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安全管理思维 推动铁路安全管理
2022-02-04王浩
王 浩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党校,青海 西宁 810006)
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企业永远的主题和核心的价值追求,是企业永恒的生命线。安全在于管理,管理在于方法,方法在于思维,在不断探索安全管理的进程中,要积极采用和拓展契合时代特点的安全新思维,推动铁路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1.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原则。安全工作一票否决的原则有三层意思,一是安全工作高于一切,在安全与工作进度、效率效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必须以保证安全为终极目标。二是企业或部门在项目、工程、规划的初始阶段,必须以建立和完善安全防范措施为第一要务。三是安全管理发生问题,该企业或部门的所有工作都意味着归零。该原则建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地方法规、企业制度的基础之上,并延伸至党内法规体系和条文中,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
2.安全生产“三同步”原则。即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提升、管理能力进步、科技水平攀升同步发展的原则。一是没有稳定的安全环境,企业就不能获得经济效益,反之企业必须将经济效益的一部分投入安全管理。二是安全管理能力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要在不断的生产实践进程中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形成更为完备的安全管理手段。三是科技手段助力安全管理,利用技术手段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在这一点上铁路运输企业受益良多。如广泛采用的5T系统即地对车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通过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THDS)、车辆滚动轴承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TADS)、车辆运行品质动态监测系统(TPDS)、货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TFDS)、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CDS)等设备的集成,为铁路客货运车辆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是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安全防范水平的重要举措。
3.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这段话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管理的核心原则。要确立人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以尊重生命、爱护职工、维护职工人身安全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前提。同时还要以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固化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为主要手段,不仅要教会员工工作技能,更要教会其保护自身安全的技能。
二、安全管理的必要方法和措施
1.安全意识和责任教育。安全意识教育要明确三个概念,即安全的定义是一没有危险,二不受威胁,三不出事故。安全责任教育要树立四种理念,即安全依靠预防、安全以人为本、安全要常抓不懈、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理念。企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教育要紧紧围绕上述三个概念和四种理念来展开,注重教育引导、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员工从被动遵守安全规章,转变为自觉自愿维护安全,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从确保自身利益的层面,上升到遵从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
2.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措施。对于设备设施的管理要明确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其受三类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即设备设施的原始设计、操作方法、管理措施,后两类因素是企业可控部分,主要方法是依靠供应商提供技术保障、加强操作人员培训等。二是采用安全防护装置,如超限、隔离、紧急制动等保护装置的使用。三是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如定期定点的检修维护及技术鉴定等措施。四是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责任措施,如设备包保制度、作业指导书制度等。
3.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现代生产具有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生产环境的复杂化,因此对环境的治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环境对安全常见的影响如生产厂房选址的不合理、既有环境的危险因素多发、设施设备安装不规范、企业安全文化的薄弱等。在铁路运输企业中,环境因素对安全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如一些支线铁路或企业专用线由于历史或生产需要,穿越村庄甚至城市,对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再如高原铁路部分运行于无人区或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区域,冻土、缺氧、大风、泥石流等对线路及列车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等。因而在铁路安全管理中,环境治理是一个难度极大、范围极广、影响极深的因素。
4.安全事故分析与处理。事故的发生一般不外乎以下原因,如作业人员责任意识缺失、规章制度缺位、管理监督缺位、外部环境影响、设备设施故障因素等,因此事故分析要围绕以上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查清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制定整改措施。
5.多方位学习借鉴。在铁路企业中向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学习一直是一项优良传统,而善于总结经验是铁路安全管理的特长。近年来中国煤矿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其安全管理中有一条独具特色的做法值得学习,即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国有重点煤矿规定每班必须有一名领导人员(副总工及以上)带班下井,而且必须与工人同上同下,并定期公布下井情况接受职工监督。这一做法在很多行业也得到了借鉴,事实证明是有效的做法。
三、安全管理存在的惯性思维问题
1.全员等高思维。即刻意追求全员安全意识、思路、标准达到同等的高度,从企业决策者、执行层、作业层甚至辅助层(外包、劳务人员等)在安全管理中同样要求、同等标准甚至是同步思维,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并不现实。军队作战,统帅与基层指挥员、战斗员的思路、任务肯定是有区别的,人人做好本职工作,才会有胜利的可能,安全管理同样如此。
2.书面思维。将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制定制度措施、办法方面,满足于形成成系统、成体系、成系列的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但制度不等于治理,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将安全管理的重心放在制度办法措施的建设上,那就是安全管理的本末倒置,导致管理方向出现偏差。
3.效仿思维。主要表现在学经验学先进的同时,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导致安全管理思路呈现跳跃式发展,无法达到一以贯之的效果。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他人经验重点是方法和思路,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甚至是生搬硬套。
四、积极应用安全管理新思维
1.专业思维。其核心要义是从全到专、从面到点。一是要明确一线职工要专而精,不能全而多。每个员工要完全掌握所在岗位的技能,达到合格的履职能力,同时有清晰的安全意识,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特别是要认识到自身违反安全职责所必须承担的后果,即达到企业对其的安全期待值。二是要认识点与面的关系,企业的管理是体系化、层次化的,要明确哪些人应该具有面的知识和责任,哪些人只需点的技能和责任,不能一概而论。
2.逆向思维。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推行逆向思维,一是在安全警示方面,要考虑受众的逆反心理,日常所见的“严禁、不准、不得”等词语开头的警示标语,可以采取比较委婉甚至幽默的语句,将严厉的警告变成温馨的提示。二是处理违章问题要有反向思路,在铁路运输企业中经济考核是常见处罚手段,要在此基础上建立违章考核返还制度,违章者在一定时间内未发生违章行为时,可按比例返还其违章考核,以鼓励其进步。三是在安全事故的事后处理中应用逆向思维,事故发生后除分析、反思、处罚、通报外,可开展事故演练,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在同样的地点、时间段、作业条件下,重演事故过程,让参与者现场观看、反思。
3.情感思维。一是要认识人的变化。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企业员工在教育水平、社会认知、自我意识等方面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必将在新一代劳动者面前碰壁。二是要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主义企业员工最基本的概念是主人翁精神,但目前对于这一点的宣传和解释却趋于淡化,或者认为这一概念已经过时无需提倡,实际上概念并没有过时,过时的是人的认识。三是要关注劳动者的情感需要和心理问题。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快速转型,一些新的难点问题急剧呈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铁路企业员工的心理,生活或家庭的不顺利,都会成为个体的情感障碍,从而为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现在管理者实际上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采取的办法或措施并不多,或者并不适合,在专业性上缺乏有力的支撑。
4.法治思维。一是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治教育,让员工明确违反安全措施、作业标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近年铁路企业在法治思维上有了很大进步,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要形成以法追责的习惯和制度,在诸多事故处理中有一些干部职工存在明显的认识误区,对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感到困惑,这说明以法问责方面的教育短板,导致员工对事故处理的关注重点只侧重于经济考核、职务变动、涉及范围等方面,而缺乏法律风险意识。三是要合理运用国家法律法规促进安全管理,目前我国与铁路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比较健全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也对保证铁路客货运安全有明确法律规定,同时还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及地方法规等。铁路企业应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安全的有力武器,以此维护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铁路安全管理。
5.透明思维。一是要坚持安全战略决策的透明性,由于受限于工作职责范围的不同,基层对于大的战略规划把握受限,但在具体的工作落实措施方面基层有更大的发言权。在重大的安全工作决策上要将决策层的全面性和基层的具体性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安全决策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坚持安全事故分析的透明性,对事故或者隐患的分析要透明,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讲透,不能怕揭短亮丑。三是要正确认识痕迹管理的意义,痕迹管理已经广泛推行,但在实际使用中却有许多误区,事无巨细追求痕迹记录,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痕迹管理应该突出重点,成为工作过程记录,作为工作成效和事故分析的依据,突出其技术性和专业性,成为类似试验数据记录一类的资料。
6.风险思维。对于风险思维的理解基于三个方面。一是要风险不等于危险。风险是现实的可能性,如果认为风险就是危险,就容易造成草木皆兵的局面,导致安全管理链条的无谓延长,将不必要的人或环节强行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分散管理者的精力,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二是要认识到风险的全面性。安全隐患会来自于随处可见的显性原因,也可能来自于不常关注的细微处,即“黑天鹅”和“灰犀牛”都可能带来安全风险。三是要重视安全风险管理中的“蝴蝶效应”。南美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有可能在北美带来一场龙卷风。一个人的不负责任会影响到其他人,一个环节的疏忽会断送整个过程,要及时关注安全管理上的连锁反应,找准关键的点关键的人,找到那只美丽但危险的蝴蝶。