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新时期“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22-02-05潘华华
潘华华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针对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对“自然的人化”这一概念从主客观两个维度上进行阐释。从主观上看,人作为一个个体通过其一切器官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感官、审美等“人化了的自然”由此产生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从客观上看,人在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所用,又通过生产活动、实践活动使人具备区别于动物的属性,与此同时自然也成为实践和审美的对象。因此,在探究马克思所阐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美感从何而来”以及“何为美感的本质”。
一、美感在自然界中形成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而言才是存在的;因为自然界只有在社会中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自然界只有在社会中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1]。在马克思的观点中,自然界是将社会中的人联系起来的纽带,而人的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之间有着或直接或间接地联系,无论是自然科学又或者是艺术等其研究对象都来自于自然界,这些都必须依赖于人作为中介在其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因为人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尽管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可以超越自然界,但自然界作为人类实践的对象离开自然界则不能存在。
从《手稿》中可以知道,从主体上看人对音乐的感觉需要依靠音乐才得以激发,只有具备音乐感的耳朵才能感受到音乐美妙;同样的,形式上的美需要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才能够被感受;这些关于美的感受体现主体和人感性的丰富性和在精神上人对于美的感觉。而精神上的美感正是人有别于动物之处,因为动物只具备直观的感觉而不具备精神上的感受。马克思认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2]。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人类通过感觉器官形成对自然的感官和感觉,使得人类对自然界有了直观的感觉和主观的感受。然后在社会历史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利用自然对自然进行索取从而不断地改变自身、发展自身使人成为“社会化”的人。因此,人类在自然界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物质生产的关系进而使人类与自然之间产生新的联系,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审美活动随之出现,美感随之形成。由此可见,美感形成于自然界并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的发展着。
二、美的本质——自然的人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讲到,参与自然界的生活必须依靠自然界中的存在物,对象性的存在物必须是身外有对象性的存在物。就像世间万物互为存在的对象一样,每个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自然界中,人需要通过对象世界来实现人的需要和生命的表现。马克思将人描述为生动的、现实的、自然的对象以此作为人的本质,亦或是感性对象在现实中表现着自己生命。人与自然之间相依相存,互为对象性而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命需要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够实现,人和物之间的有机统一需要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实现。也就是说,离开自然的人是不可能有实践活动更不会有审美活动的。
在“自然的人化”这一概念中,人通过社会实践把自己投入到自然与自然物之中。因此人的一些“人性”被传递到自然与自然物之中,使得自然具有人性进而使自然人化。人的创造力通过对象物将物的对象性赋予到对象上,使之成为可感的感性存在。而人类作为自然的产物存在于自然中,因此人类的存在离不开自然,同时也要通过实践这一中介与自然建立联系而发展自己的感官,在与自然的对象关系的实践活动和审美活动中发展人的创造性。对于人来说,人的意识、感觉取决于对象世界,也就是说人的意识、感觉来自于自然,自然决定人感觉器官对美的感受。
人与物的关系是在对立统一中辩证发展的。就物来说,物之所以是人的物是因为物是人的对象,物受到人的改造才成为人的物。因此,由于在人的实践活动下被改造,自然就转变为人化的自然。就人来说,对象物的存在内涵影响着人的实践能力,对象物也影响着本质力量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正因人对自然的改造,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才能成为客观的现实,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化到自然后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又在自然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因此,人的审美活动的客观条件来自于实践中。人把人本质的创造性对象化于物上,同时人的精神才能也被赋予到物的感性形式之上,从而产生审美的对象,有了审美对象审美活动才得以进行。另外,审美活动的主观条件也来自于实践中。人的身上表现着人与物的一致性,人与对象互相适应,对象中存在人性,影响着人的审美能力催生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在主客观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受人本质力量影响的客观事物反映给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人对美的感受由此而生。因此可以说,美既存在于自然之中也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自然的人化则成为美的本质。
李泽厚首先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讲到:“人类对自然进行不断地控制和改造,不断地征服和利用自然,使得自然成为人的自然,成为人的‘非有机的躯体’,人也就成为自然的主人”[3]。由此一来,人与自然在人化的自然中实现了统一。他在《美学四讲》中认为,自然美的存在是关于美的本质的重要问题,并认为“自然的人化”在含义上有着广义与狭义的区别。“狭义上‘自然的人化’,是指人通过实践改造、利用、征服自然;广义上‘自然的人化’,则是哲学中的一个概念”[4]。他认为,客观存在的自然例如天、地、海、植物等尽管没有经历人为改造,但也是“自然的人化”。因为,人类在不断地改造、征服自然,使自然人化后,整个社会的发展就随之进入到新的阶段进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不能将“自然的人化”理解成经过人改造了的对象,这是狭义上的理解。因为人为改造的自然如人工种植的花草等虽然是美的,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就越能接受那些自然的未经人为改造的自然美,这是由于人被自然的感性形式所吸引。所以人们在欣赏表面上看似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获得的美感和愉快,就是广义上讲的“被掌握了的规律性”。而艺术家就经常运用和谐、小巧、对称以及它们的反例等掌握的规律性,所以李泽厚认为应该站在广阔的历史的角度上去理解“自然的人化”。最后在《美感谈》中提到:“人化的自然有两个方面”[5],分别为“外在自然的人化”与“内在自然的人化”。外在自然的人化指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对相互依存的自然界进行改造,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进而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转变为人类与自然界的距离更加的紧密,自然则成为人的生存环境和精神家园。在这里,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因此自然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因此可以说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而内在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人性塑造的人化,人类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使得人区别于动物而为人,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塑造成长为人。又因为人性的塑造是在对自然的长期实践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因此,美和美的本质都是自然的人化。
三、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建设“美丽中国”
(一)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顺应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生态文明的建设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发展。人类共同的梦想是建设一个绿色的地球村。因此,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努力、携手一道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现实问题,一同保护地球的环境、共同应对全球的气候问题等。在今天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责无旁贷不可逃避,都必须参与到世界大团结之中。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始终离不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根本性原则的追求,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也是未来文明的追求与价值方向。古代的人畏惧自然现代人则试图征服自然,这些都不是人与自然应有的最佳状态。自中国走向新时代后,生态文明的建设在总体布局之中被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的国家建设中,我们要从总体上思考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建设美丽中国、美好现代化强国为远景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目标的驱动下,生态文明建设必将达到新高度——追求生态美的高度。因此,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我们应当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谐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国家乃至人类世界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并作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因为没有自然人类就没有社会实践的对象,一切关于未来的发展将成为虚无的幻想。人类只有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从美的角度去建设生态文明,这样才能更好地延续人类文明。
尽管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下,但我们绝不能忽略的是,人类是因为具备认识自然规律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才能人化自然进而创造人类的文明。人类虽然具备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人类的存在却必须要基于自然、依靠自然、立足于自然才得以实现。所以在这个新时代,人类既是来自于自然之中,又回归到自然中去,既不能屈服于自然也不能试图去征服自然,我们应该以自然和谐之美的精神高度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无论人类文明发展到何种高度,我们都应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依相存,从敬畏自然出发共同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类发展的出路。
(二)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彰显理论价值
在《手稿》中,马克思用“自然的人化”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联系必须以实践为中介,因此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然也是一种人与自然相联系的中介。在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历史中,这些与人的实践是无法分开的。“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关于美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在这里探讨对象和主体的关系问题。基于“自然的人化”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理解到马克思的生态美学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要以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并不断努力。通过建设“美丽中国”,人的本质力量将能够对象化的表现,同时人的精神世界也可以在美丽中国这一环境下得到感官上的感受,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的同时也在进一步认识自己。因此,“自然的人化”这一理论指导着我们如何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去通过实践建设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
要想实现“美丽中国”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我们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从行动中去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是停留在理论的空中楼阁之中。因为人和对象的联系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人可以不断地发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使自然变得具备审美意义,然后自然又可以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对象。经过长期的经济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但是我们的追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量的追求上不能只看量不看质,而要更进一步追求质,由此而来就产生对审美的需求。因此,在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是《手稿》中马克思生态美学思想理论的最好实践。因为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的发展不能再以通过牺牲自然的方式来换取发展,而要以美的方式在历史发展中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付诸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践中,在实践中感受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结 语
通过对《手稿》文本的理解探究美感形成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的人化体现美的本质,而“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生态美学思想的最佳体现。通过对“自然的人化”这一概念进行探究后,我们可以知道人之所以为人、物之所以为物、自然之所以为自然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人类既不能试图去征服自然也不能畏惧自然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自然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地理解马克思“自然的人化”这一重要命题。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当在顺应时代的要求下继承马克思的生态美学思想,坚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目标,在马克思生态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建设生态文明,在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