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致良知”对劳动教育的启示①
2022-02-05何杨勇
何杨勇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总要求。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及2020年7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指出劳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加强劳动教育,既是新时代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回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发展,更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本文通过对王阳明教育思想的解读来更好地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和举措,以此对当前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新的启示。
王阳明(1472—1528),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王阳明一生讲学不辍,弟子遍布天下,其中他的“致良知”的教育目标,事上磨炼、静处体悟的教育路径,因材施教、顺应天性的教学方式,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对于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致良知”的教育目的
(一)良知即是天理
王阳明曾说:“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091页。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致良知”。“致良知”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达到良知。“致者,至也。”(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70页。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但并非人人都一定能达到。不能把“致良知”看得太容易,需要切实用功。二是实践良知。王阳明认为,仅仅看到良知的好处,向往和喜欢良知是不够的,还需要推行良知、实践良知。王阳明说:“决而行之者,致知之谓也。”(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08页。他举例说,知道怎样是温清之节,知道怎样是奉养之宜,仅仅是知道而已,不是“致知”,只有在实践中实行温清和奉养,才是“致知”(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55页。。三是体认扩充。王阳明认为,良知存在于内心,需要通过后天的经验活动去体认和扩充。他批评说:“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6页。可见,“致良知”是一个对良知的体认扩充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良知”呢?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心的本体。他说:“良知者,心之本体。”(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69页。那么,“心之本体”又是什么呢?王阳明认为,“心之本体”就是“天理”。他说:“心之本体即是天理”(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0页。,“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81页。。这里包含了这么几层意思:一是“良知”和“心之本体”是同一的事物。心中萌发的意念不一定是良知,良知和意念是有差别的,良知是至善的,意念则有是非、有善恶。王阳明说:“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42页。二是“良知”和“天理”是同一的事物。在朱熹那里,“天理”是和“人欲”相对的,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所谓的“天理”,更多的是外在之理、客观之理,是使主观的“人欲”更多地去符合外在客观的“天理”。王阳明则认为,“天理”本在“心”中,所谓的“天理”也是主观的“心”所给予的,不问内心而求“天理”,舍本逐末了。王阳明的弟子徐爱曾经提出过质疑,他说“至善”仅仅“求诸心”是不够的,因为天下还有很多的道理,是我的“心”不向外求所不知道的。王阳明回答说:事父、事君、交友、治民的“理”,并不在外在的对象上,而在做这些事的时候的“心”,“心即理也”(1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页。。
(二)良知人皆有之
孟子认为,“良知良能”人人生而有之,是先天的。王阳明说:“孟子云:‘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1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11页。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良知先天之说,把良知看成是“人皆有之”“不虑而知”“不学而能”(1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90页。的。王阳明的良知先天说,可以概括为三层意思:一是“良知”与人的圣愚无关。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人具有、人人相同的,无论是圣人还是愚人,都有良知。他说:“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1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56页。圣人与其他人的差别,不在于“良知”,而在于“致良知”。王阳明说:“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1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12页。他举例说,即使是盗贼,他们也是良知未泯,知道自己不应该做盗贼。如果有人称他们为盗贼,他们心里也会羞愧。(1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5页。良知人人有之,无疑给普通大众打开了“致良知”的方便大门。二是日常活动之中,良知无处不在。如上文所述,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即天理,天理所在,良知所存。无论是事君还是事亲、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有良知存在。(1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7页。王阳明说:“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1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81页。三是良知容易被私人欲望所蒙蔽。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不用向外去求,但人的私欲则是“致良知”的障碍。“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弊,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1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61页。“致良知”是排除私欲,与私欲做斗争的过程。“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1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7页。
(三)良知重德性
王阳明特别指出,他所谓的“致良知”,不是为了扩充经验知识,更不是为了让人沉迷于辞章和科举之学,而是发展德性。经验知识相对简单,他认为,“温清之节、奉养之宜”的经验知识,“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2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4页。。他反对脱离德性去追求和钻研“闻见之知”,他说:“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2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2页。王阳明特别把良知和“闻见之知”区分开来,良知更多地与“道德”“人伦”联系在一起。他把“良知”看成是善和道德的本体。他说:“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皆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2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80页。王阳明指出,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中的“智”,不是“闻见之知”,而是“德性之良知”(2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71页。。良知属于德性之知,是恒常不变的,无论经验活动发生还是不发生,良知都是存在的。如果想通过扩充“闻见之知”的多见多识的方式来提升良知,则会不得要领。他说:“‘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2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70页。良知不因经验活动而存在,反而是经验活动的主宰,经验活动是良知的发动和应用。他举例说,孝亲是良知,冬温夏清是经验活动,有了孝亲的心,自然能够懂得冬温夏清的道理,并产生相应的经验活动。(2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页。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充满了辩证法的色彩。他指出,“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虽然有区别,但两者并非水火难容,“德性之知”的习得要以“闻见之知”等经验活动作为材料,“闻见之知”的习得要以“德性之知”为目标。他说:“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 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 更与德性无关涉? 如此,则不知今之所以讲习讨论者,更学何事!”(2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38页。良知是先天的,不因经验活动而产生,但后天的经验活动,都是良知的体现和应用。良知不能停留在闻见之知上,但也不能疏离于闻见之知。“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2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80页。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认为要正确处理举业和修德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将两者完全对立起来。他比喻说,种田养家,肯定不会与孝亲相冲突。同样,他认为只要把志向放在德性追求上,举业也就不应该成为德行的障碍。(2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4页。他还认为农工商贾等事务,都应该以德行为目标。“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之贱,莫不皆有是学,而惟以成其德行为务。”(2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61页。
王阳明认为,学校应该把德行教育放在首位。他说:“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3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61页。他对当时学校教育重视记诵、闻见和辞章等功利之学,忽视德性之知,提出了尖锐批评。他说:“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记诵之广,适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3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63页。这种重记诵、轻道德提升的风气必然导致“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3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2页。。在制定学院教规、学规的时候,王阳明多次强调,学习应该以德为本,致力于德行,不要沉迷于举业,要向圣贤看齐。对于后世沉迷于辞章之学,他相对应地提出要教儿童“人伦”。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辞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3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99页。对于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来讲,他要把德行考核放在前面,背诵书籍放在后面。“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3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1页。他还非常殷切地嘱咐各位老师,一定要领悟他强调德行的意思,不要受社会外在环境的影响。要“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3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0页。
二、“致良知”的教学主张
(一)事上磨炼,静处体悟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的基本路径主要是两条,一是“事上磨炼”,一是“静处体悟”。王阳明十分重视事上磨炼,他指出,“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3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4页。。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叛乱之后,给弟子讲学,用切身的体会强调“事上磨炼”对于“致良知”的重要性。王阳明说:“我自用兵以来,致知格物之功愈觉精透。及其军旅酬酢,呼吸存亡,宗社安危所系,全体精神只从一念入微处自照自察,一些着不得防检,一毫容不得放纵。勿助勿忘,触机神应,乃是良知妙用,以顺万物之自然,而我无与焉。”(37)王畿:《王畿集》,吴震编校,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页。当有官员向他抱怨簿书讼狱繁杂,没有精力从学时,王阳明批评说,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簿书讼狱中也包含着良知,处理簿书讼狱,也是极好的“致良知”的路径。不能离开簿书讼狱等事务,去悬空求学。“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3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8页。王阳明说:“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3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81页。王阳明的“致良知”之所以得到后世的推崇,与他在军事上的精明能干、屡克强敌、所建功业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王阳明也不否认静处体悟的作用,他认为,事上磨炼和静处体悟并不矛盾。他在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的时候,日日夜夜,静静默坐,从而得以悟道。“(阳明)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4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354页。他提出,对于初学者来说,心猿意马,私心杂念过多,应该“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4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8页。。王阳明认为,无论是静还是动,都要讲求度。当大家空口讨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静上一静是有好处的。“吾昔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4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8页。他认为过分强调静处体悟会有厌动的弊端,而且有时还会让人产生幻觉。“(静)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4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8页。他认为,仅有静处体悟,没有事上磨炼,在碰到具体的事务处理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4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4页。王阳明点出他主张的“静坐”和佛家所说的“禅定”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以“静坐”为主,而他如此主张“静坐”是因为日常事务繁多,在处理事务之余,需要静下来收敛心神。王阳明说:“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拏,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4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5页。
(二)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王阳明时代,有的人把登科及第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学者溺于词章记诵,不复知有身心之学”(4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352页。。他提出人生的理想不应该是登科及第之类,而应该是学做圣贤。“使人先立必为圣人之志。”(4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352页。更有的人浑浑噩噩,不知进取,“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他认为,这是由于“志之未立耳”(4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73页。。“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4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73页。他认为立志有使人排除私心杂念、专心致志、凝聚方向和力量的作用。“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5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3页。在他看来,志向就是“气之帅”“人之命”“木之根”“水之源”,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要坚定为圣人之志,就能够做到退私欲、不懈怠、不妒忌、不愤怒、不急躁、不骄傲等。总而言之,“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5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90页。。王阳明认为,志向好比是船上的舵,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王阳明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5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73页。
在立志上,王阳明认为这样几点非常重要:一是立品德之志。他说立为圣人之志,圣人之志更多的是“切己自修”的品德之志,而不是指具体的事情。王阳明说朱熹有“继往开来”的气魄,但是他在“考索著述上用功”,没有“切己自修”,写了很多书,到了晚年,后悔了,“是倒做了”(5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2—33页。。二是坚定志向,没有止境。王阳明认为,因为义理无穷尽,无论在人生的什么阶段,都会有对志向的考验。王阳明说:“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5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4页。三是志向要融会贯通。王阳明认为,对于初学者而言,立下志向,专心致志,勇往直前,没有问题。王阳明提出:“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5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5页。但在有的时候,志向并不是坚守就一定存在,放弃就一定失去,要知道志向要能进退,不要过于死板,为志向而志向。“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功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功夫上又发病。”(5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0页。四是立志结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王阳明说:“后儒不明圣学……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5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6页。五是立志贵专一。王阳明指出,立志要像种树那样专一,需要长时间坚持。他说:“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5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7页。
王阳明认为,除了立志之外,“省察克己”“勤学”“改过”和“责善”也必不可少。王阳明把良知比喻为明镜,“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5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79页。。私欲杂念,犹如镜上的灰尘,需要省察克治。他说:“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6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8页。要把恶念扼杀于萌芽状态,“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6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74—75页。。
王阳明认为要实现志向,“勤学”必不可少,“勤确谦抑”胜过“聪慧警捷”。他说:“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6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73页。王阳明认为,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错不改。他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6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74页。王阳明认为良知自明,如果有过错,个人的良知自然能够知道,但更重要的是能够改正过错。“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6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93页。王阳明认为,有朋友在旁边忠告提醒,对个人成长很有好处,他说:“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6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74页。王阳明提醒弟子,在官场仕途中致良知,比处山林中致良知要困难,因此更要求朋友间能相互砥砺、警醒。在“人在仕途,比之退处山林时,其工夫之难十倍,非得良友时时警发砥砺……若良知一提醒时,即如白日一出,而魍魉自消矣”(6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44页。。
(三)贴近生活,体认生活
王阳明认为,良知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事务之中,人们处理日常事务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致良知”就是用自己的心,对世界万物“体认”,在日常生活事务中“实践”的过程。他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6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51页。“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6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46页。
王阳明善于运用生活中的案例作为材料,或批判,或赞扬,或引申,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一日,阳明与弟子听到闹市中的争吵:甲曰:“尔无天理。”乙曰:“尔无天理。”甲曰:“尔欺心。”乙曰:“尔欺心。”先生闻之,呼弟子曰:“听之,夫夫啍啍讲学也。”弟子曰:“诟也,焉学?”曰:“汝不乎?曰‘天理’,曰‘心’,非讲学而何?”曰:“既学矣,焉诟?”曰:“惟知责诸人,不知及诸己故也。”(6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170页。
王阳明善用比喻,常常用“明镜”“种树”“根与枝叶”“水”“气”等作为比喻来说明道理。有一次,他坐在井边上,就用井水和池塘水对比来说明有源之水,生意不穷的重要。“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7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4页。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接到家信,得知儿子病危,心中郁闷,王阳明因势利导指出:“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7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9页。弟子陈九川卧病虔州,王阳明问他:“病物亦难格,觉得如何?”陈九川回答:“功夫甚难。”他指导说:“常快活便是功夫。”(7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7页。王阳明居越时,当时的郡守南大吉性格豪迈,不拘小节。他告诉王阳明,自己处理政事的时候,有很多过失,请王阳明指出来。王阳明问:“有哪些过失? ”大吉就一一列举。王阳明说:“你的过失我已经说过了。”大吉问:“你没说呀?”王阳明说:“我不说,你怎么知道这些过失?”大吉回答说:“是良知。”王阳明说:“良知不是我经常说的东西吗?”大吉笑谢而去(7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423页。。
在我国古代传统中,亲证和体认是通往德性之知、锤炼个人品格的重要方式。钱穆先生曾举例说:“《论语》的开篇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要先去计较前后的逻辑,而是先按照他的话,你也学而时习之,心悦不悦,有朋从远方来看你,你乐不乐?人家不知你,你自己的感觉又是怎样?”(74)钱穆:《民族与文化》,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182页。王阳明认为,良知就在自己的心内,无须向外去求,因此要“致良知”,很多情况下,无法用言语传达,只能依靠自己体认,旁人无法代劳。“良知即是天理。体认者,实有诸己之谓耳。”(7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43页。弟子刘易仲问王阳明“道”可不可以说?他回答说:“(道是)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尔要知我苦,还须你自吃。”当弟子陆澄问王阳明,“中和之德”的“中”的意义还未明了,他回答说:“此须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喻。中只是天理。”(7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6页。
王阳明认为有的人之所以没有能够“致良知”,是因为他不知道从内心去体认良知,他甚至认为,不从内心去体认良知,就无法“致良知”。他说:“正为致知之学不明,不知在良知上体认之耳。”(7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82页。但王阳明指出,“随处体认天理”,绝不是捕风捉影,“驱于声利词章之习”,被“似是而非之学兜绊羁縻,终身不得出头”(7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24页。。王阳明曾毫不客气地指出:“若此者,皆是就文义上解释牵附,以求混融凑泊,而不曾就自己实功夫上体验,是以论之愈精,而去之愈远。”(7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95页。王阳明告诫弟子:“为学之要,只在着实操存,密切体认,自己身心上理会。切忌轻自表暴,引惹外人辩论,枉费酬应,分却向里工夫。”(8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51页。同时,他鼓励弟子,贵在自己用心体认,自得于心,反对盲目轻信。“夫君子之论学,要在得之于心。众皆以为是,苟求之心而未会焉,未敢以为是也;众皆以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为非也。”(8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891页。王阳明提出,即使是孔子的话,若没有经过自己的内心体认,也不可轻信盲从。“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8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85页。
(四)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王阳明认为“良知”虽然“人皆有之”,但是在“致良知”上,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他和弟子通过对话、书信,针对弟子提出的问题,根据弟子的资质和条件,提出具体的回答,就是践行因材施教的范例。王阳明的弟子薛侃做事容易后悔。他在肯定后悔的价值的同时又提出了要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8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35页。对于因材施教,王阳明有过总结。他认为天地万物,各不相同,各种技术技能各有特色,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相互配合,应根据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教育,发挥其特长和天赋。“天之于物也,巨微修短之殊位,而生成之,一也。惟技也亦然,弓冶不相为能,而其足于用,亦一也。匠斩也,陶垣也,圬墁也,其足以成室,亦一也。是故立法而考之,技也。各诣其巧矣,而同足于用。因人而施之,教也。”(8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59页。因材施教,需要针对不同材质的弟子,进行不一样的教学,但是王阳明提醒说,因材施教的具体方式可能有所差异,但是这些方式的目标还是一致的,就是“同归于善”,他说:“同归于善者,定法矣。”(8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59页。
王阳明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有其规律,能力发展有其过程,要根据自然的发展顺序“盈科而进”。他说:“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8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6页。他用行路做比喻,说明打基础的重要性。“襁褓之孩,方使之扶墙傍壁而渐学起立移步者也。”而“年力健壮者”能够“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间”。“年力健壮者”当然不用再扶墙学步,但是要能够“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间”就是从扶墙学步开始的,可以说,扶墙学步是奔走千里的基础,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后者。(8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97—98页。王阳明认为读书学习要量力而行,主张学习要求和标准不要定太高,这样反而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动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说:“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8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1页。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会有不同的遭遇,面临不同的客观情况。王阳明告诫道,无论身处富贵贫贱,要根据不同条件,量力而行。《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故无人而不自得。”(89)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 76页。王阳明对此非常赞同,他还补充说:“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9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82页。
如果不根据身心发展规律,用力过猛,会适得其反。王阳明说:“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相倾上,便浸坏它了。”(9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9页。王阳明认为,儿童大多喜欢游戏快乐,不喜欢被强制约束和体罚。对待儿童,要以鼓励为主,让他们心情舒畅,从而就能不断进步。(9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99页。但如果教育反其道而行之,天天督促儿童读四书五经,强迫儿童遵守各种规矩规范。像对待囚犯一样,对儿童进行体罚,会使学生变得顽劣下流,学生将会“视学舍如入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9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0页。。
(五)知行合一,反对空谈
王阳明在十二岁的时候,向他的塾师提了一个问题:“何为第一等事?”塾师回答:“惟读书登第耳。”他却认为:“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9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346—1347页。学做圣贤,自然不能坐而论道,汲汲于功名,要关心天下大事。在王阳明十五岁的时候,很多像他这个阶层的同龄人在一心一意为举业做准备,而王阳明却去考察边关,“询诸夷种落,悉闻备御策;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经月始返”(9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347页。。这说明王阳明不但志向远大,而且将之落实于具体行动。
如前所述,王阳明“致良知”,讲求内心体认,而体认往往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他用吃东西和行路为比喻,强调“致良知”过程中行动的重要性。“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9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47页。王阳明认为,学问思辨的求学过程,是一个行的过程。并不是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学问思辨是求知的过程,与行无关。他说:“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9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51—52页。王阳明认为,后世将知行分成两段,没有领会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后世之学所以析知行为先后两截,日以支离决裂,而圣学益以残晦者,其端实始于此。”(9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54页。
朱熹也强调知行都不能偏废,两者同样重要。他说:“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双翼。”(99)朱熹:《朱子语类》第1册,黎清德主编,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0页。但是在朱熹眼里,知行是有先后的。有的时候,朱熹认为知先于行,他说:“万事皆在穷理后,经不正,理不明,看他如何履践?”(100)朱熹:《朱子语类》第1册,第152页。“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101)朱熹:《朱子语类》第1册,第148页。但有的时候,朱熹好像又主张行先知后:“若曰,须待见得个道理然后去做,则‘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工夫皆为无用矣!”(102)朱熹:《朱子语类》第1册,第159页。
在王阳明看来,在“致良知”的道路上,知和行是合一的,没有先后之别。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相互包含,知中包含了行的意愿,行是知的实践和手段。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10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5页。而且知和行可以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10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47页。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所说的“行”,既包括实践和行动,也包括观念活动上的“行”。杨国荣指出,王阳明把观念活动也理解成为“行”,等于把“善念”等同于“善行”,“模糊了精神现象与践行的界限”(105)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王阳明的弟子徐爱并没有深刻领悟他的知行合一,他举例说:“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10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4页。这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明明知道应该如何做是对的,但是却没有办法将之落实于行动之中颇相一致。例如,有的人明明知道坚持锻炼有益身体健康,但是很难落实到具体行动。王阳明认为,高尚的道德认同,无法落实到行动的主要原因是知和行“被私欲隔断”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0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4页。。他还举例引申:“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后别立个心去恶。”(10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4页。
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知行并重,实际上是以行来定义知。他在《教约》中考察儿童,强调更多的是行的方面。他说:“教读以次。遍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0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00页。王阳明特别反对简单地将知行合一中的知,变成“口耳之学”。他认为所有的学习环节,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不是仅仅从口头上讲授就能完成。他说:“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11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51页。王阳明认为,良知有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部分,不通过行动体认和内心的省察,是无法领悟的。夸夸其谈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11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28页。。
三、讨论和启示
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是对朱熹理学的一种反动,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盈科而进”等教学原则,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主张不谋而合。不可否认,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在碰到问题和困难之时,要求学生反求诸己,聆听良知,而忽视对外在自然世界的改造以及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批评。王阳明重视“德性之知”,虽然也强调“见闻之知”的重要性,但他的“见闻之知”更多地局限于“诗歌”“习礼”“读书”和“行军打仗”,这是比较狭隘的。尽管如此,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还是对我们新时代推行劳动教育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的。
一是劳动教育要把德行放在首位。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指出,劳动教育的目标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总体而言,除了必备的劳动能力之外,其余三个目标和德性之知联系更为紧密。王阳明关于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的见解可以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其一,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是有区别的,两者的逻辑不一样。例如,德性之知讲求省察克己,而见闻之知却不一定。王阳明特别反对用记诵的口耳之学来代替德性之学。劳动教育的重心也不能放在口耳的记诵之学上,甚至用记诵的手段来考核劳动教育的成果。其二,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是有联系的。见闻之知是德性之知的体现和应用,德性之知是对见闻之知的超越和反思。在劳动教育中,我们当然要重视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但更需要重视劳动知识和技能与品德之间的辩证关系,思考为什么劳动,劳动知识和技术为谁服务的问题,培养劳动者的德行。其三,王阳明批判只关注见闻之知的习得,无视道德品质提升的风气,更加反对沉迷于某一具体事务,不知德性修养的学习方式。劳动教育的目标中也提到必备的劳动能力。例如,让学生整理房间,涉及大量的劳动知识技能,而每一项劳动知识技能可以达到专业精深、精益求精的地步。但现实是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在某一项日常生活的劳动技能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还是有一个适度的问题。
二是劳动教育的平等性和普遍性。其一,王阳明认为良知不分圣愚,人人皆有。劳动教育也是如此。无论怎样的社会地位,无论专业知识是否精深,无论天生的资质如何,在具备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人人都需要劳动,接受一定的劳动教育。其二,王阳明认为,日常生活就是致良知的重要路径。同样,日常生活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脱离了日常生活的劳动教育,很可能变成作秀,没有意义。其三,王阳明认为,良知的敌人是私欲,致良知就是去私欲的过程。我们的劳动教育就是针对部分青少年不爱劳动、贪图享乐、希望一夜暴富等“私欲”提出来的,劳动教育也是去掉这些私欲的过程。
三是劳动教育要动静结合。所谓动静结合,就是劳动教育既要强调“事上磨炼”,也要做好“静处体悟”。从事上磨炼而言,劳动就是做事,劳动教育不能脱离具体的做事。因为所有的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劳动知识能力的积累和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无法脱离劳动而存在。否则,遇到具体事情就会慌乱。从静处体悟而言,如果一味地忙于劳动和事务,不懂得静下来思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或者放松一下自己的心神,感受一下劳动的美妙,就达不到劳动教育的效果。现在的很多青少年,有的埋头于书本学习,有的沉迷于电子游戏,他们非常需要动静结合的劳动教育来提升劳动素质,促进身心发展。
四是劳动教育要遵循德性发展的逻辑。王阳明强调的立志、省察克己、改过和责善,都是从德性修养的角度来说的,劳动教育可以借鉴和应用。从立志而言,王阳明提到劳动教育要立为圣人志,不要拘泥于具体的事件和见闻之知,要实现德行上的超越,不要被辞章之学和举业等功名利禄所诱惑;从省察克己而言,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多反求诸己,把私欲扼杀在萌芽状态;从改过而言,在劳动教育中,允许学生在劳动中犯错,倡导有了错误不掩饰、知错就改的风气;从责善而言,在劳动教育中,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切磋、互相砥砺。
五是劳动教育要贴近生活,讲求体认。王阳明非常重视贴近生活,讲求体认。培养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需要重视实践体认的重要性。其一,增加实践体验。在劳动教育中要给学生多安排实践体验的机会。在独立的劳动教育必修课中要如此,在专业和有关学科中也要如此。其二,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引导学生更好生活,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其三,倡导自得于心。在劳动活动的反思总结中,要让学生敢于讲真话、讲真心得、讲真实体验。不能让劳动教育变成游离于真实体验之外的虚假教育。
六是劳动教育要讲究因材施教,盈科而进。其一,劳动教育在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马克思认为,机械化大生产使西方传统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更加趋向于不合理,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大量体力劳动者和青少年没有机会和时间接受教育的现象,马克思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且说:“它(笔者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7页。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基于部分青少年们没有劳动意愿、没有劳动能力、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社会现实而提出来的。因而,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批判这些不正确的劳动观念,而且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青少年的劳动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其二,从整体劳动教育而言,要顾及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全面性,但是针对特定学生、特定群体和特定环境而言,劳动教育可能要有所差别,有所侧重。其三,劳动教育不是面面发展。扈中平教授指出:“要想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 要想有所重就得有所轻。”(113)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第8页。所以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不是指面面俱到、平均发展、一律发展,更多地是指培养具有基本的劳动知识技能和价值素养,又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劳动者。其四,劳动教育要循序渐进。大中小学不同阶段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所不同。关键是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应该有前后衔接,有一定的层次和递进关系,尽量避免劳动教育的同质化和无意义的重复。
七是劳动教育要讲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一个亮点,但也有重大的缺陷。王阳明运用辩证思维,看到了知行的相互包含和转化,看到了知行合一的可能性,但是他把知行分开的原因过多地归结于心中的观念问题,而没有看到外在条件的制约性。在劳动教育中,我们要始终贯彻知行合一。当知行无法合一的时候,我们要反思自己的主观上是否有所不足。例如,远在千里之外,虽然有孝敬父母之心,但无法尽孝敬父母之力。从主观上而言,我们要反思是否失去了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从客观上而言,我们在制度设计上,尽量改变那些让劳动者夫妻分离、父母子女分离的社会制度,减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比例,让来自“良知”的知行合一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