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的对策研究

2022-02-06张保勇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4期
关键词:规程仪器设备计量

张保勇,许 蕊

(济宁市质量计量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 济宁 272000)

计量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保障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实现量值的有效追溯。由于计量检定工作应用价值较高,因而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仍需注意,现阶段我国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影响着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利于实现科学、合理的检定管理目标。所以,应加强对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的重视,强化管理对策,推动计量检定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含义

计量在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涉及到农业、工业以及贸易等多个领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计量工作来说,其核心内容主要分为计量技术与计量监督管理。现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促使计量技术更加先进。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计量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需要看到,计量技术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精确程度依然不高。所以,需要重视计量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效提高计量检定技术的水平,确保计量仪器设备的性能满足实际需求。计量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指相关行政单位对计量单位的仪器和工作人员实行监督和管理,其核心在于推动计量工作的顺利落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实现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发展。而标准化则是指将规定、规则形成文字化的标准,在全行业范围内进行推广实施。所以,对于标准化管理来说,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实际问题的同时,依据相关生产要素制定具有普适性的标准制度,从而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保证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当前,标准化管理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更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计量检定中有效应用标准化管理手段,不仅能够确保计量工作顺利实施,更能够有效提高计量器具的使用效率,确保计量结果更加精确、可靠。

2 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尽管计量器具各不相同,但需要保证其具有一致的计量检定标准。之所以需要保证统一的计量检定规程,其目的在于实现全国统一的计量方式。计量器具的统一性能够将检定数据的误差限定在一定的计量范围内,有利于生产的顺利开展。其中,检定规程的科学性是计量检测准确度的保障,现阶段,检定规程以及管理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能够保证在应用过程中有法可依。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为计量器具的革新带来新的机遇,部分科技类计量器具种类繁多、测量原理丰富多样,相关规程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若不能制定统一的检定规程,则容易造成计量检定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为进一步提高计量器具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我国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并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的方式。从而可以得出,强制检定能够有效确保计量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保证量值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所以,需要重视计量检定标准化的有效应用,通过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计量检定,依据检定规程进行优化与升级。

一般来说,计量检定标准化是对于可能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拟定和开展充分使用的规则措施和制度。计量检定工作的标准化管理适用范围较广,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展现出高质量的检定能力和水平,推动计量检定机构、检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除此之外,在进行计量检定管理过程中,更需要重点凸显管理的系统性,确保计量检定各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实现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与技术措施,从而形成最佳的检定计量规范。计量检定管理活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助于减少计量工作中的误差率。所以,计量检定标准化的完善和优化,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3 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现状

尽管我国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工作起步晚,但依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果。但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当前依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计量检定规程更新速度慢。对计量检定规程来说,主要是由国家颁布的技术性行政法规标准制度,是重要的计量检定技术依据,有利于计量检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计量器具的精确程度。在实际的工作中,计量检定规程更新的速度直接影响到检定的效果,因此,需要做好计量检定规程的及时更新,才能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并展开深入分析,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规范性,实现各环节的统一化标准,保证管理、流程、技术的标准性。但当前,部分计量检定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对更新速度的正确认识,导致未能及时更新计量检定规程,造成尽管新型计量设备和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计量工作质量和水平,减轻人工负担,但却因为计量检定规程更新不及时而影响标准化、制度化的计量检定,从而造成计量新技术和设备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其二,计量检定仪器维护不及时。在进行计量检定过程中,需要借助不同的设备和仪器才能确保检定的精确性。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准确性,需要在日常采用科学的手段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但现实中,少数检定机构缺乏专业维护知识,加之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足,未能在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导致仪器设备因管理不当而降低自身的使用性能,使得计量检定结果缺乏有效性和可靠性。比如,对于高精度的仪器设备来说,存放要求、使用方法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放置过程中通常需要单独隔离存放,防止性能因与外界接触过多而降低使用效率。但管理人员在存放过程中,忽视该类设备的特性,未能依据设备维护要求进行科学存放,造成仪器灵敏度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由于部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未能按照要求安装回收装置等,使得三废问题突出。除此之外,部分检定机构在疏于管理的情况下,对设备检查不及时,对老旧设备未能及时进行维修和管护,造成在进行计量工作时,容易因较大误差而影响检定结果的有效性。

其三,计量检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计量检定工作涉及领域较多且专业性较强,主要涉及到力学、光学、几何学以及热工学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因此,对计量检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效掌握专业领域知识,更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多数的计量检定机构工作人员存在专业素养不高、综合能力较低等问题,由于缺乏定期的培训与学习,专业知识水平低、实践能力差等问题较为突出。如果无法解决专业技术问题,则会对计量检定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4 加强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的对策

(1)制定管理机制。如果要进一步强化计量检定工作的标准化管理,需要重视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机制的建立,确保检定规程的标准化和制度化。经济、科技的发展使得计量设备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新型的计量设备往往功能更全、精度更高且存在的误差更小。此时,如果未能及时、有效的更新计量检定规程,则容易导致新设备与新技术无法切实应用到工作中。因此,为有效改善上述问题,需要利用已经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更新和优化,通过采取完善的措施使其能够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提高检定效率,保证计量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作为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及时比对参照国家颁布的相关规程,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制定与企业自身发展相符合的标准化检定机制,深入贯彻落实计量检定工作。为保证计量检定工作的有序性,应不断强化标准化管理,在计量专业技术范围外,需要积极开展针对标准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培训,逐步提升管理全过程的标准化,帮助相关人员掌握标准化要求,加强执行标准的意识。在不同领域和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得相关标准体系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办法,采取定期总结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完善和改进。

(2)提升设备性能。我国现有的计量法律法规对推动计量检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确保计量设备仪器的更加规范、合理。对于计量检定机构来说,应从相关法律法规出发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及时更新计量检定设备和仪器,依据现有的行业标准,做好计量检定仪器设备的升级与优化,不断提高设备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于要求高、标准高的计量检定设备,需要及时对现有的计量检定仪器进行改造,确保计量检定仪器能够最大程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加强资金的投入,提高重视程度,对于落后的计量仪器及时淘汰,更换符合行业标准的新型计量检定仪器。通过采用现代化、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推动计量检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将计量检定误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不断提高计量检定结果的精确性、可靠性。

(3)创新检定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所以,为进一步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水平,需要不断创新标准化检定管理方式和技术。当前,我国检定企业与检定机构为保持创新力、提高标准化计量检定技术水平,需要对当前的计量检定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予以解决,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力和研发力,增强工作的效能。对老旧设备和技术及时予以淘汰、更新和改造现有设备仪器,逐步提高仪器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在进行检定技术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加强创新能力,通过工作流程的完善和优化,提高工作标准,确保计量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计量结果的真实性。应及时、动态化的关注计量检定的整体发展趋势,通过检定技术的更新和完善,确保检定操作符合工作要求的同时,编制有效的规程内容。

(4)强化管理力度。计量检定工作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提高标准化检定管理的力度。通过完善计量检定工作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循序渐进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可持续性,保证计量检定工作质量。对于行业的管理者来说,需要提高对计量检定活动法治层面的重视程度,将法律法规作为计量检定活动规范化的标准。比如,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开展日常的检定工作,对计量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加强重视程度,保证仪器设备正常使用。与此同时,应采取定期考核的方式对计量检定人员的专业水平予以确认,只有考核通过者才能够持证上岗,不通过者则需要继续学习直到通过考核。计量检定企业和机构应从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立足自身的具体运营情况,通过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计量检定工作管理标准,确保计量工作的有效开展。比如,通过制定计量标准周期检定制度的方式,优化计量设备标准维护流程,不断完善计量技术数据登记等,确保计量检定工作的系统性。相关流程、制度完成后,需要将其切实落实到位,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开展专业化的计量检定工作,实现计量检定流程的标准化和制度化。

(5)提高人员素质。计量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和计量检定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有着极大的联系,对于计量检定人员来说,专业操作能力、实践经验以及个人的思想素质都是影响计量结果的重要因素。所以,为有效提高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水平,应重视检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保证检定人员的计量检定能力符合现代化检定要求。通过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的方式,制定相应的规范操作手册,通过定期检验的方式,对计量检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行科学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学习,直到考核成绩合格后,为其颁发相应的能力证书,持证上岗。加强计量检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计量检定意识、逐步提高自身的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增强理论知识水平,并能够将其有效的应用于日常的计量检定工作中。检定时应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保障计量数据具有较强的可追溯性。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内、外部交流活动,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交流,从而实现计量法律法规的系统性、有效性学习。成立组织相关技术委员会,定期开展技术研讨会的方式,采用以老带新、加强实践操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计量检定水平,从而打造专业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化队伍。另外,检定人员需要及时掌握计量检定的新动态,及时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5 结论

总而言之,计量检定工作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而计量检定规程的有效建立则是评定计量器具计量性能的基础。为进一步强化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需要重视计量检定规程的制定,从而保证国民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计量检定标准化制度、提升计量检定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完善法律法规等方式,实现计量检定工作的标准化。与此同时,应加强先进计量检定设备的引入、强化计量检定工作标准,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更高。

猜你喜欢

规程仪器设备计量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计量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