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2-02-05李俊桥郑礼锋荆门市审计局

审计月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助力攻坚

◆ 李俊桥 郑礼锋/荆门市审计局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有利于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审计机关,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后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出审计对这一重大政策的助力作用,是必须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审计机关要紧盯“三农”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点,实现乡村振兴工作审计全覆盖,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有效实施保驾护航。

一、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涵实质

脱贫攻坚落下帷幕,乡村振兴接踵而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部署。从总体来看,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深化和巩固,两者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要实现全面脱贫,关键是要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推进。要充分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好脱贫攻坚战不能单一实施,必须协调推进;不能孤立独行,而要统筹规划。两项工作融合推进,就是要确保我国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不搞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着力点

在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当前工作主要应从产业、政策、治理等方面入手,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

一是着力完善机制,做好政策衔接。要统筹考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村综合改革的发展情况,做好体制机制和各项政策的有效衔接。一方面,应借鉴脱贫攻坚行之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打造巩固脱贫成果长效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总结梳理脱贫攻坚中成熟的实践经验,从实际出发,对脱贫攻坚的特惠性政策采取差别化的办法实行分类处置,促使其向长期性和普惠性政策转变。

二是着力产业发展,做好发展衔接。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重要标志,要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及主导产业,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产业带贫能力,根据产业振兴的要求,持续强化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真受益。

三是着力乡村治理,做好服务衔接。有效的乡村治理是脱贫攻坚的一大助力,而实现乡村振兴则需建立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要从乡村治理入手,将脱贫攻坚中形成的治理框架再创新、再完善,打造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要不断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基层基础,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审计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如何发挥作用

审计机关要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有效发挥监督助力作用,就要以“政策”和“资金”为主线,围绕政策落实、产业发展和治理能力,深入揭示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涉农资金安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严肃查处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骗取套取、贪污私分、侵占挪用、失职渎职、损失浪费等违法违规和腐败问题,通过提出审计建议,给出能推动解决相关体制机制障碍、堵塞管理漏洞的意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一是加强乡村振兴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审计监督。要紧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对扶贫政策实施的效益、效果等进行有效评价,着力反映扶贫项目资金闲置浪费、套取补贴、低效运行等问题,强化扶贫项目后期的运营和维护,做好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关注脱贫效果及质量,着力查漏补缺和补齐短板,关注贫困户的后续帮扶工作,建立有效的返贫预防机制,巩固脱贫成效。要着力推进建立长效机制,关注“四个不摘”要求的落实情况,从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乡村振兴中出现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缺陷等问题,助力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此外,对于在扶贫期间形成的各类扶贫资产,要明晰产权归属,认真梳理登记,确保纳入国有资产监管范围,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加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审计监督。乡村产业发展项目中的涉农资金安排使用和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首条要求“产业兴旺”能否实现。审计机关要从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和项目绩效着手,全方位关注产业项目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一要重点关注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实行“全口径、一体化”的项目编报和审批。要重点关注专项资金的申报流程和路径中存在的漏洞、缺陷,查看申报依据是否公开、公平、真实。要重点关注重大专项资金立项论证情况,查看项目立项是否进行完整、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社会化评审和经济技术论证。要重点关注项目立项和资金申报情况,围绕项目预算情况判断资金投入是否经济合理,查看是否存在虚列概算、高估冒算等问题。要重点关注在项目审批决策中权力运行与职责履行情况,重点揭示职责履行不到位、滥用权力等问题。二要重点关注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建设、运营及资产管理情况。全面查看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项目整体规划、实施计划和上级部门批复等情况,重点揭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意改变建设标准或不按计划分配资金等问题。关注项目申报审批和认定情况,查看项目之间在认定主体、认定条件、功能定位上是否存在相似或相近,是否存在项目申报、编制实施方案等工作滞后,影响实施的现象,是否存在各产业项目由不同部门审批管理或因相互间沟通衔接不到位导致多头管理、重复申报等问题。关注项目计划执行情况,查看产业项目建设进度情况,审查是否存在建设项目未实施、未及时开工、未及时完工的情况。关注产业项目运营情况,查看是否存在项目管理运营不善、效益不佳、入驻企业有名无实、违规经营等问题,是否存在产业集群、产业强镇仓储保鲜、分级、包装等初加工基础薄弱,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完整产业链建设,主导产业覆盖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关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无大规模举债、大批量安置干部,由于收入效益不佳、入不敷出,成为当地财政“出血点”,最后沦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甚至烂尾工程的问题。三要关注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和效果。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主要分为省级统筹安排和市县分配使用两个部分。在省级统筹安排层面上,要做好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部门预算执行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紧扣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要求,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资金分配使用和项目开展情况进行重点审计,着力审查项目和资金绩效目标的设立、执行和完成情况;在市县分配使用资金层面,要围绕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实施审计,对市县统筹编制的绩效目标、实施方案以及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审查,放大绩效评价的规范约束效应,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助力作用。

三是加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能力审计监督。乡村治理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其治理能力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生活条件,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能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乡村生态环境整治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审计,结合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审计,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密切关注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等问题,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关注村规民约建立、乡风文明宣传发动等情况,指出乡风民风方面存在的不良现象、风气和陋习,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助力攻坚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