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企业成本管理短板之我见
2022-02-05王琳
◎王琳
当前,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速度的加快,众多的企业都在不断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努力变粗放经营管理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向管理要效益。实施低成本管理,把企业管理的中心,确立在企业财务管理上,并突出企业成本管理,并把企业成本管理确立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确立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工作,都必须首先考虑到企业成本,紧紧围绕降低企业成本管理来开展。实践证明,所有行业企业如果企业成本管理失控,那么必定是低效益,直到企业亏损。投入产出理论告诉我们,少投入,多产出,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追求目标。全面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补短板,正是按照投入产出理论要求,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笔者长期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并主持或参与了一些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其它经营管理项目的成本管理,深深地体会到企业成本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位置日趋凸显重要。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追求提高经济效益,势在必行。如何降低企业成本?这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个亟待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企业的发展,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必须要不断强化企业成本管理。从宏观大政方针设计企业成本管理补短板,规划企业成本管理,组织企业成本管理,抓好企业成本管理,持之以恒。抓企业成本管理只有始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是企业长期的重要工作。在微观管理上补短板,要从点点滴滴抓起、做起,实事求是,从节约一度电、一吨水……等细小做起,精打细算,降低企业成本。笔者撰写本文,依据学习掌握地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长期从事企业成本管理实践经验,拟对补企业成本管理短板这一热点课题,抒之已见。
一、强力提高全企业全员成本管理意识,补短板
现代心理学揭示了意识→动机→需要→行为的相互关系,也就说意识产生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向行为。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企业要抓好成本管理,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全企业、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使企业职工都明确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没有企业低成本,就没有企业高利润、高效益。这一连锁反映是客观的、现实的。铭刻在全企业员工心中,落实到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实践中去。职工高的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意识,才能形成共识,才能导向凝心聚力,齐抓共管抓企业成本。如果企业的工人、技术与管理人员,中层或基层干部直到企业高管,都对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低下,导致对企业成本管理不重视,不关心,不去抓,也不去管,任其下去,成本居高不下,势必使企业亏损,资不抵债,至直最终导致企业破产。这一恶性循环说明,意识对行为的作用是最关键的,抓企业成本管理必须先从抓提高全企业、全员成本意识入手。本溪市商贸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本溪市国资委,是国有独资企业,是集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实业发展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公司先后收购和兼并了本溪市双意食品有限公司、本溪市肉类储运经营有限公司、本溪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组建本溪市幸福之家物业有限公司和本溪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使企业加速向集团化迈进。目前,本溪市商贸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下辖5家子公司。该公司积极探索企业混合所有制发展。牢固树立“开拓市场、诚信经营、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经营理念。连续多年被评为“辽宁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本溪市商贸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本溪市具有房屋开发、房屋租赁、物业管理、冷链物流、通讯设备等综合性生产经营范围的集团化企业。公司先后开发建设了“本溪市富家酒店”、“本溪市富佳广场”、“本溪市新地公寓”等本溪市具有影响力的重点施工项目,以及“本溪市幸福e家”项目,该小区项目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并在“2010年第七届中国人居典范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中被评为“品质典范楼盘”。
近些年来本溪市商贸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眼睛盯着市场干,生产经营跟着市场变,适应市场,顺应市场,开拓市场。与此同时,不断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确立了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要以成本管理为中心,不断强力夯实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教育和引导全企业职工,牢固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突出成本管理观念,生产立会上讲成本,经营立会上讲成本,党代会上讲成本,要求党支部成为节约节支、降本增效的战斗堡垒,发挥每名党员在降低企业成本过程中争当先锋,起模范带头作用。在职工代表大会、在工作安排上,强调抓好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和调动全企业职工不断发力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目标。实践证明:着力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从而增强全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动机,形成抓住企业成本管理不放,凝心聚力,长抓不懈,长远规划,精心组织,齐抓共管的行为,企业成本管理才会抓出成效,取得降本增效的好成绩。
二、把握企业成本管理的五项原则,应用到企业成本管理实践,补短板
学习、把握、应用企业成本管理原则,这是对企业抓好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规范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类型特点、生产的产品、工艺技术过程、人员素质、企业的规模等都不相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但是,它们仍有许多共性的东西,这就是成本管理原则。成本管理原则是从各种类型的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因此,对于所有企业都应当是适用的。当然,在具体应用成本管理原则时,还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进行一些具体的调整,以便于更好地利用这些原则来指导成本管理工作。
1.专管成线与群管成网的成本管理原则。
专管成线,就是企业成本管理要有部门和人员专抓专管,集中统一管理。这就要求企业一般在经营经理或总会计师的直接领导组织下,也有的企业经理亲自上阵,经营经理或总会计师参与,由企业财会部门负责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和统一成本管理。对于一些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一些成本管理的工作,由于需要由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统一地进行协调,因此,只能由拥有一定权利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如企业内结算价格的制定、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核算等,只能由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来进行,出现了问题便于进行协调。类似的如成本管理涉及到全企业的一些规章制度、核算方法等,都应由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而对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根据企业所制定的管理方案、下达的各项成本指标如何具体落实,则应由各个基层单位根据其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财务管理部门只可进行必要的指导。也有的企业在成本管理专管成线上,成立企业成本管理委员会,企业经理任组长,企业经营经理或总会计师任副组长,企业管钱、管物的职能部门,也包括工程、技术、计划、机动、劳资、质量、供应等部门的部长,以及各基层单位的负责人任组员。企业成本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企业财会部门,负责日常的成本管理工作。企业成本管理委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分析会,进行企业成本分析和企业成本改进。企业成本群管成网。应当澄清的是企业成本管理不单是企业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的事,而是与企业全体职工都息息相关的事,必须全企业全员参与,全生产经营过程控制。企业里的每一名员工,都必须努力工作,都必须提高本职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质量或生产质量,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控制质量。
2.系统管理成本原则。
企业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系统工程理论应用到企业成本管理,这是成本管理科学化的客观要求。成本管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企业管理的整体密不可分,就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而言,工程管理、设备管理、动迁管理、劳资管理、物业管理、供应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销售管理……等无一不与企业成本管理密切相关。“质量、工期、安全、成本”这四个大管理系统是相连、相通的。所以企业在抓成本管理时,一定要应用系统理论的方法,全面、全方位系统的去锚定企业成本管理。
3.动态性企业成本管理原则。
管理是动态的管理,不是静态的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企业的成本管理也是动态的,动态性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属性之一。任何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成本费用支付的因素都在随着时间条件变化出现一些变化。就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而言,在进行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动态性对企业成本的影响。施工材料的涨价、周转料具的涨价、人工费的涨价、设计的变更……等等,都波动着企业成本管理。
4.长期性的企业成本管理原则。
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长期的管理,而不是企业短期行为。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进程中,一定要认清企业成本管理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成本管理要稳中求进,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所以企业要做好成本管理的顶层长期规划,统筹对企业持久性成本管理进行设计、谋划,使企业成本管理有序、规范化的进行。实践证明:企业成本管理决不是临时性的短期管理,那样成本管理就会乱套,是管不好的。企业成本管理只有长期设计、规划,并结合成本管理的动态性要求,依据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条件适时调整,使企业成本管理始终在受控状态之中。
5.效益性的成本管理原则。
追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经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经济效益,企业就得亏损、破产,也就说企业无法生存。企业成本管理其实质就是压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推动企业振兴和发展。企业成本与企业利润是紧紧相连,企业成本低,所实现利润就高,这是成反比的。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要遵循效益性这一管理原则,管理好、控制好企业成本。成本管理所发生的费用力求最低、最省,少投入多产出,这是效益性成本管理原则的要求。
三、锁定企业成本管理内容,夯实成本管理基础,补短板
全面掌握企业成本管理内容,着力夯实成本管理基础,这对全面、全方位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是企业成本预测。企业成本管理重在事前管理。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是事后管理,也就是说,当企业成本费用发生之后,企业成本管理只是事后算账,发生成本费用的核算。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笔者认为:重要的是抓好企业成本费用发生之前的费用支付控制。企业成本预测正是顺应了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是事前成本管理。企业成本预测有定量预测方法和定性预测方法。选择应用成本定性预测方法,还是选择成本定量预测方法?这要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情况而定。企业成本预测一定要确立科学性的超前创新思维,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深入细致的分析、调研,掌握真实的数据与资料,预测企业成本未来水平。并应在多个成本预测方案中进行优选。企业成本预测是制定企业成本计划和确定企业目标成本的依据。二是企业成本决策。企业成本决策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分析、判断后,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成本决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日后成本水平的高低。所以,要进行正确的成本决策,应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考虑多种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三是成本计划。是根据计划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确定的目标,具体的规定计划期内各种消耗定额及成本水平以及相应的完成计划成本所应采取的一些具体的措施。四是成本控制。是以预先制定的成本标准作为各项费用消耗的限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及时揭示实际与标准的差异额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消除差异,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过程。五是成本核算。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一定的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采用适应的方法计算出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通过成本核算,可以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可以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揭露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它还为制定产品的价格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六是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对实际成本的水平、构成情况,采用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计算其完成情况、差异额,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的过程。七是成本考核。是将企业所制定的成本计划、成本目标等指标,分解成企业内部的各种成本考核指标,并下达到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单位或个人,明确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并按期进行考核的过程。本溪市商贸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每年都与子公司签订年度经营承包责任状,在年度经营承包责任状中,把完成成本指标明确规定为否决指标。这就加大了企业成本考核力度,收到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
四、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规范企业成本管控,补短板
习总书记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园,则必规矩”。企业应依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相关要求与规定,结合本企业规模,生产经营能力,经营范围等状况和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条件,制定全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管理规章制度。本溪市商贸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成本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在认真总结长期以来企业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在学习掌握国家一系列财务管理法规、准则、制度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制定→实践→修改→实践→再修改,最后形成了覆盖全企业经营范围的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企业所有人员的工作标准和作业标准与成本管理标准。并在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突出重点,竭力抓好企业财务部门和企业财会人员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在财务成本控制规章制度中要求、规定严格遵守国家及上级的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企业要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要求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财务部门。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确保本部门所经管的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接受财务部门在财会工作上的指导和监督。财会部门内部应当建立牵制、互控制度,会计事项的处理不能由一人办理全过程,必须由二人及以上人员处理。会计应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进行审核。并且会计人员应具备财会学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除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单位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具有较高的政策、业务水平和水准,遵守职业道德。熟悉会计工作岗位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核算方法。会计处理程序。经办人员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应当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及时上交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接受,并向财务主管报告。财务主管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重大的不真实、不合法的经济业务事项,财务部门人员还应当向上级财会主管部门报告。会计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更正、补充。会计人员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总账,期末将总账与各类明细账及现金、银行存款余额核对相符,根据账簿记录及其他相关资料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些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加强企业成本管控,约束和规范了成本管理控制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