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22-02-05刘金祥
刘金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提出:“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1]这一深刻阐述和精辟论断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我们党不断开创伟大事业新局面成功秘诀的理论升华,对于我们党在新征程上开辟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新境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首要政治选择
《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2]这有力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成熟,为全党上下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努力推动党在新征程上取得新的更大成就提供了政治指南。没有革命思想和革命理论,就不会有成功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思想旗帜、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创建伊始成立之初,就庄重而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卓越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汲取和批判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良质素,精辟阐发了人类文明递嬗的基本规律,深刻洞察和科学预测了人类社会演进的总体走向,特别是通过发现和阐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通过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由空想转化为现实,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世界文明的卓越成果和“人类精神的精华”,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革新社会、施惠大众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推进改革开放的有力思想引擎和强大精神动能。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基和行动引领的先进政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融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既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也与1840年以来中国自身的实情、中国所面对的世情和世界历史演化基本态势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涵育润泽下萌发成长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建党伊始就面对一个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和全局性且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即如何将萌发于19世纪西欧社会历史条件下、引领无产阶级开展对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及其革命事业,以尽快完成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最为紧要最为迫切的救亡图存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在于,此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虽经80多年前赴后继的艰难抗争,但并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中国人民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备受欺辱压迫的悲惨命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坚强有力的先进组织的引导和带动,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科学思想的指导和先进理论的引领,致使一段时间内中国革命在黑暗中踟蹰和徘徊。当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神圣使命历史性地赋予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时,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落后东方国家的国情高度融合,把马克思主义加以中国化民族化本土化,真正释放马克思主义统领和引导中国革命的真理力量,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做出的首要政治抉择,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完成的头等政治任务。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跟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统一。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开始,立足于策划、指挥和发动工人运动的斗争需要,通过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和创办《向导》《劳动周刊》《工人周刊》等报刊以及开办各种形式的工人补习组织,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启发工人政治觉悟、激发工人革命热情,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争取自由解放的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与方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下了初步基础和积累了早期经验。由于彼时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阶段,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认识的还不够深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还不够深透,尤其是在大革命时期,我们党言听计从共产国际的指示,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把马克思主义经验化、教条化,导致革命出现严重挫折和重大损失,而正是挫折和损失凝结而成的沉痛教训提醒和告诫共产党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彼时中国革命实际情形相统一作为第一位的革命问题,将开启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革命斗争的先决条件,中国革命整体状貌才能为之逆转,中国革命进程才能渐入佳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反复证明,只有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最主要的政治任务,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华武装全党作为自身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我们党才能承担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愿望和神圣使命。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的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3]这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突出实践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走向胜利的巨大政治优势。追溯和审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不难发现注重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善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引导全体党员自立自强、守正创新,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功的政治优势。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如同惊天响雷,给饱经沧桑倍罹忧患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们,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中看到了破解中国顽症痼疾的出路和希望,积极倡导和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培育深厚土壤,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禀赋中国实例中国经验,加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使我们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轨道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推演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是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不可分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遭受失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相映生辉。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和思想升华,又以理论概括和思想升华的结果引领社会变革的辩证发展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经过艰辛探索积累的原创性体会和独创性经验予以理论概括,高度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与特点,团结和带领亿万人民浴血奋战和奋勇拼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再次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方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另一方面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战略思想,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逐步屹立于世界东方,不仅为践行初心履行使命打下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为辟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周密而充裕的思想酝酿和理论铺垫,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项伟大理论成果和重大思想结晶——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顺应时势、与时俱进、与世俱进,深入总结和认真汲取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党正反两方面经验与教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参照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与做法,在实践中开创性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路径,使中国大踏步迎头追上世界赶上时代,锻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思想结晶和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党情国情世情,及时回应和有效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对的诸多历史性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为国人骄傲为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高光时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这一历史性飞跃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党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纲领。百年党史已经印证并将继续印证,只有一以贯之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如一地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指导和引领党的事业,中国共产党才能气势如虹、基业长青、前景璀璨。
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新的征程上,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4]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恪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高度结合、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思想方法。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使然,也是解决中国现代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一百年的历史考量和实践检验,不仅生动演绎了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华国情沃土、融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鲜活图景,而且有力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内在关系。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两者互动的历史逻辑,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征程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自身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能助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化中国”和“中国化”的结合,“化中国”主要是指理论运用和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国化”主要是指将实践概括升华为理论的过程,二者的双向互动和相互转化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时代化的基本理路和重要途径。
一是注重将经典作家发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正在发生变化的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始终运用于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一切立足于中国国情实际,及时回应和有效解答新征程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总体来说,其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基本原理构成的,相对于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所阐述的不同论断和不同结论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的高度提炼和理性概括,呈具普遍性的指导效能。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不同国家不同实际的结合中,构建了具有各自国家特色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形态和状貌,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其必须随着时代变迁和实践发展而不断注入新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6]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成长过程中,一方面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另一方面坚定地踩在中国古老大地上,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努力破除简单机械地照搬照抄经典作家思想的本本主义匡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指向性地分析和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助推中国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7]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努力和开拓创新的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无法逆转的时代大势。中国正经历着世所罕见的最为复杂深彻的社会变革,正从事着人类文明史上最为雄壮深远的改革发展。在这种极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大力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性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性实践相结合,继续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解读和引领新时代,不断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意蕴,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具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支柱。
二是注重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思想作风。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属性,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二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改造社会的根本思想方法。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探索中,通过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通过深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逐步破除教条主义拘囿和经验主义束缚,日趋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更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当前我国已步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任务繁巨,使命光荣。我们应当坚决秉持解放思想的优良传统,恪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运用,立足于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论思考,将实际运用的成效和理论思考的结果加以概括、提炼和升华,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统摄和指导“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绽放出新时代的熠熠光彩。
三是注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8]由此可以推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敢于和善于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创造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需要、体现中国特色、彰显中国形象、促动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在此基础上淬炼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社会实践迁徙多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永无止境。
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只有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判社会发展阶段、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厘清社会问题成因,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策略,才能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有所作为。广大党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实际,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紧密联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9]的要求,深入系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述,以及我们党理论创造和思想创新的最新成果,深透理解、全面把握和从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把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见性、指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论创造和思想创新每挺进一步,理论武装和思想指导就要跟进一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审视新问题、思考和解决新问题,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律动着勃勃生机和昂扬活力,使二十一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出更加强劲的真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