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2022-02-06马艺璇
□胡 松 马艺璇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人类智慧的启迪者、知识文化的传播者、价值观念的影响者。由此可以知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耳濡目染,深受其影响。因此,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应用型本科院设师德师风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职业理想。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有理想信念,把教育育人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与动力,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职业责任。职业责任是指劳动者对自己所在的岗位尽职尽责。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把职业责任落到实处,关心学生、对学生负责,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注重对教师自身职业责任的培养是一项主要的内容。
(三)职业纪律。教师要严守职业纪律,遵守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从而保障整个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师无小节,处处是表率,教师严守职业纪律,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带领学生遵守学校纪律。
(四)职业作风。优化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作风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的职业作风可以直接反映出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态度与行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二、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除了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发挥出教职员工榜样教育的作用,通过提高教职员工的个人素养来间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师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落实素质教育,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素质教育活动,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很明显,应用型本科院校只关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却大大忽视了师德师风建设,导致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不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一流高校”的必然选择,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软实力”的基本要求。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一个个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
不可否认,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获得教育资源越来越多,为这些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资金支持。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往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大力引进更为先进的教学设备;二是要加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软实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引进教师人才的过程中一般更看重这些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却忽视了对他们道德品质的考察。当前,有关应用型本科院校个别教师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这一方面透露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有“蛀虫”,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做好教育工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事业作为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沦为空谈。虽然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但如果没有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为他们提供教育服务,他们也很难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始终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三、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还要认识到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在很早之前我国就提出了“榜样教育”的概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榜样教育”的概念又得到了深化与完善。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往往都远离自己的父母,所以教师就更应该扮演好教书育人的角色,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忽视了师德师风建设,而给教师安排的培养培训内容往往仅仅是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或者学习一些新教学基础设施的使用方法等等,没有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
(一)师德师风建设不受重视。从大的层面上来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书育人作用并不单单是针对青年大学生,所有教职员工也应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仅要学习新知识、新教学方法、新教学理论等等,更要学会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个人品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然而,国内有非常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都不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更没有将师德师风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影响了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部分教师不仅教学态度不端正,而且对学生缺乏关爱,甚至还存在压榨学生、侮辱学生的现象,不仅给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说明因为学校不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如果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得不到改善,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母校的评价,同时也会影响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
(二)缺乏有效的师德师风监督管理系统。实际上,学生作为接受教育教学服务的主体,他们不仅应该拥有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权利,更应该成为师德师风监督管理的主要人员。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本来就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安全而健康的校园学习环境,当然,美好校园环境的形成并不能只依靠学校领导,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的监督与教师的自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就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名片”,如果教师不能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那么学生将很难从教师身上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师德师风,将很难得到学生的尊敬。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因为很多时候都需要他们能够坚守本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光辉的形象。但很明显,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应用型本科院校就必须构建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管理系统,并鼓励学生举报教师不文明乃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共同维护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但事与愿违,国内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缺乏有效的师德师风监督管理系统,导致师德师风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管理作用。
四、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方法策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未来发展竞争力的基础,更是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现代化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既要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对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让每个教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出榜样教育的作用。
(一)提高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认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不仅关乎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本利益,同时还与教师自己、学生群体息息相关。这就意味着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符合多方利益,而每个角色都应该为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有效性做出努力。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并构建师德师风评价制度,明确“红线”,让教师知道哪些行为是有损师德师风的表现;二是教师们要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既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同时还要与学生,尤其是异性学生保持应有的距离;三是学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仅要学会与教师进行交流,更要尊重教师,而且还要用合适的方法指出教师不恰当的行为等等,为师德师风建设做出贡献。
(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管理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关乎校园内每个人的根本利益,但师风师德建设同样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使教师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除了可以采取传统的师德师风监督管理方法以外,更要认识到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管理系统有效性。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平台、微博公众号等平台上开通师德师风监督管理功能,让师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举报有损师德师风的行为;二是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鼓励学生举报那些品德低下、没有师德师风的教师,并对这些教师进行惩罚,维护好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只有让整个师德师风监督管理系统发挥出作用,才能有效遏制教师群体中的不正之风,才能还校园一片净土,使青年大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并不能只依靠学校或者学生的监督,如果教师能够自律,那么在校园内自然而然就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但一般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体主要是学生,这就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师德师风教育工作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高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来看,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为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就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