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癌症患者家属照顾者成人依恋、家庭支持缺乏与自尊的关系

2022-02-04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妇科癌症家属

戴 玉 陈 芹

妇科癌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为其家属照顾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研究[1]指出,癌症患者和家属照顾者是一个整体,对家属照顾者的关注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一部分。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优势和重要性的情感评价,能够反映个体的积极感受,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2]。如何提高家属照顾者的自尊水平,了解自尊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照顾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研究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成人依恋是成人个体与重要他人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其中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构成了不安全型依恋[3]。依恋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可以通过个体的内部自我和外部工作模式影响自尊水平[4]。家庭支持作为社会支持的一种形式,对个体的积极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可以获得有用的社会支持,减轻负性情绪,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5]。由此可知,个体的自尊水平与依恋、家庭支持存在关系,但目前尚未发现妇科癌症患者家属照顾者依恋、家庭支持与自尊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分析个体内部因素成人依恋与外部因素家庭支持对家属照顾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更全面地了解妇科癌症患者家属照顾者自尊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妇科癌症患者家属照顾者的自尊水平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妇科就诊的妇科癌症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癌症;(2)照顾者为患者的家属,包括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3)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4)能够独立或在调查者指导下填写问卷。排除标准:(1)照顾者领取报酬;(2)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或合并有躯体严重疾病。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编制,包括照顾者性别、年龄、居住地、照顾时间、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年龄、癌症类型、癌症分期等14项。

1.2.2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由Brennan等[6]编制,李同归等[7]翻译,共有36个条目,由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2个维度组成,采用Likert 7级计分,其中偶数题构成依恋焦虑分量表、奇数题构成依恋回避分量表,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62和0.841。

1.2.3 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aregiver reaction assessment,CRA)

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由Given等[8]编制,郑亚萍等[9]翻译,该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包括自尊、家庭支持缺乏、经济负荷、健康负荷和时间负荷5个维度组成。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其中自尊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照顾者感知到的积极感受越高;家庭支持缺乏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照顾者的家庭支持缺乏越严重。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32[10]。

1.3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前向照顾者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取得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其说明填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当场发放、回收问卷,对于有问题的问卷及时找当事人核实,调查时间约15 min。共计发放332份问卷,回收332份,其中有效问卷314份,有效回收率94.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及照顾者一般资料

照顾者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42.29±9.26)岁;患者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为(44.84±6.33)岁。其他资料见表1。

2.2 照顾者自尊、成人依恋与家庭支持缺乏得分情况

照顾者自尊得分为(25.12±2.61)分,条目均分为(3.59±0.37)分;依恋回避得分为(69.03±5.07)分,依恋焦虑得分为(78.32±8.54)分;家庭支持缺乏得分为(14.21±2.30)分,条目均分为(2.84±0.46)分。

2.3 照顾者自尊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照顾时间、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形式、患者年龄、患者文化程度、癌症类型、癌症分期不同时,照顾者自尊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2.4 照顾者自尊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自尊得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及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家庭支持缺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时间(≤3月=1,>3~<7月=2,≥7月=3)、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新农合为对照设置哑变量)、依恋焦虑(原值输入)、患者年龄(≤40岁=1,>40~50岁=2,>50岁=3)、依恋回避(原值输入)与家庭支持缺乏(原值输入)是照顾者自尊的独立影响因素(表2)。

表1 照顾者自尊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

表2 照顾者自尊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妇科癌症患者家属照顾者的自尊水平

自尊是一种积极感受,是家属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自我满意度或自信的提升。本研究中,妇科癌症患者家属照顾者的自尊平均得分为(3.59±0.37)分,和国内相关研究[11-12]结果相似。可能的原因为照顾者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家属应该担负起照顾患者的责任和义务,面对妇科癌症给患者带来的身体创伤、自我形象改变、生育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变,家属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不仅为患者提供身心支持,而且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激发自己的潜能,感知到更多的成长,使其自尊水平提升。

3.2 妇科癌症患者家属照顾者的自尊水平的影响因素

3.2.1 照顾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照顾时间对照顾者的自尊有正向预测作用,即照顾时间越长,照顾者感知到的自尊水平越高。这说明照顾者在长期照护过程中,疾病知识不断积累,照顾技能不断提升,心理抗压能力也逐渐增强,能够更积极看待照顾任务;其次,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可能收获了更多的感恩、肯定,这让其意识到自己是患者重要的社会支持,由于自己为患者提供生活照料、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使患者维持较好的身心状态,照顾者能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优势和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尊水平。这与吴娟[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也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关注照护时间短的照顾者,为其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和照护技能,以期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照顾工作中。

3.2.2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为新农合相比,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为自费,可以正向预测照顾者的自尊水平。这与张青月等[14]研究认为照顾者照顾负担越大,其益处发现这一逆境中的成长越强相一致。可能的原因为,照顾者承担的经济压力大,会促使他们积极调整自身的状态,积极寻求外界的社会支持,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癌症带来的压力,为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做出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其在逆境中感知到自我的重要性。

3.2.3 患者年龄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对照顾者自尊有负向预测作用,这说明患者的年龄越大,照顾者的自尊水平越低。这可能与本研究的数据结构有关。患者年龄越大,身体各项功能较差,使得照顾者面临患者“癌症死亡”的担忧程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尊水平;另一方面可能为患者年龄越大,往往其配偶年龄也较大,面临患者较严重的病情可能会感知到疲惫感和无望感,因而感知到较低的自尊水平。

3.2.4 依恋焦虑

本研究结果显示,依恋焦虑可以正向预测照顾者的自尊水平。分析可能的原因为,情绪调节理论是依恋理论的本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与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关[15]。有依恋焦虑倾向的照顾者会激活自身的情绪调节策略,过度关注自己的负性情绪,害怕被抛弃[16],其反映的是“消极自我-积极他人模型”[17],其心理负担较重,但作为照顾者即使心理负担重,也要独自面对多重角色带来的压力,作为患者的支柱给予其精神和物质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会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成长,故感知到更高的自尊水平。

3.2.5 依恋回避

本研究结果显示,依恋回避可以负向预测照顾者的自尊水平。可能由于依恋回避作为另一种不安全型依恋,此类型的照顾者倾向于采取回避、压抑的方式应对困难或逆境[17],害怕依赖别人,拒绝与别人亲近,不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因此可获得的社会资源少,再加上常常忽略自身及患者的情感需求,照顾负担更重,因此感知到较少的积极情感体验,对自己的满意程度较低,因而自尊水平越低。

3.2.6 家庭支持缺乏

本研究也证实,家庭支持缺乏负向预测照顾者的自尊水平。这与高明霞[18]的研究结果相似,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照顾者的自尊越强烈,社会支持缺乏会降低照顾者的自尊水平。可能由于照顾者感知到家庭支持缺乏的程度越高,越容易感到孤立无助,感到被社会所抛弃,缺乏应对预后较差的妇科恶性肿瘤的外部资源,会使其感知到更多的压力和担忧,故而体验到较低的积极感受,自尊水平进一步降低。

猜你喜欢

妇科癌症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