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2-02-05杨世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杨世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高红玲/武汉市审计局
把高质量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全覆盖,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高质量审计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审计高质量发展是适应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对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历史性判断。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审计工作只有认识和把握新常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走出一条适应中国特色的审计发展之路,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变化,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一)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制度安排。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是宪法确立并予以保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审计机关要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
(二)审计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审计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审计工作的根与魂,必须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旗帜鲜明的讲政治,把牢政治方向,确保审计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同时,审计监督也有利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三)审计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审计监督的过程就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审计坚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着力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四)审计是自我革命中淬炼的需要。自我革命精神是审计工作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审计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如审计运行体制机制不完全适应,审计发展不平衡,审计成果的质量、层次和水平有待提升,审计队伍能力素质需要提高、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等,需要力补短板,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审计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
审计高质量的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自觉把贯彻新发展理念贯穿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是审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审计工作理念、思路、方法、制度、机制创新,需要用改革促发展的视角揭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审计方式方法、审计技术手段、审计整改机制、审计结果运用、丰富审计研究成果等,走党建强审、人才强审、科技强审、制度强审之路,致力提高审计监督质效,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协调是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解决审计地域、层级、专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全国审计工作一盘棋思想。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运用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系统思维,通过聚焦审计目标和重点、统筹审计资源配置、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打破业务壁垒,消除监督盲区,推动审计事业改革深化和发展创新。
(三)绿色是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是绿色发展,审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绿色发展。审计工作要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促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把推动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作为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四)开放是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审计工作要破除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各部门之间狭隘的“地盘”意识,探索矩阵式沟通协调,推进扁平化业务管理。以开放带动协作,坚持融合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全方位着力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等其他监督的高度贯通融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内外衔接,形成监督合力。
(五)共享是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审计工作秉持“为民而审”的初心,担负“为国而计”的使命。审计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护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打通难点和堵点,坚持共建共享,使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红利,充分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正义。
三、审计高质量发展是开创监督新局面的战略部署
审计高质量发展,必须站在国家治理高度谋划审计,着眼国家治理目标部署审计,围绕国家治理任务实施审计。审计工作要紧扣新时代审计工作使命,根据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整体谋划、协同推进、务求实效,以问题为导向、目标为导向、结果为导向,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一)积极促进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围绕政令畅通,建立各专业审计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有效对接机制,开展跟踪审计。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结构政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二)积极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围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规范财政资金预算、执行和决算实施。从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增强预算约束,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提升收入征管质效,盘活国有资金资产,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等要求,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重点专项资金审计、财政收入和社会保险费征管审计、重大公共工程投资审计、政府债务审计、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努力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三)积极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围绕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和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关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和监管等方面,加大对国有企业投资发展、融资工作、计划财务、资产经营、风险防控、安全生产、人力资源等审查,提高经营管理绩效和提升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风险防控能力,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推动技术创新转化,实现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转变。
(四)积极促进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围绕统筹发展与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关注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履行情况,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情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情况。持续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机构、重点部门和重点市场的运行状况审计,从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公司治理、内部管控、金融监管等方面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促进信贷结构优化,服务创新发展战略,维护金融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五)积极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围绕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开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情况、农业农村改革任务推进情况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审计。重点关注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和农田水利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相关惠农政策和涉农资金安全,促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精准帮扶的乡村振兴战略。
(六)积极促进资源环境绿色发展。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开展资源环境专项资金审计、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为突破点,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利用、污染防治、生态工程建设、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等情况,构筑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七)积极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对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和卫生健康等民生资金、项目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重点关注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兜底保障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改革推进情况、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改革推进情况、卫生健康体系和改革推进情况,推动民生领域相关改革任务落实落地,促进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八)积极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围绕促进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强化干部管理监督,开展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地区(部门、单位)重要发展规划制定、执行和效果,重大经济决策,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运行风险防范,以及在经济活动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政(从业)规定等情况,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推动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九)积极促进查出问题整改到位。围绕坚持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推动审计结果运用。坚持党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整改工作的监督,健全审计整改工作运行机制、责任机制、审计结果运用和追责问责机制,提升审计整改成效,推动审计整改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切实做实审计监督的后半篇文章。
四、审计高质量发展是展现担当作为的内在要求
进入新时代,审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机遇,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新使命、新要求。充分调动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在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强职能、添动能、增效能,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一)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用思想武装头脑,强化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规范的行为方式、精湛的实务技能。以行动诠释担当,提高揭露问题、建言献策的能力。
(二)推进创新审计、规范审计、全面审计。围绕中心工作,转变审计思路,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审计流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将审计监督范围向纵深拓展。加强审计结果运用,深入分析问题背后产生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把揭示微观问题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全力提升审计监督层次和水平。
(三)提升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围绕审计工作重点,针对审计任务特点,建立健全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坚持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通过培训、交流、轮岗、以审代训等方式方法,形成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常态化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创造性工作的能力,查出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和通过经验总结丰富审计理论研究的能力,有序有效有力锤炼过硬本领。
(四)严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加强审计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睁大火眼金睛,念好规范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当好反腐倡廉“尖兵”,促进“治已病”“防未病”,锻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