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宁油田D227井区长6油层组油水分布规律研究

2022-02-04时保宏郭梦炎

关键词:小层区长油水

薛 刚 时保宏 郭梦炎 张 创

(1 .西安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65;2.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志丹采油厂, 陕西 延安 717500)

永宁油田D227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段,研究区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特低、超低渗油藏。该区域前期油田开发效果不甚理想,油井产量递减较快,含水率上升明显。在油田中后期开发过程中,需要明确油藏特征及油水分布规律,以助于提升开发效果、调整开采方案。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多维度精细地质分析,结合试油试采及岩心化验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明确研究区长6油藏的分布特征及油水分布规律。

1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根据岩性、粒度特征、测井曲线响应、沉积构造及沉积环境成因标志等综合因素论证,确认永宁油田D227井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1]。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在D227井区内形成的砂体受到两方面作用的影响,即分流水体不断搬运的堆积作用,以及水体搬运过程中所携碎屑物的冲刷充填作用,呈现垂向加积模式。D227井区以细砂岩、细 — 粉砂岩为主,同时夹杂少量粉砂岩,多为灰色,偶尔出现棕褐色。

在研究区长6各小层沉积时期,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发育良好[1]。尤其在长611沉积时期各沉积微相发育最为充分,各条水系发育壮大,砂体连片分布,砂体厚度为10.0~32.8 m。从西到东全区共发育9支河道,它们在D227井区中部汇聚成一支大规模向南延伸的河道。

2 研究区储层特征

根据研究区内D131井13个样品的砂岩薄片分析,永宁油田D227井区长6油层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砂岩主体为中 — 细砂岩,分选级别为中等 — 好[2-3]。同时,长6油层组原生孔隙、次生孔隙的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长61、长62小层的孔隙分布特征相同,即以原生孔隙为主、以次生孔隙为辅,次生孔隙占总孔隙的比例不足25%;而长63和长64小层则相反,是以次生孔隙为主。钻井取心化验资料分析结果显示:长61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于7%~10%,渗透率主要集中于(0.1~0.4)×10-3μm2(平均为0.16×10-3μm2);长62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于3%~7%,渗透率主要集中于(0.1~0.4)×10-3μm2(平均为0.15×10-3μm2)。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内储层为特低、超低渗透储层,且以超低渗透储层为主。

3 油藏特征和油水分布规律

3.1 油水纵向分布特征

研究区油藏埋深约为1 550~1 700 m,油水界面不明显,不存在边底水[4]。从油藏剖面(见图1)可以看出,纵向上含油小层多,且油层集中分布于长61— 长62油层亚组。试油结果也反映了这一特点。

图1 D227井区顺物源方向油藏剖面图

油层划分如下:工业油流、含水工业油流为一类油层;低产油、含水低产油为二类油层;水层、干层为三类油层。纵向上D227井区长6油藏的一类、二类油层主要集中于长61、长62油层,三类油层主要集中于长63、长64油层,个别油井有油水分布[5-6]。

在长61亚组中,一类、二类油层的主要分布特征是:油层集中于长612小层,占比约为87%;油水层和差油层集中于长611小层中,整体上长611小层中优质油层分布更广,其中油层占比约13%,油水层占比约70%,差油层占比约59%(见图2)。

图2 D227井区长611、长612油层油水分布特征

在长62亚组中,一类、二类油层的主要分布特征是:油层集中于长622、长623小层,油层占比均约40%;油水层和差油层集中于长621小层,在长622小层中的分布次之,在长623小层中的分布最少[7]。在长621小层中,油层占比约20%,油水层占比约62%,差油层占比约52%。水层和干层在3个含油小层中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8]。此外,与长61亚组相比,长62亚组的各小层油层分布范围均较小,这种油层分布特征(见图3)与其储层分布特征相符。

图3 D227井区长621、长622、长623油层油水分布特征

以上特征反映了长6油藏各小层在纵向上的油水宏观分布规律,但无法反映油水层在砂岩中的分布特征[9]。为了深入了解该区长6油藏的油水分布规律,根据研究区单层的测试成果及现有测井系列中岩性、物性、含油性较好层段的声波时差与深感应电阻率制作了交会图版[10](见图4),图版精度可达96.8%。根据研究区交会图版叠合及试油井油层电性特征分析,认为长611小层最具代表性,测井解释电性特征的油层下限标准是平均声波时差为 218 μs/m、平均电阻率为18 Ω·m,否则解释为水层。

图4 长6常规油层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交会图版

通过D131 井和Y518井的测井解释及试油结果对比,也可验证此结论。其中,D131井长611小层砂体测井解释结论与试油结论相一致,而Y518井长611小层砂体的测井解释结论和试油结论相矛盾。对比后发现,D131井长611小层砂体声波时差平均值为235 μs/m,Y518井长611小层砂体声波时差平均值为218 μs/m。这说明油水解释过程中需考虑到声波时差的影响,且测井二次解释电性特征的油层下限标准是平均声波时差为218 μs/m、平均电阻率为18 Ω·m,否则解释为水层。

此外,从D131单井柱状图(见图5)可以看出,长611小层发育2个反旋回。其中,工业油层主要发育于长611油层组下部的反旋回粉砂岩中,上部反旋回主要发育工业油层或差油层[11-12]。长612主要发育差油层,部分油井在长612砂层不发育。长621— 长623层主要发育低产油层或干层,长631— 长632层主要发育低产油层、干层或水层。整体上看,长6油层组在纵向上形成“上油下水、双向遮挡”的油水分布模式。

图5 D131单井综合柱状图

3.2 油水平面分布特征

从总体上看,研究区长6构造为一西倾单斜,由南至北局部发育鼻状构造,各小层的地层构造具有良好的继承性[13]。分析结果显示,长61工业油流井和低产油井分布分散,与构造的分布没有很好地叠合(见图6)。相对来说,长62工业油流井主要分布于鼻状构造(见图7),长62低产油井缺乏足够的样本,没有反映出明显的分布特征。因此,初步判定长6油藏的油水平面分布受构造控制的影响不明显。

图6 D227井区长61构造与油水平面分布特征

图7 D227井区长62构造与油水平面分布特征

根据沉积相、砂厚与试油井的叠合情况(见图8-图11),长61和长62油层的工业油流井分布位置明显受到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的影响。其中,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良好位置的油井获得工业油流的可能性更高,且含水偏低;位于分流间湾或者砂体发育较差位置的油井,大概率是低产油井或纯水井。

图8 D227井区长61砂厚与油水平面分布特征

图9 D227井区长62砂厚与油水平面分布特征

图10 D227井区长61沉积相与油水平面分布特征

图11 D227井区长62沉积相与油水平面分布特征

综合分析认为,D227井区长6油藏整体上表现出较典型的岩性油气藏特点,其油水分布在平面上受沉积相带及砂体展布的影响较为明显,受构造的影响不明显。

4 结 语

永宁油田D227井区长6储层资源潜力较大,但存在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规律难辨、油水解释符合率低等问题。通过对该井区钻井、测井、录井及试油试采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得到以下认识:

(1) D227井区长6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受多种因素共同控制。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沉积砂体特征(如厚度、物性、空间展布等)及储层沉积相带,且致密砂岩和泥岩形成的遮挡带成为长6油藏含油边界,受岩性控制的特点较突出。

(2) D227井区油层主要集中于长611、长612、长621、长622小层,而在长623小层仅有零星的油气分布。工区油藏埋深约为1 550~1 700 m,油藏无边底水,也未见明显的油水界面。

(3) D227井区长6油藏的油水分布在纵向上表现出“上油下水、双向遮挡”的分布特征,平面上油水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和沉积砂体厚度的影响较为明显。

(4) 在后期进行老井复查时,需注意长6油层,特别是长611层含油砂体测井二次解释的电性特征下限标准。

猜你喜欢

小层区长油水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油水两相流超声波衰减测试方法
区长“不开心”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长停井恢复治理思路
最后的拆迁
误区:维生素K需补充,但要远离“油水”
油水(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横山白狼城油区油藏富集规律初步认识
能喝酒的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