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现代化规律看中国道路成功奥秘

2022-02-05黄相怀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发展

黄相怀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奇迹”构成了百年党史中至关重要的功业和气象。认识和思考“中国奇迹”的角度很多,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角度,就是从现代化规律角度切入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奥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功,就在于中国既坚持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进行了独立自主的探索,也就是说,既坚持了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又坚持了发展道路的特殊性。把握和认清这个奥秘,对于深刻认识党的奋斗史,走好新的奋斗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妥善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现代化在任何国家想要取得成功,必须首先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大问题。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在于,现代化的变革既表现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物质方面的变革,也表现为思维方式、精神世界的变革。建构一个良性的现代化社会形态,既需要在物质方面满足人的需求,以长期持续调动人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需要在精神方面满足人的需求,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和文化环境。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之所以没能成功推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注重对人的物质性需要的满足,人民群众的不满日益增加,最后遭到人民群众抛弃。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不能被中国效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这种体制下,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等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文化后果,总体上妨碍了人的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现代化,从而对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物的满足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和丰富,并不是也不应当成为现代化的终极目的,现代化最终是人的现代化,要以人的一定物质需要满足之上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基于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现代化方向反思的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要借鉴正反两方面的教训,走出一条新的现代化之路。这条路就是物质与精神相协调的发展之路。有机协调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解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在现代化的物质维度方面,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出发,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之初就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出发,中国共产党也高度重视加强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人们在物质上越来越丰裕的同时也愈益接受到精神文化元素的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表达逻辑在于,不解决“发展的问题”,离开了物质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现代化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离开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离开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改善,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化。同时,物质的发展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脱离了价值目标的规范,物欲的泛滥和理性的片面发展,将会带来人与物关系的错位、人与人的对立,引发社会性危机。物质发展仅能解决物质性的问题,但它所带来的问题却并不是物质所能够解决的。因此,现代化要想成功,还必须注重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主要是物质改善以后的精神满足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不发展的时候注重解决发展的问题,在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中国的发展总体上就表现为正确处理了人与物的关系,从而使得中国的现代化相对比较均衡而健康。“从中国现代化进程来看,只有物质发挥基础性、本源性、决定性作用,精神发挥能动性、超越性、引领性的反作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保持合理的张力,中国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推进;一旦某一要素缺位或越位,一旦二者的关系发生错位,中国现代化事业将会遭受挫折。”[2]

二、妥善处理同一与差异的关系

与前现代社会相比,现代化是一个不断产生差异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需要有效整合的过程。因而,现代社会的运行辩证法在于,既要保持差异性,又要保持同一性。如果说,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创新性是社会发展不断获得新的动力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和体现,从而提出保持差异性乃至竞争性的客观要求的话,那么,社会的团结凝聚、形成基本共识则有赖于某种程度的统一性乃至同一性,这是社会的集体纽带和共同基础,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没有差异性,社会就会陷入一种乏味沉闷乃至静如止水的状态,而没有同一性,社会就会陷入一种混乱无序乃至分裂对立的状态。因此,在竞争性差异性与同一性之间保持合理张力,并有机协调二者关系,对社会的运行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为了进行高强度的社会动员:在经济上强调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高四纯,在政治上强调革命队伍的纯洁性,在思想文化上强调认识的高度统一,尽管这对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实行“赶超”战略、推动国家发展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造成了惰性与僵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容许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发展,成为改革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秘诀。但与此同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产生差异性,如“四个多样性”(如利益关系、就业方式、思想观念等),但差异性过于悬殊,一旦突破社会的承受范围,将直接危及社会稳定。超过一定限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影响社会和谐,成为社会冲突与摩擦的重要原因。因此,现代化越推进越需要社会整合以强化同一性,如共同富裕与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等。改革开放年代,中国共产党既深刻汲取人为消灭差异的惨痛教训,又认真解决因新形势新情况的出现而致使同一性遭到一定程度削弱的问题,因此既尊重和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又妥善防范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不使其严重影响社会的同一性。作为“和而不同”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运行与发展,既有赖于人民内部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丰富并推动社会发展,又有赖于人民在同一性中不断加强合作协作,既富有张力而又团结凝聚,在差异性与同一性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社会运行与发展方面追求的理想状态。

历史地看,在革命年代强调斗争性是合理的,而在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和平建设年代应更加强调同一性。这并不是说斗争性不存在了,而是说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主要矛盾的表现也发生了变化,处理矛盾的方式自然也应当随之发生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3]在承认社会差别合理性的前提下,科学认识与正确对待各种社会差别,妥善处理与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不断消除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凝聚性因素,是合理可行的科学方法。改革开放年代中国的主要做法是:在思想观念上尊重竞争的价值与差异性的合理存在;在制度安排上规范竞争性、整合差异性,以求同存异凝聚各方力量;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全体人民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实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从维护秩序看,控制竞争的无序与差异的扩大,不能让悬殊差异转化为对同一性的严重影响。

三、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任何国家现代化建设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由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总体来说比较注重社会公平,因而一般来说在处理社会公平问题上相对做得比较好,但弊端就是,由于过于注重公平而忽视效率,出现了“平均主义”现象,挫伤发展积极性,抑制了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资本主义体制下,一般来说,比较注重效率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刺激作用,但也由此带来两极分化等问题,同样也损害社会健康有序运行。鉴于平均主义对于国家发展造成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自开启之初,就表现为对效率问题的极大重视。一切能够释放和激发人们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积极性的改革措施,都被广泛实施起来了。事实证明,中国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社会效率的快速提高,具有直接而明显的关系。

同时,随着发展的深入,中国共产党也认识到,如果不能够解决效率提高之后的公平问题,现代化建设也难以持续下去。因此,依托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原则,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分配调节、民生社会保障、扶贫攻坚、区域发展平衡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所取得的成绩就是,中国一方面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化成果最普遍惠及普通人民群众的国家之一,共享发展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有研究指出,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建设现代化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区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品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而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奋斗初心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建、共有、共享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4]

中国之所以能够相对比较好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了发挥市场作用与发挥政府作用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开创之初,一个基本国情是经济社会发展过分依赖于政府的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带来了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不足问题。因此,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现代化建设,从实践起点上,就是通过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企业改革以及简政放权等,形成一个活跃的市场经济运行状态,由此为推动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活力和动力。但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也给现代化建设带来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发展,中国逐渐摸索出一套既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比较好地解决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一开始就不是完全按照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模式进行的改革,而是有着强烈的基于中国自身最大的国情和实际的考虑,即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市场化改革不能够以牺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代价,而必须以增强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实力为检验标准。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能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除了强大的政党力量和强有力的政府执行力之外,国有企业体制的存在广泛发生影响,也是至为重要的原因。有研究指出,“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制度保障突破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有效规避了资本逐利的本性所带来的局限性,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有力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效率,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特质”。[5]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特别是落后国家的现代化,都必然是生产效率和社会运行效率持续提高的结果。然而,效率越高,就越会对公平产生重大影响,这是现代化难以避免的一个后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和化解经济社会效率提高所带来的这种后果,一些群体利益受损或相对受损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稳定问题,而这种不稳定反过来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效率。效率与公平之间的这种负面性的、消极性的相互作用,会使得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陷入这样或者那样的陷阱,从而表现为一种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因此,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处理得当,是现代化顺利推进必不可少的深厚而持久的基础条件。

四、妥善处理开放与自主的关系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但不开放难以发展,而开放又容易带来自主性的丧失,这就是一个国家现代化面临的普遍难题:开放与自主的两难问题。二战以后的世界现代化历程表明,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必须实施对外开放。但是,鉴于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发展格局本身就是一个等级性很强的差序结构,因而开放本身也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很容易导致国家发展自主性的失去。这种自主权的失去,既可以体现在纯经济的货币金融、财政税收、产业发展等领域,也可以表现为核心资产、战略资源等领域,甚至还可以表现为内政、外交、国防等领域。道理十分清楚,事实也充分证明,一旦一个国家丧失了发展自主性,其现代化将不可避免地扭曲变形,轻则受制于人,重则发展困顿,成为国际经济链条上备受压榨的一个环节。有研究指出:“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主导下,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改革非但没有凝聚社会价值,反而严重撕裂了社会:一边是极少数高度西化却极端腐败的现代精英;另一边是愈加贫困且封建迷信的广大群众。”[6]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改革与开放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不改革难以开放,不开放也难以改革。中国共产党认定,关起门来搞建设,注定不能成功,因而必须要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之所以发展得不够快,某种意义上就是吃了封闭的亏。因而,开放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对外取得的一个基本经验就是:对外开放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对外开放必须不能以丧失自主性为代价。中国在对外开放中牢牢把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权,没有因为开放而丧失自主权,这是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一些国家明显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原因在于,理论清醒而又政治坚定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了丧失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性的危险,并将这个问题上升到政治安全、国家尊严乃至民族危亡的高度,从而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牢牢把握了发展自主性。而这种对发展自主性的把握,恰恰是中国能够不断在世界格局中跃升晋位、从低端向高端攀升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在一些国际事务中不能低头的根本原因。

五、妥善处理创新与守正的关系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是从空白开始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传统和经济政治前提下展开的。现代化不能也不可能仅表现为创新,而与过去的一切相割裂。这就决定了,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必然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守正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创新与守正的关系,创新就能够行稳致远,而优秀传统也会成为现代化的“正能量”和“正资产”;反之,如果处理不好创新与守正的关系,因现代化而带来的结果会招致抵制和反对,甚至使得人们更加极端地坚持传统的事物,从而给现代化带来反面影响。在一些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国家和地区,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没有创新难以进,没有守正难以稳。正确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与守正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一个发展落后、情况复杂的大国快速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因而对于这个问题的每一个解答,都需要进行极富有原创性的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以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人类文明秩序存续和文明成果叠加支持的‘世界历史’演进为内在机理,以正确总结和凝聚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化实践进步为基本特征。”[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途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伟大创新,是建立在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守之上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牢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提供了根本保证;牢牢坚持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永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提供了有力保证,为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坚持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被找回和激活的过程,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态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重铸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守。

总之,现代化是人类历史运动的一个最重要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是一个国家的整体转型升级。“从世界现代化的一般经验看,推进现代化的最大难点不在于推动现代化本身,而在于有效化解现代化后果。”“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些难题都是世界级难题;受两难问题困扰,许多国家的现代化陷于停滞状态或误入歧途,国家治理绩效和人民生活水平受到极大影响。”[8]对于后发国家来说,现代化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三峡”,在这个特定历史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是以往时代无法比拟的。发达国家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经验,并不必然能为发展中国家所用。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找到了适合自身国情和实际的现代化之路,展示了极富哲学特质的辩证逻辑。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这种路继续走下去,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继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胜利。

猜你喜欢

现代化发展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