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提升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分析

2022-02-05

建筑与预算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物消防火灾

杨 涛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30)

文物建筑是经过时间沉淀后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物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建筑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而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消防安全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挖掘出对应的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做好文物建筑的防护及防火工作。

1 文物建筑火灾危险的特点

1.1 社会影响较大

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化历史,因此文物建筑的数量也是十分多的。这些古建筑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不管是长城、故宫还是江南园林,这些建筑本身都与历史、政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文物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例如,以故宫为代表的文物建筑,不仅能很好地体现出历史文化积累,还能很好地展现出自身的文化价值[1]。对于这类建筑来说,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给建筑带来严重损害,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1.2 自身特性导致易发生火灾危险

中国文物建筑中,木材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然而,木材具有极强的易燃性。特别是对于这些文物建筑来说,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质地松软,极易发生火灾[1]。特别是对于一些表面绘制涂料的文物建筑来说,更容易发生火灾。

1.3 建筑布局紧凑,防火间距不合理

从中国文物建筑的整体布局上看,大部分文物建筑采用的是庭院或建筑群的方式进行设计的。同时喜欢追求山、石的有机结合。由于其防火设置及消防通道与现代防火措施不匹配,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导致火势蔓延。同时,一些建筑是以木材为主体,导致燃烧速度较快,且旅游景点人员较多,无法进行有效的人员疏散。

2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消防设备设施不充足

由于一些建筑消防设计的时间较为久远,很多文物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无法考虑现代消防水源。同时,文物建筑在建设时需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一般都是建筑在偏远、依山傍水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一般都是市政管网建设相对欠缺的地方。虽然,在修缮过程中会适当的增加一些消防设备,如火灾报警系统、消防通道、水源等,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及时的配备,使得消防安全管理得不到有效的落实[2]。一旦出现火灾,就会出现无法及时灭火、无法疏散人员等问题。

2.2 消防安全设计的缺失

对于文物建筑,一般是由单体建筑所构成,建筑之间的密度较大、且占据空间较大,一般是比邻建造,如四合院或者廊坊。由于文物建筑的历史久远,设计防火间距较小,一些建筑仍然存在生产经营、居民生活等活动。对于房屋使用过程中的配电系统没有对其进行防火隔离,这就使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外,一些地区对于文物建筑周围进行开发,如文化旅游事业,新建一些建筑物,但是消防配套设施并没有及时完善,导致火灾隐患的存在。

2.3 消防安全管理缺乏有效性

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管理责权的划分不明确等问题,使得一些管理部门会由于利益而默认民营使用,如建设门面商场、仓库等,很容易忽视火源、电源、用水等安全管理。而且,文物建筑的人流量较为庞大,如果有关消防部门缺乏对文物建筑的保护意识,这必然会导致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增大[3]。

3 基于提升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分析

3.1 加强消防安全配套设施

在开展安全消防管理工作时,应加强对文物建筑的防护与管理工作,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消防手法对其进行管理。例如,配置对应的灭火器、增设自动报警器等。由于有一些文物建筑主体较为庞大,且人流量较大,则应该安装火灾探测器,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并将其扑灭。同时,为能够确保消防安全设备的有效运行,需要在文物建筑外配置消防水箱,或者设置消防水池。由于一些建筑群较为密集,消防车辆无法顺利进入,则应设置微型消防站,确保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能够灭火。对于文物建筑中消防较为薄弱的地方,必须要配备一些简易灭火装置。另外,结合实际情况购置对应的电气火灾监控管理系统,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在第一时间扑灭火苗,将损失降到最低。

3.2 提升管理人员消防意识

对于大多数的文物建筑来说,一般都是建立在偏远地区。由于受到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地理条件、交通环境、消防设备等,因此,当出现火灾时,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消防救援。所以,不但要科学地完善基础消防设施,还应该重视管理人员的消防意识以及提高其消防救火能力,要在火灾出现的初期阶段就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4],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古建筑损坏的可能性。如果文物建筑距离城市较近,则能够有效地利用市政管理来进行消防配套设施的完善,以此来确保灭火装置能够顺利的使用。根据消防管理的相关规定,木材质或者砖木结构的文物建筑,必须要配置自动灭火装置,但是由于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因此无法适用于年代久远且失修、破坏程度较大的文物建筑。因此,可以采取细水雾灭火装置系统,由于其具有灭火快、耗水量低等优点,并且不会对文物建筑造成较大的破坏。

3.3 积极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制定管理是做好消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对于管理工作者来说必须制定并不断更新安全管理制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消防演练,加强全体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并且还能促使有关部门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且有关部门需要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当发现火灾隐患时,要做好限期整改工作[5];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积极做好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宣传工作,促使民众的消防意识得到提升。可以采取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同时还应该向广大群众宣传一些灭火、安全疏散等常识,提高其火灾初期的救援以及疏散能力。

3.4 建立消防预警机制

一是在文物建筑管理单位内部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风险等级评估管理体系。对于文物建筑内部结构、管理现状、可能引发火灾的内外部风险因素等内容进行科学、全面的风险评估,对文物建筑潜在的火灾风险进行详细记录和重点的标记。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文物建筑管理单位内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方案和日常巡查管理体制,通过对监管体系、考核机制、奖惩措施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内部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消防意识以及消防巡查工作的积极性。三是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夜间巡查制度,重点对文物建筑内部展厅、库房等重点区域及通风空调、电气、消防设备用房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的巡查检查,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6]。

3.5 积极开展应急演练

文物建筑管理单位应当重视应急演练的开展,结合建筑内部结构特点及建筑分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灭火救援和应急疏散预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文物建筑内部重点防范区域设立微型消防站来具体负责灭火救援等工作。管理单位与当地消防队伍至少半年开展一次消防救援和疏散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文物建筑保护单位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建筑有着重要意义,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其不可复制的特性决定着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为此,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对文物建筑防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采用多种角度对其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更新,提升工作效率,如加强消防安全配套设施、提升管理人员消防意识、积极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消防预警机制、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只有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将危害降至最低,从而保护文物建筑。

猜你喜欢

文物消防火灾
《消防界》征稿启事
文物的栖息之地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文物的逝去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