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探索
2022-02-06陈文满
□陈文满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职责与使命,同时也承担着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比较容易忽视对学生廉洁意识的教育和养成,新时代高职院校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在高职院校如何践行廉洁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具有廉政理念与高尚情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要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廉洁道德文化和规章制度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文化反腐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党在高校执行地位的迫切需要,更是当前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廉洁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时代内涵
新时代赋予廉洁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新任务,廉洁是我国人民崇尚的一种优良美德,是指为人清正高洁,是崇高道德品质和人生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要求人们做事光明正大、廉洁自律。廉洁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指导,以廉洁思想和廉洁精神为核心,是各种廉洁理论、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廉洁知识、理念、信仰、规范、制度及其与之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1]。新时代赋予廉洁文化新的内涵,廉洁不仅仅是不腐败,还包括艰苦奋斗与努力拼搏的精神,与民同苦同乐的亲民情怀,勤俭节约与健康环保的廉洁思想,廉洁文化以崇尚廉洁为价值取向。2009年中央纪委在《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全社会要扎实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在高职院校师生是廉洁文化教育的主体,培育师生廉洁意识与价值理念,规范师生公正廉洁自律行为,教师廉洁任教,学生廉洁修身。健全与完善廉洁文化制度,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激励约束功能,推广和创建师生广泛参与的廉洁文化主题活动,为高职院校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文化氛围。
二、高职院校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腐败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和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大力推进清廉风气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和良好发展环境[2]。当前反腐斗争面临新形势与新问题,廉洁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是对道德文化的创新重构。“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中国一切文化的基础和来源是道德,道德广泛渗透在人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中,道德智慧就是人生智慧,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是对高职院校道德文化的再改造与重构设计,赋予道德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是构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要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对人们清正廉洁行为的内心约束,道德建设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问题,作为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道德文化是廉洁文化的灵魂[3]。党的十九大强调“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明,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倡导学校管理者、普通教师以及学生清正廉洁,廉洁从政、从教与从学,强化校园廉洁办学的道德文化建设和规章制度创新建设。
(二)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价值指导。2010年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教育系统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的校园文化环境对教师学生养成廉洁品质产生直接的影响,廉洁文化内容的价值性属于法的范畴,是制约与规范师生行为的软力量,以廉洁文化的约束性指导高职院校的党风廉政建设,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价值指导。学生是否有廉洁意识,将会影响到他们以后金钱观与权利观的形成,影响到社会的党风廉政建设风气。师生是否接受校园廉洁文化教育,是否将廉洁文化纳入道德文化体系建设,是否树立和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和价值观,这些都会对社会廉洁风气的形成和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与塑造价值的育人阵地,是文化传承的引领者和先驱,承载着塑造大学生文化品格、建设廉洁校园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的使命。廉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创建与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与氛围。
三、高职院校校园廉洁文化培育与创建的现状及困境
高职院校的廉洁文化建设逐渐被学校党政领导所重视,从高职院校廉洁文化创建的主体来看,参与的主体从学校的管理人员、党政领导干部、普通党员一致延伸到非党员教职工以及广大学生。从廉洁文化创建的内容来看,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内容,内容丰富多样。但也不能忽视目前高职院校廉洁文化功效发挥得不是特别明显,培育与创建存在一些困境。
(一)对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认知模糊。在高职院校,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虽然得到领导重视,但没有得到普通教师和广大学生特别重视,有时对党和国家的有关廉洁制度与政策只是“基本了解”,没有特别关注,少数师生认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和廉洁教育与广大的大学生没有很大关联,因为腐败是与权力密切相关,是人对权力的滥用和不受约束,社会上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权力腐败现象。他们认为普通教师与学生不是权力持有者,远离权势,外界没有为他们提供产生腐败的条件,所以不会有腐败行为的产生,对他们而言没有必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受这种不正确思想认识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廉洁文化教育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是很强,廉洁文化建设的效果不明显[4]。实际上,廉洁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广泛的,既包括党政领导干部、党员与非党员教职工,也包括广大学生。在廉洁文化建设实践中,有的学校倾向于对各级党政领导进行廉洁政务教育,有的学校倾向于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师风建设,但对师生廉洁教育没有硬性规定,从整体上缺乏统筹和全局考虑。
(二)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制度有待完善。廉洁文化建设既需要道德约束也需要制度约束,制度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文化规范和一系列行为模式,是约束与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手段,学校创建的制度中应包含廉洁文化善的因子,这样的制度才会被广泛赞赏与认同。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廉洁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失去了制度的约束与管理,导致校园产生不廉洁行为的现象,有的高职院校弱化了廉洁文化建设,只是形式上执行上级的政策指令,没有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师生的实际状况来统筹廉洁文化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只是做一些表面肤浅的工作,缺乏长效持久的制度保障。在廉洁文化培育与创建上要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内容融入思想道德建设中,把廉洁文化教育与师生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相互融合,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完善廉洁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制度,加强对廉洁制度的宣传,让师生了解制度并严格遵守制度。
(三)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在反腐体系中的定位不清。高职院校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和廉洁文化教育,对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倡廉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成效更多的是指向以后与未来。部分学生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岗位后经不起权力与金钱的考验,实际上与在校期间没有养成廉洁自律的意识和信念紧密相关。在高职院校,部分师生对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在构建预防腐败体系中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迷失、诚信意识缺乏等问题,他们认为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跟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没有很大关联。在高职院校进行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又认为高职院校仅是社会大环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小环境建设得再完善对于改善社会大环境,其作用也是微乎其微,这种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大师生在高职院校廉洁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内容与方法缺乏创新。国家各级党政部门在廉洁文化建设领域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成就,对高职院校的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和推动作用,但在高职院校对于普通教师和学生的廉洁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在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容上,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教育内容比较缺乏,传统说教式的廉洁文化教育对师生既缺乏感染力与说服力,也缺乏吸引力,纯粹以开会、学文件和挂廉洁横幅标语作为主要教育形式,比较枯燥,对师生没有吸引力,学习效果很难有保障。观看警示片时,有时不仅没起到警示作用,有的人反而乐此不彼地谈论腐败官员的贪腐具体事件和细节,相谈甚欢。在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方式与方法上,缺乏创新的成果与方法,缺乏灵活性,部分借鉴了各级党政机关部门所采用的方法。总而言之,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廉洁文化建设内容与方法。
四、培育与建设高职院校校园廉洁文化的实施策略
进行校园廉洁文化培育与建设,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中注入文化因子,由权力反腐上升到制度反腐与文化反腐。围绕廉洁主题开展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在校园营造一个有利于教职工和学生的清正廉洁校园文化氛围,为了使高职院校廉洁文化建设更有成效,应结合廉洁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一)形成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有关廉洁的法律法规、党纪政规、规章制度和成文不成文的规范都属于制度廉洁文化范畴,制度文化是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强化廉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是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是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和制度保障机制,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建设,建立纪检工作队伍,最大程度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协调引导作用。二是高校廉洁文化制度建设要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内容,开展教师道德文化建设与培育,以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和推动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党员领导干部是高职院校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主体,应以身作则接受廉洁教育,挖掘古今中外正面廉洁榜样人物的先进模范事迹,剖析个别干部徇私舞弊的反面案例,激发他们崇尚廉洁、远离腐败的自律意识。三是健全与完善廉洁文化建设制度,在管理中做到客观公正,正确运用权力,使权力受到制度的规范与约束。高职院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经常与学生打交道,要想真正做到制度管人,必须以廉洁价值理念为根本,教职工接受职业道德培训,树立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重在教育与引导,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5]。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的浓厚廉洁文化氛围,提高廉洁制度在师生心目中的权威性。
(二)完善校园廉洁文化的教育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美国教育学家怀特艾伦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备德性的话,那我们就是在为社会创造危害。”加强廉洁文化教育教学,首先抓教师队伍建设,重塑教师的崇高思想,教师教育应该与廉洁教育紧密结合,教师应当让廉洁文化教育走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走近学生;教师应该要重视廉洁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教师自身的廉洁品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看法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6]。在日常教学中,除了众所周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还要在思想政治课、专业课、党课、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融入廉洁文化教育内容,将廉洁自律意识的培养贯穿到各学科教学中,有的高校直接将廉洁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将其列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学校可以结合学生学科专业特点提炼廉洁文化要素与资源,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诚信为本、不做假账,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诚信经营、强化服务意识的教育。也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朗诵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讲述通俗易懂的廉洁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清正廉洁的处世原则,纠正他们说谎话、考试不诚信、抄袭作业等不良习性。
(三)加强高职院校师生思想道德教育。高职院校要发挥廉洁文化在师生道德修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以道德教育的方式启迪师生的道德觉悟、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使教师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廉洁从教。教育好当代大学生,积极推动廉洁文化进校园,增强大学生的反腐倡廉意识,使他们与廉洁同行,与诚信为伴,是对他们的必然要求。通过理论知识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廉洁为国家及人民带来的利益,树立榜样,挖掘典型,先进、模范的廉洁人物,如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师德标兵张桂梅同志为教师树立了典型,2020年她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是教师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学习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崇高品格。学校要鼓励师生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从我做起,以服务广大师生为宗旨,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权力受到规范与约束,不随便索要,坚决同腐败现象做斗争。在校园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用教师的优良品格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崇尚廉洁、拒绝腐败,将廉洁意识内化到自己的道德体系中。
(四)创新廉洁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在高校开展廉洁教育是全社会进行廉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实效,利用学生入团入党等关键时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利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和调动学生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师生接受正确价值理念的教育和培养。通过主题研讨、廉政知识讲座、警示教育、公益广告、观看廉政教育视频等形式使师生接受廉洁文化熏陶与洗礼,逐渐把廉洁的观念渗入到内心。部分高职院校组织的廉洁书法作品评选活动,在媒体设置廉洁教育专题栏目,组织教师到检察机关参观预防职务犯罪系列活动,对职务犯罪起到警示作用,这样的实践活动也值得借鉴。开展廉洁事迹诗歌朗诵、上廉政党课、廉政演讲比赛活动、辩论赛、廉洁标语与廉政摄影作品评比评选等活动,在校园进行廉洁警语征集评选活动,让学生把廉洁清正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崇尚真善美,拒绝贪腐,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
五、结语
廉洁文化建设在国家反腐倡廉中发挥着教育、示范和导向作用,是国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实行文化反腐的重要战略与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新形势和新情况,不仅要对传统优秀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高职院校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还要符合新时代要求,在师生之间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和廉洁意识培养,将廉洁思想、廉洁理念与廉洁意识融入到师生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用先进的廉洁文化陶冶情操,提高师生思想境界,在师生内心真正构筑起不敢腐、不想腐和不能腐的思想防线,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