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对策探析
2022-02-05计彤,李姗
计 彤,李 姗
(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24)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大思政课”秉承着系统性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思政课为关键抓手,上下统筹推进,实现思政理论课堂与社会实践课堂的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中的一体,又是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理念的本质所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培植生态文明意识,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关键所在,从实践上需要更广阔的“大思政”课堂的宣讲与践行。
一、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时代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重要部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与使命。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的前提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否能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是否能成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者,生态意识的教育与培植起着关键作用。充分利用“大思政课”的宽广平台,在最大程度上宣讲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意识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备素养
生态文明建设是否能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主义建设者生态文明意识的具备程度。生态文明教育是由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教育主体通过多种途径向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生态教育,以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意识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大思政课”平台,兼容课堂教学与社会教育的多维空间叠加,促使诸如“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习近平:《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4月29日。等生态文明意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养与行为习惯。
纵观我国70多年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中也从未停止过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探索。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了既蕴含深厚理论又通俗易懂的生动教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的兴修水利、保护森林,到上世纪80年代两代人退耕还林还草谱写的“塞罕坝精神”,再到新时代浙江余村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构建,充分证明了生态文明意识本就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备素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三期叠加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无论从蓝天保卫战到“美丽乡村”的基层规划,还是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都需要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化底色的支持。因此,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能否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需要从抓教育开始
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的推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在逐步提升。但时移事异,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广度在加大。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2)《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http://www.xinhuanet.com/2019-06/03/c_1124577181.htm。垃圾分类等生活习惯的改变引发社会成员普遍的“绿色思考”,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微观层面要求。在宏观层面,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从国家层面向世界承诺,随后“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3)解振华:《中国将陆续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https://flash.jin10.com/detail/20211023124004153100。。从垃圾分类与“光盘行动”这种最基本的保护环境行为,到实现关乎全球危机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在加强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之外,加大教育力度,这是增强新时代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必由之路。
(三)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大思政课”平台的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应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也决定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绿色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之一。因此,党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与党章,从千年大计、民族未来与人类命运的高度,将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作为奋斗目标。国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网》2021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生态文明这个旗帜必须高扬”(5)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求是》2020年第21期。,要在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者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助于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6)《“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所以,生态意识的培育离不开“大思政课”的广阔天地,生态文明教育更是理所当然地构成了“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需要更好地将理论问题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从“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出发,以“生态人”理念为核心,以培育生态意识和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现实问题为己任,让“大思政课”成为生态文明意识全方位入耳、入脑、入心的工具。
二、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困境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不应该仅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正是“大思政课”的大格局(7)《“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鉴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意义,必须从思政课课堂扩展到“大思政课”,因为仅仅进行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往往会造成实践中理论与应用的契合度不够。要实现这一跨越,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破解。
(一)一些学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不够
虽然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但以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为背景所形成的传统工业化世界观仍然是主流价值取向。从学校的角度看,工业文明的思维模式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方法论上,就是众多学校以培育精英为已任,以追求影响力与排名为主要目标,以发展速度与规模为主要考量尺度,倾向于将人力、财力集中使用于某些热门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之中而忽视思政教育,致使生态文明教育出现边缘化的趋势(8)莫东林、庞虎:《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决策与信息》2017年第2期。。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有的学校思政课从内容到形式没有贴合时代发展步伐;有的学校教学手段陈旧落后;有的学校相关考核指标也不完善,存在学生听课时“出人不出心,来人不用力的”现象;有的学校未从学生需求出发,未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有的学校教育未能有效调动家庭、社会等育人队伍的力量,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需要加快构建。从学生的角度看,部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认识依然片面,只停留在生活常识水平,对其重要性与关键性的理解不足,甚至对其存在负面的排斥情绪,学习积极性低,忽视了自身的能动性与自主性。
(二)生态文明知识在教育体系中呈碎片化存在
思政课的教研中“大中小一体化”本身就是薄弱环节。在中小学教育中,学生原本就存在着升学压力大,应对学业考核等问题,导致本就发展不充分的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小学的思政课堂上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小学的科学课与自然课中虽然都涉及到生态与环境、人与自然的问题,但多是分布于各学科的了解内容中,通常只有只言片语,学生了解最多的就是与自身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垃圾分类,对于其他的生态文明理论及建设规律的了解几乎为零。大学教育相对前者好一些,但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体系仍然不太完善,系统性不强,急需建构以博物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关系为线索、以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为主体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从学校教育的整体性上看,目前独立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还只是处于初步设想阶段,学生无法从课程学习中获得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与之匹配的生态素养也得不到相应提升,知识体系的碎片化导致大中小学校中普遍存在着生态文明教育表面化现象。
(三)教师队伍素质需要提升
从内容上看,生态文明教育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它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生态环境科学等学科,要求教师需要具有交叉学科的知识才能将其讲透彻。当前,生态文明新课程内容又在不断发展,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这对于一些思政课教师而言,由于自身具有很强的学科壁垒,知识储备不足,对于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学习,就出现了教学内容单薄、不连贯等一系列问题。从教学方法上看,生态文明教育是从意识培育到生态实践的长链教育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实际运用的需求,不能简单地说理,而是“重在把道理讲透彻,帮助他们形成深刻理性认同”(9)《团中央书记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http://news.youth.cn/gn/202204/t20220427_13647983.htm。;不能拘泥于政治理论的单向灌输,要更多地体现在将抽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多思政课教师在课程中能够认识到教学与生活中5天学校教育不及2天社会影响的“五二现象”,但由于自己对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参与较少,在教学中就会出现避“生态实践”之重,就“书本理论”之轻的现象,教学方法比较简单,缺乏实践支撑,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出现问题,无法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还有许多教师未深刻认识到“大思政课”的协同育人机制的益处,在多方联动的问题上未形成系统的育人合力。
三、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内容建构
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组成部分与当代形态,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理念的当代继承,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与价值体现。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大思政课”要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相关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一)基本理论内核: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1页。马克思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是自然之子,人的存在依赖于自然,由此“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原则。不仅如此,“大自然报复论”还警告人类,如果过分地向自然索取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页。历史证明,所有令人类骄傲的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成果在大自然的报复面前均不堪一击。当面对全球气温变暖所引发的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恶化与极端天气频发的困境时,人类总是显得无能为力,这也使得悲观论者普遍认同生态危机就是文明危机。马克思认为生态危机归根到底就是人的危机,面对生态环境危机,理性的人类有义务保护与创造生态自然。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仅构成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是“大思政课”的主心骨与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1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8-05/05/content_17160974.htm。。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充分利用“大思政课”平台,更广泛地宣讲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性的时代阐释。通过“大思政课”平台宣讲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能成功,以后如何继续成功”的关键,从理论渊源上挖掘其理论内涵与运演机理,更有助于提升青年学子、生态文明建设者的认知水平。
(二)核心文化理念: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
中国作为世界上仅有的文化血脉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在辽阔疆土的复杂生态环境中衍生出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也蕴育出了深厚的生态认知体系和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生态文化,虽然先辈缺少对自然的精确化理解和认知,但是却寻找到了与自然更为和谐的相处模式,诸如“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惠泽后人两千多年的实例不胜枚举。所以,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应该成为中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成为中国为世界环境问题提供方案的文化底色,要在“大思政课”上讲深讲透。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最典型的代表者,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等。儒家思想是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也最易于受教育者理解与产生共鸣。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3)《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页。他从农业、渔业、林业等多个业态说明要顺应自然,充分认识自然规律;既强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告诫人要尊重自然,自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荀子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14)《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61页。他认为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源,无论是社会群体中的人,还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其生命都根源于自然界。道家的“道法自然”观也是传统中国生态智慧的代表。老子基于宇宙论,把世界抽象化为“道”,“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和规律。他主张“无为”,人的活动必须以“道”为行为准则。人作为自然中的一员,应该遵循天地运作的社会法则,顺道而行,要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同时他也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活方式,可谓是充分表达了“人是自然之子”的观念。
以儒道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更易于理解的话语范式与文化模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生态文明教育以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智慧为开端,以“大思政课”为平台,有利于帮助全体社会成员更好地理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准则,融筑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者深化对生态文明理论与建设的理解与认知,促进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生态文明意识的培植与养成。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从传统生态智慧的视角解读生态文明理论与思想,传播绿色发展观,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大思想课”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大创新。
(三)实践行动指南:生态文明意识
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的核心要义之一,如何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更有效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行动指南,已经成为国家与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议题。2021年1月29日,为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与行动准则,国家六部委(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编制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在生态文明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中,将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向,凸显出生态文明意识的引领作用。这一计划的实施既依赖于“大思想课”的教育平台,同时也丰富着“大思政课”的内容体系。特别是这一计划由教育部牵头,生态环境部与共青团中央等参与推进全域与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力争学校教育实现“青少年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专业教育实现“环境保护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社会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法律意识”。这就意味着在“大思政课”平台上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要实现学校、家庭、社区、单位四维并联,充分利用生态文明教育的“大思政课”增强生态文明知识与技能,达到全体社会成员生态文明意识的普遍提升,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最有效的行动指南。
四、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基本途径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是系统性的教育工程,需要学校与社会立足于“大思政课”的平台,不断进行改革与优化。“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6)《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同时“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7)《“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学校要积极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立足于课堂内外的教育实践,兼顾学理性与实践性,将“大思政课”教学延拓至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积极开展“第N课堂”并联,加强教室、校园与社会的关联性,使传统的理论学习方式与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叠加与耦合。特别是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病毒不断变种与传播的情况下,生态文明教育更应充分地发挥与利用网络、自媒体与新媒体的组合作用,实现思政课与“大思政课”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社会以及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无缝衔接。
(一)增强课堂教学力度
1.培养师资队伍。在“大思政课”视阈下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8)《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关键就是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教学能力高超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其水平高低直接关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效果。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提升,使其摒弃单一模式的教学方法,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进行积极创新,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合理匹配,说理明晰简洁,实践丰富多元,推动生态文明教育朝着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的方向转变。
2.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生态文明的课程设置不合理,通常问题在于课时少、内容旧、观念不更新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与授课教师应积极反思,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要积极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使生态文明教育专门化、具体化,着力充实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打造理论丰富、紧追时事的思政课堂。同时还要增加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课时量,增加学生学习时间,以保证对生态文明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3.创新课堂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指出,要吸引有关专业的高水平专家、学者以及党政领导干部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在学校进行讲座或兼职授课。在“大思政课”视阈下,学校也可以通过积极邀请专家、干部等为学生授课,在利用新型授课主体的同时,创新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将生态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
(二)增加“第N课堂”的教育密度
随着生态文明实践的需要,社会课堂将会有更多的可能,可称谓“第N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19)《更好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1/0426/c40531-32087902.html。,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生态文明建设者,特别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20)《创新发展,科学家精神“定乾坤”》,http://news.cri.cn/baidunews-eco/20200915/e82d4230-41cd-a126-fa18-e3babd0978d9.html。。
1.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定期举办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讲座、辩论赛以及生态节、“光盘行动”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加大绿色生活方式宣传,充分调动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在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中养成正确生态文明理念与习惯。
2.积极发挥政府、社会与学校的协同作用,创建科学的教育基地。强化政府与企业的责任意识,共同建立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实现零距离教学,为生态文明教育打造有效的实践场所,让学生在实践基地中真正了解生态文明,提高自身的能力。
3.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理论问题,同样也是实践问题。要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校园,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养成的生态意识落实到实践之中。如组织学生到生态园、自然博物馆、植物园等进行参观与考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生态、了解大自然。学校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如“美丽街道,我是行动者”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进行理论宣讲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讲解交流中感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经济开发区,在参观学习中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考虑社会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加大媒体平台的教育强度
目前,教育现代化趋势加快形成,网络自媒体飞速发展。在“大思政课”背景下,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要顺应时代趋势,在积极开展线下教育的同时创新教育方式与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加强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搭建,增值线上教育强度,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
1.积极依托线上新媒体途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软件进行讲学,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其更简单、更高效、更快速的信息传播优势,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和B站等传播平台以文章、短视频、漫画、动漫、游戏等形式进行生态文明的宣讲与教育,加大力度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与现代流行文化的有机结合。这有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生态文明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品质和效率。当然,线上教育的可行性依赖于对学生学习平台的监督与管理,所以必须建立健全舆情处理机制,力求创造安全有效的网络媒体环境。
2.加强新闻媒体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持作用。新闻媒体成为“大思政课”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多地制作优美的生态环境宣传片,利用“元宇宙”的情境效应,将生态美广泛地拓展至多维空间,使全体社会成员更深刻地与自然融合,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同时,新闻媒体要主动曝光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典型案例并加强舆论监督。在新闻媒体帮助下,全体社会成员有义务主动行使保护生态环境的参与权,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发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争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朝阳群众”,无缝隙地实施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监督权利,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更好进行。
3.充争发挥自媒体平台展示生文明教育成果。自媒体成为“大思政课”平台的新成员,以其快捷、易懂、灵活(俗称流量为王)等特征,从传统媒体与主流媒体中脱颖而出,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成为反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载体之一。自媒体在中国发展源头可以追溯至BBS水木清华、天涯、猫朴等论坛的出现;抖音、快手、公众号的视频端出现,完成了从文字的意会知识到视频言传知识的转化。生态文明教育成为自媒体的选题之一,有些自媒体平台还专门在每年地球环境日征集生态环保主题的视频进行集中展示。近几年来,自媒体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提高了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度,也提升了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另外,自媒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监督作用也不可小觑。诸如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的污染事件,新浪微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发布了近60万条实时相关信息,成为自媒体参与生态环境保卫战的开端。至此,自媒体成为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新兵,也是展示生态文明教育成果的新平台。
小结
总而言之,“大思政课”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渠道,有效地将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结合起来,改善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学理派的“纸上谈兵”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派“只埋头干活”而缺乏理论指导的现状。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平台,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者的生态意识的培育、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养成;同时也将更有利于挖掘“大思政课”所蕴含的生态价值,促使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有高质量、高素质的生态文明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