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省级测绘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2022-02-06王英涛

辽宁自然资源 2022年5期
关键词:测绘成果数据库

王英涛

(辽宁省地理空间成果应用中心,辽宁沈阳 11003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的加快,地理信息行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生产出的测绘成果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测绘成果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作为信息化测绘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测绘档案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测绘成果保管单位的重视。

一、建设背景

目前,省级测绘成果保管单位的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背景主要基于其需求和特点。

1.亟需有序管理,实现快速检索和高效获取

省级测绘成果保管单位馆藏的基础测绘成果、地形图、控制测量成果、遥感影像、专题数据等体量巨大,存储方式和存储介质多样、位置较为分散。多数省份的档案暂未进行规范化的整理,缺少统一和规范的分类和编目体系。不同种类、不同位置的档案由不同人员管理,中心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想要统计分析、查找定位资源存储位置并快速调取存在较大不便。所以需要建立针对馆藏档案的分类体系,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馆藏各类档案资料的集中存储、统一管理、高效搜索和快速提取。

2.亟需信息化、空间化技术支撑

在档案管理方面,省级测绘成果保管单位馆藏档案体量庞大,但在档案的接收整理归档、档案借阅、统计库存等工作中仍以传统手工Excel台账式管理方式为主,亟需信息化、空间化技术,实现各类电子、介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高效检索应用与统计分析。

3.亟需建立目录网站,实现主动服务

很多省份馆藏档案资料都没有统一、客观、权威的对外发布平台。单位内部和外部成果申请用户,都只能依靠传统电话或现场询问档案的有无情况,且沟通中极易出现信息不清或错误,导致后续申请和审批过程反复,所以亟需建立针对档案的目录服务网站,实现各类档案目录、元数据、覆盖范围等信息的对外发布。方便档案服务对象快捷的通过网络进行所需档案的查找定位,为档案借阅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1.建设权威统一的测绘档案数据库,实现海量档案资料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

开展档案资料体系规划建设,制定档案分类规范,统一存储基础测绘成果资料、地形图、控制点成果、遥感影像资料及各类专题成果,建成权威统一的测绘档案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2.建设测绘档案目录统一发布平台,具备涉密网档案管理与互联网信息发布的联动能力

建成统一的测绘档案目录和元数据的发布平台。针对互联网发布支持构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档案目录组织形式,满足测绘档案应用服务需求,具备多样化的档案查询检索、档案空间范围浏览、在线订单生成等能力;在满足成果保密和目录发布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联动更新实现涉密网数据管理与互联网信息发布的同步,保证互联网发布平台上数据资源情况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建设内容

1.标准规范建设

省级测绘档案数据库系统建设需要提前制定相关的标准规范,标准规范主要包含数据类、管理类、业务类三大类。其中,数据类标准规范包括元数据目录数据标准和数据产品规范;管理类标准规范包括配置管理规定、质量保障规定、系统建设管理规定、系统建设和运行技术文档管理规定;业务类标准规范包括系统建设实施技术规定。

2.数据库建设

档案数据库建设是系统建设的关键,以档案数据库为基础来搭建上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需根据业务场景需求,考虑尽可能全面,以业务需求为驱动,进行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与逻辑设计。数据库建设主要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数据库内容

档案数据库应该包含综合类、控制测量类、工程测量类、遥感影像类和基础测绘类等为大类的档案业务数据,还应包含目录数据、服务数据等对外提供服务所使用的数据和系统配置数据等。

(2)数据库时态

数据库需考虑档案的历史沿革,将数据的现势性信息进行完整管理。

3.系统建设

省级测绘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应根据实际管理的业务,建设相应的子系统,具体包含资料管理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目录检索子系统、测绘档案发布子系统等。

(1)功能实现

为构建测绘档案接收、整理、归档、管理、利用、服务、销毁等全生命周期、集成化的管理体系,测绘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包含档案建库、数据管理、档案应用、后台管理四大功能模块。

档案建库功能应支持档案模型建立、系统配置管理和虚拟库房管理等功能。档案模型建立功能包含资料模型建立、档案模型建立和目录数据项管理等功能,虚拟库房管理支持基于实体库房的规划和建库,系统配置管理包含元数据管理、底图图层配置等功能。

数据管理功能包含汇交接收,入库归档,整理著录、过期销毁以及检索浏览五个功能模块。汇交接收功能模块包含汇交记录单与接收记录单的录入和导入;入库归档功能模块包含介质档案入库、数据档案入库、立卷规则建立与档案归档;整理著录功能包含档案元数据信息的输入编辑,批量导入案卷和案件信息、上传附件或空间范围信息、识别码打印、目录打印等功能;过期销毁功能包含测绘档案销毁登记;检索浏览功能包含档案检索、档案空间范围信息查看以及检索方案的编辑功能。

档案利用功能包含馆藏情况和提供利用情况分析报告、借阅利用登记管理和测绘档案目录信息公开发布三个功能模块,档案馆藏情况和提供利用情况分析报告功能支持档案归档情况分析报告、档案借阅情况分析报告、过期销毁统计报告、档案馆藏统计报告、借阅利用统计报告并能生成图表形式的文档供打印下载。借阅利用等级管理功能包含档案的借阅登记、归还登记和信息管理。测绘档案目录信息公开发布功能模块是将档案目录信息注册发布到互联网的目录系统。

后台管理功能主要包含存储管理与安全管理两个子功能,其中存储管理功能包含文件数据源管理、空间数据源管理、关系数据源管理等。安全管理是指对系统用户的权限管理,以及数据和功能角色权限的设置和分配等功能。

(2)技术路线

基于目录信息的数据整合。结合档案目录服务系统的架构规划,根据档案数据现状,建立一套档案分类规范,整理出各大类测绘档案的主要和辅助目录项;制定档案数据库与目录服务数据库的关联规则,实现基于目录信息的多种类、多尺度测绘档案的整合管理,可以与其他成果资料一样,提供统一的视图展示档案的空间范围信息供查询检索。

基于ArcGIS的通用开发框架。系统以ArcGIS软件作为GIS的开发平台,使用.NET框架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建设,通过在Arc Engine提供的功能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系统功能的快速构建。

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档案空间数据库使用ArcGIS平台提供的ArcSDE进行管理,主要管理底图和档案的空间范围信息。应对文件型的空间数据,以表格+编目的形式进行存储管理,实体文件以非结构化形式存储在存储服务器上,通过统一标准化的文件编目,实现多源档案数据的集成管理与服务利用。

基于数据建模的数据建库。省级管理的测绘档案种类多、体量大,尤其数据量较大。应用简单的数据结构很难对数据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系统基于数据建模技术,实现多种数据类型的建模管理,可以迅速完成库体的搭建,同时可以针对性的开发采集插件,实现档案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并录入到档案数据库中。

四、结束语

测绘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建成后,可以有力的帮助省级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实现馆藏档案的空间化、集成化、标准化管理,彻底抛弃落后老旧的管理方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的广泛使用,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加强测绘成果档案开发利用与社会化服务,发挥历史测绘成果档案利用价值。

猜你喜欢

测绘成果数据库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数据库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