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的四大逻辑
2022-02-05郝志强
郝志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下称 《决议》),对我们党百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作了科学的梳理,尤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作了详尽的论述,同时全面总结了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成就的宝贵历史经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鲜活经验,即 “十个坚持”。 “十个坚持”是我们党历史智慧与力量的伟大结晶,有着丰富的内涵,是我们党集理论、历史、价值与实践于一体的重大成果。它通过全面系统的概括总结,反映出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我们正确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创造奇迹,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未来如何能继续创造奇迹。《决议》中总结出“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有着深厚的逻辑思维,要想真正学懂、悟透、用好“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必须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对其有深入认识,才能在新征程上不断对其创新发展,指引我们赢得更伟大的荣光。
一、科学认识“十个坚持”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一百年,是我们党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一百年,是我们党乘风破浪创造丰功伟绩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通过了三个“历史决议”,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反思失败的教训。1945年通过的第一个“历史决议”着重总结了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历史时期的经验;1981年通过的第二个“历史决议”着重总结了建国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这一段历史时期的经验。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我们党百年来的历史经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鲜活经验,即“十个坚持”。 “十个坚持”虽然是10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但是它们之间不是互相独立存在的,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共同发力,形成合力,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决议》指出: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1]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要做好中国的事情离不开党的领导。我国是一个土地广袤的国家,人口众多,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诸多关系需要理顺,诸多矛盾需要解决,要想做好领导者就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核心,统揽全局,从而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能够顺利推进。当前我们踏上了新征程,前路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矛盾与问题,更加要求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两个确立”,一方面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从更深层次上阐明了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表明坚持党的领导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决议》指出: “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如果把我们党比作是月亮,那么人民群众就是漫天的星星,有了众星的衬托,才能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想群众所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党坚持以人民的生命安全为工作重点,制定各项切实可行的措施遏制疫情发展,尽最大努力避免人民群众受到病毒侵扰,很好地维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只有真正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依靠相信群众,使人民群众真正共享发展的成果,就能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积蓄力量。
(三)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为我们党取得重大成就提供理论指导。《决议》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1]。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执政党”[3],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在推进中国伟大实践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使其实现中国化,使其能够更好地被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掌握,使其能够更好地回答“人民如何发展”的人民之问、 “中国走向何处”的时代之问、 “人类走向何处”的世界之问,从而以理论创新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具有的历史自觉精神,清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将成功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南。
(四)坚持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基本立足点。《决议》指出: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1]纵观人类历史发展,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不靠自身努力而是依赖外部势力、不靠创新发展模式而是亦步亦趋实现兴旺发达的。百年来的实践告诫我们,单纯的依靠外部势力是不能够取得成功的,我们必须要努力修炼好“内功”,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支撑点放在我们自己身上。每当我们国家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然会面临外部势力的干预、阻挠甚至企图颠覆我国发展成果的挑战,但是中国人民始终不怕打压,始终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攥在手中,敢于同一切敌对势力英勇斗争,彻底击碎外部势力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阴谋活动,有效遏制打断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一切图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强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坚持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决议》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1]道路问题事关事业成败,只有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我们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历史和实践表明,过去那种“老路”会使我们故步自封, “改旗易帜”的邪路会使我们丧失自我,沦为别人的附庸,这两种路都是要不得的。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坚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中国道路是我们通往胜利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的开辟不是简简单单的,是通过多年的实践得来的,它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近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的烙印。
(六)坚持胸怀天下
胸怀天下为我们党取得重大成就汇集了人类智慧。《决议》指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1]我们党始终坚持“尚和合” “求大同”的理念,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洞察世界发展格局的深刻变革调整,研究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将世界的变革同中国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发展战略,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指引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向导。中国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从世界各国的发展中汲取了诸多有益的经验,同时中国在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也为世界各国的进步发展贡献出中国的智慧与方案。
(七)坚持开拓创新
开拓创新是前进的强大动力。《决议》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1]党和国家的事业要想不断壮大,就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就必须敢于开拓创新。我们党百年来成就非凡,是因为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科学认识变革的重要性,准确应对变革带来的挑战,积极主动寻求变革,通过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推动创新发展,努力破除僵化,防止停滞不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前人未曾走出的道路,通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克服了前人未曾遇到的各种难题,使许多长期困扰我们发展的难题得以解决,使我们过去没有办成的大事能够“梦想成真”。
(八)坚持敢于斗争
敢于斗争是必备精神品质。《决议》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1]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处于敌人的包围中,出身于被“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共产党久经磨难,但其始终攻坚克难、矢志不移,党的成长壮大就是在同敌人英勇斗争中走出来的。英勇奋斗、绝不言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了敢于斗争的优良品质。百年的奋斗史告诫我们,我们所取得的胜利和荣光不是上天赐予的,也不是别人好心施舍的,而是靠我们自己在一次次不断拼搏的斗争中得来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会遇到更多难以预料、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扬敢于斗争的精神,不断提升我们斗争的各项本领,下好先手棋, “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5],紧紧掌握住战胜一切困难的主动权。
(九)坚持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为我们党取得重大成就提供了根本力量。《决议》指出: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1]党的百年历史和实践表明,我们党能够在不同时期突破重围取得成功,就是因为我们党能够使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实现大联合,从而汇聚起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最大力量。当前我们在新征程上,最大的任务就是实现民族复兴,全国各族人民在这个进程中不仅是“享受者”,更应该是“参与者” “贡献者”,因为中国梦的实现是每个中国人的夙愿,也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这个“法宝”的巨大作用,使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空前广泛,努力实现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团结,实现全体人民大团结。将“同心圆”画得越来越大,实现民族复兴的支撑力量也就越来越强大。
(十)坚持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是永葆党青春活力的关键密码。《决议》指出: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七十多年前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话”告诉我们,人民是我们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根本所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又给我们总结出一条新的要求,那就是坚持自我革命。一个政党能否长期执政并不是依赖于它天生的因素,而是要在“扬弃”中推动自我革命来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历史和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党能够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剔除影响自身纯洁性的各种不利因素,就能使我们党永不变味和永不变质;只要我们党能够勇于破除导致自身患病的各种病毒,就能使我们党的先进性得以保持,从而夯实我们党的执政根基,使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带领全国人民奋进在新征程的宽广道路上。
二、全面理解“十个坚持”的历史逻辑
我们党诞生的一百年,是带领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里我们党积极奋进而勇于突破、遭遇挫折而坚强奋起、不断总结而努力提升,使得中国发生了“沧海桑田”的伟大变化,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足以让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也科学总结出了“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
(一) “十个坚持”体现在我们党百年奋进的伟大征程之中
《决议》明确将我们党百年奋进的伟大征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清晰地把握住革命发展规律,在第一个“历史决议”中总结出党的历史经验;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我们党有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把握住现代化建设规律,在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化总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向前,中国大地出现了历史性变革,通过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的鲜活经验,在建党百年华诞之际通过了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系统全面总结百年来党的历史经验,即“十个坚持”。可见“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是从我们党百年奋进的伟大征程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党在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都蕴含着“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
(二) “十个坚持”体现在我们党百年奋进的伟大成就之中
《决议》明确提出我们党在百年奋进中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在百年奋斗中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党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我们党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党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富起来”;我们党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新时代的特征,坚持守正与创新,使中国的发展迈出崭新步伐,民族复兴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时代。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创造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上的伟大奇迹,创造出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上的伟大奇迹,创造出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上的伟大奇迹,同时也彰显了我们党“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在推进伟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的伟大奇迹。
(三) “十个坚持”体现在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百年历程之中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推进不同时期伟大实践的创新发展,归其原因在于我们党能够与时俱进的推进理论创新。百年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伟大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统一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7]《决议》明确指出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飞跃”。每一次“飞跃”都产生了指导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都集中彰显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都融汇贯穿于我们党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和理论成果中。因此, “十个坚持”可以说是从提纲挈领的高度对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总结,我们可以从党百年来的理论创新成果中深刻认识和理解“十个坚持”的科学内涵。
(四) “十个坚持”体现在我们党百年奋进的伟大意义之中
《决议》明确阐述了我们党百年奋进对于中国人民前途命运、对于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伟梦、对于推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对于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伟大历史意义。我们党百年来不断奋斗彰显出的五方面历史意义是极其重要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党“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的内在逻辑。譬如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条历史经验,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经验,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如果没有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就不可能扭转,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不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道路不能得以开辟,我们党也就不能在各种斗争中得到锻炼以使自己成为人民的“定盘星”、民族复兴的“领航人”。
三、正确揭示“十个坚持”的价值逻辑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创造出无数举世瞩目的奇迹,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执政党,有着9500多万党员,领导14亿多人口,具有强大的世界影响力。我们党在百年奋进历程中,创造了诸多能够绝处逢生的伟大奇迹,做出了诸多关系前途命运的伟大转折,取得了能够长期执政的领导地位,科学运用党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创造诸多“伟大”的核心密码。
(一) “十个坚持”为我们党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指明了根本原因
《决议》明确提出: “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1]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是在斗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如果我们党不能够敢于斗争,就不会有革命的彻底胜利,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就不会在当代中国出现。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经历过各种磨难,这些历史告诫我们:在遇到艰难的境遇时,我们党要想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就必须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迎难而上,不能退却;在遇到严峻的发展形势时,我们党要想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就必须想方设法转移危险,化“危”为“机”,从而使我们党能够一往无前;在遇到巨大的前进压力时,我们党要想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就必须勇于破除各种阻碍,不能有丝毫畏惧;在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我们党要想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就必须敢于拼搏、勇于斗争,据理力争、不畏强暴。
(二) “十个坚持”为我们党战胜任何艰难险阻指明了根本力量
《决议》明确提出: “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1]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对敌作战中不断取得胜利,就是因为通过“打土豪分田地”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从而获得了人民的拥护。建设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一化三改”,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因为我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的聪明才智。改革时期,我们之所以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就是因为通过改革,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明显提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新时代,我们要实现新的目标,必然会遇到诸多艰难险阻,我们党想要战胜这些风险挑战,同样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强大力量。
(三) “十个坚持”为我们党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根本保证
《决议》明确提出: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1]革命时期,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奋斗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生死线上,最终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奠定了民族复兴的社会基础。建设时期,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夯实了制度根基。改革时期,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得到空前提升,为实现民族复兴构建起“四梁八柱”。习近平总书记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入新时代,夺取了一个个能够载入史册的奇迹。当代中国欣欣向荣、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饱满、民族复兴指日可待,这样的成就归根到底是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的,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仍然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四) “十个坚持”为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指明了根本途径
《决议》明确提出: “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世界上的任何政党,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没有哪一个政党在历史上不曾犯过任何错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党能够在犯了错误后不是想方设法遮蔽、讳疾忌医,而是能够认识到并勇于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能够积极地回应问题,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向自己开刀,勇于自我革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极其重视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想和新战略,使得我们党的肌体实现了自我净化与提升,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在新征程上, “十个坚持”为我们党实现自我革命提供了成功的路径指引,我们党要想继续深入推进自我革命,就必须从“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四、深入把握“十个坚持”的实践逻辑
要想预见和掌握前途命运,在历史中才能找到答案。我们党通过百年奋斗总结出来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既是对过去历史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昭示了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对于走好未来的路十分重要。 “十个坚持”作为党的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有其科学内涵和重要作用,但是要想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还得将其落实到伟大实践之中才能实现。因此, “十个坚持”为新征程上推进民族复兴伟大实践提供了实践遵循,同时要在新征程新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体现了深厚的实践逻辑。
(一) “十个坚持”为新征程上推进民族复兴伟大实践提供了实践遵循
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在深入研究所处时代的伟大实践中诞生的,对于今后的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基本遵循。《决议》中总结出来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对于新征程上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为新征程上推进民族复兴伟大实践提供了实践遵循。首先, “十个坚持”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十个坚持”是在我们党长期的实践中被验证的历史经验,具有长效性的特征,是我们党夺取胜利的根本,因此在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用其指导实践。其次, “十个坚持”为我们党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实现路径,能够使我们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朝着更加成熟和美好的社会主义前进,从而展现出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再次, “十个坚持”能够为我们创造中国式现代化崭新奇迹提供重要启示,不断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创新发展,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第四, “十个坚持”能够为我们破除新征程上各种矛盾问题提供强大的制胜宝典,使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能够顺利在变局中开辟新局面。最后,“十个坚持”能够为民族复兴的领导者注入新的活力,使我们党能够继续回答好“赶考之问”,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强劲有力,更显风华正茂,永远成为新征程上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 “十个坚持”要在新征程上不断创新发展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然需要解决新的时代课题。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需要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会随之改变,要想正确回应时代课题,必须充分运用我们党行之有效的历史经验。我们党的历史是一脉相承下来的,不能中断,这也就使得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具有连通性,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它都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具有时代化。因此, “十个坚持”能够为新时代新征程上解决好我们党面临的时代课题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党的历史经验是开放的而不是停顿的,正如党的历史经验从“三大法宝”到“十个坚持”那样,我们需要在解决时代课题的进程中对其进行拓展,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使其得以丰富和发展。譬如,从2020年至2035年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里的现代化国家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赋有不同意义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要在全领域、全方位实现现代化,同时当前时代背景下要实现这一目标面临更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因此我们新征程上,要在推进新的伟大实践中深入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获取反映客观事实的理性认识,不断总结出崭新的经验,从而使“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发展。
同时我们要清晰认识到,新征程上必然要有新实践,新实践必然需要新理论。因此,在新征程上一方面要用好用实“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要树立起引领航向的精神旗帜。《决议》中强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在《决议》中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做了拓展,由“八个明确”提升为了“十个明确”。如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难看出, “十个明确”的内容同“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不谋而合, “十个明确”是对“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充分运用和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这一新思想推动实践创新发展,从而使“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不断得以拓展。
奋斗百年路,领航新征程。 “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实在我们党的百年奋进历程中总结出来的,不仅揭示了我们党在过去是如何实现成功的,更能够回应我们党如何走好未来的路,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延续胜利的荣光。在新征程上,只要我们深入理解“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科学认识“十个坚持”的理论逻辑,全面理解“十个坚持”的历史逻辑,正确揭示“十个坚持”的价值逻辑,深入把握“十个坚持”的实践逻辑,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就一定能够“千磨万击还坚劲”,达到“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境界,从而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