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对资本的治理初论

2022-02-05陈广亮

大连干部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资本中国共产党

陈广亮

(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3)

如何认识和把握资本, 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在领导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中绕不开的一个核心课题。 2022 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 次集体学习上,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 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待和处理资本的正反两方面经验, 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 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1]。 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不同时期成功治理资本的基本经验, 分析在科学治理资本实践上的重大创新, 对新时代中国更好导引资本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 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治理资本的基本历程

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治理资本历程, 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奋勇进行铲除各类反动资本势力及其附庸的政治经济革命, 为无产阶级积极治理资本打下政权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及时主动对资本经济及其附属经济进行所有制改造, 为社会主义制度下治理资本奠定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 大胆进行社会主义融合资本因素的经济改革, 成功实现社会主义与资本在体制上的有机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 统筹展开全面治理资本的经济治理, 稳健扎实地促使国内外对资本文明作用的积极占有, 务实灵活地实现对马克思扬弃资本思想的发展。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奋勇进行铲除各种反动资本势力及其附庸的政治经济革命, 为无产阶级积极治理资本打下政权基础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 “一大” 虽在最高纲领上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的主张, 但认识到近代中国并非资本主义后, 联合民族资本力量、 打击各类反动资本势力及其附庸被视为应对资本的基本态度。 需要指出的是,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各类资本形成上述政策和实践, 主要基于各类资本及其附庸的政治态度, 还未根据不同资本在中国社会作用及相互关系, 提出有针对性的经济革命政策。

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有了深入认识, 一是在政治上, 明确提出反资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大资产阶级及其附庸封建主义的政治革命目标, 突出无产阶级对政治革命的领导权; 二是初步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消灭各类反动资本经济及其附庸经济; 支持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争取苏维埃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 突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对反资本帝国主义及其附庸政治实践的服从。

中日民族矛盾出现后, 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了新民主主义政治革命、 经济革命的政策方针: 政治上, 积极同国内一切抗日的各类资本力量及其附庸联合, 与各种资本力量既联合又斗争, 坚持以斗争促联合; 经济上, 坚持把日本反动资本势力和汉奸的大资本经济收归国家经营, 倡行合作社经济, 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对封建地主阶级实行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政策, 稳固国营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后, 美帝国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附庸封建主义成为国家前进路上的最大阻碍。 为推翻后者在中国的反动统治, 中国共产党继续深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实践: 政治上, 团结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进步力量, 明确把各类反动资本势力及其附庸列为革命对象; 经济上,没收各类反动资本经济及其附庸经济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 容许 “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扶助各类小生产性质的个体经济。

(二) 新中国成立后: 及时开展变革资本主义性质经济及相关经济所有制的经济改造, 为社会主义治理资本奠定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为彻底完成 “新民主主义” 的政治经济实践任务, 恢复国民经济, 中国共产党决定取缔资本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继续没收各类官僚资本,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全面展开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 保护富农经济, 合理规约资本主义工商业。

国民经济恢复后, 虽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领导地位并可优先发展, 但由于资本主义性质和前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存在, 严重迟滞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 及时变资本主义性质和前资本主义性质的各类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这一阶段经济改造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后, 面对国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状,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中国共产党针对单一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 还曾大胆提出过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 再搞资本主义”、 把民族资产阶级认定为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一部分等有益论述。

(三) 改革开放后: 大胆进行社会主义融合资本因素的经济改革, 成功实现社会主义与资本经济在体制上的有机结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后, 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题, 在实践上, 中国共产党从经济体制上逐渐探索出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为社会主义使用资本进行体制铺垫; 在微观经济主体上, 既通过对公有性质企业 “放权让利”, 探索了如何使其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也通过出台允许私营经济适当发展政策, 活跃市场; 在内外沟通上, 通过设立经济特区等, 开通与西方资本的连接通道。 在理论上, 中国共产党突破只从生产关系视角审视社会主义藩篱, 提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优先性、 消灭剥削的渐次性, 从科学社会主义方面论证了资本何以可被社会主义引入、 运用; 依据我国实际, 创造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从现实角度揭示了现时中国何以需要资本; 在辩证认识资本上,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允许资本参与的成功实践, 论证资本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2], 从马克思主义资本学说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何以能运用资本。

20 世纪90 年代, 中国共产党顶住苏东剧变冲击、 姓社姓资争论后, 加快了对社会主义治理资本的探索: 一是鉴于市场经济在确保资本因素正常运行上的前提性作用, 为推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力对接, 党的十四大突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旨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助推了社会主义对资本的运用。 二是为充分激发资本活力, 一方面,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资本因素参与社会主义生产、分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经济资本化运营要求等, 鼓励社会主义对资本因素的运用;另一方面, 创造性提出了 “公有资本” “非公有资本” 等范畴, 积极鼓励 “公有资本” 与 “非公有资本” 公平竞争、 交叉持股, 调动资本因素活力。 三是为有力规约资本,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突出国家宏观治理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指导,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作用, 增加了社会主义在治理资本上的经验。

(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 统筹实施全面治理资本的经济治理, 稳健扎实地促使国内外对资本文明作用的积极享有

资本一面是支撑人类在现代世界发展的 “普照的光”, 需要充分激发其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另一面又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需对其科学规约。 为精准推进社会主义对资本的科学治理、 现代治理, 首先, 中国共产党通过突出“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 原则, 为根本上治理资本对现代世界的总体性支配提供法理基础。为打破资本与权力的同谋, 需要充分发挥政党把方向、 谋大局、 定政策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对 “党领导一切” 的强调, 根本实现了对资本的规约。

其次, 中国共产党通过突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强调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 在一国内部全面地做到了对资本二重影响的精准治理。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有力实现了对资本中心论旨向的物化生产关系的扬弃; 五大发展理念对 “创新” “开放” 理念的弘扬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深改、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逐步健全等“绿灯” 措施, 为资本因素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对 “协调” “共享” “绿色” 理念的彰显,设置了明确的资本 “红灯” 边界, 强劲匡正了资本失序等现象。

再次, 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全世界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 积极开展 “一带一路” 建设等, 宣扬全世界共商共管资本的新方案。 资本经济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暂时必然存在,对它的彻底扬弃, 绝不可能是一国、 一地的事情,而需全世界的共同行动。 在资本经济已以多种样态融入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 “和平与发展” 时期, 中国共产党倡导世界各行为体积极进行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等的建设, 为当代世界共商共管资本创造性地提供了一条新路。

二、 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治理资本的基本特征

中国共产党百年孜孜不倦地进行治理资本的实践, 既在总体上成效卓著, 也曾经历过不少曲折。对马克思扬弃资本过程论的坚定灵活把握, 能够根据世情、 国情变化, 从 “三大规律” 高度, 基于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的双向互动, 确立对资之策, 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能够成功治理资本秉具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 坚定灵活地运用马克思扬弃资本过程论

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历程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3]正是由于在百年不同时期对马克思扬弃资本过程论的坚定灵活把握, 才有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实现对治理资本的科学把握: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治理资本必先 “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4]思想, 一方面, 虽在廓清政治经济革命领导权问题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但一直把推翻各种反动资本势力及其附庸在中国的统治视为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基本目标; 另一方面, 并未机械地把国内外所有资本力量都视为铲除对象, 而是根据不同阶段国情, 策略性地强调同各类反动资本势力及其附庸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5]151思想,一方面, 在工人阶级掌权后, 既从政治上建构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国家政权, 也从经济上消灭了工业、 农业等社会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另一方面, 对政治经济等的社会改造并非简单地采取暴力铲除方式, 而是根据实际, 有步骤、 有层次进行所有制改造。 中国共产党深刻领会马克思“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5]578、积极扬弃资本创造的文明[6]等思想, 国际上促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互动交往, 国内创造性地实现社会主义与资本因素的有机融合。 中国共产党全面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二重效应及对其进行世界历史性扬弃的论断, 既在国内统筹实施全面治理资本的经济治理, 也在国际上积极探索联合共商共管资本的现实道路。

(二) 善于根据世界不同发展阶段的形势确定对资之策

资本不是一个地域性的现象, 而是一个与现代世界成长密切相关的事情。 人类要现实有效地治理资本需从世界一体化视角统筹考虑。 中国共产党能于百年不同时期正确制定对资之策, 要诀之一, 高度重视中国的应资之道与资本支配的现代世界发展大势的统筹结合。 譬如中国共产党提出无产阶级是中国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 就是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开创的无产阶级积极扬弃资本实践潮流的响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与帝国主义存在重重矛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乘前者实力削弱的难得时机, 利用高涨的民族意识, 发起新一轮的民族民主运动, 是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外因。 以日本为代表的世界资本法西斯悍然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是中国共产党决定国内再与国民党合作、 国际上积极参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关键外因。 20 世纪70 年末以来, 时代主题向和平与发展转变, 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去、 大胆进行社会主义结合资本实践的重要外因。 20 世纪90 年代, 美苏两极格局解体, 各国都忙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是中国共产党决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 积极推动我国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按资本方式运营的国际原因。 21 世纪初,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发展等全球性问题, 是中国共产党决定以科学发展观导控社会主义治理资本实践的时代原因。2012 年以来, 世界进入经济低迷、 政治调整、 外部风险增加的百年未有动荡变革期, 是中国共产党着力擘画以国内激发资本活力的循环为主、 以国内国际共管资本的双循环为辅新发展格局的国际背景。

(三) 非常注重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制定对资之策

资本会按自己的面貌建构一个新世界, 但并非千篇一律, 譬如英国和美国虽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但前者在政体上是内阁制, 后者是总统制。 相应地, 不同民族在制定对资之策时不能仅看到资本主导的世界趋势, 更要考虑资本与不同民族结合的特殊性。 中国共产党能于百年不同时期正确地制定对资之策, 要诀之二, 注意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确立对资之策。 譬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支持中国共产党确立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政策的国内原因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经济上握有最高统治权, 封建或半封建的经济占支配地位,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未占优势。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 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才是当时国家面临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促使中国共产党决定对民族资本力量进行和平改造的国内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前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中一员, 新中国成立后也仍在统一战线中, 愿意接受前者的领导, 也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完善国家经济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 支持中国共产党更大程度展开对如何治理资本擘画的国内原因, 一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为何能引入资本、 资本为何能被社会主义运用以及党如何治理资本上已获得基本的认识; 二是党领导国家经过治理资本的改革开放实践, 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也积累了不少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需要党在社会主义与资本因素的有机结合上做更大改革; 三是伴随中国因自身实力提升与责任增大, 如何与世界其他国家更好地共管资本, 是党在新时代确立新的对资之策的又一原因。

(四) 从科学把握 “三大规律” 高度推进对治理资本的认识

资本并不是人为偶然营造出的一个事物, 而是人类走向普遍占有自然界和社会联系的一个暂时必然存在。 无产阶级若要彻底地铲除资本, 就不能仅凭主观判断, 而需不懈探索规律, 革新对如何治理资本的认识, 以丰富、 拓展扬弃资本道路的实践。中国共产党能于百年不同时期正确地制定对资之策, 要诀之三, 善于在科学把握 “三大规律” 中及时变革怎样治理资本的认识。 譬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采取联合民族资本力量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政策, 而非一刀切地反对所有资本势力, 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党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后认识到, 虽然国民党在全国建立了国民政府, 但国家在整体上还停留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 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目标, 且是民主性质的革命。 近代中国的革命, 积极联合一切有进步倾向的资本力量、 反击一切反动资本势力, 成为我们党进行中国革命的必然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展开社会主义有机融合资本的实践, 一个关键原因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紧紧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在总结经验教训中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的要义在于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资本因素不仅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而且并不必然等于特定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可以引入而且必然需要积极运用资本。 处在建设现代国家进程中的中国, 积极运用资本成为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抉择。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一面全力调动资本的活力、 一面又郑重强调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 只有坚持党领导一切, 才能科学有力地应对资本蕴具的 “总体性权力”;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才能在既充分调动起资本活力又根本化解资本 “以物为中心” 的发展倾向。

(五) 把治理资本之策内置于实践探索——理论总结的反复试验上

世界上没有一套精准完美的治理资本理论等着各国照搬套用。 每一国家对资之策的形成, 都需经过实践和理论上的不断探索。 中国共产党能在百年不同时期正确地制定对资之策, 要诀之四, 勇于在不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中完善对资本的治理。 譬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领导权问题上, 虽然中国共产党党内一些人很早就提出无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但中国共产党尚未注意领导权问题。 国共合作开始后, 资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上的消极态度、 国共两党在领导权问题上的斗争, 使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革命态度有了更深刻认识, 推动了对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的思考。 国共合作破裂后, 中国共产党被迫独举义旗, 检讨与资产阶级联合的教训, 对革命领导权有了更切实的诉求, 实现了从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向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发展。 在因时因地同资本及其附庸的反动统治斗争上, 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遭遇了 “左”倾曲折后, 在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后, 才最终寻得切合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改革开放新时期, 在探索社会主义与资本因素的有机结合上, 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内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 变严禁资本存在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允许资本参与并发挥效用的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对外协调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变相对自我封闭的状态为高度重视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互动的发展态势, 通过探索党和政府在治理资本上的宏观引导作用, 日渐突出党对怎样治理资本的顶层擘画、 政府对如何具体治理资本的落实贯彻, 这才有积极运用资本因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渐成型。

三、 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治理资本的重大创新

资本总是处于不停的演变中, 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及时地认识并治理它, 这既是一个需要理论不断廓清的重大课题, 也是一个实践无法回避的时代命题。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不懈治理资本的探索, 在如何从资产阶级手中赢得政权、 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促进社会主义与资本有机结合以及擘画全人类同向共管资本道路等方面, 都有重大的创新和历史性的贡献。

(一) 极大地丰富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统治的途径

掌握政权是无产阶级进行积极扬弃资本实践的基本前提。 在怎样推翻资产阶级及其附庸力量统治、 赢得政权斗争上, 中国共产党团结民族资本力量, 以农村为根据地, 尝试农村包围城市、 逐步赢得政权实践, 开拓了新路。 一是在斗争对象如何精准制定上, 中国共产党从开始把资产阶级视为革命对象到后来决定采取联资、 反帝反官僚资本及反二者附庸封建主义的政策, 启迪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据不同资本在各国的实际表现, 相机决定应采取全面打倒资本的政策, 还是需对不同资本进行区别对待。 二是在进攻方向怎样有的放矢上, 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坚持以城市为首攻方向到后来决定把乡村选作首攻方向和战略基地, 启迪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据资本对现代社会空间重构的非均衡性, 相机从资本统御社会的薄弱地方进行突破。 三是在新政权的赢取方式上, 中国共产党首先尝试创建小块的红色政权, 再不断推进, 把分散的各小块联成较大块、各小片联成较大片, 最后实现打碎整个资本的国家机器目标, 启迪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据各国的具体国情, 辩证地选择适宜的方式同资本斗争。 四是在武装队伍的性质保证上, 中国共产党由最初突出武装队伍的工人成分到后来高度重视无产阶级的思想、 组织、 纪律、 作风领导武装队伍的先决性, 启迪无产阶级政党不能简单地用阶级成分去判别武装队伍, 而需注重无产阶级的思想、 组织、 纪律、 作风对武装队伍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团结民族资本力量、 以农村为根据地、 逐步夺得政权的革命方式,也极大地丰富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统治世界的路径方式。

(二) 历史地提供了一个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新鲜案例

无产阶级政党赢得国家政权后, 应如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中国共产党之前, 马克思设想过赎买资本主义所有制方式, 列宁也曾试验过用租让制等 “国家资本主义” 方式变革资本主义所有制,但均未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实践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和平改造: 一是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中介, 通过建构各种过渡形式稳步改造。起初, 中国共产党对私营企业主要采用收购成品办法, 使其和国营经济发生联系。 中间阶段是国营经济开始对私营工商业施行加工订货、 经销代销政策, 使其为国家和人民需要生产, 限制其投机性生产。 高潮阶段是对私营工商业施行公私合营政策,利用“赎买” 政策, 彻底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 二是把改造私营企业和改造资产阶级结合。 私营企业的存在是资产阶级存在的物质基础,不变革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不能有效地改造资产阶级。 同理,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剥削者, 不对他们进行改造, 使其接受国家的政策, 对私营企业的改造就不能实现。 中国共产党把改造制度和改造人结合起来, 这就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比较彻底。 三是注重在统一战线内讨论、 解决资产阶级问题。 鉴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具有两面性,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 在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时, 高度重视对其工作、 政治等安排, 这就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认同。

(三) 开创性地建构了一条社会主义治理资本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虽曾提出过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 又搞资本主义” 想法, 但并未被落实下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一是对社会主义治理资本进行了科学论证。 在对 “什么是社会主义” 的认识上, 强调能够不断发展生产力、 最终趋向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为社会主义运用资本做了制度和体制铺垫。 在对资本深化认识上,强调资本虽有逐利性, 但对利益的追逐是否会导向剥削, 关键要看生产资料被谁占有。 生产资料被私人占有, 就会导向剥削, 反之, 则并不必然导向剥削。 从资本角度阐明了它何以能被社会主义运用。二是精准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治理资本的领导力量。社会主义在治理资本时, 其领导力量并非资本人格化的代表本身, 并非从事具体事务的政府, 而是统揽全局、 协调四方的中国共产党。 不断改善和提高党领导社会主义治理资本的能力, 成为中国共产党提升政治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是比较系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治理资本的几个侧重点。 在价值取向上, 对资本的运用,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从人民的立场出发, 坚持人民中心论的发展逻辑; 在社会主义怎样落实治理资本上, 中国共产党一面通过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中国经济按资本化运营, 有力地确保了生产的活力, 另一面也高度重视政府宏观治理对资本消极面的节制、 疏导作用; 在怎样对资本的运行边界进行有效规约上, 注意法治对资本运用的约束作用, 把对资本的科学治理纳入依法治国框架中。

(四) 科学地擘画了全世界同向共管资本、 共享发展的新蓝图

资本是世界范围内一个暂时必然存在的经济形式, 要彻底瓦解资本, 必须全世界共同努力。 全世界怎样做才能积极地扬弃资本呢? 在 “战争与革命” 为主题的时代, 由于资本因素在一国内部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了相互直接对立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视无产阶级国际联合、武装同资产阶级斗争的方式, 意在凭此先解决 “谁战胜谁” 问题后, 再继而进行积极扬弃资本的实践。 “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新主题后, 以前那种方式已不适用, 中国共产党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各行为体合作共赢的成功实践, 创造性地倡议全世界携手建设“一带一路” 等, 从根本上擘画了一个既合宜时代又能形成国际性共管资本的新方案:合宜时代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新方案针对世界人民共谋发展、 共迎挑战、 共展宏图的诉求。 国际性共管资本之所以能够实现共管资本, 一是源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已从之前彼此隔膜、 相互敌对状态转向相互联系、 竞合发展状态。 实践表明两种制度相互敌对博弈, 只会两败俱伤。 冷战结束后, 不少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摒弃 “零和博弈” 思维, 积极与各类资本主义国家对话、 交往、 合作, 这就为国际性同向共管资本做好了合作准备。 二是源于资本在主体上的多元裂变和在组织上的股份化发展。 资本在主体上的多元裂变, 指公有经济和非公有资本都可以进行资本式的运营, 这使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都可以使用资本。 资本在组织上的股份化发展, 不仅为一国内部不同性质的资本交叉持股、 竞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更使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协同运用资本,共享资本文明成为可能。 三是资本在促使整个世界由各大洲彼此封闭转为相互紧密联系的同时, 也让现代社会彻底地陷入各种矛盾、 冲突、 危机和风险之中。 伴随这些危害对现代社会的侵蚀日益加剧,时代也亟需全球各行为体在共管资本上协同起来。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资本中国共产党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