏小,注意力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写到后面出现了学生自己乱涂乱画的现象。解决方法:加入游戏,如:五人一组,每人写一个字,把几个人的连在一起组成一句话,看哪个组更有趣;或者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猜字谜游戏,需要注意字谜的选择要选取学生学过的内容,否则起不到游戏的效果。对于笔画较多的汉字可以进行部件拆分,将拆下来的部件发给学生,学生再根据教师的口令找到自己的伙伴。另外,每篇课文后面有十几个生字词,可以选择性的写,另一部分数笔画,降低学习难度。在这过程中要简化课堂语言,由于教学对象是外国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不是特别方便,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汉语、英语、泰语、各种肢体语言并用,这就需要教学用简单明了的教学语言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对于一些深奥难懂的要尽可能地避免,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放在书法练习上面。此外,要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教师对于使用书法进行汉字教学的方式,根据自己的教学大纲进行改进。还可以借鉴其他中国文化的教学方式,如武术、京剧等,进行调整并运用到书法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际中来感受中华文化。本课中的书法教学起辅助作用,还需要考虑到如果开展一个学期,或者书法专题的课程应该如何开展。
关于书法教学的建议:一是加大研究力度。在海外,书法有着一定的关注度,但推广方面相对欠缺而且针对对外汉语书法教学的教材较少。同样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界在中药、京剧、武术等内容的研究远超过对书法的研究。可以结合对外汉语书法教学的自身特点,与其它文化形式比较起来并吸收借鉴其教学经验。二是教材编写需要有针对性:现有的教材都是国内学者参照国内书法教材来编写的,对于学习者的水平和对内容的需求没办法兼顾。学习者展现出的情况为汉语水平有限,但对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故笔者认为,教材编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如对于本课题中涉及到的初级水平中小学生,可以加入更多图片,以及关于中国书法的相关小故事。三是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在包括书法教学的中华才艺教学方面有必要建立一套更长效的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