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背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探索
2022-02-06贾清宇
□贾清宇
一、素质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课题。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而且要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素质,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的目的和实现方式是相同的,因此整合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使教学更加完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都是从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有些内容是相似的。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加强主流意识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素质教育现状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一些高校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制定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新策略。然而,实际上,一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导致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两个内容的考虑不全面。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两者的融合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和就业指导。这种观念相对片面,没有认识到政治引导和思想道德素养,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外部物质上,而不重视学生的精神层面,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文素质教育的整合缺乏实质内容。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流于形式,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没有发挥其在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价值,没有从精神层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一些形式上的内容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方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还可以为学生未来进入职场提供保障。例如,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科学地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设定目标,合理地规划职业发展。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准确定位自己,取长补短,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而避免学生在激烈的竞争社会环境中感到困惑和无法下手。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学生在大学期间,往往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如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被他人理解和肯定,往往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针对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投掷和心理,尊重他们的地位和权益。同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表率作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遵循平等的原则,以热情善良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让课堂更加和谐民主。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更多地关注学生,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想法,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进而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人文素质。另外,教师和学生可以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让学生主导课堂,然后让学生发现思想政治课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当前社会的热点事件或现象作为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学生的观点为核心开展辩论赛,给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辩论过程进行评价。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人文素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参加养老院的志愿者活动,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学习氛围,这也是尊重学生的体现。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
(三)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师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适合人文素质教育的资源,优化教学效果。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包括一些基础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大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不同观点,既能训练学生床上的交流和玩耍,又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时间给学生交换笔记,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挖掘人文素质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四)组织多元化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创新教学形式,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增强学生自我提升的动力。此外,教师应根据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类型,如知识竞赛、讲座、交流会等。多元化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意识,促进思想政治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而且,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便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素质等人文素质。本文以讲座为例,阐述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以书籍为载体,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可以举办相关讲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净化心灵,这也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利用现有的图书馆资源,让学生科学阅读。同时,学校可以利用广播、微信小程序等手段进行推广,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来陶冶情操,进而在书中感受到提升自己的快感。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课后交流和分享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此外,学校还可以发挥图书馆的价值,允许学生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五)开展人格素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前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没有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学生人格和品格的一些缺陷。人文素质差的学生,欣赏能力和生活品味相对较差,很难从深层次理解问题。他们的整体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低下,甚至对外界的东西不感兴趣,情绪长期低落。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及时发现学生的魅力和潜力,引导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这个时期的每个学生。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学习,追求完美,在人文教育中净化精神和心理,形成正确的观念。
(六)发挥红色教育的引导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学生们的主体人格,这里所谓的主体人格指的就是学生们根据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并且通过实践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品质。简单来说,主体人格就是指学生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应有的品格。将红色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有效地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进而会影响到学生。充分利用教师的言行以及举止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比其他教学方式有着更好的直观性,更容易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果,对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也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在通常的情况下,教师的示范作用可以持续地向学生们传达着一些信息,当这些信息逐渐被学生们接受以后,学生们就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从而在内心上真正愿意接受教师对他们学习的帮助,并且最终将学到的内容真正转化为自己内心对自己的要求。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必须要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养,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非常坚定的政治立场,否则很容易就会将学生们带入歧路。教师自身则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以全部的精力投身于教育事业,在工作中要有奉献精神,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四、结语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首先要重视人文素养教育,将思杨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载体,以此来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